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8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食管癌组织中β-链蛋白(β-catenin)、E钙黏素(E-cadherin)及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60例食管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β-catenin、E-cadherin及MMP-9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所有患者随访24个月,观察不同β-catenin、E-cadherin及MMP-9蛋白表达患者的生存情况,并分析食管癌患者癌组织中β-catenin、E-cadherin及MMP-9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食管患者癌组织中β-catenin及MMP-9蛋白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E-cadherin蛋白阳性率低于癌旁组织(P<0.05)。中低分化、TNM分期为III+IV期、有淋巴结转移者β-catenin及MMP-9蛋白阳性率高于高分化、TNM分期为I+II期、无淋巴结转移者,E-cadherin蛋白阳性率低于高分化、TNM分期为I+II期、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经Log_rank检验发现,癌组织中β-catenin(-)、E-cadherin(+)、MMP-9(-)患者生存率高于β-catenin(+)、E-cadherin(-)、MMP-9(+)患者(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食管癌患者癌组织中β-catenin蛋白表达与E-cadherin蛋白表达呈负相关,与MMP-9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MMP-9蛋白表达与E-cadherin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存在β-catenin、MMP-9异常高表达,E-cadherin异常低表达,其表达与食管癌的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检测β-catenin、MMP-9、E-cadherin的表达情况有助于预测食管癌患者生存预后。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食管癌组织环指蛋白2(RNF2)、环指蛋白6(RNF6)的表达与上皮-间质转化(EMT)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162例食管癌患者,取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RNF2、RNF6以及EMT标志蛋白[上皮钙黏附素(E-cadherin)、神经型钙黏蛋白(N-cadherin)Slug 和Snail]表达。Spearman相关性分析RNF2、RNF6与EMT标志蛋白的关系;分析食管癌组织RNF2、RNF6表达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差异;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RNF2、RNF6表达与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关系;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食管癌组织RNF2、RNF6、N-cadherin、Slug和Snail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E-cadherin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组织(P<0.05)。食管癌组织RNF2、RNF6蛋白阳性表达率与N-cadherin、Slug和Snail蛋白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与E-cadherin蛋白阳性表达率呈负相关(P<0.05);低度分化、TNM分IIIA期、肿瘤直径≥2 cm、淋巴结转移在食管癌组织中RNF2、RNF6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2 cm,中高度分化、TNM分期I~II期食管癌组织(P<0.05);RNF2阳性表达患者3年OS率为47.17%,低于RNF2阴性表达患者的59.26% (P<0.05),RNF6阳性表达患者3年OS率为47.06%,低于RNF6阴性表达患者的63.41%(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ⅢA期、淋巴结转移、RNF2阳性表达、RNF6阳性表达是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食管癌组织中RNF2、RNF6阳性表达率增加,且与肿瘤直径、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以及低生存率有关,RNF2、RNF6可能通过EMT参与食管癌恶性进展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蛋白激酶C-βⅡ亚型(PKCβⅡ),P53,Ki67三种蛋白在胃印戒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三种蛋白与胃印戒细胞癌侵袭性及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胃印戒细胞癌标本及60例胃低分化腺癌标本中PKCβⅡ、p53、Ki67的表达状况,并将检测结果与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胃印戒细胞癌和低分化腺癌PKCβⅡ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67%和41.67%,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33%和61.67%,二者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Ki6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0%和91.67%,二者之间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未侵及浆膜层的印戒细胞癌和低分化腺癌间P53的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侵及浆膜及邻近组织的印戒细胞癌和低分化腺癌间PKCβⅡ和Ki67的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淋巴结转移的胃印戒细胞癌和低分化腺癌之间PKCβⅡ和Ki67的阳性表达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KCβⅡ在胃印戒细胞癌高表达,Ki67在低分化腺癌有较高表达;PKCβⅡ和Ki67与两种类型胃癌的晚期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可能与浸润性侵袭方式相关密切;P53与两种类型胃癌的早期浸润有关,可能为胃癌发生的早期事件。  相似文献   

4.
