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用禾谷镰刀菌粗毒素对赤霉病抗性不同的6个小麦品种(系)幼苗进行处理,在1h~10d内测定各品种(系)的MDA含量、SOD及PAL活性增率的变化.结果显示:禾谷镰刀菌粗毒素处理后,抗病和中抗品种(系)幼苗的MDA含量增率低于感病品种(系),且增加速度慢;抗病和中抗品种(系)幼苗的SOD活性在胁迫1h后迅速升高,其活性增率高于感病品种(系);抗、感品种(系)PAL活性均升高,但抗病品种(系)PAL活性增加快,且活性增率高于感病品种(系).研究表明,小麦幼苗的SOD、PAL活性增率与品种抗病性呈正相关,MDA含量增率与品种抗病性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小麦对赤霉病抗性不同品种的SOD活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对9个赤霉病抗性不同小麦品种采用赤霉病菌分生孢子悬浮液以单花针注法进行了田间和温室抗病性鉴定;测定了各品种的胚性愈伤组织和盛花期麦穗分别经赤霉病菌毒素和分生孢子接种前后S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各品种SOD活性与其对赤霉病抗性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接种后寄主的SOD活性均有提高,抗病品种比感病品种提高幅度大,且有新的同工酶带出现。抗病品种望水白比感病品种Alondra“S”多出两条SOD同工酶谱带。SOD在小麦抗赤霉病上可能起积极作用,其活性有可能作为鉴定小麦抗赤霉病的一种生理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3.
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个小麦品种成熟胚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研究了不同预处理、不同2,4-D浓度及与KT组合、不同蔗糖浓度等因素对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4℃低温预处理可提高愈伤组织的出愈率及再生苗率,2个材料的出愈率及再生苗率均达到90%和30%以上;在不同预处理条件下,2,4-D浓度对出愈率及再生苗率的影响与基因型有关,2,4-D浓度为1~2 mg/L更有利于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附加KT能缓解高浓度2,4-D对再生苗率的抑制作用,而对于在1、2 mg/L 2,4-D的培养基中附加KT则不表现这种作用;蔗糖浓度则在30 g/L条件下更有利于愈伤组织诱导。因此通过4℃低温预处理,在MS基本培养基中附加1~2mg/L 2,4-D及30 g/L蔗糖亦可促进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  相似文献   

4.
抗赤霉病小麦品种苏麦3号、繁9能转化镰刀菌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成产物X,而感病小麦品种宁麦6号、徐州21无转化能力。产物X对小麦黄化芽鞘的伸长生长无抑制作用,而对禾谷镰刀菌分生孢子的萌发有明显抑制。说明抗性小麦品种对赤霉病菌毒素的脱毒是小麦重要的抗赤霉病机制。  相似文献   

5.
抗病小麦对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脱毒及产物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抗赤霉病小麦品种苏麦3号、繁9能转化镰刀菌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成产物X,而感病小麦品种宁麦6号、徐州21无转化能力。产物X对小麦黄花芽鞘的伸长生长无抑制作用,而对禾谷镰刀菌分生孢子的萌发有明显抑制。说明抗性小麦品种对赤霉病菌毒素的脱毒是小麦重要的抗赤霉病机制。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的分化率,以3个黄淮麦区冬小麦品种(系)‘小偃22’、‘西农1013’和‘千斤早’为材料,研究了4℃低温和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TDZ、2,4-D、多效唑)预处理小麦种子对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低温和植物生长调节剂预处理对小麦成熟胚出愈率无显著影响,但能够显著促进愈伤组织的分化,并表现出处理及基因型间差异。‘小偃22’、‘西农1013’、‘千斤早’感应低温预处理的最好时间节点分别为6h、12h、12h,其成熟胚愈伤组织的分化率比对照分别显著提高16.2%、14.2%、12.8%;3个材料分别在10mg/L、5 mg/L、20 mg/L TDZ预处理下成熟胚愈伤组织分化率最高,比对照分别显著提高39.1%、29.7%、16.7%;3个材料的最佳2,4-D预处理浓度均为10mg/L,其愈伤组织分化率分别比对照显著提高17.3%、11.2%、25.2%;3个材料的成熟胚愈伤组织分化率分别在10mg/L、20mg/L、20mg/L多效唑预处理时最高,分别比对照显著提高6.2%、11.6%、7.2%。研究表明,低温和植物生长调节剂预处理均可有效提高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的分化率,但促进植物生长的调节剂(TDZ和2,4-D)对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再分化的效应远大于抑制植物生长的调节剂(多效唑)。  相似文献   

