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为深入进行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及为提高胶质瘤辅助免疫治疗打下基础.方法通过光镜、电镜、荧光显微镜分析,DNA断裂分析及流式细胞仪分析,进行通过IL2-TNFα诱导C6胶质瘤细胞凋亡研究.结果本研究用脂质体将pLXSN-IL2-TNFα基因导入病毒包装细胞PA317,经G418抗性筛选,用NIH3T3细胞测得病毒滴度为5×10\+5CFU/ml的细胞克隆,利用病毒上清感染C6细胞,测得IL2的生物活性为2.0~8.0U/10\+6cells/24h,测得TNFα生物活性为3~110U/10\+6cells/24h,实验证实在作用72h后,C6细胞出现细胞凋亡;光镜和电镜可见细胞形态学上出现细胞皱缩,染色质浓集贴边;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有凋亡峰出现,凋亡细胞占细胞总数14.0%±1.3%;荧光显微镜观察出现染色质浓集、断裂;DNA电泳表现出DNA呈梯状带断裂.结论上述结果提示用IL2-TNFα成功诱导大鼠C6胶质瘤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2.
HPV16型E7复制型DNA疫苗诱发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制有效的疫苗 ,用于HPV16型重度感染和与其感染相关的宫颈癌晚期病人手术后的免疫治疗 ,用复制型DAN疫苗载体 pSCA1,在其CMVIE启动子之下插入修饰的HPV16型E7基因mE7- 3( 2 4G、2 6G、6 7R) ,构建成 pSCA1mE7- 3复制型DNA疫苗。以重组质粒免疫C5 7BL/ 6小鼠 ,检测诱发的特异性CTL活性 ;将免疫后的小鼠用TC - 1肿瘤细胞攻击 ,观察免疫保护效果。实验结果显示 :pSCA1mE7- 3复制型DNA疫苗能诱导小鼠产生针对TC - 1肿瘤细胞的特异性CTL反应 ;复制型DNA疫苗免疫后的小鼠能耐受 1× 10 4 TC - 1细胞的攻击 ,成瘤时间推迟 ,并且成瘤率明显下降 ,部分小鼠得到保护能免受肿瘤攻击。因此pSCA1mE7- 3复制型DNA疫苗可作为HPV16相关肿瘤的癌前病变及中晚期病人术后免疫治疗的候选疫苗。  相似文献   

3.
为观察重组基因疫苗PVAX-MAGE-1的抑瘤效应,构建黑色素瘤抗原-1(melanoma antigen-1,MAGE-1)真核基因表达载体--PVAX-MAGE-1.以重组质粒免疫C57BL/6小鼠后,ELISA法检测表明,与对照鼠(PVAX-1和生理盐水注射小鼠)比较,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上清液中的细胞因子IL-2和IFN-γ明显升高(P0.05);淋巴细胞-肿瘤细胞混合培养证明,免疫小鼠外周血CD8+T细胞对靶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明显增强(P0.05).体内实验证明,PVAX-MAGE-1免疫C57BL/6小鼠,可显著延缓移植性H22腹水瘤及实体瘤在小鼠体内的生长.实验结果提示,重组基因疫苗PVAX-MAGE-1有明显的延缓肿瘤生长的作用,其抑瘤作用与提高T淋巴细胞IL和IFN表达,增强对肿瘤杀伤作用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4.
NGX6基因转染对鼻咽癌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鼻咽癌是我国南方的常见肿瘤 .NGX6是新近克隆的定位于 9p2 1 2 2 ,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下调的基因 .初步的研究结果显示 ,NGX6基因转染鼻咽癌细胞HNE1能够延缓其生长速度 ,使肿瘤细胞更多地停留在G0 G1期 .为探索NGX6基因在鼻咽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建立了高表达NGX6的鼻咽癌细胞系 .利用包含 14 0 0 0个基因的cDNA微阵列分析了NGX6基因转染对HNE1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发现NGX6基因的转染能够上调p2 9、APC7、NEU1、RNasek6、αE catenin和TFⅡEα等基因的表达 ;同时也下调properdinP因子、G0S2、BAZ2B、ZHX1,OS4和PBX3等基因的表达 .研究结果提示 ,NGX6基因对鼻咽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可能与它对一些细胞周期调控因子和转录调控因子的影响相关 .作为一种高通量的分析技术 ,cDNA微阵列为新基因的功能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相似文献   

5.
