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紫茎泽兰9-羰基-10,11-去氢泽兰酮分布积累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羰基-10,11-去氢泽兰酮为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的主要致肝脏毒性成分及杀虫的生物活性成分。从紫茎泽兰叶片中分离提纯得到9-羰基-10,11-去氢泽兰酮(Euptox A)标准品,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紫茎泽兰中Euptox A含量的分析方法。采用C18反相色谱柱,柱温30°C,以甲醇-水(60:40,v/v)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1、检测波长为255 nm进行测定。Euptox A在紫茎泽兰中的添加回收率为97.3%–103.7%,检测限为0.4μg.g–1。利用建立的方法测定Euptox A在紫茎泽兰体内分布与积累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Euptox A主要分布在紫茎泽兰的叶片中,且在营养生长期积累量高,生殖生长期积累量低。该方法快速、简捷,可用于紫茎泽兰原料及其产品中Euptox A成分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从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酚类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咖啡酸(1)、阿魏酸(2)、芥子醛(3)、苯乙基阿魏酯(4)、3,4-二羟基苯甲酸(5)、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6)、3,4-二甲氧基苯甲酸(7)、没食子酸(8)、3-(3,4-二羟基苯基)-1-丙醇(9)、2-香豆酸-β-D-吡喃葡萄糖苷(10)和4-O-β-D-葡萄糖苷-3,5-二甲氧基苯基-乙基酮(11)。化合物3~9和11为首次从紫茎泽兰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背景】紫茎泽兰潜在的化感效应可能是其具有极强入侵性的重要原因。目前,针对紫茎泽兰潜在化感活性物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偏小极性的萜烯类化合物,而对大极性化学物质的研究相对较少。【方法】采用活性跟踪分析法对紫茎泽兰乙酸乙酯提取物大极性亚组分进行潜在化感活性物质的跟踪分离,并用现代波谱技术解析其化学结构,最后就分离获得的单体成分与已报道的化感活性物质羟基泽兰酮(2)和泽兰二酮(3)以及信号分子JA-Ile在抑制拟南芥种子萌发和幼苗根生长方面进行潜在化感活性的对比分析。【结果】分离鉴定出一个具有潜在强化感活性的大极性化合物2.香豆酸葡萄糖苷(1),研究发现该化合物虽然对拟南芥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不显著,但在0.1mmol·L^-1的浓度条件下对拟南芥幼苗根生长却有着比羟基泽兰酮和泽兰二酮更为显著的抑制活性,且其抑制作用的浓度一活性关系与信号分子JA-Ile类似。【结论与意义】紫茎泽兰中潜在大极性的非萜烯类化感活性物质对于紫茎泽兰的综合化感效应可能同样具有重要而不可或缺的作用,化合物1等潜在大极性化感活性物质的逐步揭示对于系统解析紫茎泽兰的化感效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津优35号黄瓜为材料,采用根尖悬空气培养的方法,研究了紫茎泽兰提取物对黄瓜根边缘细胞的化感胁迫,以及外源NO缓解化感胁迫的效应.结果表明: 1000 mg·L-1紫茎泽兰提取物对黄瓜根尖有明显的伤害作用,根尖组织结构被破坏,根尖表层细胞脱落,细胞排列混乱且疏松;这些伤害能够被外源NO有效缓解.与对照相比,紫茎泽兰提取物处理黄瓜幼苗根尖根边缘细胞(RBC)的数量和细胞活率被显著抑制,分别降低54.5%和97.2%,细胞凋亡率升高12.3倍,RBC的黏胶层厚度增加31.4%,根边缘细胞根冠果胶甲基酯酶(PME)活性显著增加.与紫茎泽兰提取物处理相比,提取物胁迫下添加外源NO处理的RBC数量和细胞活率分别增加72.4%和146.0%,细胞凋亡率和RBC黏胶层厚度分别降低30.7%和15.0%,PME活性在处理72 h时降低了14.3%.紫茎泽兰提取物对黄瓜RBC产生细胞毒性,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和死亡,破坏RBC对根尖的保护,提取物进一步对根尖产生胁迫伤害,破坏根尖的组织结构.外源NO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提取物对黄瓜根尖及RBC的化感胁迫伤害.  相似文献   

5.
