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探究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在不同年龄和泌香期与非泌香期香腺的组织结构变化,为深入研究林麝香腺发育和麝香分泌机制提供基础资料。收集6只雄性林麝的香腺组织,包括泌香期2岁龄林麝1例,非泌香期6月龄、2岁龄、4岁龄、6岁龄和8岁龄林麝各1例,采用大体解剖、石蜡切片及常规H.E染色技术,对香腺的形态、组织特征及腺泡直径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林麝香腺位于腹部阴囊与腹脐之间,与阴囊的距离约为4.5 cm。根据功能,香腺可划分为香囊部和腺体部。负责分泌麝香液的腺体组织为肉眼可见的白色颗粒,嵌入腺体部肌层深处并环绕香囊颈分布。6月龄林麝香腺已具有成熟腺体结构,但腺上皮仍处于休止状态;成年林麝香腺的腺泡则增大且数量增多。成年林麝泌香期腺泡被挤压成团状分布,上皮游离面破碎不整,腺泡腔内含有大量明显的颗粒状分泌物与细胞碎屑混合堆积;非泌香期腺泡直径显著大于泌香期(P < 0.01),2岁林麝腺泡表现为紧密排列的椭球形,而4岁及以上的腺泡则呈不规则团状分布,腔内可见颗粒物,且4岁、6岁和8岁的腺泡直径无显著差异(P > 0.05)。林麝香腺组织结构的变化反映了泌香能力与生长阶段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麝泌香盛期麝香腺超微结构和麝香分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雄麝特有的麝香腺,由于分泌行使化学通讯机能的信息素(Pheromone)麝香,结构特异。长期以来,国内外对麝香腺的结构和麝香分泌研究甚少,只有解剖学方面的简单描述,故对麝香分泌机理和泌香规律众说纷纭。我国最早(1958)进行过人工养麝和活体取香。随着养麝业的发展,近年对麝香腺进行了解剖、组织学(毕书增等,1980;冯文和等,1981;郑生武等,1984)和泌香机理研究(毕书增等,1980;李复东,1980;颜于宏等,1981),对麝香的分泌、形成与泌香规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特别在超微结构的研究方面尚属空白。  相似文献   

3.
目前麝鼠香是麝香最好的天然替代物,麝鼠香来源于麝鼠生殖系统中的香腺,已发现其香腺中分泌细胞和支持细胞是麝鼠泌香的关键。本研究通过组织形态、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免疫荧光鉴定方法,初步描述了麝鼠香腺的发育过程。麝鼠香腺的形态结构显示其由小到大再至非泌香期萎缩;HE染色及组化结果显示,香腺在发育初期富含颗粒饱满的腺泡,雄激素分泌处于较低水平,分泌细胞数量较少,随着进一步发育,雄激素水平及分泌细胞数量逐渐升高,在两个月时达到最高,腺泡逐渐变大成熟并开始释放麝鼠香等分泌物;在泌香末期,腺泡逐渐被结缔组织取代。以上结果将有助于麝鼠香腺发育及分泌机制的研究,为提高麝香产量及实现体外泌香建立基础。另外,我们成功分离并鉴定了分泌细胞和支持细胞,以期为后续建立体外泌香体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泌香活动是雄麝体内固有的年周期的内分泌生理性改变的结果。泌香活动的始动因素是雄性激素。雄麝体内的香腺是麝香某些成分的分泌器官,香囊是香液贮存和形成固体麝香的器官。外源性雄激素可以诱导雄麝在自然泌香期外产生生理诱导性的第二次泌香,证明了雄激素是使香腺进入分泌活动的诱导因素。  相似文献   

