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现存狒狒类(Papionin)生活于非洲(如Papio和Theropithoan)、亚洲(如Macaca)和北非(M.sylvanas)。在上新世和更新世,Theropithecus经历了从非洲到亚洲的扩散过程,在印度发现了类似化石。这次在云南中甸金沙江附近发现的下更新世狒狒化石(Papio)证明,如同亚洲猕猴和现代人类祖先一样,非洲狒狒类(Papio和Theropithecus)在同一时期从非洲扩散到亚洲。所不同的是它们没有像猕猴和人类一样生存下来。这次化石的发现对于研究以下生物学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1)探讨旧大陆猴类在上新—更新世从非洲到亚洲的扩散过程;2)研究不同旧大陆猴类的进化和环境适应性;3)为现代人类祖先在非洲—亚大陆的扩散研究提供证据;4)由于化石产地包括有人类祖先和其他动物的化石,因此,狒狒在亚洲的生态适应研究将为探讨人类在同一时期的生态适应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2.
潘汝亮 《动物学研究》2007,28(6):569-579
为了研究亚洲疣猴牙齿形态与功能适应性之间的关系,建立异速生长公式比较分析生活于同一大陆的猕猴。主成份分析用来分析来自异速生长公式的残差。结果表明:疣猴出乎意料地展示了比猕猴更小的门齿。导致此结果的可能原因是:疣猴与猕猴之间的食物差异性。但是,这种差异小于亚-非大陆种类。也就是说,在过去的500万年左右的时间里,生活于同一大陆的疣猴和猕猴已经产生了一些对环境和食性的趋同性。当每一个疣猴属分别与猕猴进行比较时,它们之间的差异性揭示了地理分布的差异。金丝猴(Rhinopithecus)和长尾叶猴(Semnopithecus)具有比其他疣猴发达的臼齿。欧氏距离的结果说明疣猴和猕猴牙齿的差异性揭示了它们在系统发育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云南巨蜥类物种多样性及其生境习性和现状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巨蜥是世界上现存的一类最大的蜥蜴,隶爬行纲巨蜥科Varanidae,仅1科1属(Varanus)约36种,分布于澳洲、亚洲南部和非洲。中国历来记载仅有一种——V.salvator。然而,调查表明在云南边境地区实际分布着3种巨蜥,除V.salvator外,尚有V.irrawadicusV.vietnamensis。本文讨论了这3种巨蜥的有效性,简要地报道了它们的生境、习性和生存现状,并就保护问题提出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4.
对10头原种婆罗门牛mtDNA D-loop全序列912 bp测序,婆罗门牛遗传多样性丰富,检测到的9种单倍型兼有瘤牛(B. indicus)与普通牛(B. taurus)的遗传背景,核苷酸变异率为6.25%,单倍型多态度为0.978±0.054,核苷酸多态度为0.014 30±0.008 68。所有单倍型聚为明显的两大分支,婆罗门牛的大部分单倍型为普通牛单倍型类群, 并占绝对优势(90%),仅Brah-6与亚洲瘤牛聚在一起,属于亚洲瘤牛线粒体单倍型,表明婆罗门牛的确是集亚洲瘤牛、欧洲普通牛等优良特性于一身(易产犊、产肉性能好、耐热与体表寄生虫等)的瘤牛品种之一。育种学家引种瘤牛的目的是改善当地牛的生产力与适应性,现代普通牛表现出明显又普遍的瘤牛渐渗现象。对现代的瘤牛品种而言,除亚洲瘤牛品种外,普通牛对其他瘤牛品种育成的贡献同样高。 支持瘤牛(B. indicus)为独立驯化、起源于印度次大陆的假说。  相似文献   

5.