马金虎  杨文秀  孙亮亮  陈皓  赵倩  杨小环 《生态学报》2018,38(10):3514-3523
为探讨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提取物对植物种子萌发和早期幼苗生长的影响及其生理机理,以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和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3种常见的田间杂草为材料,采用根悬空培养等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紫茎泽兰提取物对3种杂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根尖组织结构、根系边缘细胞(root border cell,RBC)生理特性和根冠果胶甲基酯酶(pectin methyl esterase,PME)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紫茎泽兰提取物对3种植物种子萌发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000 mg/L紫茎泽兰提取物处理后,3种杂草幼苗的根尖均有不同程度的伤害,如根尖肿胀、抽缩或变形;根尖表层细胞脱落、内层细胞排列混乱。紫茎泽兰提取物处理能显著抑制3种杂草幼苗根尖RBC的数量(分别比对照降低了44.5%、48.3%和64.0%);诱导RBC凋亡(凋亡率分别达到81.7%、91.3%和97.1%)并显著增加RBC的黏胶层厚度(分别比对照增加了99.0%、65.5%和61.1%)及诱导PME活性升高。这些结果表明:紫茎泽兰提取物抑制了3种杂草根边缘细胞的产生,并诱导了根尖边缘细胞凋亡,因而破坏了根边缘细胞对根尖的保护系统,最终抑制了根系的生长发育。研究为将紫茎泽兰提取物用于植物源除草剂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小花假泽兰精油的提取条件,采用GC-MS法分析测定精油的化学成分,并初步测定精油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萃取小花假泽兰精油的较佳工艺条件为:采用先静态后动态的萃取方式,静态萃取时间20 min,动态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55℃,萃取压力35 Mpa,CO_2体积为40 mL/g,CO_2 流速为0.5~1.0 mL/min;从超临界CO_2萃取的小花假泽兰精油中鉴定了64种成分,占精油总量的79.80%,主要有萜类、醇类、脂肪酸、酯类、甾体类等;生物测定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萃取物对小麦赤霉病菌和小麦纹枯病菌菌丝生长的EC_(50)分别为119.55 mg/L和78.27 mg/L. 果.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萃取小花假泽兰精油的较佳工艺条件为:采用先静态后动态的萃取方式,静态萃取时间20 min,动态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55℃,萃取压力35 MPa,CO_2体积为40 mL/g,CO_2 流速为0.5~1.0 mL/min;从超临界CO2萃取的小花假泽兰精油中鉴定了64种成分,占精油总量的79.80%,主要有萜类、醇类、脂肪酸、酯类、甾体类等;生物测定结果表 ,超临界CO_2萃取物对  相似文献   

7.
黄连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模型对黄连不同部位提取物进行活性评价,并与阳性对照Acarbose比较,发现黄连不同部位均有一定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其中,黄连根茎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抑制活性最高(IC_(50)=20.72 μg/mL),黄连种子石油醚部位(IC_(50)=40.86 μg/mL)和黄连叶石油醚部位(IC_(50)=62.85 μg/mL)的活性次之.3个部位的提取物活性均远大于阳性对照Acarbose(IC_(50)=1081,27 μg/mL).不同部位比较,根茎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最好,这3种提取物抑制活性均比阳性对照高;同一部位不同提取物比较,石油醚和甲醇提取物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一般要高于乙酸乙酯提取物.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白菊木[Gochnatia decora(Kurz)A.L.Cabrera]的化学成分,从其树皮甲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部位分离出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栓酮(1)、木栓醇(2)、齐墩果酸(3)、齐墩果烯(4)、豆甾醇(5)、β-谷甾醇(6)、棕榈酸(7)、正十五烷酸(8)、十四烷酸-1-甘油酯(9)、对羟基苯甲酸甲酯(10)和没食子酸甲酯(11),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白菊木属植物中发现。采用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产生一氧化氮(NO)模型和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抑制试验对单体化合物1~4进行了抗炎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3和4具有明显的NO抑制活性(IC5010μmol L–1),化合物2、3和4具有一定的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替代控制紫茎泽兰的本地植物及探讨提高替代控制效率的方法,通过盆栽实验并利用相对产量(RY)和竞争攻击力系数(A)衡量了3种本地植物与紫茎泽兰的竞争关系,同时评估了活性炭(AC)、杀真菌剂(FC)和二者联合(AC+FC)对它们竞争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添加任何物质条件下:紫茎泽兰与南酸枣混种时,紫茎泽兰的生物量明显高于单种(P<0.05),其RY和A分别显著大于1和0(P<0.05);紫茎泽兰分别与假地豆和狗尾草混种时,紫茎泽兰的株高和生物量均明显低于单种(P<0.05),其RY和A均分别显著小于1和0(P<0.05)。说明紫茎泽兰的竞争力强于南酸枣而弱于假地豆和狗尾草,假地豆和狗尾草可以在一定区域作为替代控制紫茎泽兰的潜在目标植物。(2)与不添加任何物质相比,紫茎泽兰与南酸枣混种时,AC、FC及AC+FC处理增加了紫茎泽兰的根冠比,降低了其地上生物量比,也降低了南酸枣的生物量(P<0.05);紫茎泽兰与假地豆混种时,AC和AC+FC处理增加了假地豆的株高和生物量,FC处理增加了紫茎泽兰的株高(P<0.05);紫茎泽兰与狗尾草混种时,AC和A...  相似文献   

10.
