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亮  肖荣高  遇宝成  罗键 《四川动物》2012,31(4):616-618
2011年10月26日,在广东省始兴县的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得1号雄性白头蝰,并从该保护区博物馆检出另1号雄性同种标本,11月25日又在广东省博罗县的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得第3号雄性同种标本,正式报道为广东省蛇类新纪录。  相似文献   

2.
三种小鲵和极北鲵的核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道了安吉小鲵(Hynobiusamjiensis)、中国小鲵(H.chinensis)、东北小鲵(H.leechi)(辽宁桓仁)和极北鲵(Salamandrelakeyserlingi)(吉林白河)的核型。3种小鲵2n=56,染色体按大小和形状分为大、中、小型双臂和小型单臂4组。极北鲵2n=62,染色体按大小和形状可分为大、中、小型3组。对东北小鲵辽宁桓仁与辽宁千山标本核型的显著差异结合分类学问题进行了讨论。对3种小鲵核型进行了比较分析,并讨论了中国的小鲵属核型特点。比较了不同地区极北鲵核型的异同,并将其与小鲵属核型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2005年9月4日,在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县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后河村一农家庭院中发现一条蛇,经鉴定为白头蝰(Azemiops feae)(图1),为湖北省新纪录。白头蝰在分类上隶属爬行纲、有鳞目、蛇亚目、蝰科、白头蝰亚科、白头蝰属。该标本现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其主要特征记述如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蛋白质工程定点突变的方法,在蛇毒锯鳞蝰素基因分子上增加另一个保守序列RGD(14位精氨酸残基,15位甘氨酸残基,16位天冬氨酸残基),以其增加该分子的生物活性,并探讨蛋白质一级结构,空间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在质粒pJC264的基础上,利用PCR定点突变方法,对蛇毒锯鳞蝰素基因Leu14-Lys15-Glu16进行定点突变,使相应的DNA片段变成表达Arg14-Gly15-Asp16的核苷酸顺序,经酶切和DNA测序鉴定正确。CNBr裂解后,用反相HPLC分析,分离制备突变体蛇毒锯鳞蝰素,制备的突变体蛇毒锯鳞蝰素的N-末端10个氨基酸残基与天然蛇毒锯鳞蝰素的相同。在人的富含血小板血浆测活体系中,经10μmol/L的ADP诱导,突变体蛇毒锯鳞蝰素的IC50为3.0×10~(-7)mol/L;重组野生型蛇毒锯鳞蝰素的IC50为4.0×10~(-7)mol/L;天然蛇毒锯鳞蝰素的IC_(50)为2.8×10~(-7)mol/L。此外,就蛇毒锯鳞蝰素中保守序列Arg-Gly-Asp以及其空间构象对蛇毒锯鳞蝰素抑制血小板凝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中国蝮属蛇类的RAPD分析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30  
用RAPD技术研究了我国5种蝮属蛇类(中介蝮,蛇岛蝮,短尾蝮,高原蝮,乌苏里蝮)的系统发生关系,研究中使用了33个蝮蛇标本和2个草原蝰标本,用11个引物对样品分别作RAPD扩增,获得72个扩增片段。  相似文献   

6.
长白山区道路建设对两栖类繁殖生境带来减少和退化的影响,为缓解和恢复路域受损两栖类繁殖生境,于2021年3月末至5月初,在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区公路两侧100 m内,选择40个面积>10 m2,深度>15 cm的池塘,放置10个网框和20个树枝框作为辅助材料开展极北鲵Salamandrella keyserlingii和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繁殖生境恢复实验。结果显示:(1)网框和树枝框显著提升了极北鲵对繁殖池的利用率,但对中国林蛙的影响不显著;(2)极北鲵对树枝框利用率(85.00%)显著高于网框(50.00%)(P=0.03);(3)实验组的产卵数量(极北鲵197.00粒±11.29粒,中国林蛙149.00粒±13.74粒)均高于对照组(极北鲵128.00粒±11.32粒,中国林蛙88.00粒±14.12粒),但差异不显著。建议今后在长白山区路域结合两栖类动物通道设置、取弃土场恢复工程营造两栖类繁殖生境时,首选树枝框、其次选网框作为两栖类繁殖产卵的媒介。  相似文献   

7.
草原蝰(Vipera ursini renardi)隶属于蝰科、蝰亚科、蝰属。其鉴别特征为端鳞1枚,背鳞19—21行,背脊中央有深色锯齿状纵纹,腹鳞有色斑。在我国仅分布于新疆的西北部。国外尚见于苏联和伊朗。 草原蝰,为有毒蛇类,过去国内对其研究报道甚少。1977年5至6月,作者在阿勒泰地区  相似文献   

8.
1989年9月10日,在安徽省歙县昌溪乡昌溪村公路旁,采到一号蛇标本,经鉴定是白头蝰(Azemiops feae Boulenger)。标本号89091,保存于我所标本室。为安徽蛇类新纪录。同年10月2日上午11时30分,在歙县深度公路下,汽车压死一条白头蝰。现就89091号标本的形态特征描述如下:体长470毫米,尾长90毫米,重50克,雄性,头椭圆形,头背白色,有浅褐色斑纹,中间有一白中线。躯干背面紫褐色,背尾有朱红色黄斑16对。鳞被情况是:背鳞17—17—15行,腹鳞178,尾下鳞40对,眶前鳞3,眶后鳞2,顳鳞2+3,上唇鳞6,2—1—3式;下唇鳞8枚,前3枚切前颔片。生态习性栖息于300米左…  相似文献   

9.
广西壁虎科分布新记录--锯尾蜥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8月11日,在对广西防城港市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进行考察时,采得壁虎科(Gekkonidae)标本1号(♀),经鉴定为锯尾蜥虎(Hemidactylus garnotii),属广西爬行动物新记录.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罗键  高红英 《四川动物》2006,25(4):746-746
我们于2005年8月19日晚10时左右,在位于重庆市巴南区花溪镇的重庆清华中学华溪苑小区室内采集到一号翼手类标本,雄性,经鉴定系伏翼(Pipistrellus pipistrellus[Schreber,1774]),为重庆市新记录。标本现保存于重庆清华中学动物标本室。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