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热带假丝酵母(Candiada tropicalis)T25—14经过紫外线和亚硝酸的多次诱变,获得4株产十一烷l,11二羧酸(DC13)较多的突变株,其中最优的NP-159株以20%(V/V)正十三烷(nC13)为碳源摇瓶发酵4天,DC13达80g/L左右。在16L罐上,以30%(V/V)nC13发酵6天,DC13高达139g/L,回收残烃后,对nC13的转化率为80%以上。后处理收率为78.9%,DC13的纯度为95.3%。  相似文献   

2.
以淡水湖泊泥土中分离出的 30 0多株肠杆菌 (Enterobacter)为出发菌株 ,利用常规筛选方法选出 2株 1 3 丙二醇产生菌 (Enterobacteraerogenes)。经UV、DES、NTG、EMS、LiCl单独及复合诱变 ,选育出一株 (E aero N 56) 1 3 PD高产突变株。通过单因素实验 ,确定了E aero N 56菌株 1 3 PD发酵培养基为 :甘油 90g L ,NH4Cl1 50g L  相似文献   

3.
一株妥布拉霉素高产菌株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高温和NTG处理暗黑链霉菌410-II(Streptomyces tenebrarius410-II)的孢子,得到六株无色突变株。所产抗生素只有两个组分,经分析为氨甲酰妥布拉霉素(carb…yltobramycin)和阿普拉霉素(Apramycin),不再含有出发菌株产生的氨甲酰卡那霉素(Carbamoylkanamycin)。在适宜的发酵条件下,所含两个组分的比例约为I:1。突变株基本不产生可溶性紫色素,发酵液离心所得上清液虽加入Fe冲,也不变成紫色,有利于提取工艺。六株突变株中W1028一M,所产抗生紊总效价比原株410-Il高20%以上,发酵液中氨甲酰妥布拉霉素含量比4100l提高约45—50%。由f组分减少,提取分离效率提高,在实验室用10升发酵液进行提取实验,妥布拉霉素单组分的收率达到25%o突变株w1028一M5是一株产量增高、收率提高、适用于生产的菌株。  相似文献   

4.
在粉被虫草(Cordyceps prainosa Petch)无性型——粉被马利娅霉(Mariannaeapruinosa Liang)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前期研究基础上,报道了通过原生质体诱变培育高产N6-(2-羟乙基)腺苷菌株的研究结果。粉被马利娅霉Cp-14单孢子株经15W紫外灯照射后,获得一高产突变株MpM-135.经多代移植后,此突变株比出发菌株Cp-14的N6-(2-羟乙基)腺苷含量提高了14.8%。实验还表明,粉被虫草无性型菌丝提取物对枯草杆菌(Bacillussubtilis)抗紫外辐射效果与菌丝所含N6-(2-羟乙基)腺苷含量有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以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UP—3—24为出发菌株,经亚硝酸多次诱变,获得一株从正十七烷(nC17)生产十七碳二羧酸(Dc17,)的优良生产菌株NP—260。以20%(V/V)的nC17为碳源,摇瓶发酵4天,Dc17,达8 0 g/L以上。在16L自动控制罐上,不另加其乏生长碳源,加人总量30%(V/V)nC17,进行发酵试验,产酸高峰期,每升发酵液每小时能够产生1.8g的Dc17。其中产酸速率为每小时0.18%,24小时每开发酵液可增加40g以上的Dc17。发酵6天,Dc17高达133g/L以上,回收残烃后,对nC17的转化率为61.8%,后处理收率为77.6%.DC17的纯度为95.4%。  相似文献   

6.
用抗性筛选法选育γ-亚麻酸(GLA)高产菌株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深黄被孢霉 (Mortierellaisabellina)为出发菌株 ,经紫外线诱变处理 ,采用抗性筛选法 ,直接在梯度平板上挑取抗脂肪酸脱氢酶抑制物抑芽丹 (maleichydrazide)的菌株进行初筛 ,然后经摇瓶发酵法测定相关性能指标进行复筛 ,获得一株生产性能比出发菌株显著提高的突变株M80 ,其菌体收率达 25.10 g/L、油脂产率达 12.35g/L、γ 亚麻酸 (GLA)产率达771.88mg/L。  相似文献   

7.
耐热酵母与酿酒酵母原生质体融合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396是利用甘蔗糖蜜生产酒精的生产菌株,假丝酵母(Candida sp·)C6是我们从云南温泉底泥中筛选到的一株能在45℃生长良好的耐热酵母,我们应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进行了两菌株属间融合的研究。通过亚硝基胍(NTG)诱变得到的营养缺陷型菌株396(arg)和C6(lys-),其融合频率为O.91×10-5。从检出的融合子中挑选6株进行考核、其细胞体积平均为亲株的1.3倍,DNA含量平均为亲株的1.6倍,培养特征、形态、大小和生理生化特征表现不一,特别是糖类的同化试验。除F2、F14外,其他4株可以排除异核体形成的可能性。比较了在28℃,40℃和45℃培养条件下出发亲株396、C6、直接亲株396(arg-)C6(lys-)和融合子F1、F7、F12,F13的生长曲线、基质利用率和乙醇产率等,得到一株在40℃培养条件下糖的利用率为94.3%、乙醇产量为59.7g/L的属间融合株F13。  相似文献   

