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食品工业中,生物技术工业化产品占有一定的比重,有了良好的开端。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开发应用尚不够。为更好地推进产业发展,本期"食品生物技术"专辑邀请了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江南大学工业生物技术教育  相似文献   

2.
转基因动物食品安全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转基因动物食品安全性尚未有定论,为加强转基因动物食品安全管理,本文提出了转基因动物食品安全性评价的四原则和五项主要内容,"四原则"是科学原则、实质等同性原则、个案原则、逐步原则;"五项主要内容"是转基因动物本身的特性,转基因动物食品有无毒性和过敏性,转基因动物食品有无激素含量和标记基因,转基因动物食品的售后状况以及其他相关因素,指出了建立一套与国际接轨的适合我国国情的转基因动物食品安全性评价方法是目前我国食品安全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释放城镇居民消费潜力、提高其消费水平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文章从收入分配视角出发,在对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与食品消费变动描述分析的基础上,运用ELES模型,通过两个时期的对比,分析我国城镇居民食品消费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我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总体呈不断下降趋势,食品消费结构逐步升级;禽肉及蛋类、水产品、奶及奶制品等消费支出受收入的绝对数变动的影响在减弱;食品消费支出已从生存性消费逐步转向发展享受性消费。经预测可见,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食品支出额绝对额仍呈增加趋势,然而,随着收入差距的减小,并不会对消费结构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食品的质量有了越来越高地要求,对食品对于健康的影响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与此同时,国内科技工作者对食品微生物及其安全性研究给予了相当重视,仅就2010年本刊发表的研究论文数量来看,虽然"环境微生物"栏目有25篇(不包括"环境微生物专刊"),但"食品微生物"栏目论文数量也相当可观,共发表了17篇论文。在相关工作中,有关食品安全方面的论文有7篇,其研究工作取得了  相似文献   

5.
食品消费关系社会民生,是居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2006—2012年全国31个省份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和收入数据,运用ELES模型实证分析我国城镇居民食品消费需求系统。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预测模型GM(1,1)模拟2013—2017年各食品的收入弹性。结果表明:水产品长期具有高档食品特征,对收入变动十分敏感,其与奶制品是今后食品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肉禽和蔬菜基本需求逐期递增,收入弹性具有收敛趋势;受农村居民向城市转移的影响,粮食、蛋类等低价食品的消费需求增加;生存型消费支出约占30%,食品消费结构逐步向膳食均衡转变。  相似文献   

