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云南新分离森林脑炎病毒(YH和T57)及东北株经脑内、皮下及腹腔感染成年中国云南树鼯,均发生病毒血症,持续时间为7-9天。抗体应答反应和病理改变程度成反比,病变轻的能产生较好的免疫应答。血凝抑制抗体、中和抗体和补体结合抗体分别于感染后的第5、7、13天出发,且血凝抑制抗体和中和抗体的升高呈正相关。经抗原定位研究发现,腹腔注射后48小时,各组织器官均能查到抗原,除中枢神经系统外,其它组织内病毒抗原消失都很快,随病毒血症的消失而转阴,中枢神经系统携带抗原可持续27天,且病变随病程的延长而加重,表现为充血、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呈套状浸润,局灶性出血,神经元变性,胶质细胞增生,轴索断裂等,说明靶器官是中枢神经系统。试验表明,成年中国云南树鼯对森林脑炎病毒比较敏感,是森林脑炎病毒动物模型研究首选动物。  相似文献   

2.
从云南新分离森林脑炎病毒(YH和T57)及东北株经脑内、皮下及腹腔感染成年中国云南树鼩,均发生病毒血症。持续时间为7—9天。抗体应答反应和病理改变程度成反比,病变轻的能产生较好的免疫应答。血凝抑制抗体、中和抗体和补体结合抗体分别于感染后的第5、7、13天出现,且血凝抑制抗体和中和抗体的升高呈正相关。经抗原定位研究发现,腹腔注射后48小时,各组织器官均能查到抗原,除中枢神经系统外,其它组织内病毒抗原消失都很快,随病毒血症的消失而转阴,中枢神经系统携带抗原可持续27天,且病变随病程的延长而加重,表现为充血、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呈套状浸润,局灶性出血,神经元变性,胶质细胞增生,轴索断裂等,说明靶器官是中枢神经系统。试验表明,成年中国云南树勉对森林脑炎病毒比较敏感,是森林脑炎病毒动物模型研究首选动物。  相似文献   

3.
树鼩实验感染基孔肯雅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3株基孔肯雅病毒人工感染成年树鼩,进行了病毒血症、抗体动态变化、内脏组织病理改变和病毒在宿主体内定位的研究。结果表明,感染树鼩能产生2~6天的病毒血症。血凝抑制(Hi)抗体第6天产生,第30~50天达高峰:中和(NT)抗体在第10天产生,第30~40天达高峰,二者相关性非常显著(P<0.01)。补体结合(CF)抗体第14天产生,第40~50天为高峰,以后逐渐下降。第8~12天能在其脑、肺、肝、脾和肾等组织查到病毒,经病理检查这些内脏组织呈炎性改变和出血倾向,表明该病毒能侵袭树鼩各主要脏器。试验认为树鼩对基孔肯雅病毒敏感。  相似文献   

