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多在商业上广泛应用的细胞株,包括杂交瘤和骨髓瘤细胞,在细胞培养中都会发生程序性死亡,这使培养效率降低。本文简要介绍程序性细胞死亡的特征、与这一过程有关的基因、细胞培养中如何抑制程序性死亡以及常用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中的类caspases蛋白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细胞程序性死亡对于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及病理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物学意义。现有的实验证据表明,细胞程序性死亡在动物和植物中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各有特点。在植物中,VPEs、metacaspases和saspases等酶类在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该文详细比较了动、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差异,并阐述TVPEs、metacaspases和saspases三种类caspases蛋白酶在植物程序性细胞死亡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多胺被认为是影响细胞存活的一个关键分子。有证据显示,多胺可直接或间接参与细胞程序性死亡的调控。多胺与细胞程序性死亡直接相关,是指其参与特定的生物学过程及与导致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分子/结构发生相互作用;间接相关,是指多胺通过调控细胞程序性死亡的代谢衍生物,如异化和互变产物来调控这一过程。此外,多胺代谢过程中的细胞毒性产物也参与到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级联反应中。因此,对动植物中依赖于多胺的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4.
细胞程序性死亡对于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及病理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物学意义。现有的实验证据表明, 细胞程序性死亡在动物和植物中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也各有特点。在植物中, VPEs、metacaspases和saspases 等酶类在细胞程序 性死亡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该文详细比较了动、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差异, 并阐述了VPEs 、metacas pases 和saspases三种类caspases蛋白酶在植物程序性细胞死亡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程序性细胞死亡是一种程序化的主动性细胞死亡,半胱胺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家族(在该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基于Caspase在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将程序性细胞死亡分为两大类:Caspase依赖型和Caspase非依赖型.前者即典型的凋亡,后者包括自体吞噬、副凋亡、有丝分裂灾变、凋亡样程序性死亡、坏死样程序性死亡等.这些Caspase非依赖型的细胞程序性死亡途径与生理及病理现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一直被看做是细胞凋亡(apoptosis).随着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深入,新的细胞死亡途径逐渐被揭示出来,如胀亡、自噬、副凋亡等.这些通路有些是caspase依赖的,有些不依赖于caspase途径.在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中,各种通路不是单独起作用的,而是相互交联的,有彼此重叠的机制出现.目前,Clarke形态学分类法是得到大多数学者认可的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分类方式.按照该分类法,可将PCD分为3大类,即:Ⅰ型细胞程序性死亡、Ⅱ型细胞程序性死亡和Ⅲ型细胞程序性死亡.  相似文献   

7.
高崇明  殷莹  冯磊  李荫蓁 《动物学报》1999,45(2):214-217
足叶乙甙可以诱导上海四膜虫大核在形态和生化方面出现类似程序性死亡的典型特征,如染色质凝集成颗粒状;分散的核仁连接成串;DNA凝胶电泳出现阶梯状条带;彗星电泳出现慧尾。这就提示,利用足叶乙甙诱导四膜虫大核发生类似程序性死亡是一个有用的实验模式,它可能对阐明在自然状态下大核类似程序性死亡的机理有启发和借鉴意义。同时也提出了染色体形态特征变化和彗星电泳有可能作为鉴定四膜虫大核发生类似程序性死亡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细胞程序性死亡在植物适应逆境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细胞程序性死亡是近年来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它不仅在植物生长发育中起重要作用,而且与植物适应逆境也密切相关。本文就细胞程序性死亡在植物适应逆境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综述,以期对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和对植物适应逆境的潜力有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在多细胞有机体的组织内稳态维持和正常发育过程中,细胞程序性死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细胞程序性死亡有多种形式(如细胞凋亡、类细胞凋亡和类坏死等),其中了解较清楚的是细胞凋亡。一直以来,胱冬肽酶(caspase)被认为是细胞凋亡发生中关键的一种蛋白酶。但是最近的研究表明,包括细胞凋亡在内的一些细胞程序性死亡可以以一种不依赖胱冬肽酶的方式发生。细胞程序性死亡与胱冬肽酶之间存在非依赖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
缺血性脑损伤与程序性死亡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脑缺血后细胞会产生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并参与脑损伤;神经元的迟发性死亡属于PCD。脑缺血后细胞内钙增加,一氧化氮的生产、脂质过氧化反应、P53基因的表达等,在程序性死亡的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细胞程序性死亡与生态适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林久生  王根轩 《生命科学》2002,14(4):232-233,207
细胞程序性死亡是多细胞有机生命周期中正常的组成部分,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的存在对生物体是一种保护机制。它是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也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2.