SNCG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SNCG在胃癌及正常胃粘膜组织中的蛋白和mRNA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0例胃癌及40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中SNCG蛋白表达情况,同时应用RT-PCR检测29例胃癌及15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中SNCG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SNCG蛋白在胃癌组中的表达高于正常胃粘膜组(Uc=7.149,P〈0.05),胃癌组中SNCG蛋白阳性表达与癌组织的浸润深度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Uc=2.742,Uc,3.970,P均〈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无关。SNCG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胃粘膜组织(t=4.399,P〈0.01)。结论:SNCG在胃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密切相关,可能会成为胃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以及判断转移、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晏江  过晓强  夏加增  顾琛 《生物磁学》2014,(12):2289-2292
目的:探讨胃癌中MEG3基因差异性甲基化区域甲基化水平及其与MEG3表达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38例胃癌组织及其对应癌旁正常组织中MEG3的表达水平,并利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MEG3基因差异性甲基化区域的甲基化水平。结果:①胃癌组织中MEG3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癌旁对照组织(P〈0.05);②胃癌组织MEG3差异性甲基化区域的甲基化率(21/38,55.3%)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织(10/38,26.3%,P〈0.05)③胃癌组织MEG3差异性甲基化区域的甲基化率在性别、年龄、发病部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MEG3呈低表达水平,其差异性甲基化区域的甲基化与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ILK在肺鳞状细胞癌和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病理分型、肿瘤分化、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肺鳞状细胞癌和肺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肺组织中整合连接激酶(integrin-linkedkinase,ILK)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LK在53/76(70%)的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其中鳞状细胞癌阳性率75%(33/44),腺癌阳性率62.5%(20/32),其表达与肺鳞状细胞癌的分化呈负相关(P〈0.01),与临床分期(P〈0.01)、淋巴结转移(P〈0.01)呈正相关;与肺腺癌的临床分期(P〈0.01)和淋巴结转移(P〈0.01)正相关,与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同时,其表达与患者的生存时间呈负相关(P〈0.01),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和组织类型等因素无关。Western Blot法进一步证实ILK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P〈0.01),其表达与肺癌的分化(P〈0.01)显著负相关。结论肺鳞状细胞癌和肺腺癌中,ILK与肺癌的侵袭和转移有关。ILK可作为判断肺鳞状细胞癌和肺腺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转录因子Ets-1和MMP-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两者在胃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相互关系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7例胃癌及癌旁组织、28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Ets-1和MMP-9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Ets-1和MMP-9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2%(72/97)、75.3%(73/97),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40.2%、18.6%)及正常胃黏膜组织(17.9%、14.3%)(P0.01);而在癌旁组织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两者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Ets-1和MMP-9的阳性表达率在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及低分化腺癌与黏液癌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Ets-1和MMP-9的高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0.01),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肿瘤位置均无关(P0.05)。Ets-1和MMP-9的表达成正相关(r=0.700,P0.01)。结论Ets-1和MMP-9高表达与胃癌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通过上调MMP-9的表达,可能是Ets-1促进胃癌浸润转移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胃癌组织的REG 1A基因mRNA表达,并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有78%(183/235)的原发性胃癌REG 1A mRNA阳性。REG 1A mRNA在胃癌中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生长方式、印戒细胞癌及低分化胃腺癌关系密切。与REG 1A mRNA阳性的肿瘤患者相比,REG 1A mRNA阴性高分化腺癌患者有更好的预后。同时REG 1A mRNA阳性的肿瘤发生血行转移的机会要显著高于REG 1A mRNA阴性肿瘤。因此REG 1A mRNA的表达与胃癌浸润性生长密切相关。可能是高分化胃腺癌的一个不良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PTEN、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基因表达及其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用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癌、淋巴结转移组织中PTEN、VEGF mRNA和蛋白表达;用CD34检测肿瘤细胞微血管数。结果PTEN和VEGF mRNA表达阳性率在正常胃黏膜为76.5%与0.0%、胃癌组织为30.9%与69.1%、淋巴结转移组织23.6%与74.5%;PTEN和VEGF蛋白阳性率在正常胃黏膜为76.5%与0.0%、胃癌组织27.9%与82.4%、淋巴结转移组织16.3%与91.0%;胃癌组织中新生血管呈浸润生长,以淋巴结转移组织中明显。胃癌组织PTEN mRNA和蛋白低于正常胃黏膜(P〈0.01),VEGF高于正常胃黏膜(P〈0.01),PTEN与VEGF表达负相关(P〈0.05),VEGF表达与新生血管形成正相关(P〈0.05)。结论PTEN基因失活和VEGF的过表达与新生血管形成相关,可能是通过调节包括VEGF在内的血管生成因子而在血管形成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朱益民  林洁  陈俭  黄琼  邵丽娜  来茂德 《遗传》2005,27(5):705-709
