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常绿阔叶林次生演替的一种系统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李兴东  宋永昌 《生态学报》1993,13(3):287-290
植物群落的演替过程是一个系统,这一系统具有一般系统的基本规律。植物群落演替过程的每个阶段可视为系统的不同状态。就演替系统而言,在一定条件下系统可由一种状态转移到另一种状态。这种系统状态间转移的过程实际上对应着演替过程。植物群落演替系统是动态系统。就是说系统的要素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动态系统都可用微分方程(组)描述其发展变化的规律。这种用微分方程(组)描述的反映系统动态特征的数学表达式称为系统动态数学模型(动力学模型),系统动态数学模型按解决问题目的的不同可分为一  相似文献   

2.
植物群落演替的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虽然有许多学者对各种植物群落的各类演替进行了详细地研究,但基本上是描述性和解释性的。近代生态学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由定性转为定量,由离散地解释性描述转为系统地动态描述。植物群落演替的研究更应该如此。从定量的动态描述和对演替进行预测的角度出发,我们曾把演替归为系统;从演替过程的角度又分成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两种类  相似文献   

3.
陈纯  李思嘉  肖利娟  韩博平 《生态学报》2013,33(18):5777-5784
浮游植物是水体生态系统敞水区最重要的初级生产者,其组成与多样性反映了群落的结构类型和存在状态。通过围隔实验,模拟水库春季发生的营养盐加富和鱼类放养的干扰,分析在这两种干扰下的浮游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中优势种和稀有种的变化,并通过以丰度与生物量为变量的香农和辛普森多样性指数的计算,分析浮游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中的多样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营养盐加富干扰下的浮游植物群落的优势种变化和演替更为明显,营养盐加富与鱼类添加对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变化的影响符合中度干扰理论。在优势种优势度变化较大的浮游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中,多样性指数与浮游植物生物量有较高的负相关性。在浮游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中,香农和辛普森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采用丰度与生物量为变量的两种多样性指数的计算结果对实验系统中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分析结果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浙江东部常绿阔叶林次生演替的随机过程模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植物群落次生演替过程的有限序列在一定意义上构成一随机过程。浙江东部常绿阔叶林次生演替的随机过程系统可以近似地看成线性系统,因而可以用马尔可夫过程描述。本文以群落主要乔木优势种作为马尔可夫过程的状态变量。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研究方法测得自然次生演替过程和干扰次生演替过程群落主要优势乔木种的更新概率,以此建立了马尔可夫过程的一步平衡转移概率矩阵。应用马尔可夫链模型对常绿阔叶林的自然和干扰次生演  相似文献   

5.
 植物群落次生演替过程的有限序列在一定意义上构成一随机过程。浙江东部常绿阔叶林次生演替的随机过程系统可以近似地看成线性系统,因而可以用马尔可夫过程描述。本文以群落主要乔木优势种作为马尔可夫过程的状态变量。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研究方法测得自然次生演替过程和干扰次生演替过程群落主要优势乔木种的更新概率,以此建立了马尔可夫过程的一步平稳转移概率矩阵。应用马尔可夫链模型对常绿阔叶林的自然和干扰次生演替过程进行了模拟。模型还给出了次生演替过程群落主要优势乔木种类的数量动态,为深入研究常绿阔叶林次生演替规律以及林业生产和管理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植物演替是指一个植物群落被另一个植物群落所取代的过程。例如在云杉林砍伐迹地上,开始是禾本科、莎草科杂草为主的群落,后来阔叶树种迅速生长,形成以桦树、山杨为主的群落,再进一步又为云杉所取代,形成云杉林。植物演替的研究是植被科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运动变化是自然界一切事物的根本属性,同样,植物群落的运动发展也是其本质特征。群落变化发展的根源是组成群落的各植物个体都有其生长、发育、和死亡的过程,植物之间互相影响,不断变化的环境也时刻影响着植物,这包括由植物本身生命活动改变了的环境反过来也影响植物,这种错综复杂的关  相似文献   

7.
植物群落与自然界的其它事物一样,不停地在运动着、变化着、发展着。在一年中随着季节而发生变化,同时随着气候、土壤条件的变化以及生物和人类的影响,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内部结构也都会发生根本的变化。在一定的地段上,一种植物群落被另一种植物群落代替的过程,称为植物群落的演替。掌握植物群落演替的规律就可以在农业生产上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8.
鼎湖山森林群落演替之研究(英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鼎湖山森林群落在自然状态下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向更优化的气候顶极群落演变。本文分析其1955年至1989年(35年)来的演替结果,总结出鼎湖山森林群落演替的进程和模式,进一步应用植物群落演替系统的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模型对演替进程进行定量研究,并做出相应的演替进程的数量预测。  相似文献   

9.
鼎湖山森林群落演替之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鼎湖山森林群落在自然状态下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向更优化的气候顶极群落演变。本文分析其1955年至1989年(35年)来的演替结果,总结出鼎湖山森林群落演替的进程和模式,进一步应用植物群落演替系统的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模型对演替进程进行定量研究,并做出相应的演替进程的数量预测。  相似文献   