6.
食品添加剂工业是伴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而发展的。随着人们对食品的口味和质量等要求越来越高,食品的花样翻新越来越快。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被誉为"现代食品工业灵魂"的食品添加剂。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食品添加剂,只要适量食用,大部分食品添加剂并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但是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由于滥用食品添加剂带来的问题让消费者谈"添"色变,陷入饮食恐慌。因此怎样看待食品添加剂,成为了一个值得大家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与人类健康问题自古以来就备受关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将改善民生、保障民生放在首位.并且始终以民生问题为核心,食品工业的发展是民生之本。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食品工业总产值一直处于经济发展的首位,并持续快速增长。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加工制造必不可少的关键性配料,食品工业的发展离不开食品配料和添加剂.它是食品工业技术创新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食品安全、卫生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国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现状,为我国转基因食品监管及科普宣传提供数据支撑及政策建议。方法:采用配额抽样法,对我国23个省市的318个县/区的9 800名消费者随机进行转基因食品的认知水平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利用SPSS 19.0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在9 719份有效问卷中,了解转基因食品的有3 075人(31.7%)、认为对转基因食品一般了解的有3 168人(32.6%)、认为不了解转基因食品的有3 476人(35.7%);认为食用转基因食品安全的有3 954人(40.7%)、不清楚是否安全的有3 488人(35.9%)、认为食用转基因食品不安全的有2 277人(23.5%)。当问及消费者是否会购买转基因食品时,18.6%表示会购买、34.9%表示不会购买转基因食品、而有46.4%的消费者表示不确定。通过卡方检验得出,户籍和文化程度都是影响转基因食品认知水平的重要因素。结论:我国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水平总体偏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大对转基因食品的科普宣传力度,特别是在农村的转基因食品科普宣传;同时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与监管体制,保障公众食品安全,促进转基因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飞速发展的经济水平已在不知不觉间改变了人们以往的生活方式,便捷高效也已成为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所追求的目标,而为了让在如此快节奏生活中的人们可以更方便的享受到饮食的保障,各类方便食品也就在这种环境下应运而生,这些食品在为人们提供方便的同时,对食品的包装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各个食品生产厂商所关注的课题,尤其是在近几年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不断爆出,社会公众对于食品包装的安全问题就显得格外关心,此时,一种名为"活性包装技术"的新型食品包装方式便进入了人们的视线。而这其中又以"食品抗菌包装技术"最为突出,这种技术因其可以大幅度的延长食品的质量期限而备受各大食品生产厂商的关注。本文就以现今"抗菌包装技术"在食品包装领域里发展出的几种包装类型为讨论依据,在对其包装系统中的几类抗菌剂做出一些概括的同时,也对"抗菌包装技术"的未来发展做出了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10.
自1996年全球转基因作物大规模商业化生产以来,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以年均10%左右的速度迅速增长,2013年种植面积已达1.75亿hm2。其在解决全球粮食问题、环境保护、提升粮食营养质量和品质、制药以及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展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转基因商业化生产的深入,转基因技术的潜在风险性引起了社会以及国际上更广泛的关注。事实上,在转基因技术出现之初,科学家们就开始关注其安全性问题。相关国际组织(FAO、WHO、CAC、OECD等)经过数次研究制订了一系列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有关的评价原则、指南与措施等。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这些安全评价策略也在不断完善。我国目前已经基本建立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评价和管理体系。转基因食品在进入市场前要经过十分全面以及系统的安全性评价,包括营养学、毒理学、过敏性等方面,从而保障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食品源氮消费是人居环境养分流动的重要环节,中国食品源氮消费产生的环境排放受城乡二元结构影响在时空变化上呈现显著分异。基于物质流分析方法,从中国城乡食品消费后产物不同处理过程及其对氮代谢的影响出发,模拟氮物质代谢过程,构建了一套氮素环境排放计算模型,借以研究中国近20年来城乡食品源氮消费环境排放趋势变化及其差异。研究结果发现1993—2012年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食品源氮排变化轨迹迥异。同时,城乡食品源氮消费在其所造成的水体、土壤、大气环境负荷中扮演的角色各不相同:在水体环境负荷中,农村水体氮排占据主导地位,但城乡间差异正逐步缩小;在土壤环境负荷中,城市土壤氮排主导优势明显;2010年以前全国食品源氮消费大气环境负荷主要受农村气体氮排的影响,而2010年以后,城市大气氮排成为影响全国大气氮负荷的主导因素。引入社会经济因素分析后发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对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源氮排起显著促进作用;而农村食品价格指数对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源环境氮排呈显著抑制作用。通过情景预测分析发现: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未来全国居民人均食品源氮排将以更快速度继续增长。  相似文献   

12.
目前,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收到广泛的关注,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是否有影响是一直以来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食物是人生存必不可少的保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食品安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是否存在危害成为大家热议的焦点,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也受到各方面的争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我国15省(自治区、直辖市)成年居民包装食品消费率及营养成分表使用状况。方法:选择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状况变迁的队列研究”中有完整人口学特征及包装食品消费调查资料的≥18岁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特征成年居民包装食品消费率及消费者购买食品时对营养成分表的使用状况。结果:2015年我国成年居民包装食品消费率为29.5%,18~45组达40.2%,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P<0.000 1);女性(31.7%)显著高于男性(26.9%,P<0.000 1)。约50.2%的消费者购买食品时关注营养成分表,并存在年龄与性别差异(P均<0.05)。关注包装食品营养成分表的消费者对表中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的知晓率均约达98%,且对能量的知晓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P=0.008 1)。知晓营养成分表中不同成分的消费者对脂肪的关注度最高(92.4%),钠的关注率最低(86.6%),未发现年龄和性别差异,而消费者购买食品时不关注营养成分表的前三位最重要原因分别是:不理解营养成分表的含义(29.7%)、没注意到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26.8%)及平时很少购买包装食品(17.6%)。结论:我国15省(自治区、直辖市)成年居民包装食品消费率处于较低水平,仅约1/2的消费者关注营养成分表,钠的关注率最低。我国需加强对包装食品营养成分表的科普与宣传,引导居民合理消费。  相似文献   

