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侯亚梅 《人类学学报》1992,11(3):202-215
以扫描电子显微镜为主要手段,依据Keeley的实验方法,对实验和 “盲测” 的燧石制品进行了微磨痕 (microwear) 的观察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表明在石制品的加工方式、加工对象与其可能的残留信息——石制品的使用痕迹,如以光泽、条痕、破损疤为主要特征的微磨痕之间所具有的某种实验模式,初步掌握了微磨痕研究的实验方法,取得了一些结果,并予以检验;利用扫描电镜观察 “晶体破损” 与否,可能是鉴定石制品使用或未使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石镞主要是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一种投射类复合武器的尖端,其使用方式一直为学术界所关注。本文以山西吉县柿子滩遗址环境背景和石器原料为参照,通过微痕实验,探讨射击类带尖石制品重复使用过程中微痕的动态形成过程。作者对21件实验标本分阶段累计射击337次,微痕观察121次。分析结果显示,射击类带尖石制品的重复使用情况可以通过微痕进行佐证。形态变化过程表明,尖端变化较为显著,指示应以动态思维考量出土石镞形态及其暗示的人类行为;测量数据显示,尖端及侧刃较为锋利、长度适中的标本,射击效果更好,存在多次使用的可能;微痕分析指示,若尖端产生层叠大中型折断式、阶梯式疤痕,装柄部位产生连续小型折断式或羽翼式疤痕,部分出现磨圆与光泽时可以考虑重复使用的可能。本项研究为揭示石镞背后所蕴含的狩猎策略、生计方式等人类行为信息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3.
考古标本微磨痕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侯亚梅 《人类学学报》1992,11(4):354-361
从周口店第1地点和马鞍山遗址选取了20件燧石制品,以微磨痕的实验研究为基础,以扫描电子显微镜 (简称电镜) 为主要手段,通过对比分析,尝试了不同遗址间考古标本的微磨痕分析。结果表明,周口店第1地点和马鞍山遗址的石制品的功能都具有多样性;“楔” 的功能见于马鞍山遗址,并为周口店第1地点 “使用石片较多” 的说法提供了微磨痕方面的新证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丁村遗址角页岩为原料打制实验标本,设计展开雕刻器微痕实验,并对其中部分标本按照序贯试验原理进行分阶段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角页岩雕刻器雕刻刃的使用微痕基本特征为:轻度到重度磨圆,片疤数量较少,多小中型片疤,终端形态多为羽状和阶梯状,以分散分布为主,大片疤常单独出现。分阶段实验结果表明,磨圆是以从快到慢速度生成的,片疤在不同阶段发生改变。本文旨在通过对角页岩雕刻器使用微痕的研究,为探讨考古标本功能提供可参照的数据与图像。  相似文献   

5.
水洞沟遗址是中国北方旧石器时代晚期的著名遗址,石制品原料以就地取材的白云岩为主。本文利用水洞沟地区的白云岩生产细石叶和石片,进行了29组复制使用实验。对使用痕迹的观察表明:不同加工对象和使用方式导致细石叶上出现不同的微痕特征,细石叶适于装柄使用,以刮、切、削等利用侧刃缘的运动方式效率为高,尖部用于加工硬度较低的动植物效果较好。对比燧石、黑曜岩等不同石料的微痕实验数据可知,不同石料的产品,其使用痕迹存在一定差异。本文对白云岩细石叶的微痕实验,探讨了其适宜的使用方式和加工对象的范围,为分析水洞沟地区出土的白云岩细石叶功能提供了可资参考、对比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6.
石制品技术研究作为一项拥有60多年历史的研究手段,已经形成了完善的理论体系和操作程式,可以反映古人类的行为特征、认知能力等多方面的信息。技术阅读是石制品技术分析过程中最重要的研究手段之一。其中,对石核剥片过程的复原是技术阅读的核心,也是分析整个石器生产过程的基础,提高石制品技术阅读的准确性是研究人员需要不断追求的目标。本文以采集自宁夏水洞沟遗址附近的白云岩、石英岩等为原料,参照微痕分析的盲测手段,通过石制品打制实验、初步技术阅读(“盲测”)、拼合分析校正、重复交叉技术阅读等方式,揭示影响技术阅读准确性的相关因素,提出提高技术阅读准确性的方法,并对“盲测”实验在石制品技术阅读中的重要性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7.
沂源上崖洞石制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记述了1981年在山东省沂源县上崖洞发现的石制品,并仿制了有关类型的石器,进行切削、刮和钻孔试验,然后用电镜和体视显微镜(OLYMPUS SZH-151)观察其使用微痕。通过实验标本和上崖洞的石器二者对比观察和分析,认为本文所记述的石器主要用于切割和钻孔。根据洞内地层堆积,可以确定上岩洞石制品的时代晚期。  相似文献   