10.
樟村坪磷矿废弃地植物群落的形成与演替   总被引:40,自引:3,他引:37  
陈芳清  卢斌  王祥荣 《生态学报》2001,21(8):1347-1353
通过分析湖北省宜昌县樟村坪磷矿废弃地植被的组成、空间结构、各成分综合优势比其群集度的变化以及植物分布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等问题,探讨了该地植被恢复过程中植物群落形成与演替的一般规律。结果表明,废弃地6种演替植物群落的形成是先锋植物种类入侵、定居、群聚和竞争的结果,在植物群落形成与演替的过程中,各种类成分的种群数量及综合优势比呈动态变化,废弃地植物群落形成与演替的过程按演替序列可分为3个阶段。植物群落形成与演替还与环境因子有关,废弃地高浓度的土壤效磷是影响植物生长与分布的胁迫因子。伴随着群落的形成与演替,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呈逐渐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极点排序和位置向量排序的方法对广东13个森林群落进行排序分析,并分别用极点排序图和位置向量排序的二维图和三维图表示排序的结果。同时对排序图的生态学意义及排序方法的优缺点进行讨论。结果表明,三维位置向量排序图能较好地把性质相近的群落类型聚在一起,可作为植被分类的辅助方法;积点排序图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植被的连续变化;极点排序与位置向量排序虽然取得一定结果,但由于同属线性排序,损失的信息量较多,寻求非线性排序方法是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农户生态系统定量分析和演替导向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研究了农户生态系统定量分析和演替导向方法,对线性规划方法有新的应用和认识,提出了制约强度、制约幅度、制约作用量的新概念,并首次用于对农户生态系统管理中的限制因素定量分析,从而指导农户生态系统的演替,并取得明显的实践效果。同时,对线性规划方法在农业生态系统分析中的进一步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马衔山林区优势植物种群竞争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采用点—四分法对马衔山林区阴坡半阴坡一定垂直带(2200—2700米)的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把该林区优势植物种群山杨(Populus tremula var.davidiana),白桦(Betula platyphylla),青杆(Picea wilsonii)在不同群落中的相对优势度作为生态位重叠的计量,以优势植物种群在正常纯林中的优势度作为它的容纳量,应用Lotka-Volterra竞争方程描述了优势植物种群的竞争结局。1.优势植物种群的竞争是进展演替的主要动因。2.优势植物种群竞争的结局与每个种群的内禀增长力(r)和初始状态无关,只与种群间的竞争系数(α)和每个种群的容纳量(K)有关。3.优势植物种群间的竞争可作为研究植物群落的数学理论和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气候变化对森林演替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王纪军  裴铁璠 《应用生态学报》2004,15(10):1722-1730
森林演替是森林生态动力源驱动下森林再生的生态学过程,自20世纪初建立群落演替理论以来,演替研究成为生态学研究中的热点.客观准确地认识森林演替规律,研究森林演替动力学机理及其模型,是科学管理森林生态系统的需要;对于天然林保护工程与森林植被的恢复重建,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干扰是森林循环的驱动力,导致森林生态系统时空异质性,是更新格局和生态学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它可改变资源的有效性,干扰导致的林隙是森林循环的起点.回顾了目前演替研究的几种方法,即马尔科夫模型、林窗模型(GAP)、陆地生物圈模型(BIOME)和非线性演替模式.介绍了气候变化对森林演替的影响;并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四川缙云山森林群落的同期发生演替及其模型预测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相似文献   

16.
植物群落演替与土壤发展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本文运用植物群落中植物优势种的重要值与相对应子群落的土壤特征值直接相关联的分析方法,对湖北宜昌大老岭的桦(Betula)、栎(Quercus)、栗(Castanea)七个群落类型的三个演替途径的土壤动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植物群落的演替过程中,土壤中的Ca、pH值减少;离子代换量增加;Na、Mg、NH_4+-N、速效P、速效K、有机质的含量是随着物种的变化而呈不同的趋势。因此,植物群落的演替是生态系统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盐城自然保护区海滨湿地植被演替的生态机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姚成  万树文  孙东林  钦佩 《生态学报》2009,29(5):2203-2210
研究选取盐城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典型湿地作为参照,对其海滨湿地植物群落的自然演替以及利用生态工程方法控制外来种互花米草(Spatina alterniflora)的生态学机理进行了研究.利用空间替代时间的方法,采取主分量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相结合的分析手段,对采集的相关环境参量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了海滨湿地植被自然演替的模型.模型表明,在海滨湿地植被的自然演替过程中,水分、盐度、土壤养分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种间竞争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不同演替阶段各因素的影响大小各不相同.在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演替过程中环境因子与3种主要优势物种之间以及物种与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18.
通径分析理论与实践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讨论了通径分析理论与应用中常见的几个问题.分析了剩余效应对结果的决定系数的理论组成,和剩余效应与观测的自变量间存在相关时对通径分析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国蝗总科分类、查询及鉴定专家系统(ESCA)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专家系统是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应用领域,将其应用到蝗总科分类中,通过信息获取、加工、软件编程,建立中国蝗总科形态学和分类学数据库,进而设计并实现了《中国蝗总科分类、查询、鉴定专家系统》(简称ES—CA),作为我国蝗灾治理工作中一种快捷高效的分类、查询、鉴定工具。ESCA是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与蝗总科形态分类学的有机结合,使经典分类学升华为数字信息的形式,是利用计算机功能提高生物形态分类学科研、教学效率的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