8.
从野生酸枣等果实表皮上分离获得128株酵母菌,通过发酵筛选试验,从中选出4株发酵酸枣优良菌株(0016.2,0013.2,0023.1,0015.2),产酒精度(10天)达10%(V/V)以上,抗100 ppmSO2,能耐20%(V/V)酒精度和21 Brix糖度。4株优良菌株经鉴定均属于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相似文献   

9.
长链二羧酸发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筛选诱变,从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1230得到一株能利用正烷烃产生较多长链二羧酸的突变株U3-21,该菌株能利用一系列单一正烷烃C10-C18 1产生与基质链长相应的二羧酸。摇瓶条件试验表明,静止细胞单一二羧酸的产量,除DC…及DC…”以外,为4.02—6.48%。用气液色谱鉴定,粗品二羧酸的纯度为92—98%。因而U3-21 是一株很有前途的优良生产菌株。  相似文献   

10.
野生株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1230能在40℃生长,而其产二羧酸的突变株U3-21则不能在这样高的温度下生长和产酸。用高温(40℃)直接处理的方法从突变株U3-21.获得能在该温度下产酸的耐高温株,其机率为亿分之三。这些菌株在高温下的产酸能力绝大多数相近,经筛选获得在40℃产酸为3%以上的耐高温株MHT39-90该菌株经室温转接保存三年,高温产酸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1.
用卡那霉素盒(Kmr-cassette)插入法,对巴西固氮螺菌(Azospirillum brasilense)Yu62的draTG基因及其下游区域进行了诱变,并获得相应的突变株。研究表明:draT变突株的固氨酶活性不再受铵抑制,而draG突变株在有铵时则丧失固氮酶活性,但当铵耗尽后却不能像野生型菌株那样恢复活性。draTG下游区域突变株YZ4(突变位点距draG约2kb)在无氮及限铵条件下,其固氮酶活性比野生型菌株的高,但其nifH-lacZ转录融合子的表达并不受影响,说明该区域可能有参与固氮酶活性水平调控的基因。  相似文献   

12.
通过广泛收集和分离,获得根霉属(Rhizopus)、曲霉属(Aspergillus)及裂褶菌属(Schizophyllum)等属菌株897株。产酸指示平板上的变色圈测定结果表明,它们中间628株为产酸菌。通过纸层析对产酸菌发酵液酸谱的分析,获得129株L-苹果酸产生菌,经进一步测定发酵液中L-苹果酸的含量,筛选出以葡萄糖为原料,摇瓶发酵140小时,L-苹果酸产率48.37g/L,对糖转化率48.37×10-2 的菌株LMO2。经初步鉴定,这一菌株为曲霉(Asper-gillus sp.)以LM02作为出发株,采用亚硝基胍、自然污染细菌、甲基磺酸乙酯及紫外线进行诱变处理,选育出葡萄糖为原料,L-苹果酸产率较高的突变抹N1-14、N1-14、NE1412、NU1416及NU1419。其中N1-14 的L-苹果酸产量最高,比出发株提高46.2×10-2。N1-14 的菌丝生长速度快,产孢能力强,摇瓶发酵葡萄糖140小时,平均L-苹果酸产率为72.53g/L,对糖转化率53.74×10-2。全发酵液经薄层层析测定,不含黄曲霉毒素。发酵产物分离提纯后,得到白色粉末状结晶,经纸层析、质谱及红外光谱测定,证明为L-苹果酸。  相似文献   

13.
本文总结了矿油封藏法保存担子菌菌种44属63种161株5—8年的效果;用薄层层析法测定经矿油封藏后在矿油中浸出物的成份,及其与保存效果的关系。保存菌株中除1株紫芝(Ganoderma japonicum)和3株Ganoderma sp.,6株草地蘑菇(Agartcus pratensts)中3株保存6年,5林保存5年失去活力外,其余全部保持着生活能力。对12属16种27株担子菌进行了栽培试验,除发光假密环菌(Armillariella tabescens).香菇(Lenttnus edodes)、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外都保持着形成子实体的特性。经薄层层析确知,保存菌株的矿油浸出物为游离甾醇、游离脂肪酸及甘油三酯等。但它的浸出不影响菌株的存活,因而矿汕封藏法,对于大量而且较长期的保存不同种的担子菌,是可取的简便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从蔗髓纸浆中分离筛选出一株霉菌,经鉴定,定名为康氏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i)P2菌株。在蔗髓70g、麸皮30g、(NH4)2SO41.2g、(NH20.8g、MgSO4·7H2O 0.05g、KH2PO40.1g、MnSO4 3.2mg、葡萄糖母液2g、水300ml,pH5,  相似文献   

