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秃鹫(Aegypius monachus)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近危物种。每年冬季或者早春在渤海湾都会救护到因体质较弱而无法飞行的秃鹫,为了对秃鹫及其迁徙路线进行更有效的保护,于2016年春季对两只救护放飞秃鹫(ID1051和ID2016),利用卫星跟踪技术研究其迁徙路线和活动区,旨在为秃鹫的救护和保护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ID1051和ID2016都迁徙到蒙古国的布尔干省和后杭爱省交界处,行程分别为2 200 km和2 400 km。ID2016在度夏初期、中期和后期的活动区面积(50%Fixed Kernel),分别为31 261.01km^2、1 492.96 km2和11 027.70 km^2。秃鹫在迁徙过程中主要时间在静息,其次是飞行和寻觅行为。在0至7时和19至24时,即晨昏和夜间秃鹫都处于静止状态。从8时开始,秃鹫开始活动,并在12和13时达到活动高峰,随后活动逐渐趋缓,直至18时趋于静止状态。本文提供了秃鹫的春季迁徙路线以及重要中途停歇地,为秃鹫的救护和保护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
受伤和体弱白鹤的救护及放归是白鹤保护的重要方式之一。2014—2016年间,先后对8只救护白鹤和2只野生白鹤进行环志并安装卫星跟踪器,根据所获得的卫星跟踪数据来分析比较救护白鹤与野生白鹤在秋季迁徙路线和在重要中途停歇地的最大日活动距离、活动区分布和面积、生境类型等方面的异同。结果显示,救护白鹤放归当年与放归次年以及救护白鹤放归当年与野生白鹤的秋季迁徙路线和活动规律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但救护白鹤放归次年与野生白鹤之间差异不明显。(1)放归当年,4只救护白鹤在农田和水塘停歇1个月左右,停歇时长明显高于野生白鹤和放归次年的救护白鹤。(2)救护白鹤放归当年在跨海方式、登陆地点、停歇地点以及登陆后的迁徙方向上表现出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其中部分个体在迁徙过程中有停顿徘徊、迷失迁徙方向的现象,且跨越渤海和大别山的距离大于放归次年的救护白鹤和野生白鹤。(3)救护白鹤放归后4天内每日最大活动距离小,而后高低分化明显,无明显规律,而救护白鹤放归次年的每日最大活动距离规律变化与野生白鹤较一致。(4)与救护白鹤放归次年以及野生白鹤的活动规律相比,救护白鹤放归当年的栖息地位点变化频繁,具体表现为生境类型选择的多样化,且无明显规律,同时活动区面积较小。探索救护白鹤放归野外后与野生白鹤迁徙路线和活动规律的差异,对救护白鹤的科学放归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掌握洞庭湖越冬小天鹅Cygnus columbianus的迁徙行为和规律,明确迁徙路线和停歇地,是小天鹅栖息地恢复研究及保护的基础。2014—2017年,在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18只小天鹅进行卫星跟踪,收集了38 882条定位数据。本研究确定了小天鹅西线、中线和东线3条迁徙路线,其中,新发现的西线沿我国湖北、河南、山西、陕西、内蒙古,以及蒙古国、哈萨克斯坦,抵达俄罗斯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北部靠近喀拉海的北极苔原。西线春季迁徙距离为6 715 km,平均迁徙速度为21.52 km·h~(-1),秋季迁徙距离为7 467 km,平均迁徙速度为32.75 km·h~(-1)。中线春季迁徙距离为2 083 km,平均迁徙速度为28.93 km·h~(-1)。东线春季迁徙距离为5 965~6 351 km,平均迁徙速度为(28.71±0.95)km·h~(-1),秋季迁徙距离为5 101~5 331 km,平均迁徙速度为(29.15±3.65)km·h~(-1)。小天鹅春季迁徙进程慢于秋季,迁徙途中的最大飞行速度达133.3 km·h~(-1)。内蒙古自治区的黄河湿地和大兴安岭两侧河谷湿地是迁徙途中的重要中转站,小天鹅在此停歇15 d以上。本研究有助于了解小天鹅对栖息环境的偏好及迁徙路线选择策略,为禽流感等疾病传播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青海湖棕头鸥(Larus brunnicephalus)夏秋季活动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国钢  刘冬平  江红星  单凯  侯韵秋  戴铭  楚国忠   《生态学报》2008,28(6):2629-2629~2635
