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1 毫秒
1.
有机锌在化学结构、生物学效价、使用效果及保护环境等方面都优于无机锌,通过富集转化可以将无机锌转变成有机锌。在富集转化的研究中,富集载体的选择,检测方法的使用都是极为关键的。本文对有机锌的富集载体、检测方法进行了总结和比较。  相似文献   

2.
PFU微型生物群落采样法研究有机氯污染物在水中相间分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PFU微型生物群落采样法在武汉东湖取样研究了六六六、滴滴涕、六氯苯等有机氯污染物在水中相间分布。将PFU(Polyurethanefoamunit)取样得到的挤出液 ,经细胞固定、超声、消解及分步萃取等不同的预处理步骤后 ,用GC ECD测定了各部分提取物中α HCH、β HCH、γ HCH、δ HCH、HCB、pp′ DDE等有机氯污染物的浓度。并用四膜虫模拟试验检验了细胞固定化、消解过程对微型生物的作用效果。结果分析表明 ,以上有机物主要以微型生物富集或颗粒物强吸附形式存在于水中 ,颗粒物弱吸附形式的份量较少 ,而以溶解态形式存在的份量则更少。由于PFU取样法可以将捕集的颗粒物控制在一定的粒径以下 ,且具有采样方法简便、经济和对有机污染物富集系数高的优点 ,因此可以作为研究水体有机污染物的简便、灵敏的采样方法。  相似文献   

3.
酵母富集微量元素铁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利用酵母细胞将无机态微量元素铁转化为有机态微量元素铁。方法:采用富集培养方法,从22株酵母菌中筛选出1株能够富集高含量铁的菌株,并测定其铁含量,同时对酵母菌最适生长条件,铁盐的筛选和硫酸亚铁添加浓度进行研究。结果:铁含量达6~8mg/g,适宜的铁盐为硫酸亚铁,其添加的离子浓度为60~120mg/kg,最适培养温度和pH分为28℃和5.5。结论:在上述优化条件下,酵母细胞富集铁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将neo及HPV-11两种DNA共同转染NIH 3T3细胞,以G418抗生素作为选择剂,对诱导的转化灶进行筛选。同时还就G418对NIH 3T3细胞的毒性进行了观察。neo单独使用诱导的转化灶数为44.00/1×10~5;neo与HPV-11合用诱导的转化灶数为162.66/1×10~5。由neo转化的细胞含有neo基因,由neo和HPV-11转化的细胞内含有该两种基因。  相似文献   

5.
岩溶碳汇过程中石灰石溶解将大气/土壤中 CO 2转移到水体形成 HCO -3促进水生藻类的生长.该文为了研究水生藻类光合作用将岩溶水中无机碳转化为有机碳的效率,采用从岩溶水生生态系统中筛选出的念珠藻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在封闭体系中藻细胞光合作用时对典型岩溶水中 Ca2+、HCO -3利用、藻细胞生物量的变化与 Ca2+、HCO -3的利用关系以及体系 pH、DO 的变化.结果表明:念珠藻通过光合作用能吸收利用岩溶水中27.38%的 Ca2+,同时将29.54%的 Ca2+通过物理化学作用以“藻体-CaCO 3”复合体形式沉淀而返回到无机环境.pH 漂移实验表明念珠藻光合作用过程中先利用水体中游离 CO 2,然后以岩溶水中 HCO -3为碳源.由于水体中岩溶作用产生的 HCO -3不断被光合作用利用而引起体系 pH 和 DO 的升高.念珠藻光合作用将岩溶水中65%的 HCO -3转化为稳定化合物,其中18.46%以胞外 CaCO 3形式被沉淀,81.54%被藻类转化为有机物,表现为净碳汇效应.  相似文献   

6.
以γ射线诱发转化的大鼠胚胎细胞(REC:myc:γ33)的DNA构建粘粒基因库,用总基因库DNA转染NIH/3T3细胞,产生转化灶的DNA作二轮转染,二轮转化的NIH/3T3细胞内有大鼠REC:myc:γ33DNA中具转化活性的N-ras基因,用不对称PCR和DNA序列分析法证明,REC:myc:γ33细胞中鼠N-ras的活化是由于第61位密码子的A→G点突变.NIH/3T3转化灶中鼠N-ras也有同样点突变,但NIH/3T3细胞的内源性N-ras基因则无此突变.  相似文献   