15.
光合细菌P4菌株从柠檬酸发酵废水流经的污泥中分离得到。经鉴定P4菌株为红假单胞菌属(Rhodopseudomonas),浑球红假单胞菌(R. sphacroides)。P4菌株以乙酸钠为碳源生长良好,50小时进入稳定期(菌液OD660nm=108—2.0)。将经过可溶化的柠檬酸发酵废水用P4菌株的乙酸钠培养液进行处理,作用72小时后废水COD的去除率达85.3%。  相似文献   

16.
球孢白僵菌高壳聚糖酶突变株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球孢白僵菌 (Beauveriabassiana) 1 31 6为出发菌株 ,通过紫外线和高能电子束分别诱变分生孢子 ,采用平板透明圈法初筛和摇瓶培养复筛的方法 ,经 3轮诱变 ,筛选到 5株高产突变株。其中一株最高产的定名为Beauveriabassiana 131 6-V1 ,其壳聚糖酶活力是原始菌株的 1 6倍 ;而且经传代培养 ,其高产特性能够稳定遗传。  相似文献   

17.
用双脱氧法测定了一个根瘤菌新类群代表菌株SH2672的16S rDNA全序列,将此全序列与根瘤菌各已知种及相关种的16S rDNA全序列进行了比较及聚类分析,得到系统发育树状图。在系统发育树状图中,菌株SH2672与百脉根中慢生根瘤菌(Mesorhizobium loti),华癸中慢生根瘤菌(M. huakuii)、天山中慢生根瘤菌(M. tianshanense)、地中海中慢生根瘤菌(M. mediterraneum)、鹰嘴豆中慢生根瘤菌(M. ciceri)共同构成一个分支,与各已知种的模式菌株16S rDNA相似性分别为:96.3%,96.4%,97.2%,95.1%,95.6%,均在95%以上,它们应归属于同一属。且分支内各种间DNA同源性低于70%,表明它们分别为不同的种,菌株SH2672代表着一个新的根瘤菌种。  相似文献   

18.
1.试验确定了Candida utilis的存活率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而减小,它与γ-射线(Co60)剂量之间是成指数曲线的关系。其年致死剂量(LD50)为52,200伦。 2.在获得的2,012株营养缺陷菌株中选出了31株稚生素B1的缺陷菌株,共占整个营养缺陷型的1.54%。 3.在细胞大小,菌落直径,氧的吸收以及假菌丝发达程度等方面;缺陷菌株均比原始菌株显出不同程度的差异。在生长曲线方面,缺陷菌株的对数期一般均比原始菌株有所延长。 4.在细胞色素系统方面,在整个维生素B1的缺陷菌株里,仅发现5株是缺细胞色素a的,其余的B1缺陷菌株与原始菌株溲有差别。 5.所获得的B1缺陷菌株经两年多、20—50次左右的转接保存,它们对稚生素B1需要的缺陷特性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19.
钝齿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crenatum)L-421是一株能产大量亮氨酸的突变株,它是从Corynebactcrium crenatum Asl.1004菌株经NTG和快中子处理后获得的突变株。在含有葡萄糖、硫酸铵和尿素的培养基中,在2000升罐上,30℃发酵40小时,产亮氨酸可达20g/L。经强酸型阻离子交换树脂提取,收率可达40%以上,并得到符合美国药典85年21版标准的精品。发酵提取工艺简单,适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20.
从我国北方8个毛白杨根癌病发病苗圃分离到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lum tume[actena)8株。经质粒型、生物型、寄主范匿和对土壤秆菌素agfocin 84和D286的敏感性测定,证明5株系nopaline质粒型,其中生物I型2株,生物|I型2株,I—II中间型1株,3株系agroplne质粒型,其中生物I型2株,生物II型1株。所有分离菌株均系宽寄主群,其中1株经回接能侵染单子叶植物美人蕉(Canna inaiea),水仙(Narcissus)和吊兰(Chlorophytum)。分离菌株中,5株nopaIine质粒型菌榫对土壤杆菌素84敏感,3株agropine质粒和3株生物I型nopali 质粒菌株对土壤杆菌素])286敏感。在温室中,合并使用两种土壤杆菌素产生菌——放射土壤杆菌(A.Radiobaccer)K84和D286的菌体悬浮液,预浸毛白杨和向目荚幼苗根部 或与致病的毛白杨根癌土壤杆菌共接种枝茎,降低根瘟病诱发率达94%以上。表明放射土壤扦菌K84和D286可以控制毛白杨根癌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