5.
雄麝年龄与其泌香量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四川米亚罗养麝场1986—1989年212头已知年龄雄性林麝为研究样本,采用生物统计方法,探讨了雄麝年龄与其泌香量的关系。统计结果表明:雄性林麝1岁开始发生初次自然泌香反应,2—6岁为其泌香高峰盛期,其雄麝有效取香率达95%以上,平均麝香产量范围为14.66—16.13克/头;以后随年龄增大,雄麝有效取香率及泌香量呈逐年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王永奇  李斐然 《生态学报》2023,43(10):4260-4269
以3处不同地域驯养林麝种群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四川某麝场61只林麝(离散型年龄分布群)、陕西安康某麝场23只和凤县某麝场5只成体麝(>2岁)泌香期不同生理阶段持续时间、主要气候因子及产香状况等进行观测、记录、统计分析。研究显示陕西、四川驯养种群泌香生理反应均存在2个泌香高峰期,安康驯养种群泌香高峰期集中于5月初和5月底,以5月底频发,四川则出现在6月初和6月下旬,以6月初频发,且5岁前随着年龄的增长,泌香反应集中且明显,此后随年龄增长而趋于平缓,四川驯养种群泌香启动时间较陕西晚1个月左右,两者泌香高频发期接近且两地麝群泌香生理反应主要在40d内完成;四川麝群不同年龄林麝泌香生理反应初期、盛期、后期及总持续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合并育成组和成年组仅麝群在泌香后期组间有显著差异;安康、四川两地麝群仅泌香后期持续时间差异显著(P<0.05);麝群中存在11.48%的个体在泌香季节出现2次泌香生理反应现象,但其麝香产量相对较低、且集中于8—9岁以上雄麝,麝群空香率9.8%左右,主要集中于9岁以上雄麝个体;麝群低产麝(产香量≤10g)占18.93%,中产...  相似文献   

7.
麝泌香盛期后麝香腺囊的显微与超微结构和麝香分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麝香是雄麝特有的麝香腺囊分泌物,是对麝群行使化学通讯机能的一种信息素。本文研究了泌香盛期后麝香腺囊的显微与超微结构,探索了雄麝年周期的麝香分泌及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8.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了麝鼠(Onda zibethica)香腺囊的组织结构,证明香腺由腺细胞、支持细胞和排香管组成。顶浆分泌方式泌香。简述了各级排香管的细胞结构及功能,为建立麝鼠人工活体取香和体外泌香奠定了组织学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2016年和2017年的5—8月,我们对川西马尔康麝场圈养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的麝香分泌进行了行为与生理监测,对麝香分泌的各阶段进行了准确判定,记录了泌香启动、泌香盛期开始、泌香盛期终止及泌香结束的时间阶段及持续时间长,分析了林麝麝香分泌的时间阶段与体重和年龄等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马尔康麝场的雄性林麝平均泌香启动日在6月16日[(167.06±7.75)d,n=141],于6月17日进入泌香盛期[(168.52±7.67)d,n=141],6月21日[(172.17±7.26)d, n=138]泌香活动减弱,至6月25日[(176.27±8.11)d, n=131]泌香结束;雄麝体重与其泌香启动、泌香盛期停止及泌香结束时间呈显著负相关(rPS = -0.234,PPS =0.028;r VSF = -0.215,PVSF = 0.047;r SE = -0.229,PSE = 0.043),即雄麝的体重越大,其泌香越早;各年龄组间的平均泌香时长差异显著(F 17, 113 = 3.482, P = 0.003),其中2岁雄麝平均泌香时长最长[(13.07±2.08)d, n=20],显著高于3岁[(9.38±0.76)d, n=12, P = 0.042]和4岁[(7.80±1.60)d, n=5, P = 0.013]个体;马尔康林麝平均泌香量为(11.85g±0.96)g, (n=114),随泌香时长延长有增加趋势,但不显著(P = 0.854)。基于上述林麝雄体的泌香时间、泌香量与年龄和体重等因素间的关联,可对圈养的林麝个体间的泌香力、泌香量等进行区分和预判,作为圈养林麝驯养生产力优化的依据,并可为圈养林麝优质品系的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麝香是名贵的中药材和高级动物香料。是雄麝特有的麝香腺囊分泌到外环境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属于信息化合物(semichemicals)或称信息素(pheromone),外激素(ectohormone)。长期以来国内外对麝香腺囊结构和泌香机理缺乏系统的研究,故对泌香规律众说纷纭,认识各异。本文在光镜结构的基础上,对麝香腺囊进行电镜结构观察,以期对泌香机理作进一步  相似文献   