7.
以r射线诱发转化的大鼠胚胎细胞(REC:cyc:r33)的DNA构建粘粒基因库,用总基因库DNA转染NIH/3T3细胞,产生转化灶的DNA作二轮转染,二轮转化的NIH3/T3细胞内有大鼠REC:myc:r33DNA中具转化活性的N-ras基因,用不对称PCR和DNA序列分析法证明,REC:myc:r33细胞中鼠N-ras的活化是由于第61位密码子的A→G点空为。NIH/3T3转化灶中鼠N-ras也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线粒体分裂蛋白1(Mitochondrial fission protein 1,FIS1)介导的线粒体分裂对肝癌细胞侵袭与迁移的调控作用与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实验比较10对肝癌原发灶与转移灶组织中FIS1表达,以明确FIS1与肝癌转移的关系。通过si RNA干扰FIS1的表达后,用Transwell实验检测肝癌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的变化,q PCR与Western Blot检测上皮间质转化标志分子上皮型钙黏蛋白(epithelia cadherin,E-cadherin)、紧密连接蛋白(zonula occludens-1,ZO-1)、神经型钙黏蛋白(neural cadherin,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结果:肝癌转移灶组织中FIS1的表达显著高于原发灶组织。干扰FIS1表达后,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明显下降,细胞上皮间质转化标志蛋白E-cadherin和ZO-1的表达上调,而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下调。结论:线粒体分裂蛋白FIS1在肝癌转移灶组织中高表达,并可能通过调节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促进肝癌细胞转移。  相似文献   

9.
选用次代培养的新生金仓鼠肺细胞,首次在体外证实了水不溶性弱致癌物N-苯基-β-萘胺(N-phenyl-β-naphthylamine,PBNA)的瘤性转化活性。细胞经PBNA悬液处理后30-60天显示出恶性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包括失去接触抑制,在体外能无限制生长,出现交叉重叠的转化细胞灶,细胞获得ConA凝集性,在琼脂半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成集落,有异常(三极分裂、四极分裂)有丝分裂,在免疫抑制的新生小鼠皮下接种后形成瘤结节。扫描电镜示其与对照细胞有不同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0.
某些藻类植物,如小球藻——一种单细胞绿藻,不但能利用无机碳源通过光合作用进行自养生长,还能利用有机碳源转化为异养生长,这种转化又是可逆的。迄今为止,对于人工控制下藻细胞向异养转化的代谢和调控机理尚不清楚。本文通过分析小球藻细胞异养转化过程对氧气的依赖性,进一步研究它们在厌氧条件下的生长和乳酸发酵特征,探讨可异养转化的单细胞藻类(作为特殊的实验生物系统)在发酵工程和细胞工程领域里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排水条件下施用腐熟有机物料、种稻改良滨海盐渍土内源Zn形态分布。结果表明,单淹水使土中各形态Zn一定程度上向生物有效性较低的Zn形态转化,有效态Zn降低。土壤盐分量不同,明显影响无定形氧化铁结合态、紧结有机态以及硅酸盐矿物态Zn变化。种稻不施有机物料,根际交换态和硅酸盐矿物态Zn亏缺;碳酸盐结合态、氧化锰结合态和无定形氧化铁结合态Zn富集。根际Zn形态转化强度大于非根际,其有效态Zn量接近临界值并高于非根际。有机物料利于根际内外土壤中硅酸盐矿物态Zn的转化,低盐土壤根际更强烈。随有机物料用量增加,促使根际硅酸盐矿物态、碳酸盐结合态及氧化锰结合态Zn向交换态、紧结有机态和无定形氧化铁结合态Zn转化,低盐土壤较明显。  相似文献   

12.
营养盐富集和全球温度升高对海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草床具有稳定沉积物、净化水质和碳储存等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近几十年来,世界范围内海草床衰退严重。在全球近岸水体富营养化和气温升高的背景下,本文对营养盐富集和全球温度升高对海草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硝态氮和铵态氮作为海草重要的营养来源,贫营养环境下,会促进海草的生长。由于硝态氮需要转化为亚硝态氮,再通过一系列新陈代谢过程转化为氨基酸,硝态氮富集会影响海草组织的碳平衡,从而对海草床造成负面影响。较高浓度的铵态氮会对海草产生毒性,引起海草床的衰退。有机氮作为海草可选择吸收的氮源,是对海草氮吸收的有效补充。温度是控制全球海草分布和生长的主要因素,春季一定程度的营养盐富集可以提高海草的生产力,而夏季高温和营养盐富集对海草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营养盐富集和夏季高温还可以通过促进大型海藻爆发性生长,导致光衰减,从而引起海草床向大型海藻生态系统的逆向演替。本文提出了未来海草主要研究方向,主要包括:长时间序列海草床野外观测;有机氮对海草的影响机制;营养盐富集和全球温度升高对海草的协同影响机制;热带海草呼吸作用对全球温度升高的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锌指转录因子Slug、E-cadherin和Vimentin在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水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检测Slug、E-cadherin和Vimentin在非小细胞肺癌胸水中的表达。结果在121例非小细胞肺癌胸水中,Slug、E-cadherin和Viment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5.5%(43/121)、71.9%(87/121)和39.71%(48/121),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中Slug和E-cadherin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胸水,Slug表达的增强通常伴随E-cadherin表达下调及Vimentin表达的增强。结论 Slug与E-cadherin在胸水中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中的表达呈负相关,在胸水中提取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研究Slug和E-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及其在上皮间质转化中的调节作用对探讨肿瘤细胞在人体中的转移进展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排水条件下施用腐熟有机物料、种稻改良滨海盐渍土内源Zn形态分布.结果表明,单淹水使土中各形态Zn一定程度上向生物有效性较低的Zn形态转化,有效态Zn降低.土壤盐分量不同,明显影响无定形氧化铁结合态、紧结有机态以及硅酸盐矿物态Zn变化.种稻不施有机物料,根际交换态和硅酸盐矿物态Zn亏缺;碳酸盐结合态、氧化锰结合态和无定形氧化铁结合态Zn富集.根际Zn形态转化强度大于非根际,其有效态Zn量接近临界值并高于非根际.有机物料利于根际内外土壤中硅酸盐矿物态Zn的转化,低盐土壤根际更强烈.随有机物料用量增加,促使根际硅酸盐矿物态、碳酸盐结合态及氧化锰结合态Zn向交换态、紧结有机态和无定形氧化铁结合态Zn转化,低盐土壤较明显.  相似文献   