栝楼属基于核糖体ITS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栝楼属(Trichosanthes)是葫芦科(Cucurbitaceae)中一个种类较多、药用价值较大的属。本文基于ITS序列分析了栝楼属16个种的系统发育关系。聚类分析表明:在组的划分上,具有分类争议的截叶组(sect. Truncata)与大苞组(sect. Involucraria)形成一大支,处于一亚分枝位置,不支持独立成组。在属内分类地位上,在核酸水平不支持贵州栝楼(T.guizhouensis)为一独立种,结合形态特征建议并入双边栝楼(T.rosthornii)。大方油栝楼(T.dafangensis)与小苞组(sect. Trichosanthes)成为姊妹群,处于一个向叶苞组(sect. Foliobracteola)过渡位置,结合其形态特征,建议作为小苞组(sect. Trichosanthes)成员。  相似文献   

6.
西部地区动物资源现状及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强 《生物多样性》1997,5(3):190-196
中国西部地区包括陕西、 宁夏、 青海、 新疆、 西藏和内蒙古西部, 其总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46.52%,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33%。共有陆生脊椎动物1273种,占国内2414种的52.73%。其中:两栖类81种,占国内两栖类的28.52%;爬行类119种,占34.69%;鸟类781种,占62.83%;兽类292种,占53.66%。有259种仅分布在西部地区,占西部地区陆栖脊椎动物种数的20.35%,我国大型有蹄类几乎全部集中在西部地区。这里有国家保护的陆栖脊椎动物174种,占全国333种的52.25%; 我国特有鸟、兽54种,占国内特有鸟、兽的60.67%。西部地区丰富的动物资源蕴藏着巨大的经济价值、科学研究价值和生态效益。因环境破坏,乱捕滥猎,近一个世纪以来确知已有普氏野马(Equus przewalskii)、高鼻羚羊(Saiga tatarica)、虎(Panthera tigris)和灰冠鸦雀(Paradoxornis przewalskii)4个物种在西部地区消失。朱(Napponia nippon)已成为极危种类,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普氏原羚(Procapra przewalskii)也已接近极危种的界限。一些主要经济动物种群数量逐年下降,马麝(Moschus sifanicus)和林麝(M. berezovskii)分别以年均8.97%和8.44%的速率下降(n=12)。马鹿(Cervus elaphus),白唇鹿(C. albirostris),野牦牛(Bos gruniens)、野驴(Asinus spp.)、藏原羚(Procapra picticaudata)、藏羚(Pantholops hodgsoni)、岩羊(Psendois nayaur)、鹅喉羚(Gazella subgutturosa)等大中型有蹄类遭大肆捕杀。1963年以后得以休养生息正在恢复的动物资源再次遭到破坏。有的种类,如盘羊(Ovis ammon)、野骆驼(Camelus ferus)种群数量分别以年10.06%和10.89%的速率增加(n=16)。为达到持续利用的目的,本文提出六项持续发展对策: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建立各省、自治区自然保护基金;保护栖息环境;迁地保护珍稀濒危物种;人工复壮孤隔种群;提倡人工驯养野生经济动物;人为扩大某些珍稀和经济动物分布区。  相似文献   

7.