11.
在圈养环境下,迁地保育野生动物易发育刻板行为,刻板行为的发育可直接影响圈养野生动物的繁殖和存活,从而影响迁地保育。2016年5月1日至7月31日间,采用焦点取样及所有事件记录法对四川马尔康林麝繁育场的75头圈养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进行了刻板行为取样,分析了性别、年龄、圈区环境、圈群结构等因素对其刻板行为的效应。结果表明,四川马尔康麝场的圈养林麝在单位取样时间(10 min)内展现的刻板行为持续时间占比为20.53%±2.43%(n=75);雌麝刻板行为持续时间占比(18.14%±3.26%,n=46)略低于雄麝(20.89%±3.98%,n=25);随圈养年限(本研究中的圈养林麝"年龄"即是"被圈养年数")增加,林麝展现刻板行为的持续时间显著增加(P0.05);圈区环境设施对刻板行为存在显著效应(P0.05),裸地基底圈舍中林麝的刻板行为持续时间占比最高(33.11%±6.16%,n=24);圈群结构对林麝刻板行为持续时间的影响不显著(P0.05),混合圈群的刻板行为持续时间(19.31%±3.18%,n=53)最小;圈群密度对刻板行为持续时间的效应不显著(P0.05)。增加圈养环境的植被覆盖,进行混合圈养,可有效降低圈养林麝的刻板行为强度,并可提升林麝迁地保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侵犯性是动物个性的重要维度之一,体现了其主动挑衅和攻击其他个体的倾向。动物的侵犯性与其社会结构及等级序位存在紧密关系。本研究于2018年6月1日至7月31日对四川马尔康林麝繁育场的圈养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进行了行为取样,计算林麝个体的侵犯性个性(侵犯性指数)和等级序位指数,分析圈养林麝的侵犯性和等级序位格局、影响因素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圈养林麝的侵犯性在性别间存在显著差异,雄性林麝的侵犯性(0.45±0.09,n=22)显著高于雌性(0.22±0.06,n=30)(P 0.05),年龄和驯养密度对其侵犯性的效应均不显著(P 0.05),说明林麝侵犯性的刚性较强;圈养林麝等级序位的性别间差异不显著(P 0.05),亚成体麝与成体麝的等级序位差异也未达显著水平(P 0.05),原因在于麝场的建群未区分年龄组;圈养林麝个体的侵犯性与其等级序位显著正相关,林麝个体的侵犯性越大,其等级序位越高(r=0.73,P 0.05),推测这与社群的序位等级构建和资源竞争有关。  相似文献   

13.
甘肃兴隆山养麝场圈养高山麝的产香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E103。50'-104。10',N35。38-58')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境内,是高山麝(Moschus chrysogaster)的自然分布区.  相似文献   

14.
圈养林麝(Moschusberezovskii)长期受困于消化道类疾病,尤其是肠道炎症性疾病患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粪便检测是评估野生动物消化系统是否存在出血情况的有效方法之一,并且在圈养林麝肠道健康状况评估及肠道炎症性疾病临床诊断等方面提供了一定的诊断依据。粪便隐血在消化道出血诊断中有广泛的临床诊断价值。基于此,本研究用新鲜的林麝血液进行稀释,来探究匹拉米洞法、邻联甲苯胺法和联苯胺法三种方法对林麝血液浓度的灵敏度范围。检测结果显示,匹拉米洞法的最低敏感性检测浓度为0.05 mg/L,敏感性范围远大于邻联甲苯胺法(0.40 mg/L)和联苯胺法(100.00 mg/L)。分别利用三种检测方法对林麝粪便潜血进行检测,比较检测结果的阳性率,结果显示,匹拉米洞法的检测效果优于其他两种方法,阳性率分别为匹拉米洞法检测法10.13%、邻联甲苯胺法检测法2.56%和联苯胺法检测法0,差异有诊断学意义(P 0.05)。而且在操作上,匹拉米洞法更加简便快捷。故在诊断林麝消化道出血时,采用匹拉米洞法进行林麝便隐血的检测更加准确便捷。  相似文献   

15.
大兴安岭原麝冬季的生境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3~4月和2006年3月,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呼中自然保护区,采用机械布点法随机设置样线,对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冬季生境选择进行了研究。对海拔、乔木密度、雪深、隐蔽度、食物丰富度、坡度和倒木数量进行2个独立样本的Mann-Whitey U检验,找出生境利用样方与任意样方的生态因子的差异。U检验的结果表明,原麝冬季喜欢活动在相对海拔高、乔木密度小、雪层浅、隐蔽度高、坡度陡且喜食食物丰富的区域;对植被类型、坡位、坡向、距水源距离、距人为干扰距离、动物干扰和碎石坡7个名词性变量采用卡方(Chi-square)统计进行显著性检验,卡方检验的结果表明:原麝冬季偏好远离人为干扰、接近碎石坡、阳坡和其他动物干扰较少的针阔混交林中;对以上14个生态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6个特征值的累计贡献率达到72·318%,可以较好地反映原麝生境特征,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将原麝冬季生境选择影响因子分别命名为空间因子(海拔、坡度、距碎石坡距离)、干扰因子(距人为干扰距离、距水源距离)、坡向因子(坡向、乔木密度)、坡位因子(坡位、动物干扰)、食物因子(食物丰富度、隐蔽度)和倒木因子(倒木数量)。  相似文献   