15.
生物医药领域近年来发展迅猛,多肽类药物因其生物学活性高、毒性小、生物相容性好等优势,在肿瘤治疗、细胞活性模拟、抗体检测等领域展开广泛应用,多肽的检测分析也成为研究的一大热点。传统的色谱法、溶剂沉淀法、离心超滤法和固相萃取法对多肽能够展现富集效果,但富集的效率往往不够理想。近年来,以有机框架材料为代表的纳米材料,在气体吸附、荧光、传感和催化等领域展开了广泛应用。有机框架材料凭借着独特的结构尺寸,成为了一类理想的生物吸附剂。由于其具有表面可修饰性,能够大大提高对多肽的富集效率。本文着重介绍近5年来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和共价-有机框架(covalent-organic frameworks,COFs)在多肽富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蚯蚓在有机污染土壤生物修复中的作用机理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蚯蚓的各类活动能够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引入高效降解菌等,直接或间接地促进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降解和转化。其中蚓触圈是有机污染物降解的热点区域。此外,生物富集也是蚯蚓修复土壤有机污染的重要机理之一。研究表明,蚯蚓能够促进土壤中多种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在土壤有机污染生物修复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蚯蚓在土壤有机污染生物修复中的作用机理及在修复多环芳烃、多氯联苯、农药等污染土壤方面的应用,指出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以期为土壤有机污染生物修复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人黑色素瘤细胞裸鼠肺转移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整合素αvβ3高表达的黑色素瘤细胞肺转移模型。方法通过将不同数目的M21细胞经尾静脉接种裸鼠,适时处死后计数肺表面癌结节。通过实时定量PCR和明胶酶谱的方法比较肺转移灶细胞与亲代M21细胞差异。结果M21细胞1×10^6、2×10^6、5×10^6尾静脉接种裸鼠,均能形成肺转移灶,癌结节数目均值分别为:84±8、70±6、88±12,三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阴性对照组未形成转移灶。M21肺转移灶细胞与亲代细胞相比,增殖增快,MMP-2活性增高,整合素αv和β3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结论M21细胞1×10^6经尾静脉接种裸鼠50d内即可100%成瘤。M21肺转移灶细胞具有更快的增殖能力,整合素αvβ3和MMP-2表达水平明显增高。本实验建立了稳定的肺转移模型,为黑色素瘤和整合素αvβ3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8.
在分离人癌基因过程中,最关键的步骤是如何将外源人癌DNA引入受体细胞,并得到由外源人癌DNA诱发的转化灶细胞,继而纯化有转化活性的人癌DNA片段。  相似文献   

19.
甲基胆蒽(0.1微克/毫升)不能使C_3H/10T2/1细胞发生转化,但经甲基胆蒽(0.1微克/毫升)启动的细胞,以后用TPA(0.1微克/毫升)连续作用则可以转化。说明TPA具有明显的促进细胞转化作用。TPA不能使经甲基胆蒽启动的细胞的姊妹染色单体交换进一步增加。TPA对C_3H/10T2/1细胞的DNA合成,不论是否先经甲基胆蒽启动,都表现为暂时抑制和以后明显的增强。本文对TPA的促进转化作用及其它有关的生物学作用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20.
卢欣  王秀琴  吴吴 《遗传》1986,8(5):26-29
在分离人癌基因过程中,最关键的步骤是如何将外源人癌DNA引人受体细胞,并得到由外源人癌DNA诱发的转化灶细胞,继而纯化有转化活性的人癌DNA片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