刘建新  胡浩斌  王鑫 《植物研究》2009,29(3):313-319
采用溶液培养法研究了外源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对100 mmol·L-1 NaCl胁迫下黑麦草幼苗生长、活性氧代谢、多胺含量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50 μmol·L-1 SNP显著提高盐胁迫下黑麦草幼苗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及谷胱甘肽(GSH)、精胺(Spm)、亚精胺(Spd)含量和(Spm+Spd)/Put比值,降低了腐胺(Put)、超氧阴离子(O—·2)、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使幼苗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升高,胞间CO2浓度(Ci)下降,相对生长量增加。叶绿素荧光动力学资料显示,SNP处理降低盐胁迫下黑麦草叶片的初始荧光(F0),表明它对光合膜系统具有保护效应。SNP处理不仅提高了盐胁迫下叶片的最大荧光(Fm)、PSⅡ潜在光化学效率(Fv/F0)和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而且提高了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qP)、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和光化学速率(PCR),降低了非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NPQ)和天线热耗散(D),而1 mmol·L-1 NO清除剂PTIO和0.5 μmol·L-1 NaNO2处理(对照)则无此效应。由此表明,外源NO可能通过提高植株的抗氧化能力及光能的捕获与转换而增强盐胁迫下黑麦草叶片的光合能力,从而缓解盐胁迫对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新疆罗布泊地区可培养嗜盐细菌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纯培养方法从新疆罗布泊盐湖中分离得到168株嗜盐细菌, 采用核糖体DNA扩增片段限制性酶切分析(ARDRA)研究了罗布泊嗜盐细菌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通过限制性内切酶HinfI对108个菌株的16S rDNA进行酶切分型, 根据ARDRA的酶切图谱, 将其划分为12个操作分类单元。16S rDNA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 分离菌株分布于喜盐芽孢杆菌属(Halobacillus)、芽孢杆菌属(Bacillus)、短杆菌属(Brevibacterium)、嗜盐单胞菌属(Halomonas)、色盐杆菌属(Chromohalobacter)、盐水球菌属(Salinicoccus)、库克菌属(Kocuria)、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微球菌属(Micrococcus)等9个属及1个可能的新分类单元。其中Halomonas为优势菌群, Chromohalobacter、Halobacillus为次优势菌群。采用ERIC-PCR分析优势菌群Halomonas各菌株的基因组特征, 显示出有21种指纹图谱。研究结果揭示, 罗布泊嗜盐细菌不仅具有丰富的多样性, 还蕴藏着具有地域特点的新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9.
荒漠生境油蒿根围AM真菌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阐明荒漠生境主要植被油蒿(Artemisia ordosica)根围AM真菌多样性, 2007年8月从毛乌素沙地和腾格里沙漠选取榆林、盐池、研究站和沙坡头4个样地, 按0–10、10–20、20–30、30–40、40–50 cm 5个土层采集油蒿根围土壤样品, 研究了油蒿根围AM真菌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分布。在分离的4属28种AM真菌中, 球囊霉属(Glomus)16种, 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7种, 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4种, 多孢囊霉属(Diversispora)1种。