4.
云南森林脑炎病毒的动物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分离自云南的森林脑炎病毒进行了动物敏感性研究,实验证明云南森林脑炎病毒对小白鼠有较强的致病性,三日龄乳鼠无论经脑内、腹腔、皮下接种均能致病、死亡,但毒力较国内森林脑炎病毒标准株低;三周龄小白鼠经鼻腔接种亦能发病致死。对乳大白鼠、幼年豚鼠和金黄色地鼠能引起发病或死亡,病毒抗原定位主要在脑组织。病理检查表明感染的各种动物脑组织均有明显病变。此外,对鸡胚敏感,能引起BHK_(21)、Vero、Vero-E_6等传代细胞及人胚肾、乳猪肾原代细胞的CPE_0结果表明了云南森林脑炎病毒对细胞、动物的致病性与国内森林脑炎病毒标准株相似,仅毒力稍低。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将乙脑减毒活疫苗SA_(14)-14-2株以不同疫苗病毒量(3.87PFU/ml和5.87PFU/ml)分别一次免疫豚鼠,观察其对强毒攻击后抑制毒血症和抗体形成的能力。结果显示疫苗(5.87PFU/ml)免疫组豚鼠攻击前虽然中和抗体阴性或很低,但经攻击感染后不同时间内均未出现病毒血症,对照组豚鼠则于第2,3,4天全部出现病毒血症。表明一次活疫苗免疫后能有效地抑制病毒血症的产生。免疫后30天虽然免疫组的豚鼠中和抗体很低,但攻击感染后抗体迅速增长。第四天的抗体滴度为1:8~32,第5天达1:128~256,第14天抗体高达1:512~1024;而对照组抗体则上升很慢,第7天才出现低水平抗体(1:4)。血凝抑制抗体增长的动态与中和抗体近似。表明活疫苗免疫后虽然中和抗体水平不高,但一经感染可迅速产生高滴度抗体达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人尸脑组织或蜱分离出的森林脑炎病毒株感染鸡胚皮肤肌单层细胞时,均可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TCID50滴度与小白鼠脑内毒力LD50相一致,可达log 7.0—9.0。病毒如加有被确诊的森林脑炎病人恢复期血清或者免疫动物血清则不出现病变,证明细胞病变作用的特异性。病毒经鸡胚细胞传代后仍保持稳定的致病变作用。应用鸡胚细胞作血清中和试验与小鼠腹腔接种法中和试验测定的抗体结果相一致,而其敏感性和特异性都高于用小鼠法所测结果。本文对森林脑炎病毒在鸡胚细胞引起病变的条件和影响因素及其实际应用价值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7.
黄病毒属病毒是单股正链RNA病毒,病毒基因组编码至少三种结构蛋白(衣壳蛋白C、膜蛋白M和包膜蛋白E)和七种非结构蛋白。其中E蛋白是病毒的重要抗原成分,包含有中和抗原表位和型特异性抗原表位,决定了病毒的细胞嗜性和毒力,与病毒的吸附、穿入、致病等作用密切相关,并且具有血凝活性,能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和血凝抑制抗体。研究E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对于深入了解黄病毒致病机制和免疫应答特点,研发疫苗和特异性抗病毒药物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综述了近年来黄病毒E蛋白有关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进展及其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流行性出血热病毒114株实验感染家兔,用免疫荧光法及病毒培养技术研究了家兔病毒血症动态,发现感染后第6天,病毒抗原首先在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中出现;次日,亦可见于粒细胞中,第10—12天的抗原反应较强,第15天则明显减弱至消失。而在红细胞及血小板中始终未见明显的抗原反应。从感染后第3—13天的血浆中分离出病毒;感染后第6—15天,外周血单核细胞病毒分离阳性。结果表明,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在接种局部增殖后,侵入血液,并在白细胞中复制增殖,可能使病毒随血循环播散至全身其它组织脏器,造成因血传播引起的靶器官感染。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将乙脑减毒活疫苗SA14-14-2株以不同疫苗病毒量(3.87PFU/ml和5.87PFU/ml)分别一次免疫豚鼠,观察其对强毒攻击后抑制毒血症和抗体形成的能力。结果显示疫苗(5.87PFU/ml)免疫组豚鼠攻击前虽然中和抗体阴性或很低,但经攻击感染后不同时间内均未出现病毒血症,对照组豚鼠则于第2,3,4天全部出现病毒血症。表明一次活疫苗免疫后能有效地抑制病毒血症的产生。免疫后30天虽然免疫  相似文献   

10.
从树Qu肾细胞培养物中分离出3株病毒,嗜在对数分裂期的TL细胞上复制,产生细胞病变和血凝素抗原,能凝集豚鼠和小鼠红细胞。交互血凝抑制实验表明3株病毒同属一个血清型。免疫酶染色显示抗原首先出现于细胞株,电镜观察负染标本病毒形态近似圆形和六角形,无胞膜,直径约30nm。血清学检查大多数树Qu血清中含有该病毒抗体,证明是树Qu的一种潜在病毒。初步鉴定为类-细小病毒。  相似文献   