金华猪3个繁殖性状主基因的分布及其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44,自引:2,他引:42  
徐宁迎  章胜乔  彭淑红 《遗传学报》2003,30(12):1090-1096
采用PCR RFLP技术分析了金华猪 3个品系的雌激素受体基因 (ESR)、促卵泡素 β亚基基因 (FSHβ)、催乳素受体基因 (PRLR)在金华猪 3个品系中的分布情况 ,并采用SPSS程序分析了ESR、FSHβ和PRLR 3个基因对金华猪Ⅰ系母猪繁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 :ESR基因的 3个基因型AA、AB、BB在金华猪Ⅰ系、Ⅱ系和Ⅲ系中的频率分别为 0 0 2 37(AA)、0 36 0 9(AB)、0 6 15 4 (BB) ,0 (AA)、0 5 333(AB)、0 4 6 6 7(BB)和 0 2 90 9(AA)、0 6 (AB)、0 10 91(BB) ;PRLR基因的 3个基因型AA、AB、BB在金华猪Ⅰ系、Ⅱ系和Ⅲ系的频率分别为 0 2 5 6 0 (AA)、0 392 9(AB)、0 35 12 (BB) ,0 2 (AA)、0 2 6 6 7(AB)、0 5 333(BB)和 0 12 73(AA)、0 4 90 9(AB)、0 3818(BB) ,而FSHβ基因仅在金华猪Ⅰ系中存在多态性 ,且有利基因B的频率很低 ,仅为 0 0 12 0。ESR基因对金华母猪经产胎次产活仔数、所有胎次的产活仔数和总产仔数影响显著 (P <0 0 5 ) ,对金华母猪经产胎次的总产仔数的影响接近显著 (P =0 0 6 1)。B基因对产活仔数的加性效应为经产胎次 0 70头 胎 ,所有胎次 0 6 6头 胎 ;对总产仔数的加性效应为经产胎次 0 90头 胎 ,所有胎次 0 84头 胎。PRLR基因对金华母猪的各项繁殖性状都没有显著影响 (P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重组表达小鼠MIP-1α和B7-1基因的慢病毒载体,为淋巴瘤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奠定基础。方法设计引物扩增获得目的基因小鼠MIP-1α和B7-1基因的全长编码序列cDNA,将目的基因与经酶切线性化的慢病毒载体进行定向连接,其产物转化感受态细胞,对长出的阳性克隆进行PCR鉴定和直接测序序列分析。MIP-1α和B7-1目的基因质粒转染293T细胞,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其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慢病毒浓缩液的滴度。结果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小鼠MIP-1α和B7-1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实时荧光定量PCR证实MIP-1α、B7-1基因重组慢病毒载体的滴度均达2.00E+8 TU/mL。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并包装出高滴度的小鼠MIP-1α和B7-1基因重组慢病毒载体,为淋巴瘤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PCR技术,对人肿瘤坏死因子α(hTNFα)基因进行了改造,并将其与人白细胞介素-6(hIL-6)成熟肽编码区cDNA进行融合,构建了5′IL-6-TNF△融合蛋白的表达质粒pBVIL6-TNFA△。DNA序列分析证明,PCR扩增片段核苷酸序列与引物设计序列及相应的cDNA序列完全一致;重组子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含有正确的IL6-TNF△融合cDNA片段;表达产物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子量约为37kD,与预计的相符合;生物学活性分析初步表明,该融合蛋白具有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8.
以吴旗黄芥×长安芥菜组合的6个世代P1、P2、F1、B1、B2和F2群体为材料,利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模型的多世代联合分析方法研究了该组合芥酸含量的遗传特征.结果表明:吴旗黄芥×长安芥菜组合芥酸含量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E模型)控制.主基因效应中,加性效应大于显性效应,第一对主基因加性效应(da)和显性效应(ha)分别为-4.718 0和4.419 5;第二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db)和显性效应(hb)分别-4.005 8和2.023 7;2对主基因对芥酸含量的贡献差异较大,第二对主基因加性和显性效应之和占第一对主基因加性和显性效应之和的65.98%;2对主基因间存在一定的互作效应(绝对值在0.338 7~3.694 1),其中第一对主基因显性×第二对主基因加性效应(jba)较大,为3.694 1.B1、B2和F2群体芥酸含量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68.83%、44.76%和87.99%;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20.29%、41.21%和0,F2代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力,可在早期世代对芥酸含量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9.