紫茎泽兰乙醇提取物对棉铃虫生长发育和繁殖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研究了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乙醇提取物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生长发育和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给棉铃虫幼虫饲喂含紫茎泽兰提取物浓度分别为0.088、0.44、2.2和11 g/kg的饲料时,棉铃虫的死亡率显著高于对照,而羽化率和蛹重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在棉铃虫成虫产卵实验中,0.08、0.4和2 g/L紫茎泽兰提取物对产卵有一定引诱作用,而10 g/L则对产卵有驱避作用。取食浓度分别为0.08、0.4、2和10 g/L紫茎泽兰提取物的棉铃虫卵孵化率降低。表明取食紫茎泽兰提取物对棉铃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有明显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紫茎泽兰的化学成分初报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紫茎泽兰(Eupalorium adenophorum Spreng)原产中美墨西哥,现在滇南一带广泛分布,对林、牧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其化学成分研究未见报道。 从紫茎泽兰的叶和花序中,分到九个单体,经详细的光谱解析和与标准品对照,其中五个成分的化学结构分别为:正三十二烷n-dotriacontane(1),β-谷甾醇β-sitosterol(2),豆甾醇stigmasterol(3),蒲公英醇棕榈酸酯taraxasteryl palmitate(4),蒲公英醇乙酸酯taraxastcryl acetate(5)。  相似文献   

12.
银胶菊叶和花提取物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毒杀活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进一步明确银胶菊(Parthenium hysterophorus L.)的杀线虫活性,对银胶菊叶和花的不同溶剂提取物、甲醇提取物的不同萃取物以及甲醇提取物碱水层的不同极性组分对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 Chitwood)的杀虫活性进行了检测,并对不同提取物、萃取物和萃取组分进行了生物碱的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银胶菊叶和花的蒸馏水、甲醇、乙酸乙酯和石油醚提取物的得率分别为24.5%和20.3%、19.6%和10.9%、6.8%和7.7%、2.0%和2.7%,其中,叶和花的蒸馏水和甲醇提取物的杀线虫活性均较强,而石油醚提取物的杀线虫活性最弱.用质量体积分数1.0%和0.5%的叶和花蒸馏水提取物分别处理24和48 h后试虫的校正死亡率均达到100.00%;用质量体积分数1.0%和0.5%的叶和花甲醇提取物处理48 h,试虫的校正死亡率均大于90%.叶和花甲醇提取物的碱水层、三氯甲烷Ⅰ层和Ⅱ层萃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杀线虫活性,其中,用质量体积分数1.0%的花和叶碱水层萃取物以及花的三氯甲烷Ⅰ层萃取物分别处理48 h,试虫的校正死亡率均为100.00%,而三氯甲烷Ⅱ层萃取物的杀线虫活性最弱.银胶菊叶和花甲醇提取物碱水层的11个不同极性组分(A1~A11)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杀线虫活性,其中,用质量体积分数0.2%和0.1%花的A2[溶剂为V(三氯甲烷)∶V(甲醇)=10∶1]和A7[溶剂为V(三氯甲烷)∶v甲醇)=1∶1]组分以及叶的A2和A6[溶剂为V(三氯甲烷)∶V(甲醇)=2∶1]组分处理48 h后,试虫的校正死亡率均达100.00%,显著高于其他组分.定性实验结果表明:银胶菊叶和花中具有杀线虫活性的提取物、萃取物和萃取组分中均含有生物碱.研究结果说明:银胶菊花的杀线虫活性高于叶片,其毒杀活性不仅与提取部位及溶剂的种类和极性有关,还与提取物浓度及作用时间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了肉豆蔻果实乙酸乙酯部位的二芳基丙烷类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运用硅胶、反相RP-18材料和Sephadex LH-20凝胶等色谱技术共分离了5个二芳基丙烷类化合物。