11.
从树肾细胞培养物中分离出3株病毒,嗜在对数分裂期的TL细胞上复制,产生细胞病变和血凝素抗原,能凝集豚鼠和小鼠红细胞。交互血凝抑制实验表明3株病毒同属一个血清型。免疫酶染色显示抗原首先出现于细胞核。电镜观察负染标本病毒形态近似圆形和六角形,无胞膜,直径约30nm。血清学检查大多数树血清中含有该病毒抗体,证明是树的一种潜在病毒。初步鉴定为类细小病毒。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和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REV)共感染时的相互作用,分别在REV母源抗体阳性(REV-Ab )和阴性(REV-Abˉ)及经MDV疫苗CVI988株免疫和不免疫的商品代肉鸡,比较了二种病毒在病毒血症水平和特异抗体效价上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在未经CVI988株免疫鸡,REV病毒血症对MDV强毒接种后的病毒血症水平及抗体效价无明显影响,但REV病毒血症显著抑制了CVI988疫苗免疫为鸡提供的抵抗力和抗体效价,因而提高了强毒MDV感染后的病毒血症的程度。另一方面,MDV感染会显著减弱REV-Ab 鸡对REV感染的抵抗力,提高REV-Ab 鸡在感染REV后的病毒血症水平并抑制对它的抗体效价。分析表明,MDV和REV共感染主要通过抑制鸡体的免疫功能来影响另一种病毒的复制及其致病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和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REV)共感染时的相互作用,分别在REV母源抗体阳性(REV-Ab+)和阴性(REV-Ab-)及经MDV疫苗CVI988株免疫和不免疫的商品代肉鸡,比较了二种病毒在病毒血症水平和特异抗体效价上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在未经CVI988株免疫鸡,REV病毒血症对MDV强毒接种后的病毒血症水平及抗体效价无明显影响,但REV病毒血症显著抑制了CVI988疫苗免疫为鸡提供的抵抗力和抗体效价,因而提高了强毒MDV感染后的病毒血症的程度.另一方面,MDV感染会显著减弱REV-Ab+鸡对REV感染的抵抗力,提高REV-Ab+鸡在感染REV后的病毒血症水平并抑制对它的抗体效价.分析表明,MDV和REV共感染主要通过抑制鸡体的免疫功能来影响另一种病毒的复制及其致病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季节性流感裂解疫苗对流感病毒H7N9的免疫保护效力。方法用我国2012~2013年度季节性流感裂解疫苗,以腹腔注射方式免疫BALB/c小鼠,并设PBS免疫模型组,末次免疫14 d后以5 LD50A/Anhui/1(H7N9)进行攻试验。感染后观察记录小鼠临床表现,体重变化,并分别于第2天和第4天每组处死3只小鼠,取肺组织和鼻甲骨测病毒滴度和载量。结果感染后疫苗与模型组小鼠体重下降明显,疫苗组存活率为10%,模型组全部死亡。感染后第4天疫苗组鼻甲骨滴度显著低于模型组。血凝抑制试验及中和实验表明免疫小鼠血清无中和H7N9病毒抗体。结论季节性流感疫苗在小鼠中对于H7N9流感病毒感染无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季节性流感裂解疫苗对流感病毒H7N9的免疫保护效力.方法 用我国2012~2013年度季节性流感裂解疫苗,以腹腔注射方式免疫BALB/c小鼠,并设PBS免疫模型组,末次免疫14 d后以5 LD50 A/Anhui/1(H7N9)进行攻试验.感染后观察记录小鼠临床表现,体重变化,并分别于第2天和第4天每组处死3只小鼠,取肺组织和鼻甲骨测病毒滴度和载量.结果 感染后疫苗与模型组小鼠体重下降明显,疫苗组存活率为10%,模型组全部死亡.感染后第4天疫苗组鼻甲骨滴度显著低于模型组.血凝抑制试验及中和实验表明免疫小鼠血清无中和H7N9病毒抗体.结论 季节性流感疫苗在小鼠中对于H7N9流感病毒感染无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BALB/c小鼠为模型,探讨H7N9流感病毒灭活疫苗免疫小鼠后所诱导的长效体液免疫应答的动态变化。不同剂量的流感H7N9全病毒灭活疫苗单独或辅以MF59佐剂肌肉注射免疫小鼠一次。连续采集免疫后小鼠15个月的血清,用ELISA方法检测特异性IgG抗体水平,血凝抑制(h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HI)试验和微量中和(microneutralization,MN)试验检测第15个月时的HI抗体和中和抗体效价。实验结果发现,小鼠血清中的特异性IgG抗体水平随时间变化持续缓慢上升,第5个月时达到顶峰,随后略有下降但一直持续平稳状态;IgG抗体滴度与疫苗剂量成正相关,且添加佐剂能提高抗体滴度。HI及MN抗体检测表明,免疫后第15个月产生的抗体能有效中和病毒,且抗体跟疫苗剂量成正比。以上研究表明,H7N9流感病毒灭活疫苗免疫小鼠一次诱导产生的特异性抗体能在较长期内保持比较平稳的抗体滴度,为小鼠提供免疫保护;增加抗原剂量和添加MF59佐剂能增加疫苗特异性抗体水平。该研究为H7N9流感疫苗产生的长期保护效应提供了一定的数据积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EV71可感染幼龄中缅树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ang WG  Huang XY  Xu J  Sun XM  Dai JJ  Li QH 《动物学研究》2012,33(1):7-13
  相似文献   