2006年4~9月,采用无线电遥测技术对青海湖重要繁殖水鸟棕头鸥(Larus brunnicephalus)在不同繁殖阶段的活动性,以及与人和鸟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对6只棕头鸥个体的遥测结果表明,繁殖初期棕头鸥的活动区较大,进入繁殖中期,活动区明显变小;随后繁殖后期的活动区面积有所增加,到了迁徙前期,活动区面积已接近繁殖初期.不同阶段活动区核心面积(50%Fixed Kernel)与活动区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繁殖初期、中期、后期和迁徙前期活动区面积分别为(15.48 km2±4.54 km2)、(1.61 km2±0.41 km2)、(3.53 km2±2.63 km2)和(11.61 km2±9.36 km2).棕头鸥在不同繁殖阶段的日活动区大小有显著差异.繁殖初期,棕头鸥经常活动于鸬鹚岛、蛋岛和布哈河口,它们都是棕头鸥较好的取食地,鸬鹚岛和蛋岛由于有许多游客投喂食物;在繁殖中期,棕头鸥进入孵化阶段,活动区较繁殖前期明显缩小.由于湟鱼返回布哈河口一带产卵繁殖,棕头鸥经常聚集在此地取食;在繁殖后期,棕头鸥需要寻找大量的食物进行育雏,因此活动范围再度扩大;进入迁徙前期,幼鸟已经长大并学会飞翔,其活动区进一步扩大,与繁殖初期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5.
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主要在俄罗斯远东和中国东北繁殖, 在中国主要有两个越冬群体(长江越冬群体, 迁徙距离约2,600 km; 渤海湾越冬群体, 迁徙距离约1,500 km)。本文基于2016-2018年的卫星追踪数据(N = 14), 分析了渤海湾越冬群体幼鸟春季和秋季的迁徙策略和利用风的方式, 总结了850 mb压力下风速和风向对日迁徙飞行速度的影响。该群体春秋两季迁徙距离相似, 但春季的顺风条件(2.2 ± 6.3 m/s)显著优于秋季的逆风条件(-2.4 ± 4.1 m/s, P < 0.05), 这使得春季迁徙飞行速度(280.4 ± 62.0 km/d)显著快于秋季(185.5 ± 72.0 km/d, P < 0.05), 春季迁徙飞行时间(5.9 ± 2.5 d)显著短于秋季(10.3 ± 6.5 d, P < 0.05); 同时, 春季停歇时间(5.4 ± 9.7 d)短于秋季(17.8 ± 18.2 d, P = 0.05)。基于以上原因, 东方白鹳春季迁徙持续时间(11.2 ± 8.7 d)显著短于秋季(28.0 ± 21.2 d, P < 0.05)。渤海湾越冬群体幼鸟迁徙时, 春季利用顺风更快到达度夏地, 秋季逆风迁徙, 迁徙飞行速度慢, 迁徙飞行时间和停歇时间长。因此, 东方白鹳迁徙时虽然主要利用上升热气流翱翔, 但顺风也是其成功迁徙的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6.
猎隼(Falco cherrug)是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IUCN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物种。为探究猎隼的迁徙规律,2018年9月26日在河北省保定市成功为1只猎隼佩戴了卫星追踪器,对其迁徙活动进行了跟踪。此猎隼个体的秋季迁徙路线涉及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6个省区,自东向西迁徙,越冬地为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迁飞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放飞阶段、游荡期和迁飞期,三个阶段的飞行距离分别为297.62 km、1 129.69 km和2 040.9 km。此猎隼个体每天的飞行时段为(7:33 ± 2:01)时到(18:12 ± 1:09)时,即在白天飞行。平均日飞行时间为(10.44 ± 1.76)h,一天中平均飞行速度有三个高峰,分别为9:00、14:00和18:00时。迁飞过程中的平均飞行速度为(45.77 ± 20.88)km/h,平均日飞行距离(188.65 ± 113.90)km。此猎隼个体在越冬地晚间没有固定的休息点,休息地的海拔在1 500 ~ 2 000 m的位点较多,90%的活动区域面积为85.5 km2。2019年3月7日发现此猎隼个体被电死并悬挂在一根电线杆上,漏电电线杆是猎隼栖息的死亡陷阱。  相似文献   

7.