IL 1 5及IL 1 5R阳性细胞在成人T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TL)、多发性骨髓瘤及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应用基因重组技术 ,构建、表达靶向于IL 1 5受体的两种融合蛋白 ,为研制特异的可消除IL 1 5R高表达细胞的导向药物奠定基础 .将人IL 1 5成熟肽基因及IL 1 5R拮抗剂 (IL 1 5M)基因片段分别与人工改造的人肿瘤坏死因子突变体 (TNFαM)基因按正确的阅读框架融合 ,定向克隆在pET1 6b表达载体T7启动子的下游 ,得到质粒pET IL 1 5 TNFαM和pET IL 1 5M TNFαM .从大肠杆菌相应重组菌株中通过Ni2 + NTA亲和层析分别纯化出两种融合蛋白IL 1 5 TNFαM和IL 1 5M TNFαM .IL 1 5 TNFαM和IL 1 5M TNFαM对IL 1 5R阳性红白血病细胞K5 6 2的杀伤作用分别是TNFα的 4和 1 5倍 ,两种蛋白对IL 1 5R阴性细胞系Jurkat的杀伤作用则没有明显差异且均弱于TNFα .这些结果说明 ,两种融合蛋白特别是IL 1 5受体拮抗型蛋白IL 1 5M TNFαM对与IL 1 5 IL 1 5R异常表达相关的疾病可能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一个新的抗玉米矮花叶病基因位点的微卫星标记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通过混合遗传模型P1、P2 、B1、B2 、F1、F2 6世代联合分析发现 ,玉米 (ZeamaysL .)自交系黄早四对玉米矮花叶病B株系的抗性是由一对主基因和多基因共同控制 ,从而鉴别出一对主效基因的存在 ;利用位于第六染色体上的 2 7对微卫星标记 ,对黄早四×Mo17的F2 群体进一步分析 ,筛选出两个与主效抗病基因 (mdm1(t) )紧密连锁的微卫星标记phi0 77和bnlg391,它们在分子图谱上的顺序为phi0 77 mdm1(t) bnlg391,两个区间的遗传距离分别是 4.74centiMorgan (cM)和 6 .72cM。  相似文献   

11.
白菜叶裂数性状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叶片全缘的大白菜自交系(P1)和叶缘深裂的欧洲白菜型油菜自交系(P2)杂交所获得的6个基本世代(P1、P2、F1、B1、B2、F2)为材料,应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白菜叶裂数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白菜的叶裂数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的控制,第1对主基因加性效应为-1.154 7,显性效应为-1.516 8;第2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为-1.154 8,显性效应为1.034 9;多基因加性效应为0.591 9,显性效应为1.145 2,2对主基因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B1、B2和F2世代叶裂数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88.48%、90.40%、93.03%;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4.114%、0、0。B1、B2、F2世代叶裂数表现出较高的主基因遗传率,受环境影响较小。在白菜叶裂数性状的改良中应以主基因为主,并适于早代选择。  相似文献   

12.