为研究甲基化差异相关基因Staufen在结直肠癌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采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在结直肠癌病人中检测Staufen基因在腺癌、癌旁粘膜和相应远端切缘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研究发现,在mRNA水平上,远端切缘正常组织中Staufen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粘膜和腺癌(P<0.05);从正常组织、癌旁粘膜到腺癌,Staufen基因的表达有降低的趋势;未发现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结肠/直肠)、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因素与Staufen基因的表达有关(P均>0.05)。正常组织与腺癌组织的Staufen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粘膜(P<0.05),而正常组织与腺癌组织之间未发现有统计学差别(P>0.05)。结果表明,Staufen基因在癌旁粘膜和肿瘤中有低表达的趋势,该基因可能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用RNA干扰(RNAinterference,RNAi)技术抑制转录因子Snail表达,观察其对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表型和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能表达针对Snail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RNA,si RNA)的RNA干扰载体(Snail si RNAvector)和表达不针对任何已知mRNA的si RNA的阴性对照RNA干扰载体(control si RNAvector),分别转染SGC-7901细胞,筛选得到Snail表达受抑制的SGC-7901-siSnail细胞和Snail表达未受影响的SGC-7901-siControl细胞。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非转染组、SGC-7901-siSnail、SGC-7901-siControl三组细胞Snail、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E-cadherin表达,用Boyden chamber模型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结果 SGC-7901-siSnail组与SGC-7901-nontransfection组相比,Snail和α-SMA表达显著减弱(P0.01),E-cadherin表达显著增强(P0.01),Boyden chamber穿膜细胞数显著减少(P0.01);SGC-7901-siControl组中Snail、α-SMA、E-cadherin表达、Boyden chamber穿膜细胞数分别和SGC-7901-nontransfection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RNA干扰阻滞Snail表达能有效地抑制SGC-7901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及体外侵袭能力。Snail可能在胃腺癌上皮-间充质转化及侵袭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抑制Snail表达可能成胃腺癌治疗的可行策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细胞粘附分子CD44v6 mRNA及其蛋白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学行为和患者预后的关系. 方法应用高敏感性催化信号放大系统(catalyzed signal amplification,CSA)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对17例早期胃癌、21例中期胃癌和57例晚期胃癌组织进行CD44v6 mRNA及其蛋白检测,并结合肿瘤的病理学行为和临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胃癌中,CD44v6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5.3%和82.1%.CD44v6 mRNA及其蛋白表达阳性率在晚期胃癌明显高于早、中期胃癌(P<0.05).CD44v6 mRNA表达与蛋白表达水平具有一致性,均与胃癌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和患者预后呈正相关(P<0.05).结论 CD44v6 mRNA及其蛋白异常表达与胃癌的临床病理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特别是与胃癌细胞的转移潜能和胃癌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CD44v6蛋白水平的表达可以间接反映其mRNA转录水平,并可作为预测胃癌转移潜能和患者预后的一个新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I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HIF-1α的表达,以及调控Snail和E-cadherin对肿瘤侵袭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结合组织芯片技术,检测124例I型子宫内膜癌、28例内膜不典型增生、35例正常内膜组织中HIF-1α、Snail和E-cadherin的表达水平,分析三种蛋白表达之间的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I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HIF-1α、Snail和E-cadherin的表达率分别为61.3%、46.8%、36.3%,与正常内膜和不典型增生内膜组织相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HIF-1α表达与病理分级、肿瘤肌层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Snail表达与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E-cadherin的缺失与肿瘤肌层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1)。