追踪候鸟的迁徙活动是全面认识其生活史年周期的重要途径。中杓鹬(Numeniusphaeopus)在全球广泛分布,但在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区的迁徙活动一直缺乏追踪研究。2018年2月,在澳大利亚西北部的布鲁姆为捕捉到的中杓鹬成鸟佩戴平台发射终端或全球定位系统-全球移动通讯系统追踪器,以确定其迁徙日程、迁徙路线以及迁徙停歇地和繁殖地的地理位置。我们从成功追踪的7只个体获取了6 378条精度高于1 km的位点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春季,中杓鹬的迁徙时长为(36±4)d,其间在1~3个迁徙停歇地的停留日期为(23±2)d,从越冬地到繁殖地的迁徙距离为(9 795±346)km(n=7)。追踪的中杓鹬在俄罗斯东部和中部区域繁殖,不同个体的繁殖地纬度相近而经度范围较广。在秋季,中杓鹬的迁徙时长为(90±27)d,相比春季迁徙时长更长;其间,在2~4个迁徙停歇地停留(79±29)d,从繁殖地到越冬地的迁徙距离为(10 101±520)km(n=5)。无论在春季还是秋季迁徙,迁徙停歇地广泛分布于东亚、东南亚沿海及内陆区域。大部分个体春季和秋季的迁徙路线相近,成功追踪的个体均在秋季返回了上一年的越冬地,这表明中杓鹬对越冬地具有很高的忠诚度。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青藏高原地区的数字地形模型,并将其应用在斑头雁(Anser indicus)的潜在生境提取与分析中。通过数字高程模型、水系模型、湖泊及环湖活动区模型和植被模型的GIS叠置,提取了斑头雁的潜在生境,并对来自青海湖的11只斑头雁的卫星跟踪数据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斑头雁的潜在生境(湖泊与环湖活动区构成)共有275处(以湖泊为单位),湖泊水体总面积约为10306.4km2,59处生境已验证有斑头雁停留的踪迹,其中部分湖泊周围的验证点可能是斑头雁飞行时的定位点而不是停留定位点,目前还无法证实。繁殖地、迁徙停留地和越冬地比较集中,迁徙路线较固定。  相似文献   

9.
云南大山包越冬黑颈鹤迁徙路线的卫星跟踪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5年2月26日和3月1日在云南省昭通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别为4只越冬黑颈鹤佩戴卫星信号发射器(PTTs),跟踪研究其迁徙路线和迁徙停歇地。2005年春季迁徙中,有2只跟踪黑颈鹤到达繁殖地,其中1只黑颈鹤在2005年11月和2006年3月分别完成从繁殖地返回越冬地和从越冬地再次到达繁殖地的迁徙过程。2只春季迁徙黑颈鹤的迁徙路线大致相同——沿着长江上游金沙江、大渡河一直向北到达黄河上游白河及黑河沿岸若尔盖湿地内。春季迁徙过程中,途中停歇3—4次,总迁徙距离是674—713km,迁徙全程所用时间3—4天。秋季迁徙全程所用时间8天。在4个PTTs工作期间,共确定有13个黑颈鹤迁徙停歇地,其中11个停歇地在河流滩地;其他2个停歇地在高山湖泊附近。总体上,黑颈鹤一般选择海拔在1900m以上湖泊、河流等湿地内,距离耕地较近且人、畜干扰较少的栖息地停歇。  相似文献   

10.