通过一维和二维核磁、高分辨质谱等波谱技术和文献数据对比将其结构分别鉴定为1-(3′,4′-dihydroxyphenyl)-3-(4″-methoxyphenyl)-propane(1)、1-(4′-hydroxy-3′-methoxyphenyl)-3-(2″-hydroxy-4″-methoxyphenyl)-propane(2)、horsfielenidine A(3)、1-(2′-hydroxy-4′-methoxyphenyl)-3-(3″,4″-methylenedioxyphenyl)-propan-2-ol(4)和virolanol B(5),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体外NO生成抑制活性测试发现,化合物1(IC_(50 )=4.00μmol/L)在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细胞中表现出较强的NO生成抑制作用,且明显强于阳性对照L-NMMA(IC_(50 )=10.18μmol/L)。  相似文献   

14.
紫茎泽兰化感作用对9种草本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背景】紫茎泽兰是一种入侵我国的世界性恶性杂草,给当地的农、林、畜牧业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使生态环境面临"绿色灾难"。紫茎泽兰的化感作用是其成功入侵的重要原因,其化感物质对当地植物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培养皿滤纸法研究了紫茎泽兰叶片水提液对9种草本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这些植物包括紫茎泽兰入侵早期直接与之竞争的云南草本植物:鲁梅克斯、高丹红、鸭茅(安巴)、苕子、胡枝子,以及为替代控制紫茎泽兰而引进的外来优良牧草:紫花苜蓿(敖汉)、白三叶(海发)、红三叶、黑麦草(速达)。【结果】紫茎泽兰叶片提取液对9种受体植物种子萌发均具有化感作用。低浓度提取液对受体植物的化感作用较弱(对部分植物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高浓度提取液对受体植物的化感作用较强,且能降低种子发芽率及发芽速率,其中,发芽速率对化感作用更敏感。不同植物对紫茎泽兰化感作用的敏感程度不同,鲁梅克斯、鸭茅和苕子对紫茎泽兰的化感作用较敏感;黑麦草、胡枝子和高丹红最不敏感;紫花苜蓿、红三叶和白三叶对低浓度紫茎泽兰叶片水提液不敏感,对高浓度提取液较敏感。【结论与意义】不同植物种子对紫茎泽兰化感作用的敏感性存在差异,研究结果有利于了解紫茎泽兰成功入侵的机制,并可为筛选具有替代控制潜力的优良牧草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的化学成分,从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 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万寿菊苷(1)、7-O-(6-methoxykaempferol)-β-D-glucopranoside (2)、4'-甲基醚万寿菊苷(3)、3-O-(6-methoxykaempferol)-β-D-glucopranoside (4)、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5)、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 (6)、1,4-bis(2-benzoxazolyl)naphthalene (7)。其中化合物1~4 为首次从紫茎泽兰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紫茎泽兰提取物对美洲大蠊和米蛾的忌避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Y”型嗅觉仪和培养皿用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提取物对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L.)和米蛾Corcyra cephalonica(Stainton)的忌避效果进行生物测定。结果表明,紫茎泽兰精油0·028g/L剂量对美洲大蠊忌避活性最高,平均忌避活力为78·28%,显著高于粗提物各剂量的忌避活力,而对米蛾幼虫生物测定的结果表明,10g/kg粗提物的剂量对其忌避效果最好,平均忌避活力为80·86%。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的化学成分,从其地上部分茎和叶中分离得到4个酚酸衍生物和5个甾体化合物。经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2-羟基苯丙醇(1)、香豆素(2)、去甲氧基英西卡林(3)、英西卡林(4)、3β-acetoxy-25-hydroxydammara-20,23-diene(5)、3β-acetoxy-24-hydroxydammara-20,25-diene(6)、豆甾-4,22-二烯-3-酮(7)、豆甾醇(8)和β-胡萝卜苷(9)。