刘伟  余英豪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2013,(6):38-43,I0005-I0007
目的观察转染趋化因子MIP-lα和共刺激分子B7-1基因增强小鼠抗淋巴瘤的效应。方法将MIP-1α和B7-1基因慢病毒重组载体转染小鼠EL-4淋巴瘤细胞,应用RT-PCR检测MIP-1et和B7-l基因mRNA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MIP-lα和B7-1蛋白表达;转基因EL-4细胞注入小鼠右腋皮下,观察成瘤情况;灭活的转基因EL_4细胞注入成瘤小鼠体内,观察其增强小鼠抗淋巴瘤效应。结果RT.PCR检测发现EL-4/MIP-lα+B7—1细胞内有MIP-1α及B7—1mRNA表达,Westernblot显示MIP-1α及B7-1蛋白表达;MIP-lα组、B7-1组较对照组成瘤时间延长,成瘤率降低,肿瘤平均体积较小,而联合组成瘤性消失;MIP-1俚和B7-1治疗组的肿瘤平均体积、重量及肿瘤器官转移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而联合组的肿瘤平均体积及重量明显小于MIP-lα和B7-1组(P〈0.05),而且联合组小鼠平均生存期,均较单基因组、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转染MIP-1d和B7-1基因能够明显增强小鼠机体抗淋巴瘤效应,明显延长荷瘤小鼠的平均生存期,为淋巴瘤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小尾寒羊高繁殖力候选基因BMP15和GDF 9的研究   总被引:59,自引:0,他引:59  
以控制Belclare和Cambridge绵羊高繁殖力的骨形态发生蛋白 15 (bonemorphogeneticprotein 15 ,BMP15 )基因和生长分化因子 9(growthdifferentiationfactor 9,GDF9)基因为候选基因 ,采用PCR RFLP技术检测BMP15基因和GDF9基因在高繁殖力绵羊品种 (小尾寒羊、湖羊 )以及低繁殖力绵羊品种 (多赛特羊、特克塞尔羊、德国肉用美利奴羊 )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 ,同时研究这两个基因对小尾寒羊高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 5个绵羊品种中都没有检测到GDF9基因的G8突变 (C→T) ,也没有检测到BMP15基因的B4突变 (G→T)。高繁殖力的小尾寒羊在BMP15基因编码序列第 718位碱基处发生了与Belclare绵羊和Cambridge绵羊相同的B2突变 (C→T) ,而其余 4个绵羊品种则没有发生这种突变。对于BMP15基因的B2突变 ,在小尾寒羊中检测到AA、AB两种基因型 ,A等位基因频率为 0 734,B等位基因频率为 0 2 6 6。小尾寒羊与其余 4个绵羊品种间B2突变基因型分布差异极显著 (P <0 0 0 1)。突变杂合基因型 (AB)小尾寒羊平均产羔数比野生纯合基因型 (AA)多 0 6 2只 (P <0 0 1)。研究结果表明 ,BMP15B2突变对小尾寒羊高繁殖力影响作用十分明显 ,同时排除了GDF9G8突变和BMP15B4突变影响小尾寒羊高繁殖力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研究趋化因子基因对HIV-1外膜蛋白基因疫苗诱导免疫应答的影响,以探求防治HIV的新策略。将 pVAX1GP120联合RANTES、MIP-1α基因或者pVAX1GP120单独免疫Balb/c小鼠,采用ELISA检测免疫小鼠 的特异性抗体和IFN-γ水平,用MTT比色法检测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用乳酸脱氢酶(LDH)试验检测小 鼠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应答。与pVAX1GP120免疫组比较,pVAX1GP120联合RANTES、MIP- 1α基因免疫组小鼠血清的抗HIV-1gp120抗体滴度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pVAX1GP120免疫组比较, pVAX1GP120联合RANTES、MIP-1α基因免疫组小鼠血清的IFN-γ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 pVAX1GP120联合RANTES、MIP-1α基因免疫组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实验刺激指数(SI)以及特异性CTL活性 均高于pVAX1GP120免疫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RANTES、MIP-1α基因联合HIV-1外膜蛋白基因疫苗免 疫小鼠,可能增强HIV特异性Th1细胞和CTL反应,RANTES、MIP-1α基因对体液免疫有加强作用。因此, RANTES、MIP-1α基因对于HIV-1外膜蛋白基因疫苗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免疫佐剂。  相似文献   

15.
《生命科学研究》2016,(3):202-207
FBXO39是F-box蛋白家族中的一员,研究表明该蛋白是一个新的候选肿瘤-睾丸抗原,可能与人类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为了探讨FBXO39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实验中首先检测了FBXO39在不同肿瘤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并通过分子克隆技术构建了FBXO39的真核表达载体,进而利用高通量的PCR array代谢组学分析方法在低表达FBXO39的MCF7细胞中筛选受FBXO39调节的代谢相关基因,最后采用定量PC R实验在低表达FBXO39的Ntera2细胞中验证筛选出来的代谢基因。结果显示,在MCF7和Ntera2肿瘤细胞中,6个代谢基因(ALDH9A1、MCT1、DLAT、HMGCS、FASN、GLUL)的表达受FBXO39的正向调控,表明FBXO39可能通过上调这些基因的表达参与肿瘤细胞的代谢过程。  相似文献   

16.