18.
在本实验室研制出的多株针对H5N1血凝素的鼠单抗中,10F7对34株H5N1病毒株都有血凝抑制和中和活性,具有特异性高、反应性强、识别谱广的特点。通过基因工程构建10F7单链抗体(scFv)表达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纯化scFv,经血凝抑制实验及中和实验检测其活性。结果在针对3株病毒的血凝抑制实验中,10F7scFv蛋白对其中2株H5N1病毒均显示出结合活性,而对H9毒株没有反应。在针对7株H5N1病毒的中和实验中,10F7scFv对5株病毒具有较好的中和能力。H5N1广谱中和抗体10F7的单链抗体构建,为进一步研制针对H5N1禽流感病毒的治疗性抗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了应用端胚绒毛尿囊膜小块法测定A2型与B型病毒滴度和A2型的中和抗体的结果。对本法作了改进,并指出影响病毒和抗体滴度的一些因素。采用血凝抑制常规法、血凝抑制加温法和尿膜小块中和法测定了以往流成活疫苗试验人体的免疫前血清中和抗体,并与疫苗接种后的病毒分离率(代表生存性)和抗体升高率(代表免疫原性)联系起来进行分析,证明被接种者原来的免疫水平对活疫苗的生存性和免疫原性测定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在这3种抗体测定方法中,中和法最灵敏,血凝抑制加温法次之,常规法最濿。  相似文献   

20.
至今可以感染Ⅰ型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的动物只有黑猩猩和长臂猿,这严重阻碍了HIV-1的疫苗研究和治疗研究。因此,寻找新的可以感染HIV-1的动物模型成为十分迫切的课题。已知树Ju对许多重要的医学病毒易感,为了探讨树Ju是否可以感染HIV-1,利用不同辅助受体的5种HIV-1病毒株。体外感染云南野生成年树Ju的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同时还用这些病毒感染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然后用RT-PCR、PCR和流式细胞术分别进行了检测,用RT-PCR方法未检测到感染上清中有病毒粒子的存在,用PCR法未能发现树Ju的这些免疫细胞中有前病毒DNA,用流式细胞术也未能在这些感染HIV-1的树Ju细胞的表面检测到特异抗原;而感染HIV-1的人免疫细胞均为阳性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树Ju的这些免疫细胞在体外未能感染上HIV-1,可能的原因是树Ju的这些免疫细胞的HIV-1受体(CD4)和辅助受体(CCR5或CXCR4)与人的免疫细胞胞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