程序性细胞死亡及其激光FCM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学耕 《激光生物学报》1994,3(2):441-443,436
程序性细胞死亡是细胞生理性死亡最常见的形式,是细胞对其周围环境信号的主动反应。在此过程中细胞发生一系列特征性的变化,一些基因表达参与或调控此过程。FCM是检测研究程序性细胞死亡的重要手段。诱导肿瘤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是肿瘤治疗的新途径。程序性细胞死亡的检测对肿瘤治疗研究及其临床疗效判断都有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细胞凋亡与细胞程序性死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细胞凋亡与程序性死亡是多细胞动物生命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正常过程,它与细胞增殖具有同样重要意义。细胞凋亡与程序性死亡失控不仅扰乱发育,还导致病变。因此,这一领域的研究受到生命科学研究者的广泛重视,进展很快。本文从凋亡的定义、形态学特点、诱导、生物化学背景、基因调控等5个方面综合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庄强  宁德刚 《微生物学通报》2009,36(6):0905-0909
mazEF是细菌染色体上的“毒素?抗毒素系统”基因(Toxin-antitoxin system, TA系统), 可介导胁迫诱导细菌细胞程序性死亡。本文介绍了mazEF系统的遗传结构特征、生理生化功能、环境胁迫激活mazEF系统介导的细菌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机制, 参与细胞死亡过程中的细胞信号和细胞因子的调控, 以及关于mazEF系统介导的细菌细胞程序性死亡理论的争论, 提出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细菌细胞程序性死亡理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程序性坏死(necroptosis)是一种新型的细胞程序性死亡类型,受细胞内信号因子的调控,但同细胞凋亡有着显著区别。程序性坏死的发生需要一系列分子传递和执行死亡信号,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RIP1和RIP3是关键的调控因子。这种细胞死亡模式在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昆虫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昆虫发育和抵抗病原微生物的入侵过程中,细胞凋亡与自噬性死亡现象十分常见。昆虫细胞凋亡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的成果,但是有关细胞自噬程序性死亡的研究还正在深入。昆虫细胞凋亡的信号通路至少有3条:一条类似于线虫细胞的凋亡信号通路,另一条类似于哺乳动物细胞的凋亡信号通路, 还有一条不依赖于胱天蛋白酶的凋亡信号通路。在昆虫的多种组织细胞中,细胞凋亡与自噬程序性死亡在信号通路上存在互串(cross talking),可以相互促进、抑制或替代。了解昆虫细胞程序性死亡对防治害虫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植物在生长发育和抵抗逆境时都会发生细胞程序性死亡,植物受体激酶在细胞死亡调控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植物细胞可以通过质膜表面的受体激酶感受细胞间及环境信号,并将信号传递到下游,诱导一系列级联反应,导致细胞程序性死亡。植物受体激酶BAK1在植物程序性死亡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BAK1与BRI1、FLS2、BIR1、EFR、BIK1等受体激酶互作,识别和转导胞外信号,共同调控细胞死亡。该文以BAK1为中心,综述了近年发现的参与植物细胞死亡调控的BAK1受体激酶复合物介导的信号转导机制,并提出需要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丁伟  尚蕾  熊鲲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12):2345-2348
神经元的死亡是许多神经系统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急性青光眼等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传统认为,细胞死亡有凋亡、自噬、坏死三种方式,凋亡和自噬为程序性的细胞死亡,坏死为非程序性的死亡途径。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了一种名为程序性坏死(necroptosis)的可调控的坏死,因此,对这些可调控的细胞死亡的研究对治疗这类神经系统疾病有重要的意义。大量研究发现,在能量代谢和自由基代谢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的线粒体在细胞死亡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线粒体在神经元凋亡、自噬和程序性坏死中的生物学作用的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与程序性细胞死亡有关的基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序性细胞死亡是在基因控制下细胞的主动死亡,存在主动合成蛋白质的过程。研究发现许多与程序性细胞死亡有关的基因,可分为对程序性细胞死亡有促进作用的基因,抑制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基因和协助程序性细胞死亡完成的基因。  相似文献   

20.
利用TUNEL检测、细胞学及细胞化学方法,对毛竹茎秆纤维细胞发育过程中的细胞程序性死亡进行了研究。在次生壁形成的早期,纤维细胞出现染色质凝聚、细胞器膨胀、液泡膜解体和细胞质泡状化等典型的细胞程序性死亡形态学特征;TUNEL检测反应呈阳性,显示此时的纤维细胞核DNA发生了片段化。此时,在纤维细胞裂解的液泡膜、降解的细胞质和凝聚的染色质上具有ATPase活性。纤维细胞质的Ca2+水平会随着次生壁的形成而逐渐升高,随后Ca2+聚集成块状。在初生壁形成后期,纤维细胞染色质上的酸性磷酸酶(APase)活性增强。随着纤维次生壁的持续增厚,ATPase、酸性磷酸酶和Ca2+将在裂解的细胞质和凝聚的染色质上持续存在多年。结果表明,毛竹茎秆纤维细胞的次生壁形成过程是一个主动自溶的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初生壁形成后期染色质上酸性磷酸酶活性增强及次生壁形成期胞质Ca2+的聚集,与纤维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密切相关。ATPase,Ca2+和APase参与了纤维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中原生质体的降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