人IL 12 (hIL 12 )对鼠源的免疫细胞作用较弱 ,进行hIL 12抗瘤研究缺乏有效的动物模型。为此利用荷人瘤的HuPBL SCID小鼠模型 ,将改良的Winnassay细胞免疫功能分析方法应用于评价hIL 12和hB 1协同抗瘤作用。用商业化的非脂质转基因试剂配制单独的hIL 12、hB7 1或hIL 12联合hB7 1的基因转染液。将上述三种基因转染液分别瞬时转基因入人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 ,转基因 30min后 ,按组别 (hIL 12组、hB7 1组、hIL 12 hB7 1组、rhIL 2对照组、HuPBL对照组和肿瘤对照组 )同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混合接种于SCID小鼠皮下 ,2 0天后处死实验小鼠 ,测得hIL 12和hB7 1的抑瘤率分别为 74 .0 6 %和 6 6 .98% ,联合作用达 93.4 0 % ,rhIL 2和HuPBL对照组无抗瘤作用。同时 ,在此模型上hIL 12联合hB7 1基因对人大肠癌LoVo和人肺癌SPC的抑制率分别为 98.37%和 97.39%。实验建立的各组HuPBL SCID小鼠 2 0天的外周血都含有人IgG(>0 .5mg/L)和极少量人CD3 淋巴细胞 (>0 .5个 /10 0个有核细胞 )。hIL 12、hB7 1和hIL 12 hB7 1组的瘤灶内人淋巴细胞浸润生长 ,肿瘤细胞残存 ,而rhIL 2和HuPBL对照组的瘤灶内人淋巴细胞“似团样”生长 ,肿瘤生长旺盛。表明此HuPBL SCID小鼠模型上的抗瘤机制为局部免疫反应。结果表明以此动物模型可跨  相似文献   

17.
IGF2基因PCR-RFLP多态性与脂肪沉积相关性状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刘桂兰  蒋思文  熊远著  郑嵘  屈彦纯 《遗传学报》2003,30(12):1107-111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2在胎儿生长发育、肿瘤细胞增殖、肌肉生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是影响猪瘦肉量的主要候选基因。采用PCR RFLP技术 ,分析了IGF2基因第 8内含子部分片段在猪资源家系群体中的NciⅠ酶切片段多态性分布。IGF2基因该片段具有两个NciⅠ酶切位点 (切点位于第 8内含子 ,分别记录为位点A和位点B) ,两位点在资源家系中均具有多态性。IGF2基因B位点酶切未突变个体均比酶切突变的个体背膘薄 18 2 8% (P<0 0 1) ,肥肉率低 2 2 4 3% (P <0 0 1) ,瘦肉率高 8 71% (P <0 0 1) ,位点A具有相同的影响趋势。在该研究群体中 ,IGF2基因发挥作用的方式主要为加性效应 ,可作为猪提高瘦肉率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8.
在高等植物中,外源和内源因素共同调控着植物从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的转换。拟南芥EMF1和EMF2基因缺失的突变体不经过任何营养生长,种子萌发后便开花,这说明EMF基因是植物花发育的抑制基因。目前已从水稻、玉米、拟南芥等植物中克隆得到EMF同源基因,但其功能研究大多停留在拟南芥上。研究表明,EMF基因决定着植物营养生长阶段的发育,抑制植物开花。因此,开展EMF基因的分离、克隆和功能研究,有利于阐述植物营养生长过程阶段的抑花机制。对EMF基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EMF基因表达调控的闸门模型,以对EMF基因功能的进一步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阿维链霉菌bkdAB的基因中断对阿维菌素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阿维菌B组分菌株StreptomycesavermitilisBjbm0 0 0 6为出发菌株 ,用PCR的方法构建bkdAB基因簇(Branched_chainα_ketoaciddehydrogenasegeneAB)的基因置换质粒pHJ582 1(pHZ13 58∷bkdAB&erm) ,并对其进行基因中断 ,得到重组菌株Bjbm582 1。Bjbm582 1的发酵产物经HPLC检测发现 ,除了产生B1a和B2a外 ,还产生一种原菌株没有的新组分 ,3个组分的总含量只有出发菌株Bjbm0 0 0 6的 2 5%。结果表明bkdAB的中断不仅部分阻断了阿维菌素的合成 ,还阻断了阿维菌素b组分的合成 ,可以推测bkdAB的产物在阿维菌素合成途径中主要承担了α酮基异戊酸脱氢酶 (α_ketoisovalericaciddehydrogenase)角色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