7.
由禾谷镰刀菌引起的小麦赤霉病直接为害作物穗部,不仅严重影响小麦产量,还可因为毒素污染问题威胁人畜健康。近年来对小麦与禾谷镰刀菌互作的转录组学研究带来了很多新见解,概述了小麦响应禾谷镰刀菌侵染的转录组学研究进展,主要比较了不同抗性品种、不同器官、不同籽粒发育时期的小麦穗部在禾谷镰刀菌侵染时的基因表达特征,总结了赤霉病感染时小麦的激素响应、信号传导、转录调控和防卫相关基因的表达规律,以期促进研究者对小麦响应禾谷镰刀菌侵染规律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小麦遗传转化受体系统建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小偃22’和‘宁春16’小麦品种的成熟胚和幼胚进行培养,研究不同种类的胚和培养因子对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幼胚和成熟胚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无明显差异,但较高浓度的2,4-D有利于成熟胚的诱导,而幼胚培养时2,4-D浓度的影响效果因品种而异;两种外植体分化率的高低与KT/IAA的配比均有密切关系,但高浓度的激素水平不利于成熟胚的分化;诱导培养基中低浓度的2,4-D有利于所诱导的愈伤组织的分化。同时,在诱导培养基中添加低浓度的KT能显著提高两品种成熟胚愈伤组织的分化率;各种培养基处理与品种间都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小偃22’成熟胚培养的最佳培养基组合为MSD 3.0 mg/L 2,4-D和MSD 0.5 mg/LIAA 1.0 mg/L KT,幼胚培养为MSD 4.0 mg/L 2,4-D和MSD 0.5 mg/L IAA 1.0 mg/L KT;‘宁春16’成熟胚培养为MSD 4.0 mg/L 2,4-D和MSD 1.0 mg/L IAA 1.0 mg/L KT,幼胚培养时为MSD 1.0 mg/L 2,4-D和MSD 2.0 mg/L IAA 2.0 mg/L KT。  相似文献   

9.
小麦对赤霉病抗性不同品种的SOD活性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本研究对9个赤霉病抗性不同小麦品种采用赤霉病菌分生孢子悬浮液以单花针注法进行了田间和温室抗病性鉴定,测定了各品种的胚性愈伤组织和盛花期麦穗分别经赤霉病菌毒素和分生孢子接种前后S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各品种SOD活性与其对赤霉病抗性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接种后寄主的SOD活性均有提高,抗病品种比感病品咱提高幅度大且有新的同工酶带出现。抗病品种望水白比感病品种Alondra"S"多出两条SOD同工酶谱  相似文献   

10.
离体筛选抗枯萎病辣椒新种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个辣椒(Capsicum annuum L.)自交系子叶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为材料,辣椒枯萎菌粗毒素为选择剂,筛选抗枯萎病辣椒新种质.结果表明,枯萎菌粗毒素对辣椒子叶愈伤组织诱导、生长及不定芽分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着粗毒素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在枯萎菌粗毒素质量浓度为0.60 g·L-1条件下,筛选、鉴定并获得了抗枯萎病辣椒体细胞变异无性系,且成功再生抗性植株.从而证明,离体筛选抗枯萎病辣椒新种质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以枇杷不同品种和不同器官为外植体,通过对愈伤组织诱导率、诱导状态、熊果酸(UA)和齐墩果酸(OA)含量的综合考虑,筛选适合于悬浮培养的枇杷愈伤组织,并通过调整2,4-D、6-BA浓度,同时加入酸水解酪蛋白(CH)、谷氨酰胺(Gln)、KCl等物质对花丝愈伤组织状态进行调控。结果表明:枇杷‘早钟6号’幼胚诱导的愈伤组织最适用于枇杷悬浮培养,愈伤诱导率为83.70%,愈伤组织嫩黄、疏松、颗粒明显,UA、OA含量分别为6.90、2.34 mg/g dw。在MS中附加2,4-D 6.0 mg/L、6-BA 0.8 mg/L、CH 200 mg/L、KCl 500 mg/L,花丝诱导的坚硬愈伤出现细软、嫩黄的愈伤组织,但多次继代后水渍化,状态不佳。  相似文献   