化合物1、2、5~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紫茎泽兰被列为我国危害最严重的外侵植物,为探索其侵入机制,以四川省凉山州的3种主要土壤?红壤、黄壤和紫色土为研究对象,比较了根际和非根际土壤(距离根系约20 cm)的酶活性及细菌群落。结果表明,尽管土壤类型不同,根际酶活性(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酶、脲酶和蔗糖酶)及微生物量碳氮显著高于非根际,说明紫茎泽兰的根系生命活动促进根际微生物生长繁殖,数量增加,活性增强,有益于土壤养分供应,促进紫茎泽兰生长,提高生存竞争优势。在不同类型的土壤中,紫茎泽兰根际细菌的分类单元数和主成分方差比非根际降低或无显著变化,说明紫茎泽兰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因土壤而异。3种土壤的优势菌株种类差异极大,根际20种优势细菌中仅链霉菌1(Streptomyces1)为共有菌株,非根际仅有绿弯菌(Chloroflexi KD4-96)为共有菌株,说明紫茎泽兰能在细菌群落不同的土壤上生长,具有极强的适应性。但是,3种土壤的优势细菌均为放线菌门、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合计占细菌总量的60.69%—78.75%;就同一种土壤而言,根际20种优势细菌中有8—11株与非根际相同。因此,土壤类型是决定细菌群落的主要因素,但因紫茎泽兰入侵而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用AFLP技术分析紫茎泽兰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27  
利用AFLP技术,选择EcoRI/MesI这一酶切组合,应用6对E 3/M 3引物组合进行选择性扩增,检测了24个地区的紫茎泽兰种群的基因组DNA多态性。共扩增出509个遗传位点,其中392个多态位点,多态率为77.01%。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50,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9,Shannon信息指数(I)为0.42。并通过Jaccard的方法将电泳带矩阵转化为遗传相似性系数矩阵,进行了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被检测的24个紫茎泽兰种群遗传多样性丰富;丰富程度与入侵定植时间有关,最早受紫茎泽兰入侵的云南省遗传多样性最丰富,变异最大,大致分为9个类群,紫茎泽兰的遗传基因可能对该省多样的气候条件或生境产生了明显的适应性变化;新入侵地区的则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低,并与云南省临近地区具有明显的种源地的地源性亲缘关系。子实的风媒传播是紫茎泽兰入侵的主要途径,样点间均具有明显的地源性亲缘关系;水媒也可能是该草传播的途径之一。紫茎泽兰可能首先从缅甸、越南、老挝经风媒入侵我国云南南部,逐渐扩散入侵中北部,又从云南北部和东部传入四川、贵州、广西、湖北等省。  相似文献   

20.
研究小驳骨(Justicia gendarussa Burm.f.)中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综合运用反复硅胶柱色谱、ODS开放柱、凝胶柱色谱、反相半制备型HPLC,对小驳骨的95%乙醇提取物中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HR-ESI-MS、NMR等光谱数据及X射线单晶衍射共鉴定了21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2,3,3a,5-四氢-1H-苯并[d]吡咯并[2,1-b][1,3]恶嗪-1-酮(1)、4′-羟基苯乙酮(2)、apocynin(3)、白首乌二苯酮(4)、对羟基苯甲醛(5)、水杨酸(6)、2,4-二羟基苯乙酮(7)、2,5-二羟基苯乙酮(8)、1,3,5-三甲氧基苯(9)、丁香酮(10)、壬二酸(11)、(+)-松脂素-O-β-D-吡喃葡萄糖苷(12)、corchoionoside C(13)、patuletin-3-O-glucoside(14)、commicarpiflavonol glucoside A(15)、1,2,3-三甲氧基-5-硝基苯(16)、4-硝基苯酚(17)、单油酸甘油酯(18)、tetradecanoate(19)、硬脂酸(20)、棕榈酸(21)。化合物1、16为新天然产物,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对从中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抗炎活性的筛选,其中,槲皮素作为阳性药,其IC_(50)值为16.94±0.40μM。化合物4、6、8具有显著的抗炎活性,其值均小于16.94±0.40μ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