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洲华人生物科学学会第四次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6月14日至6月19日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举行。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省和香港等地区的800多位生物学家参加了这次盛会。会议编印了一册学术论文摘要集,共有475篇,内容十分广泛,包括下列三十一个专题或领域:(1)基因结构、表达及调控,(2)细胞结构及相互作用;(3)基因组及分子遗传学;(4)药物学及药剂设计;(5)致癌基因与抑癌基因;(6)人类病毒学与艾滋病;(7)基因转移技术学的近代进展;(8)心血管系统研究及临床科学;(9)肝炎与肝癌,(10)RNA病毒与反转录病毒;(11)分子  相似文献   

2.
《病毒学报》2011,(6):628-628
2012年2月24~26日在风景优美海滨城市——厦门召开的“第二届厦门冬季学术会议”。“第二届厦门冬季学术会议”由厦门大学,清华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共同主办。本届会议的主题为Major Viral Infectious Diseasesin ASIA。  相似文献   

3.
仿刺参体腔细胞和血细胞类型及体腔细胞数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应用光镜、电镜技术研究了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体腔细胞和血窦中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周年体腔细胞总数及主要类型的细胞数量。研究结果表明,仿刺参体腔细胞和血细胞形态结构相同,作者将体腔细胞分为淋巴样细胞、球形细胞、变形细胞、透明细胞、纺锤细胞和结晶细胞,其中球形细胞又分为Ⅰ型、Ⅱ型、Ⅲ型。血窦中血细胞除未见结晶细胞外,其余与体腔细胞相同。体腔细胞和血细胞均以淋巴样细胞、变形细胞、球形细胞为主,透明细胞、纺锤细胞次之,结晶细胞数量最少。从形态和结构分析,作者认为仿刺参体腔细胞和血细胞来源可能相同。周年平均的体腔细胞总数为(3.85±0.21)×106个/mL,淋巴样细胞为(1.58±0.11)×106个/mL,占细胞总数的(41±1.47)%;球形细胞为(1.16±0.13)×106个/mL, 占细胞总数的(30±0.89)%;变形细胞为(0.99±0.07)×106个/mL,占总细胞数的(25±0.98)%,三种主要类型细胞占细胞总数的(96±1.53)%。  相似文献   

4.
MarineBiotechnology 2 0 0 2年 3/ 4月 4卷 2期 14 6~ 15 4页报道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科学家HaiyanWan等 ,最近利用绿色和红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 gfp和rfp育成了二色转基因蓑 鱼由。Wan等首先利用两种组织特异的启动子 ,将绿色荧光蛋白 (GFP)和红色荧光蛋白 (RFP)表达于转基因蓑鱼由胚胎。其中的一个启动子 (CK) ,来源于细胞角蛋白基因 ,在胚胎的皮肤上皮具有特异活性 ;另一个启动子 (MLC) ,来源于肌肉特异基因 ,可编码肌球蛋白轻链 2多肽。这两个启动子可驱动两个报告基因表达在相同胚胎 ,从而使这两个基因忠实地表达于相应的组织 ,…  相似文献   

5.
利用扫描电镜和石蜡切片法对黄花补血草叶片进行解剖学研究,观察叶片营养器官中盐腺的分布、密度、结构及发育过程。结果表明:黄花补血草叶片上、下表皮有大量的盐腺分布,且下表皮的盐腺密度比上表皮的多,盐腺周围有7~9个表皮细胞呈辐射状排列;盐腺的成熟结构由12个细胞构成,中央有4个分泌细胞,每个分泌细胞都有一个明显的分泌孔,是盐分泌出的通道;分泌细胞外侧伴有4个弧形的毗邻细胞围成一圈;盐腺内部靠近叶肉细胞处有4个收集细胞。研究认为,黄花补血草盐腺由一个表皮原始细胞发育而成,分别经历单细胞时期、2细胞时期、4细胞时期、8细胞时期和12细胞时期的不同发育阶段。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扬子鳄消化系统的组织结构、超微结构、内分泌细胞种类与密度分布等,得出3个方面的结论:①从消化系统组织和细胞的演化程度看,扬子鳄尚属较原始的类群;⑦扬子鳄消化系统组织结构、细胞的超微结构和内分泌细胞的种类与分布有较大的特异性;②扬子鳄消化系统组织和细胞的结构与功能间其取食习性是适应的。还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扬子鳄消化系统组织学和细胞学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了扬子鳄消化系统的组织结构、超微结构、内分泌细胞种类与密度分布等,得出3个方面的结论①从消化系统组织和细胞的演化程度看,扬子鳄尚属较原始的类群;②扬子鳄消化系统组织结构、细胞的超微结构和内分泌细胞的种类与分布有较大的特异性;③扬子鳄消化系统组织和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同其取食习性是适应的.还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绿脓杆菌外膜蛋白OprF的理化性质、高级结构和细胞表位。[方法]采用在线软件预测OprF蛋白的理化性质;Signal P 4.1软件预测OprF信号肽序列;利用TMHMM软件预测ACFA蛋白跨膜结构;SOPMA服务器预测蛋白的二级结构;Swiss-Model程序预测OprF三维结构;综合ABCpred与Bepi Pred方案预测OprF的B细胞表位;运用神经网络法预测OprF的CTL表位;使用MHC-Ⅱ类分子结合肽程序预测OprF的Th细胞表位。[结果]OprF为亲水性蛋白;1~24位氨基酸为信号肽序列;存在多个酶切位点;无跨膜结构并定位于细胞膜外;二级结构中含无规则卷曲34.36%、α-螺旋31.90%、β-转角11.66%、β-片层22.09%;并可能存在3个B细胞表位、2个CTL表位、4个Th细胞表位。[结论]系统分析了OprF蛋白的理化性质、信号肽、跨膜结构、二级与三级结构,以及B、T细胞抗原表位。  相似文献   

