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白蛉新记录—安氏白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氏白蛉(Phlebotomus andrejevi Shakirzjanova, 1953)系白蛉属(Genus Phlebotomus)副蛉亚属(Subgenus Paraphlebotomus)的一种。在国外分布于苏联中亚地区、阿富汗和蒙古人民共和国等地。1979年,我们首次从内蒙古额济纳旗的荒漠内采集到了这种白蛉,为我国白蛉种类的新记录。 该种白蛉除了具有副蛉亚属蛉种共同的基本特征外,雄蛉上抱器第一节的突出体(长:宽为2∶1)呈杵状,其顶端的刷状毛较密且略向两侧展开;上抱器第二节长与宽的比例为4∶1,顶端和亚顶端呈叉形,各有长毫1根,另有2根长毫分别位于该节中部和近基部1/3处(如图)。雌蛉的下颚须列式为1,(2,4),3,5。受精囊绝  相似文献   

2.
根据以往国内白蛉种类的调查,迄至1951年止已发现的白蛉计有17种,其中在南京地区曾查见了两种平卧毛类的白蛉,即鳞喙白蛉(Phlebotomus squamiro-stris)和鲍氏白蛉(Phlebolomus barraudi)。1952年白蛉季节中,为应教学上的需要,曾又在南京郊区的中山陵、灵谷寺、紫霞洞、明孝陵、太平门外以及南京附近  相似文献   

3.
根据国外文献记载,白蛉属(Genus Phlebotomus)副蛉亚属(Subgenus Paranhlebotomus)的蛉种已有6种和两个变种。过去在我国仅发现蒙古白蛉(P.mongolensis Sinton,1928)一种。1958年至1961年间,我们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阿图什及甘肃省的酒泉与玉门等地的荒漠地区中发现了属于副蛉亚属的亚历山大白蛉(P.alexandri Sinton,1928),同时  相似文献   

4.
亚历山大白蛉(Phlebotomus alexandri Sinton 1928)生态习性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亚历山大白蛉(P.alexandri Sinton,1928)分布于苏联中亚细亚荒漠(彼得到谢娃,1957),伊拉克,伊朗,叙利亚,印度和北非等地的部分地区(Adler,1945,Sinton,1928,Theodor,1947)。以往国内尚无报告。1960年在甘肃河西走廊黑山湖荒漠进行白蛉调查工作时捕到这种白蛉,而且,数量相当大,故于1960年5—9月及1961年6—8月在该地对此种白蛉进行了系统的生态观察,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黑热病调查组曾于1957年5—9月在茂汶县进行白蛉的调查研究,发现有一部分白蛉,与江苏白蛉相似,但雌蛉的受精囊很特殊,因为不能断定属何蛉种,故将标本寄给我们,经检查该种白蛉在形态上确有特异之处,尚未见诸文献记载。后来曾送中国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作进一步的鉴定,也认为这是一个新种白蛉。此种白蛉因系从茂汶县的土门乡捕得,拟就首次发现地点命名为土门白蛉(Phlebotomustumenensis sp.nov.)。兹将其形态描述如下(模式标本保存在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  相似文献   

6.
中华白蛉的自育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场及实验室结果表明,我国黄土高原的大多数中华白蛉(Phlebotomus chinensis)应属自育性品系,它通常在羽化后、吸血前经交配能依靠腹节内脂肪体发育卵泡,一般在产卵后始行吸血。其生理性状是:胃内无血、腹节内有大量块状或条状脂肪体。羽化24小时后,附腺内有暗色颗粒,卵巢内有发育的卵泡。在25℃士1℃下它的生活史分快、慢两型。快型从卵至成虫仅需44—50夭,慢型需要以四龄幼虫滞育,其长短随滞育期而定,最长的滞育期达301天。观察了白蛉幼虫在饥饿状态下对自育性的影响。此外,还比较了吸血白蛉与自育性白蛉的妊卵数。吸血白蛉的妊卵数约较自育性的高出1/5。这种自育性品系的中华白蛉在自然居群约内占92%、主要栖于洞穴内为野栖种类。本文对自育性中华白蛉的生态及其防制策略作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青川县位于四川盆地北部边缘,面积2 946km2,绝大部分为山区,北部与黑热病流行区——甘肃省文县接壤.历史上该县尚无内源性黑热病病人,亦无关于传播媒介中华白蛉(Phlebotomus chinensis)的报导. 1997年7月下旬,我们在青川县进行有关调查时,在青川县城关镇和姚渡镇的野外岩穴、山洞中找到白蛉,于夜间在姚渡镇的农家人房也发现白蛉,并且在室内捕到了刚吸过血的白蛉.经蛉种鉴定,两处所捕白蛉均为中华白蛉:城关镇岩穴2只(♀、♂各1);姚渡镇山洞1只(♀),人房3只(♀).  相似文献   