白枕鹤(Grus vipio)为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被IUCN列为易危(VU)物种。白枕鹤西部种群繁殖于中蒙俄交界处的达乌尔地区, 数量呈下降趋势。我们于2017-2018年在蒙古国东部给白枕鹤西部种群的50只个体佩戴了GPS-GSM跟踪设备。截至2019年5月, 获得春季和秋季迁徙路径各48条。分析结果显示: 春季91.67%和秋季72.91%的跟踪个体在滦河上游(河北省沽源-内蒙古正蓝旗-多伦区域)停歇, 春季停留时间36.16 ± 15.00天、秋季20.26 ± 11.08天, 分别占春季和秋季迁徙时间的75%和67%, 确定了这一区域是西部种群迁徙途中最重要的停歇地。迁徙路线栖息地选择模型结果显示, 白枕鹤常在距离湖泊较近(< 210 km)、海拔1,200-1,500 m, 且坡度小(< 1°)的区域停歇。而滦河上游和整条迁徙路线停歇位点比较的模型结果显示, 滦河上游停歇地的海拔1,200-1,500 m与整条迁徙路线栖息地选择模型的结果一致; 此外这个区域离河流更近(< 70 km), 不仅有湿地和水体的栖息环境, 还有草地和农田可供觅食和栖息。保护空缺分析发现滦河上游现有四处保护地, 但在保护地内的迁徙停歇点不超过总位点的1.63%。综上, 我们建议将滦河上游整体纳入保护地体系进行管理, 为这一受胁物种及其栖息地管理和保护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康巴诺尔湖和张家口坝上已成为遗鸥Larus relictus的重要繁殖地和迁徙停歇地,但对此地繁殖种群的研究才刚开始。为了掌握遗鸥繁殖种群的活动区、活动节律和空间利用等特点,2016年6—9月,利用卫星跟踪技术对康巴诺尔湖遗鸥的活动特征和空间利用进行了研究。对4只遗鸥个体的跟踪结果表明:活动特征方面,(1)遗鸥主要活动区位于张家口坝上和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东部,且不同个体位点分布差异较大;(2)繁殖后期和游荡期遗鸥活动区面积差异明显,游荡期活动区面积(155.95 km~2)大于繁殖后期(59.90 km~2)。同时不同个体活动区重叠程度差异较大,繁殖后期重叠程度高,游荡期重叠程度低;(3)活动节律显示遗鸥每天凌晨和黄昏都出现较长的活动距离。空间利用方面,本研究首次将粪区和农草区划为遗鸥的觅食区域,发现繁殖后期和游荡期遗鸥对湖淖区均有较高程度的利用。此外,还对遗鸥潜在食源进行了调查,发现在康巴诺尔湖遗鸥主要食物为摇蚊科Chironomidae幼虫和划蝽科Corixidae,在其他觅食地主要食物为丰年虫Chirocephalus sp.、蚌虫Cyzicus sp.、鲎虫Triops sp.和蛆虫。  相似文献   

12.
2005年2月26日和3月1日在云南省昭通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别为4只越冬黑颈鹤佩戴卫星信号发射器(PTTs),跟踪研究其迁徙路线和迁徙停歇地。2005年春季迁徙中,有2只跟踪黑颈鹤到达繁殖地,其中1只黑颈鹤在2005年11月和2006年3月分别完成从繁殖地返回越冬地和从越冬地再次到达繁殖地的迁徙过程。2只春季迁徙黑颈鹤的迁徙路线大致相同——沿着长江上游金沙江、大渡河一直向北到达黄河上游白河及黑河沿岸若尔盖湿地内。春季迁徙过程中,途中停歇3—4次,总迁徙距离是674—713 km,迁徙全程所用时间3—4天。秋季迁徙全程所用时间8天。在4个PTTs工作期间,共确定有13个黑颈鹤迁徙停歇地,其中11个停歇地在河流滩地;其他2个停歇地在高山湖泊附近。总体上,黑颈鹤一般选择海拔在1 900 m以上湖泊、河流等湿地内,距离耕地较近且人、畜干扰较少的栖息地停歇。  相似文献   

13.
候鸟春季迁徙时间与其能否顺利完成迁徙过程,以及对繁殖地的成功选择和繁殖成效密切相关,通过对大天鹅越冬地和停歇地的春季迁徙时间选择原因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有助于深入理解候鸟春季迁徙时间策略和栖息地保护状况。2015年2月和12月,在河南三门峡湿地捕捉了60只越冬大天鹅并佩戴卫星跟踪器,获取了详细的大天鹅在越冬地和停歇地的春季迁徙时间等信息,并进一步分析了春季迁徙时间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大天鹅主要在夜间22:00-0:00和0:00-1:59迁离越冬地。大天鹅迁离越冬地的日期与温度呈显著性正相关,迁离时多选择顺风且风速较小的天气。大天鹅迁离越冬地后主要是在夜间飞行,而迁离停歇地后主要是在日间飞行。越冬地的温度越高,越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大天鹅可以快速地积累能量,提前开始春季迁徙。野外调查表明,内蒙古黄河中上游作为迁徙的重要停歇地,春季两岸捕鱼、农耕和放牧等为活动较多,因此大天鹅多选择在夜间觅食补充能量,在日间迁离。最后,针对黄河流域大天鹅栖息地的保护现状,提出了禁止经济开发项目、建立保护区和开展宣传教育等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4.