9.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预测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跨膜蛋白酶丝氨酸2(transmembrane protease serine 2, TMPRSS2)的理化特性、结构特征和抗原表位,为抗SARS-CoV-2药物研发提供参考。利用ProtParam、ProtScale分析预测TMPRSS2蛋白酶的理化特性;利用COILS Server、SignalP、TMPred、TargetP Server、NetPhos Server、NetNGlyc Server服务器对TMPRSS2蛋白酶结构进行功能结构的分析预测;利用SOPMA、Pfam、SWISS-MODEL分析预测TMPRSS2蛋白酶高级结构;利用IEBD分析预测TMPRSS2蛋白酶B细胞、T细胞表位。TMPRSS2蛋白酶氨基酸组成数为492个,其中丝氨酸占比最高;亲水性较高,含10个跨膜螺旋区;具有4个磷酸化位点,3个糖基化修饰点;二级结构中无规则卷曲占据主导地位,三级结构能与已知的5ce.1.1.A(SMTL ID)模型同源建模;存在13个潜在的B细胞表位,12个得分较高的T细胞表位。  相似文献   

10.
正解析寨卡病毒结构并鉴定药物靶向位点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Duke-NUS)的研究人员在理解寨卡病毒(ZIKV)结构方面取得重要突破。相关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这些发现揭示出ZIKV病毒结构,并且鉴定出这种病毒表面上的潜在药物靶向作用位点。这一认识将有助全世界努力抵抗这种知之甚少的病毒。当前,ZIKV是公共卫生和  相似文献   

11.
正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Duke-NUS)的研究人员在理解寨卡病毒(ZIKV)结构方面取得重要突破。相关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研究揭示出ZIKV病毒结构,并且鉴定出这种病毒表面上的潜在药物靶向作用位点。这一认识将有助全世界努力抵抗这种知之甚少的病毒。当前,ZIKV是公共卫生和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棉铃虫蛾复眼的微细结构及其区域性差异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郭炳群 《昆虫学报》1988,(2):165-170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棉铃虫蛾复眼的微细结构及其区域性差异。此复眼具有小网膜细胞柱的透明带。每个小眼包括一个外凸内平的角膜,一个晶锥,四个形成晶锥、晶束的晶锥细胞和两个围绕着晶锥的主虹膜细胞,六至八个小网膜细胞和一个基细胞。晶锥末端有一短小固定的晶束。小网膜细胞柱远侧中央有似微绒毛结构的视杆束。每个小眼被六个附色素细胞围绕。 微细结构的区域性差异:1.背方小眼视杆中段横切面近似矩形,主要由六个微绒毛平行排列的三角形视小杯组成,整个视杆包含两个互相垂直的微绒毛轴;腹方、前方、后方和侧方区域的小眼视杆中段横切面为风扇形,“V”字形视小杆内微绒毛排列不平行;2.前方区域小眼视杆中段的横切面要比后方大;3.前方、腹方区域内,有的相邻小眼的小网膜细胞柱互相连结,背方、后方区域未观察到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13.
选用耐旱性不同的两个大麦品种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叶片结构的异同。结果表明:两个大麦品种的叶片发育可以分为幼叶萌发期、幼叶抽出期、幼叶生长期和叶片成熟期四个阶段,其中在幼叶萌发期,叶片结构无明显差异。经PAS染色,从幼叶生长期开始,耐旱性弱的Moroc 9-75,含淀粉粒的叶肉细胞少,淀粉粒颗粒小; 耐旱性强的HS 41-1,含淀粉粒的叶肉细胞多,淀粉粒颗粒大。遭受干旱胁迫后,两个品种的植株长势明显较弱,叶片短而窄; 表皮细胞角质层变厚,叶片中叶肉细胞变小,叶肉细胞胞间隙变大,叶肉细胞破裂现象增多; PAS染色反应显示,含淀粉粒的叶肉细胞减少,淀粉粒颗粒变小或基本没有; HS 41-1解体的细胞不如Moroc 9-75多。因此,在光镜下,叶片结构的差异,特别是细胞含有的淀粉粒大小与数量的区别,是植物对水分胁迫的一种适应; 同时叶脉对植物刚性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元英进  葛志强 《植物生理学报》2000,26(6):515-518,T001
应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原位切口末端标记检测技术和显微图像定量分析方法研究了悬乳培养中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 mairei)细胞团不同区域细胞凋亡的发生,并比较了不同区域的细胞形态。结果显示细胞团可以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区域:核心区的细胞结构已消失,可见一些分化良好的管状结构;中层区是由增殖能力旺盛的分生组织细胞所构成;外层区是由分化成熟的细胞所组成。细胞凋  相似文献   