8.
冷延家 《昆虫学报》1963,(3):382-384
1923年Newstead氏鉴定了松山等氏 1916年 6—7月间从日本所捕到的白蛉;发现其中有一新种,定名为鳞喙白蛉 Phlebotomus squamirostris,并对其雌雄蛉做了形态描述。1928年Sinton氏(1928)研究了Newstead氏的鳞喙白蛉模式和副模式标本,进一步明确了 De Meijere 氏(1909)在爪哇岛所发现的搅扰白蛉 Phlebotomus perturbans;  相似文献   

9.
我国西北地区白蛉新记录和司蛉属一新种白蛉的描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们从新疆、四川等地采集了一批白蛉标本。经分类鉴定,除该地区已有记录的蛉种外,还初次发现了司蛉属的孙氏白蛉雄蛉和一个新种(吐鲁番白蛉)以及白蛉属的中华白蛉长管亚种。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甘肃南部山区及陕北黄土高原地区中华白蛉生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73—1974年我们对甘肃文县和陕北宜川等山丘地区的中华白蛉生态进行了调查,发现它与我国长江以北广大平原地区家栖习性的中华白蛉不同。在山区居民点内和野外的各种洞穴均有中华白蛉栖息。中华白蛉的季节,在野外比村内为早。野外雄蛉多于雌蛉,而村内则雌蛉远比雄蛉为多,它在村内的主要栖息场所是畜舍。根据生理龄期的分析,中华白蛉在村内吸血后停留约2—3天,大多数即飞往野外产卵,故村内的白蛉以吸饱鲜血、卵巢发育处于早期阶段的居多,而在野外则以胃血消化大半、卵巢发育即将成熟及产卵后又将再次吸血的白蛉为多。由此可见,山丘地区的中华白蛉具有半家栖的习性。 在甘肃文县和四川南坪山区的垂直分布调查中,发现野外山洞内的中华白蛉的个体和某些部位的结构比一般所见的中华白蛉(暂称为“甲型”)较大,雄蛉的触角列式亦与甲型有某些差异。我们把这种中华白蛉暂称为“乙型”。这一型中华白蛉的比例随海拔的增高而增大。 山丘地区的中华白蛉夜间在村内主要侵袭牛、驴等大家畜,吸血后多数栖息于畜圈内。如每年用杀虫剂喷洒畜圈一次,连续数年后,预计对半家栖中华白蛉的防制,将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我国首次发现自体生殖中华白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吸血昆虫通常在不吸血情况下,交配后依靠自体营养进行生殖的现象称自体生殖。本文首次报告我国中华白蛉存在自体生殖现象。从现场调查和实验室观察结果表明此种白蛉自体生殖的形成可能与该种白蛉腹节内蓄积着脂肪体有着生理性联系。  相似文献   

12.
1951至1953年华东地区白蛉生态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51年起,中央卫生研究院华东分院与华东区黑热病防治所合作在山东泰安埠东乡开始了系统性、经常性和季节性的白蛉生态的调查研究,继续已有三年,迄未间断,1953年在可能的条件下使这项工作扩展到苏北和皖北地区,因此对白蛉生态问题获得了更进一步而比较全面的了解。三年来进行的白蛉生态的调查研究主要的分为下列两方面。  相似文献   

13.
流行在我国广大农村的五大寄生虫病中,有一个病叫做黑热病。这个病的传播媒介是一种微小的吸血昆虫叫做白蛉。因此白蛉在医学昆虫学上占有一定重要的位置,应该对它有所了解。“昆虫知识”编委会要我写一篇关于白蛉的介绍性文章,故将目前已有的资料扼要地予以编写,以供大家调研工作中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建立扩增未知序列白蛉热病毒M片段的RT—PCR方法,本研究选取7个血清组成员和8个未分组血清型,共42株白蛉热病毒为RT—PCR检测对象。通过排列GenBank中已知的4型白蛉热病毒M片段氨基酸序列,选择保守区设计引物。根据保守区各已知病毒的cDNA特异序列合成寡核苷酸,将相同区的寡核苷酸等量混合成为“鸡尾酒”引物,用于RT—PCR。扩增产物经电泳检测,纯化后直接测序。引物对Ph—M—2FM和Ph—M—3RM扩增产物长度约为600bp,从42株病毒中扩增出34株,阳性率为81.0%。另一引物对Ph—M—2FM和Ph—M—4R2M扩增产物长度约为1400bp,扩增出22株病毒,阳性率为52.3%。测出序列经BLAST检索,与GenBank中已知白蛉热病毒同源。本研究首次成功地应用RT—PCR扩增不同血清型未知序列白蛉热病毒的部分M片段,并测出扩增产物序列,为白蛉热病毒属成员的基因鉴定和种系发生关系分析提供了实验手段,并将有助于白蛉热病毒感染的基因诊断。  相似文献   