12.
以银杏(Ginkgo biloba L.)叶片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培养,筛选到适合银杏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的培养基。以此愈伤组织为研究材料,比较了叶片愈伤组织和叶片中两种活性成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黄酮的活性差异。结果表明,银杏叶片愈伤组织中SOD的活性明显比叶片中的SOD活性高,同时愈伤组织中SOD同工酶谱带也比叶中有更多表达,但愈伤组织中总黄酮含量却比叶片中的含量低。实验证实SOD和黄酮类物质具有清除超氧阴离子的作用,表明银杏叶片愈伤组织和叶片中具有不同的占主导作用的抗氧化活性的机制。  相似文献   

13.
以暴马丁香成熟胚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和体胚发生诱导,通过调节诱导培养基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浓度,分析其对愈伤组织诱导和体胚诱导的影响,同时对培养过程中的外植体进行形态发生观察和生理状态分析。结果表明:①暴马丁香成熟胚外植体培养30 d可见直接体胚发生、60 d可见子叶型体胚;②BA在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起到了主导作用,在0.5 mg·mL-1BA和5~6 mg·mL-1NAA组合下,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100%;在0.5 mg·mL-1BA和5 mg·mL-1NAA组合体胚诱导率可达8%;③多酚含量在愈伤组织形成初期急剧上升且在培养过程中保持较高水平,子叶型胚期PAL和POD活性升高、MDA和SOD活性略下降。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以抗、感基因型不同的6个小麦品种(系)为材料,系统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禾谷镰刀菌粗毒素胁迫处理下小麦品种(系)细胞膜透性随处理时间变化的特性.结果表明:抗、感小麦品种(系)细胞膜对外界毒素胁迫表现出敏感特性,且抗性品种(系)细胞膜对毒素的敏感性小于感病品种(系).在毒素胁迫处理72h内,随毒素处理浓度的增大和胁迫处理时间的延长,细胞膜透性增大,抗病小麦品种(系)的膜透性增量明显小于感病品种(系).胁迫处理72h抗、感小麦品种(系)的膜透性增量达到峰值,抗病品种(系)膜透性增量显著小于感病品种(系),胁迫处理72h后抗、感小麦品种(系)的膜透性增量均降低.可利用禾谷镰刀菌粗毒素胁迫处理72h的细胞膜透性增量评价小麦品种间抗病性的差异,进行抗病性鉴定.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以4种不同抗性的玉米自交系幼苗为材料,比较了新月弯孢菌毒素浓度和处理时间对玉米主要防御酶系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比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毒素浓度和胁迫时间下,PAL、POD和SOD比活力与品种抗病性的相关程度不一致。稀释200倍的毒素溶液处理玉米幼苗12h时,PAL比活力与抗病性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POD比活力与抗病性呈曲线正相关,SOD比活力与玉米抗病性呈极显著线性负相关。因此,可利用稀释200倍的新月弯孢菌毒素溶液处理12h时测得的玉米幼苗PAL、POD及SOD比活力估算玉米自交系弯孢菌叶斑病的抗性水平。  相似文献   

16.
比较了a—吡啶羧酸和稻瘟病菌粗毒素滤液对水稻种胚离体培养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a—吡啶羧酸处理水稻种胚,其发芽率与愈伤组织诱导率明显降低,随a—吡啶羧酸处理浓度的提高,有逐步下降的趋势,感病品种(系)较抗病品种(系)更为敏感。a—吡啶羧酸处理不同抗病类型水稻的萌动种子,幼苗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受抑制程度与处理浓度和品种感病性呈正相关。a—吡啶羧酸和病原菌粗毒素对水稻种胚离体培养与幼苗生长的影响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以6个对玉米粗缩病(MRDV)表现不同抗性的玉米品种为材料, 研究了粗缩病对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感病后, 各品种叶片叶绿素含量、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 叶绿素含量和SOD活性下降幅度表现为感病品种〉中抗品种〉抗病品种, 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幅度表现为抗病品种〉中抗品种〉感病品种(‘青农105’除外)。对病情指数与各生理指标变化幅度的相关分析发现, 叶绿素含量和SOD活性的下降幅度与病情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 除‘青农105’外的5个品种可溶性蛋白含量的下降幅度与病情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这说明, 品种对粗缩病的抗病性与感病后各生理指标的变化幅度有关; 品种抗性越强, 感病后叶绿素含量和SOD活性下降幅度越小, 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幅度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