4个样地的共同优势种为摩西球囊霉(G. mosseae), 共同常见种为双网无梗囊霉(A. bireticulata)和网状球囊霉(G. reticulatum), 共同稀有种为缩球囊霉(G. constrictum)。地球囊霉(G. geosporum)仅出现在盐池, 蜜色无梗囊霉(A. mellea)、帚状球囊霉(G. coremioides)、浅窝无梗囊霉(A. lacunosa)和宽柄球囊霉(G. magnicaule)仅出现在研究站, 黑球囊霉(G. melanosporum)仅出现在榆林。盐池与研究站样地AM真菌种类最多, 榆林样地孢子密度最大, 沙坡头样地种类和孢子密度显著偏低。总体上, 孢子密度、分离频度、相对多度和重要值依Glomus >Acaulospora > Scutellospora> Diversispora呈现显著减小趋势。结果表明, 油蒿与AM真菌之间有良好共生性, 这对进一步利用菌根生物技术维护荒漠生态系统结构的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世界野生虎(Panthera tigris)传统上被划分为8个亚种,其中3个亚种已于20世纪灭绝,而剩余种群的生存仍然受到偷猎、栖息地丧失和片断化的威胁。作为唯一栖息着4个现存虎亚种的国家,中国在世界虎的保护事业中负有重要责任,然而其野生和圈养虎的分类地位却仍然不确定。最近一项研究(Luo et al,2004)从所有现存野生虎分布地区(包括中国)采集了134份“基准样品”(即原产野外或有确定地域起源的个体生物样品),对虎的系统地理学、种群结构以及遗传起源进行了全面分析。所用的分子标记包括四千碱基对的线粒体DNA、30个核基因组微卫星位点,以及MHCDRB基因。研究结果表明,虽然虎的整体遗传多态性较低,但是种群分化程度很高,它们被划分为6个,而不是5个现存亚种:(1)西伯利亚虎(P. t. altaica);(2)苏门答腊虎(P. t. sumatrae);(3)孟加拉虎(P. t. tigris);(4)华南虎(P. t. amoyensis);(5)印支虎(P. t. corbetti);(6)新定义的亚种马来虎,暂命名为P. t. Jacksoni。由于所研究样本量有限,目前暂定的华南虎亚种还需进一步确定。现有华南虎圈养种群包括遗传关系相距较远的两支:一支与印支虎(P. t. corbetti)无异;而另一支则与其他种群均相距甚远,可能代表了真正的华南虎(P. t. amoyensis)。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中国动物园中圈养虎的遗传起源调查亟待进行,以确认该圈养种群整体的遗传独特性或者非独特性。换言之,这将是确认华南虎是否仍然存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对1998年5月—2003年11月采自昆明白龙寺、花红洞及西街口的1?105只滇蛙(Rana pleuraden)及428只昭觉林蛙(Rana chaochiaoensis),采用剖胃法作食性分析,分别计算它们的食物数量和频次百分比、α多样性指数、百分率相似性指数、营养生态位宽度、营养生态位重叠值和有益系数等。分析和计算结果显示,不同采集地的滇蛙以及滇蛙与昭觉林蛙之间的主要食物组成基本相同;但两种蛙之间,甚至同一物种的雌雄之间的食物多样性及营养生态位均存在分化。滇蛙和昭觉林蛙周年的有益系数都为正值,说明它们对人类的益处大于害处,其中又以滇蛙的有益程度较昭觉林蛙的高。研究结果表明,同一物种采自不同地域的种群和(或)同一种群采自不同的季节或年份,其有益系数均具可变性,即有益系数不具可比性。此系数仅表示蛙在一定时期对人类的益害程度。  相似文献   

12.
2005年6—7月和9月,运用样线法研究了青海省天峻县布哈河上游同域分布的普氏原羚(Procapra przewalskii)和藏原羚(Procapra picticaudata) 的集群行为。该地区的普氏原羚和藏原羚集群类型分为雌性群、雄性群、混合群及母子群。四种集群类型中,雄性群出现的频次均为最高(普氏原羚和藏原羚分别为41%和50%);其次为雌性群(普氏原羚和藏原羚分别为34%和30%);再次为母子群和混合群。比较集群规模发现,除藏原羚母子群显著大于普氏原羚(P=0.015)外,两个种其余集群类型规模差异不显著。集群规模出现频次:单只出现的频次最高(普氏原羚和藏原羚分别为21.9%和18.7%);2—8只,普氏原羚和藏原羚分别为62.6%和67.6%;大于9只,普氏原羚和藏原羚分别仅占15.5%和13.7%。另外,普氏原羚和藏原羚产羔后平均集群规模显著减小(普氏原羚,P=0.014;藏原羚,P=0.008);在雄性群、混合群规模均较产羔前略有增大的情况下,雌性群的规模却显著减小(普氏原羚,P<0.001;藏原羚,P=0.002),成为普氏原羚和藏原羚产羔后集群规模变小的主要原因。布哈河上游同域分布的普氏原羚和藏原羚草青期的集群类型、集群规模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3.