15.
1984年6月作者等在武隆县的岩洞内捕获中华白蛉(Phlebotomus chinensis)5只江苏白蛉(P.kiangsuensis)4只、歌乐山司蛉(Sergentomyia koloshanensis)8只和鲍氏司蛉(S.barraudi)42只。其中中华白蛉和江苏白蛉是川东地区首次发现,余2蛉种在该地区仅见于重庆(Yao&Wu,1946)。鉴于中华白蛉是我国黑热病的传播媒介,所以本发现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川东地区首次发现中华白蛉和江苏白蛉@王光第$武隆县卫生防疫站 @尹治成$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  相似文献   

16.
<正> 1978年6—11月间,我们在自贡市的14个公社共捕获白蛉1,745只。在解剖鉴定的486只日蛉中,发现有贝氏白蛉Sergentomyia bailyiSinton、鲍氏白蛉和歌乐山白蛉三个蛉种。其中贝氏白蛉占总数的40.7%,数量仅次于鲍氏白蛉。在21个采集地点中,有20个点捕到了贝氏白蛉;这些地点包括竹木茂密植被较多的山谷、城市公路沿线的荒坡。活动场所以向阳干燥且多缝隙的大块石壁为主,居民住宅墙外壁亦可见到,室内和山坡的洞穴内未捕到过此种白蛉。  相似文献   

17.
冷延家 《昆虫学报》1977,(3):331-336
应氏白蛉及其亚种已报道的共有:应氏白蛉指名亚种[Sergentomyia iyengari iyengari(Sinton),1933]、应氏白蛉冬蛰亚种[S.iyengari hibernus(Raynal et Gaschen),1935]、应氏白蛉马来亚亚种[S.iyengari malayensis(Theodor),1938]和应氏白蛉海南亚种[S.iyengari hainanensis(Yao et Wu),1938]。我国,姚、吴(1938)在海南岛首次发现了应氏白蛉海南亚种的雌蛉,冷(1964)继续在海南岛发现其雄蛉。同时冷(1964)依所采到的雄雌蛉标本核对原始描述而将 Ravnal和 Gaschen(1935)在越南报  相似文献   

18.
王菊生 《昆虫学报》1959,(5):490-490
白蛉在我国的分布,多在长江以北诸省,长江以南并不常见。就贵州省而言,仅毕节曾记载有中华白蛉(王、吴,1956,黑热病学536页),其余各地均从未有发现。1957年8月12日下午7时半和同年10月16日下午8时半,金大雄教授,前后在其室内发现白蛉2只,经鉴定结果都为中华白  相似文献   

19.
实验室内中华白蛉自体生殖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实验室内中华白蛉自体生殖观察的结果。成蛉腹节背面第2—3节上的暗斑及胃内蛹便是羽化后尚未吸血白蛉的标志。而自体生殖的标志尚应在腹节内查见脂肪体,附腺含颗粒和正在发育着的卵泡。对自体生殖中华白蛉卵的形成与发育作了详细观察。它们依靠腹节内脂肪体发育卵和附腺。在25℃±1℃下,早则在羽化5天后,卵可以成熟,第6天产卵。以动物的血饲白蛉的实验结果表明自体生殖白蛉产卵前一般无须吸血,少数吸血的可促进第二卵泡的发育,缩短第二次产卵期。根据实验室内羽化出两代从未吸过血的雌性中华白蛉159只全部呈现自体生殖的事实,作者认为陕北宜川和山西太原的中华白蛉是属于自体生殖品系。本文就自体生殖的有关问题结合文献作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20.
吸血昆虫通常在不吸血情况下,交配后依靠自体营养进行生殖的现象称自体生殖。本文首次报告我国中华白蛉存在自体生殖现象。从现场调查和实验室观察结果表明此种白蛉自体生殖的形成可能与该种白蛉腹节内蓄积着脂肪体有着生理性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