8.
海城仙人洞遗址出土钻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玉才 《人类学学报》1995,14(3):219-226
本文运用实验考古学方法,在模拟制作和使用脉石英钻器的基础上,记述了用脉石英钻器钻孔所产生的使用微痕的特点,并讨论了制作疤与使用微痕的区别,进而对海城仙人洞遗址出土的从形态上鉴定为钻器的标本做微痕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它们中后部分所见使用微痕基本具有钻孔形成的特点。因而这部分石器的功能应该是钻,是名符其实的钻器。  相似文献   

9.
在古食性研究中,牙齿微痕是指动物在咀嚼食物的过程中在牙齿咬合面上产生的微观磨损痕迹。不同食性的动物具有不同的牙齿微痕特征,因此可以通过研究牙齿微痕特征来重建灭绝动物的古食性,为探讨动物演化和古生态环境变化提供重要信息。本文主要介绍牙齿微痕作为一种简单而高效的古食性重建方法在古生物领域中的应用。本文主要内容包括牙齿微痕的发展历史,形成机理与应用,以及近年来被广泛应用的牙齿微痕定量化分析——表面纹理分析法,并在最后浅谈了牙齿微痕研究未来可能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虎头梁遗址位于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盆地, 距今1万年左右, 出土的石制品加工精致、器型稳定。本文选择其中代表性的尖状器进行功能研究, 通过微痕分析探讨其使用方式, 并结合其形态特征探讨器物类型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对5个亚类型共52件标本的研究表明, 虎头梁尖状器具有专业分工, 并被装柄使用。这种工具的制作和使用特征反映了更新世末期虎头梁人群通过提高工具的效能来应对环境变化的生存策略。  相似文献   