活动区范围反映了动物在个体水平上的空间需求,开展相关研究对物种保护以及理解动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于2017、2018和2019年共3个越冬季,在云南纳帕海湿地对7只斑头雁(Anser indicus)进行了卫星遥测,运用动态布朗桥模型构建了斑头雁越冬期活动区,并结合遥感技术分析了水域面积变化对斑头雁活动区的影响。结果表明:所跟踪斑头雁的总活动区域中有54.7%位于保护区范围内,其余活动区域则分布于保护区外围的草地或沼泽中;斑头雁越冬期的平均活动区面积和核心活动区面积分别为(5.98 ± 0.63)km2和(0.55 ± 0.12)km2(n = 8,2017年越冬季1只个体数据、2018年越冬季6只个体数据和2019年越冬季1只个体数据),核心活动区面积仅占活动区面积的9.2%;最大活动区面积为8.22 km2,最小仅为3.38 km2,最大核心活动区面积为1.21 km2,最小为0.12 km2;斑头雁活动区面积受纳帕海湿地水域面积变化影响较大,随着水域由南向北退缩,沼泽及草甸增多,斑头雁的活动范围变大,且会向着水域退减的方向移动;2639号斑头雁在2018年和2019年两年越冬季相同时间段的活动区面积和分布均存在显著差异,2018年越冬季活动区的面积(5.98 km2)小于2019年(8.22 km2),核心活动区的面积(0.61 km2)同样也小于2019年(1.21 km2),并且其两年越冬季活动区面积的重叠度指数IO仅为0.31。鉴于斑头雁是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重要携带者和传播者,建议保护区增加保护区管理范围,对与斑头雁活动区重合较大的村庄,包括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市建塘镇的开松、纳公和打日觉等重点管理,避免家猪与斑头雁混群觅食,倡导在冬季时对家猪进行圈养,防止可能引起的禽流感交叉传播。  相似文献   

15.
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蒙古野驴生境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加强蒙古野驴(Equus hemionus hemionus)的生境保护及管理工作,作者以2005年以来在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的野外调查数据为基础,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以距水源点距离、坡度、植被类型和人类活动为评价因子,采用生境评价模型,对蒙古野驴的生境进行了适宜性评价。不考虑人类活动影响下,春、夏、秋、冬四季潜在总适宜生境面积分别为9,784km2、8,090km2、9,379km2和10,856km2,分别占保护区总面积的54.4%、44.9%、52.1%和60.3%。由于受到国道、矿产开采、冬季放牧等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研究区内适宜生境大量丧失,冬季丧失面积最多,为6,629km2,占冬季潜在总适宜面积的61.1%。基于评价结果作者提出了相应的蒙古野驴种群保护措施:(1)加强水源地的保护;(2)限制冬季进入保护区内家畜的数量,并为蒙古野驴划定预留适宜生境;(3)严格制定进入保护区的制度;(4)拆除迁移路线上的边境围栏或建设野生动物通道,以保障蒙古野驴正常的迁徙活动,恢复其种群基因交流。  相似文献   

16.
2014年11月至2015年3月,以及2015年11月至2016年3月,利用卫星跟踪技术对6只越冬于鄱阳湖的白枕鹤(Grus vipio)活动区面积进行了研究,利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GLMM)分析了水位、气温、年份、年龄及个体差异对活动区面积的影响,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将对活动区面积影响较大的因子与活动区面积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两个越冬期内白枕鹤平均周活动区面积,2014至2015越冬期为(57.85±94.67)km~2,2015至2016越冬期为(12.01±17.74)km~2。在两个越冬期内,活动区面积均呈显著下降趋势(2014~2015年,t=﹣2.831,P0.01;2015~2016年,t=﹣3.422,P0.01);气温对活动区面积的影响不显著(P0.05),而水位对活动区面积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2014~2015年水位高度(14.92±0.65)m,2015~2016年水位高度(15.39±0.70)m,周活动区面积与同期水位高度显著正相关(2014~2015年,r=0.370,P0.01;2015~2016年,r=0.380,P0.01)。推测水位的变化影响越冬白枕鹤主要食物的生长及可获得性,进而导致越冬期白枕鹤活动区面积的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17.