16.
兴隆山圈养马麝的行为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合焦点取样、扫描取样和连续记录等方法,对甘肃兴隆山麝场圈养马麝(Moschus sifanicus)的行为进行了长期的行为取样。应用行为多样性分析方法提取样本行为流的综合信息,采用行为多样性指数和矫正行为多样性指数作为检测指标,分析了圈舍面积和环境丰富性等圈养环境特征对马麝行为多样性的影响,以及性别、年龄、性活跃度和幼年经历等个体特征对其行为多样性格局的效应。结果表明:圈养设施的物理特征可影响马麝的行为多样性,圈养面积较大、环境丰富性较高的圈舍内的马麝行为多样性有相对较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934);雌麝的行为多样性明显低于雄麝(P=0.019);个体年龄(亦直接反映圈养时间)对雌麝行为多样性的降低效应极显著(P:0.001),但对雄麝没有影响(P=0.548)。马麝的行为多样性没有月间差异(雌:P=0.10;雄:P=0.109),可能与圈养环境及饲养管理等因子对行为多样性的影响有关。马麝的行为多样性格局同其性活跃度相关。繁殖失败的雌麝的行为多样性有比繁殖成功的雌麝有降低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96)。幼年受到的哺育方式差异对野外捕获和麝场自繁的马麝的行为多样性未产生显著影响(雌:P=0.173;雄:P=0.306)。  相似文献   

17.
麝类行为谱的初步建构及行为型的描述性定义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2005年1月至2006年2月对甘肃兴隆山麝场、福建上杭麝场、四川都江堰麝场、陕西镇坪麝场及上海崇明岛麝场的圈养林麝、原麝和马麝的行为进行了观察和记录,制定了圈养麝类动物的焦点取样行为谱、扫描取样行为谱、刻板行为谱和冲突行为谱,并区分和定义了扫描行为谱的站立及运动、摄食、反刍和静卧等4类行为型,通过辨识行为的基本单元,定义了其所有事件记录行为谱所包含的静卧、站立凝视、运动、摄食、反刍、蹭尾、尿粪标记、环境探究、尾阴探究、自我指向、亲和、警觉、冲突、刻板、繁殖行为及杂类行为等16种行为类,并描述性地定义了各行为类下所含行为型,此外,定义了麝的刻板行为谱,含食异物、刻板舔刮、狂奔、往返走、立台、跳墙和搭蹄凝视等7种刻板行为型,以及圈养麝的冲突行为谱,含威胁、进攻、取代、追击和防御等5种行为亚类,并描述和定义了各行为亚类下的行为型。本研究的行为谱建构和行为型定义可为麝类行为生态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新异物刺激的方式,建立马麝惊扰反应强度指数,通过马麝惊扰后的状态量化其胆量水平,对甘肃兴隆山麝场圈养马麝交配季节和非交配季节胆量(Boldness)进行行为学研究。结合泌香量和产仔量数据,分析胆量对麝香分泌、繁殖成效的效应;同时分析了圈区环境、性别、年龄与马麝胆量之间的关系,以及交配季节与非交配季节间胆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圈区环境对个体胆量无显著影响(交配季节P = 0.799;非交配季节P =0.152),性别对个体胆量也无显著影响(交配季节P = 0.144;非交配季节P = 0.733),而年龄对个体胆量存在显著影响(交配季节P = 0.012;非交配季节P =0.009),个体年龄越大,胆量越大;交配季节与非交配季节之间胆量呈显著正相关(r =0.592,P < 0.001),但并无明显差异(P =0.095);雄麝泌香量与非交配季节胆量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 = - 0.607,P = 0.016),雌麝繁殖成效与交配季节胆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 =0.362,P = 0.045)。圈养马麝胆量个性受年龄因素的影响,并在交配季节与非交配季节之间存在一致性,非交配季节胆量更高的雄麝泌香量趋于更少,交配季节胆量更高的雌麝产仔数趋于更多。  相似文献   

19.
我国麝养殖是解决麝类野生种群保护和中医药麝香来源的关键环节,是极为重要的野生动物养殖业。通过调查得出,截至2011年全国养殖麝已达8400余头,主要分布于四川、陕西等省份;养殖麝种群雄雌比率为1∶0.97,成幼比率为1∶0.53,表明养殖麝种群处于快速增长状态,种群结构基本合理。结合目前麝养殖业资料的调查,分析了养殖规模、养殖技术、种源管理、产业政策对麝养殖产业发展的作用并提出提升麝养殖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