11.
石器作为人类物质文化的记录者,在史前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石器功能和使用方式的探讨是考古学关注的问题之一。目前国内石器研究的主要手段是从器物形态出发,进行类型学的研究,针对石器具体功能及使用方式的实证研究较为缺乏,对磨制石器的研究尤为不足。有鉴于此,本研究以中原地区舞阳贾湖遗址出土的磨制石器为研究对象,利用微痕分析和实验考古的方法,对石器的功能、使用方式及加工对象进行分析和判断。结果表明:石镰的主要功能是收割禾本科植物;石刀主要用于加工禾本科植物、木材和兽骨等;石斧的功能主要是加工木材,另外还可能承担加工兽皮和兽骨的工作;石锛的主要功能与木作有关;石凿在形态上有所区别,但其加工对象主要是木材;石铲的功能以掘土为主。微痕分析的结果使我们对贾湖聚落磨制石器的功能有了客观的认识,可以看出石器的功能并不单一,广泛存在着"一器多用"的现象。本研究从石器使用的角度,揭示了史前人类的生产活动和行为特点,同时也为研究先民的生业经济状况提供了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12.
Reconstructing ancient technical gestures associated with simple tool actions is crucial for understanding the co-evolution of the human forelimb and its associated control-related cognitive functions on the one hand, and of the human technological arsenal on the other hand. Although the topic of gesture is an old one in Paleolithic archaeology and in anthropology in general, very few studies have taken advantage of the new technologies from the science of kinematics in order to improve replicative experimental protocols. Recent work in paleoanthropology has shown the potential of monitored replicative experiments to reconstruct tool-use-related motions through the study of fossil bones, but so far comparatively little has been done to examine the dynamics of the tool itself. In this paper, we demonstrate that we can statistically differentiate gestures used in a simple scraping task through dynamic monitoring. Dynamics combines kinematics (position, orientation, and speed) with contact mechanical parameters (force and torque). Taken together, these parameters are important because they play a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a visible archaeological signature, use-wear. We present our new affordable, yet precise methodology for measuring the dynamics of a simple hide-scraping task, carried out using a pull-to (PT) and a push-away (PA) gesture. A strain gage force sensor combined with a visual tag tracking system records force, torque, as well as position and orientation of hafted flint stone tools. The set-up allows switching between two tool configurations, one with distal and the other one with perpendicular hafting of the scrapers, to allow for ethnographically plausible reconstructions. The data show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estures: scraping away from the body (PA) generates higher shearing forces, but requires greater hand torque. Moreover, most benchmarks associated with the PA gesture are more highly variable than in the PT gesture.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different gestures used in ‘common’ prehistoric tasks can be distinguished quantitatively based on their dynamic parameters. Future research needs to assess our ability to reconstruct these parameters from observed use-wear patterns.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巫山县迷宫洞是一处重要的晚更新世晚期的古人类遗址, 其绝对年代为距今13150±190年。本文研究了这一遗址出土的犀牛化石, 材料包括头骨碎块、下颌、牙齿及数件头后骨骼。这些材料被鉴定为梅氏犀或称基什贝尔格犀(Stephanorhinus kirchbergensis), 是这个种已知时代最晚和分布最为靠南的记录。适合温带气候的S.kirchbergensis在中-晚更新世南下至长江流域, 可能是受到冰期寒冷气候的压迫所致。以迷宫洞和其他长江流域的S.kirchbergensis为基础, 通过对比, 认为我国南方、北方以及欧洲的S.kirchbergensis在颊齿形态上存在明显的区别, 从而将这个种分为三个类型。另外, 本文还对我国南方更新世的犀牛种类, 特别是中国犀(Rhinoceros sinensis), 进行了全面地厘定。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分析雕刻器技术及制作过程,提出雕刻器的斜棱刃应作为主要使用部位的假设。作者结合我国长白山地区吉林大洞遗址出土的黑曜岩斜刃雕刻器材料,运用微痕观察,发现斜棱刃上存在三种不同特征的痕迹及痕迹组合。随后,通过模拟雕刻器技术打制雕刻器标本,并用其斜棱刃对不同材质的加工对象进行横向"刮刨"的动作,结果产生与考古标本上一致的特征,证实假设成立。根据对部分被加工的骨角器表面情况分析,推测斜刃雕刻器的主体功能是"微加工",达到器物表面逐渐光滑的结果,为探讨磨制骨器技术起源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Mouse blastomeres exposed to cytochalasin B (CB) at subsequent stages of cytokinesis become spherical within 5–15 min. This change of form is preceded by rapid constriction of the furrow and by shape changes in the nonfurrow region such as blebbing, surface expansion, and formation of additional constrictions. While rounding up of blastomeres is completed within a few minutes in CB, 0.5 hr is the minimal duration of treatment that prevents resumption of cytokinesis after removal from CB.  相似文献   

16.
章黎黎  李兴武 《西北植物学报》2013,33(11):2346-2350
为了简便而快速制作适用于光学显微镜观测的苹果属植物果实表皮标本,采用7种方法分别对小金海棠果实表皮进行整体制片后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特征,比较制片效果。结果表明:用离析刮片法、指甲油印迹法、刮片法和煮沸剥离刮片法制备的标本在光学显微镜下均呈现出清晰结构,其中煮沸剥离刮片法的制片效果最佳。因此,煮沸剥离刮片法最适用于苹果属植物果实表皮整体制片,该方法操作简便且效率高。  相似文献   

17.
Bioactive lysophospholipids and their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Lysophosphatidic acid (LPA) and sphingosine 1-phosphate (S1P) are serum-borne lysophospholipids that signal through their cognate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 to evoke a great variety of responses in numerous cell types. In addition to stimulating cell proliferation and survival, LPA and S1P induce profound cytoskeletal changes through Rho-mediated signaling pathways, leading to such diverse responses as cell rounding, neurite retraction, and modulation of tumor cell invasiveness (transcellular migration). A major recent advance is the identification of a subfamily of heptahelical receptors for LPA and S1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