2015年3月和2016年4月,分别对黄河中上游迁徙期的水鸟资源与大天鹅(Cygnus cygnus)的栖息地进行了调查,旨在掌握黄河中上游春季迁徙期水鸟的资源现状以及大天鹅的活动特征。根据黄河湿地植被和水系分布状况,沿着黄河自西部磴口县至东部土默特右旗进行调查。采用核密度分析法(KDE)计算了大天鹅日间和夜间活动区面积,以及增强型植被指数(EVI)分析了活动区内的栖息地特征。共记录到37种25671只水鸟,其中雁鸭类占水鸟总数的89.6%,特别是大天鹅和小天鹅(C.columbianus)数量较多。内蒙古段黄河是大天鹅春季迁徙重要停歇地之一,大天鹅在此停留时间长((27.23±8.96)d,n=56),日间栖息地和夜宿地基本相似。90%以内区域的EVI值均较低,50%活动区域明显低于50%~90%区域。黄河及农田蓄水而成的河漫滩为大天鹅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栖息地隐蔽性较强,适宜大天鹅等水鸟在此长期栖息。  相似文献   

18.
南京地区棉蚜的飞行活动节律及其飞行能力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昆虫的飞行活动规律及飞行能力是研究其能否迁飞的基础。通过采用春季到秋季20 m高空黄盆诱蚜、高空所诱蚜和春季木槿树上有翅蚜的卵巢解剖,以及春夏秋三季田间有翅蚜的吊飞试验等方法,研究了南京地区棉蚜Aphis gossypii的飞行活动节律和飞行能力。结果表明,有翅棉蚜的日羽化高峰出现在19:00~20:00。2001年南京地区棉蚜的春、秋两季迁飞高峰分别在5月8日和10月25日。5月份高空诱集的棉蚜中,95.7%个体的卵巢小管数在7条以下,而木槿上羽化后1天的有翅蚜中有35.2%个体的卵巢小管数在7条以上;高空诱蚜和木槿上蚜的平均卵巢小管数存在极显著差异,分别为3.94±1.65和5.88±1.92。8月中下旬棉田棉蚜存在低空飞行行为,并且出现飞行高峰时有翅蚜的卵巢小管数平均在6条以下,超过6条则停止飞行。羽化后1~2天有翅棉蚜吊飞个体的飞行比率和平均飞行距离表现为春、秋季显著大于夏季,三季的最长飞行距离分别为3.89 km、6.15 km和1.44 km。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迁徙鸣禽类的保护面对着与世界其他地区如欧洲和北美洲鸟类保护相似的挑战。迁徙鸣禽类具有复杂生活周期和很大的空间关联。迁徙过程中发生的事件对迁徙鸣禽类种群动态具有决定作用。对于鸣禽类迁徙中途停歇期的生态,比如停歇期的长短,能量的积累,生境的利用等,了解还非常有限。在中国东北部的一个鸟类迁徙停歇地对红胁蓝尾鸲(Tarsiger cyanurus)的中途停歇生态包括迁徙时间、停歇时间、能量状态和性比进行了研究。2002年秋和2003年春分别捕获了1751只和684只红胁蓝尾鸲。红胁蓝尾鸲的体重在秋季迁徙时要比在春季迁徙时重。春季雌性红胁蓝尾鸲停歇时的能量状态指数最低; 而秋季的红胁蓝尾鸲比春季的红胁蓝尾鸲停歇时间更长。无论季节和性别,红胁蓝尾鸲的能量状态指数和第1次捕获的时间早晚成正相关, 间接证明红胁蓝尾鸲在停歇期间能够比较快地积累能量。秋季雄性红胁蓝尾鸲日体重净增率最大。估测秋季停歇期的每日能量净增能维持红胁蓝尾鸲雌性0.6h和雄性3.1h的飞行。红胁蓝尾鸲的中途停歇生态与北美和欧洲一些迁徙鸣禽类很相似。比如,春季迁徙过境的时间和脂肪积累的变化与自然选择对雄性的要求:当食物和气候适宜时尽快到达繁殖地的假设是一致的。对迁徙中途的停歇生态研究有利于更好地了解鸟类的迁徙行为和更有效地保护迁徙鸣禽类。  相似文献   

20.
黄腹角雉活动区的无线电遥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孙悦华  郑光美 《动物学报》1992,38(4):385-392
1987年11月至1988年6月,在浙江省乌岩岭自然保护区,对9只黄腹角雉进行了无线电遥测研究。结果表明:黄腹角雉月活动区大小为0.015—0.30km~2,夏季的活动区明显小于冬春季,这种变化与取食有密切关系;黄腹角雉不存在季节性垂直迁移现象;即使繁殖期来临,雄性黄腹角雉活动区之间仍存在较大重叠,说明并非所有雄鸟在繁殖期来临后都占区;黄腹角雉对水源丰富的区域更为喜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