15.
植物细胞的形态建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控制细胞形态建成的通用机制,影响形态建成的因素和形态建成的调节3个方面介绍近年来植物细胞形态建成的进展。细胞壁组分和结构的修饰改变是细胞形态建成的关键;细胞骨架的组装和活性,以及膨压的变化对于细胞的形态建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古生代轮藻类的演化和分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通过对古生代轮藻类群形态结构的比较研究,认为Trochiliscus和Moellerina具有不同的起源。前者藏卵器包围细胞右旋具横脊,底部结构两侧对称,起源于Sycidium;后者的左旋轮藻类包围细胞简单,底部结构辐射对称源于具简单直立包围细胞的Xinjiangochara。根据底部结构的对称性,将轮藻门划分为Sycidiphyceae和Charophycdeae两个纲,Sycidiphyc  相似文献   

17.
利用扫描电镜技术、叶片离析法和石蜡切片法研究了假鹰爪属Desmos 4种植物和皂帽花属Dasy-maschalon 3种植物叶片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假鹰爪属植物叶片近轴面表皮具大型球状含晶簇细胞和不含晶簇的表皮细胞两种类型,远轴面表皮细胞均具一较小的晶簇;叶肉组织明显分化为栅栏组织细胞和海绵组织细胞,油细胞分布于第2层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内,单位毫米叶宽油细胞数为4~6个;主脉维管组织被薄壁细胞分隔成束状。皂帽花属植物叶片近轴面表皮细胞形状相同,均具一晶簇,远轴面表皮细胞的晶簇和近轴面表皮细胞的晶簇相似;靠近上、下表皮的叶肉组织均分化为栅栏组织细胞,在两层栅栏组织细胞之间分化为一至几层海绵组织细胞,油细胞分布于海绵组织内,单位毫米叶宽油细胞数为2~3个;主脉维管组织形成连续的环状。由此可见两属叶的结构具有明显的差异,因而支持假鹰爪属和皂帽花属为两个独立属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彭励  李亭  胡正海 《西北植物学报》2007,27(12):2429-2437
应用常规石蜡切片方法,对乌拉尔甘草根和根状茎的结构及其发育进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乌拉尔甘草根的发育包括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初生生长和次生生长4个发育阶段.原分生组织由3层原始细胞组成,具有典型分生组织细胞的特征;初生分生组织由根冠原、表皮原、皮层原和中柱原组成;初生结构包括表皮、皮层和中柱,初生木质部为4原型,偶见3原型,内皮层细胞具凯氏带;次生生长依靠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活动完成,维管形成层源于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之间的薄壁细胞,而木栓形成层由中柱鞘细胞脱分化产生;次生结构由次生维管组织和周皮共同组成,根中央不具髓.(2)根状茎发育过程与地上茎类似,包括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初生生长和次生生长4个发育阶段.原生分生组织由原套和原体组成,其衍生细胞分化成由原表皮、基本分生组织和原形成层组成的初生分生组织;初生结构包括表皮、皮层、外韧维管束、髓和髓射线,维管束呈环形排列;位于维管束中的原形成层细胞恢复活动产生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束间形成层产生射线细胞;靠近维管束内侧的皮层薄壁组织细胞脱分化产生木栓形成层,以后形成周皮.周皮、次生维管束、射线和髓共同构成根状茎的次生结构.  相似文献   

19.
运用常规石蜡切片、显微观察及显微照相的方法, 对五爪金龙( Ipomoea cairica) 茎的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 结果表明: 五爪金龙茎的解剖结构以初生结构为主, 维管形成层已经形成, 但次生结构尚不发达。通常具3~6 个空腔, 初步推断其为裂生式分泌道; 表皮外弦向壁增厚, 具角质层, 具气孔及气室;紧贴表皮内方的1~3 层和皮层最内1~3 层的细胞可能为分泌细胞; 具双韧维管束, 木质部极为发达, 导管细胞紧密排列, 围绕内韧皮部和中央的髓而成一圆周; 形成层位于外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 茎中央是大型薄壁细胞构成的髓, 具簇晶。  相似文献   

20.
五爪金龙茎的解剖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常规石蜡切片、显微观察及显微照相的方法,对五爪金龙(Ipomoea cairica)茎的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五爪金龙茎的解剖结构以初生结构为主,维管形成层已经形成,但次生结构尚不发达。通常具3~6个空腔,初步推断其为裂生式分泌道;表皮外弦向壁增厚,具角质层,具气孔及气室;紧贴表皮内方的1~3层和皮层最内1~3层的细胞可能为分泌细胞;具双韧维管束,木质部极为发达,导管细胞紧密排列,围绕内韧皮部和中央的髓而成一圆周;形成层位于外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茎中央是大型薄壁细胞构成的髓,具簇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