I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HIF-1α和Snail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214,P=0.017),而Snail和E-cadherin的表达存在负相关关系(r=–0.203,P=0.024)。结论 HIF-1α可能通过上调Snail的表达和抑制E-cadherin的表达在I型子宫内膜癌发生、侵袭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胃癌survivin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胃癌组织中survivin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方法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 5 4例胃癌 ,34例胃良性病变 ,2 0例胃正常组织标本中survivin基因mRNA及蛋白的表达。并对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和二者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在胃癌、良性疾病组织和正常组织分别为 87 0 % (47/ 5 4 )、 2 3 5 % (8/ 34)和 15 % (3/ 2 0 ) ;SurvivinmRNA阳性率为 79 6 % (43/ 5 4 )、 2 3 5 % (8/ 34)和2 0 % (4/ 2 0 )。胃癌组远大于正常胃组织和良性疾病组 ,而正常胃组织与胃良性疾病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SurvivinmRNA与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 (rs=0 6 79,P <0 0 5 )。且其阳性率高低与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无关 ;而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组织学分级有关。结论 SurvivinmRNA与蛋白在胃癌中表达较高 ,且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组织学分级有关 ,它可作为评估胃癌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Snail蛋白及mRNA在人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探讨它在乳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分子杂交方法检测Snail蛋白和Snail mRNA在7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30例乳腺导管内癌、30例乳腺单纯性增生组织中的表达。结果①70例乳腺癌中,Snail蛋白和Snail mRNA阳性率分别为87.2%(61/70)、81.4%(57/70),分别高于乳腺导管内癌组织53.3%(16/30)、46.7%(14/30)和乳腺单纯性增生组织26.7%(8/30)、23.3%(7/30),三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χ2=36.4,P<0.01;χ2=32.4,P<0.01)。②Snail蛋白和SnailmRNA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中的阳性率为97.6%(40/41)、95.1%(39/41),无转移组阳性率为72.4%(21/29)、62.1%(18/29),两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χ2=8.29,P<0.01);组织学分级Ⅲ级组明显高于Ⅰ、Ⅱ级组表达,但无统计学意义(χ2=0.72,P>0.05;χ2=0.98,P>0.05)。③Snail蛋白与Snail mRNA的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均无关(P>0.05)。结论 Snail蛋白与Snail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转移的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与肿瘤侵袭转移密切相关.虽然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已被证实为肿瘤EMT的主要诱导剂,但是HGF诱导肿瘤EMT发生的分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Snail在HGF诱导肝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用HGF处理肝癌HepG2和Hep3B细胞,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划痕试验及Transwell试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印迹检测Met,AKT的磷酸化及蛋白质表达的变化,Western印迹与real-time RT-PCR检测上皮细胞表面标志E-Cadherin和间质细胞表面标志N-Cadherin、Fibronectin的表达变化,以及EMT相关转录因子的表达变化.经HGF处理的HepG2、Hep3B细胞,Met和AKT的磷酸化水平显著增强;相差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向间质型细胞形态转化;细胞划痕和Transwell试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较对照组显著增强;Real-time RT-PCR和Western印迹实验显示HGF的诱导能上调间质标记蛋白的表达及下调上皮型标志蛋白的表达.进一步发现,HGF能上调转录因子Snail的表达,干扰Snail能逆转HGF对HepG2和Hep 3B细胞EMT发生的诱导作用.由此可见,HGF可能通过诱导Snail的表达促进肝癌细胞EMT的发生.这为阐明肝癌细胞侵袭转移机制,以及肝癌的防治提供新线索.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herg1基因及其表达的HERG1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研究其与胃癌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RT—PCR技术及Westernblot方法对64例胃癌组织标本及对应正常胃粘膜组织中的herg1基因及HERG1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并进行回顾性随访。结果(1)RT—PCR分析胃癌组织中herg1基因mRNA阳性率为100%(64/64),正常组织中为0%(0/64)。(2)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胃癌组织中HERG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100%(64/64),正常组织中为0%(0/64)。(3)免疫组化分析HERG1蛋白在胃癌组织的阳性率为81.25%(52/64),与其病理类型无关,而在正常组织中未见明显表达,在伴有淋巴结转移或肝转移的胃癌herg1的阳性表达率为100%(10/10),无转移者为78%(42/54)。Hegrl基因的表达与胃癌的淋巴转移、肝转移有相关性(P〈0.01)。结论Herg1基因和HERG1蛋白的过度表达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同时提示该基因和蛋白的检测可以预测胃癌组织的侵袭、转移倾向,为建立肿瘤转移的分子标志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