蒙古栎群落交错带(ecotone)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群落学的样地法对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群落和核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群落、蒙古栎群落和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群落、蒙古栎群落和杂灌丛群落及其交错带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在三个地点的几种群落结构和物种组成方面的差异,计算了各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指数(dGl)、Simpson 物种多样性指数(D)、Shannon-Weiner物种多样性指数(H′)及Pielou均匀度指数(J)。研究发现在通化和大青沟两个地区群落交错带的物种丰富度及Shannnon多样性指数最高;而在桦甸群落交错带的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要比核桃楸群落低,比蒙古栎群落高,没有表现出特别强烈的边缘效应。本文也分析了群落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盖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思茅地区咖啡天牛天敌的多样性调查和控制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在1994~1997年的调查研究中发现思茅地区拥有丰富的天敌资源。共鉴定出8种主要捕食和寄生于咖啡天牛的天敌,其中蚂蚁类4种:立毛举腹蚁(Crematogaster ferrarii)、黑褐举腹蚁(C.rogenhoferi)、中华小家蚁(Monomorium chinense )和法老家蚁(M.pharaonis );蠼螋2种:蠼螋(Labidura riparia)、锤角螋(Nesogaster sp.);寄生蜂2 种:间斑举腹姬蜂(Pristaulacus intermedius)和茶色茧蜂(Iphiaulax rufus)。饲养和调查结果显示,黑褐举腹蚁、立毛举腹蚁、间斑举腹姬蜂和蠼螋4种捕食或寄生性天敌,自然种群大、控制能力强,有很大的利用前景。建议生产中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以保护天敌的生存环境,发挥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段林东  林祁 《植物研究》2007,27(5):527-528
报道荨麻科6种1亚种1变种在我国6个省区分布的新记录,其中山东分布新记录的有海岛苎麻 (Boehmeria formosana),陕西分布新记录的有对叶楼梯草(Elatostema sinense),广东分布新记录的有台湾糯米团(Gonostegia parvifolia),贵州分布新记录的有显脉楼梯草(Elatostema longistipulum)和短毛楼梯草(E. nasutum var. puberulum),云南分布新记录的有高原荨麻(Urtica hyperborea),西藏分布新记录的有单蕊麻 (Droguetia iners subsp. urticoides)和细尾楼梯草(Elatostema tenuicaudatum)。  相似文献   

16.
玄参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正、反相硅胶以及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经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中药玄参(Scrophularia ningpoensis)有效成分。从玄参(S. ningpoensis)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了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4-去氧-12(R)-磺酸基穿心莲内酯(14-deoxy-12(R)-sulfo andrographolide, Ⅷ)、肉桂酸(cinnamic acid,Ⅰ)、对羟基肉桂酸(p-hydroxycinnamic acid,Ⅱ)、丁二酸(succinic acid,Ⅲ)、β-谷甾醇(β-sitosterol, Ⅳ)、胡萝卜甙(daucosteol,Ⅴ)、葡萄糖(gluose,Ⅵ)、熊果酸(ursolic acid,Ⅶ)。Ⅷ为在玄参中首次发现的天然化合物。  相似文献   

17.
刘武  吴秀杰  邢松 《人类学学报》2019,38(4):473-490
以往,在东亚大陆发现的更新世中期人类化石被分别归入直立人和古老型智人。这种分类的主要依据是化石形态特征以及年代。魏敦瑞对周口店第一地点人类化石研究描述的一些头骨、下颌骨和牙齿特征通常被作为判定直立人的标准。根据这些化石的年代分布,一般将30万年前的中更新世晚期作为划分直立人与古老型智人的大致年代界限。近20年来,在非洲、欧洲和东亚新发现了一些更新世中期人类化石,目前古人类学界对中国更新世中期人类化石特征及演化有了与以往不同的认识。最近对大荔、许家窑、盘县大洞、许昌、华龙洞等人类化石的研究显示,近30万年以来东亚大陆人类演化呈现复杂的多样性,将这一时期人类全部归入古老型智人难以准确反映更新世中期中国古人类演化模式及规律。本文结合近年中国更新世中期人类演化研究进展,选择部分具有演化及分类价值的形态特征,分析这些特征在更新世中期中国古人类化石的表现特点。在此基础上,对更新世中期中国古人类演化模式做了尝试性探讨。本研究发现,周口店、和县、沂源、南京等中更新世早期人类化石呈现有较多的区域性特征,形态特征表现相对稳定;而大荔、金牛山、许家窑、许昌、华龙洞、马坝、盘县大洞等中更新世晚期人类在化石形态特征表现复杂多样,变异范围大。此外,在这一时期人类化石上发现较多与生存活动、健康、环境适应有关的证据。根据这些发现,作者认为中国中更新世早期组人类演化以形态连续性为主;进入中更新世晚期,中国古人类演化区域性特征减弱,演化模式以多样性为主。一系列新的化石发现和研究证据提示中更新世晚期东亚大陆可能生存有不同的古人类成员。根据目前掌握的化石形态和年代证据,大约30万年前是中国更新世中期演化变化关键时间节点。  相似文献   

18.
毛乌素沙地三种植物根际土壤线虫群落和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地上部不同植物对地下部生物的影响, 作者于2004年7月在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毛乌素沙地对自然分布的3种优势植物油蒿(Artemisia ordosica)、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牛心朴子(Cynanchum komarovii)根际土壤线虫群落进行了调查。共捕获线虫6,098条, 隶属于19科43属, 平均每100 g干土中含有线虫169条, 其中丽突属(Acrobeles)、真滑刃属(Aphelenchus)、盘旋属(Rotylenchus)、矛线属(Dorylaimus)分别为食细菌类线虫、食真菌类线虫、植食性线虫和捕食—杂食类线虫的优势属。研究表明在沙地生态系统中, 3种植物根际土壤线虫群落的多样性、丰富度、均匀度和线虫总数虽然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但不显著; 功能多样性指数中结构指数(SI)存在显著差异, 而通道指数(CI)、富集指数(EI)不存在显著差异; 3种植物对根际土壤线虫群落中各营养类群线虫的比例有显著影响。本实验结果表明, 在干旱生态系统中植物种类的不同对土壤食物网中线虫群落结构和种类组成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国板栗自然居群微卫星(SSR)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8对微卫星分子标记对中国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的28个自然居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分析。在849个个体上扩增得到128个等位基因, 每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A)为16。中国板栗居群的平均预期杂合度(HE)为0.678, 平均观察杂合度(HO)为0.590。华中地区的中国板栗居群遗传多样性最高(A = 8.112, HE = 0.705, HO = 0.618), 其次为西北地区和华东地区, 而西南地区遗传多样性最低(A = 6.611, HE = 0.640, HO = 0.559)。基于无限等位基因模型(IAM)和基于逐步突变模型(SMM)的遗传分化系数分别为FST = 0.120和RST = 0.208。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表明中国板栗野生居群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87.16%)。Mantel检测揭示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无显著相关性, 表明基因流不是主导中国板栗居群遗传结构的关键因素。华中地区(尤其是神农架及其周边地区)是中国板栗遗传多样性的现代分布中心, 因而应该得到优先保护, 同时该区域的野生板栗居群可优先作为栽培板栗遗传育种的材料和基因库。  相似文献   

20.
2001—2005年对长江口新生沙洲九段沙(上沙、中沙、下沙)盐沼演替序列不同阶段[盐渍藻类阶段(SA)、海三棱biao草(Scirpus mariqueter)—biao草(Scirpus triqueter)阶段(MT)、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阶段(AA)]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物种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密度及生物量都是MT>AA>SA。SA、AA优势种的生活型分别是底内型、穴居型;MT优势种的生活型是底上附着型和穴居型。不同沙洲相同盐沼演替阶段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都较为相似,盐渍藻类阶段的相似性最高;不同演替阶段间差别明显,SA和AA间差别最大。不同盐沼演替阶段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的明显差异,既反映了环境沿盐沼演替序列的梯度变化,也体现了不同盐沼对底栖动物群落作用的差别,同时也显示了大型底栖动物对不同盐沼演替阶段生境的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