14.
《工业微生物》2004,34(3):31-31
由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福源教授主编的《现代食品发酵技术》一书自 1998年出版以来 ,每年重印 ,并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教材。现经作者修改以后 ,新版已出版发行。  《现代食品发酵技术》一书阐述的生物工艺学中利用微生物 (动、植物 )细胞将原料所转化的产品限定为食品 ,其主要内容包括 :⑴微生物菌种选择及种子扩大培养 ;⑵培养基调制及灭菌 ;⑶发酵过程物质转化及过程调控 ;⑷目的产物提取纯化。作者曾从该书各个章节中选用有关内容对生物工程专业、食品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讲授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为此 ,作者希望能与使…  相似文献   

15.
2015年2月由美国膳食指南顾问委员会(DGAC)发布的新版《膳食指南科学报告》在“常吃适量的肉类食品”的原则下,对肉类食品的摄入做了新的规定,主要包括:首次明文规定以瘦肉为原料生产的肉类食品是健康饮食的一部分;撤销了胆固醇日常摄入量的上限,无需过多担心肉类食品中的胆固醇含量;提醒人们适量摄入“红肉”和“加工肉”;强调应选择钠含量和饱和脂肪酸含量低的肉类食品等。文章根据中国居民饮食习惯对相关内容进行了解读,为优化我国居民肉类食品摄入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食品添加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型安全的天然食品添加剂研究、食品添加剂制备中的新技术研究和食品添加剂的检测分析技术研究三个方面。本文概述了我国食品添加剂的现状、发展趋势及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同时对这两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在食品科学学科食品添加剂分支学科资助情况进行了分析,在基金申请中新型天然食品添加剂的研究受关注度较高,而利用生物技术制备天然食品添加剂这一研究热点在今年的申请和资助项目中也有体现。基金委在食品添加剂这一分支学科的资助体现了目前食品添加剂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食品微生物学"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基础课,"食品微生物学检验"为后期专业课程,原教学设计为两门相对独立的课程。教学中发现两门课程在理论、实验教学内容上存在重复和交叉,不利于"教"与"学"的深度融合。为了打破两门课程间的壁垒,我们将理论课程内容进行融合与贯通,实现模块式对接;对实验课程进行整合与设计,将课程内容镶嵌为综合性实验。经过3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初步构建了跨课程整合-对接镶嵌式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增强了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也为其他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从1996年转基因作物首次规模化应用以来,转基因食品已经历了13年的发展.截至2008年,全球已有25个国家批准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全年种植面积达1.25亿公顷,产值达75亿美元,13年间增长了84倍.转基因食品在飞速发展的同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且得到日益广泛的认同和接受.  相似文献   

19.
生物技术产业涉及食品、医药、农业、化工、环境和海洋等领域,目前我国的生物技术产业主要在食品、医药和农业领域。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统计,2001年发酵工业(不包括酒类产品)264家生产企业统计,年产值为201.95亿元,占全国食品工业总产值的3.08%;年利税14.4亿元,其中利润5.56亿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许多优质的传统淀粉食品不被大家关注,甚至存在许多消费误区。本文主要介绍了充分利用淀粉老化性质的中国传统淀粉食品——粉丝的研究进展,为中国传统淀粉类食品品质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旨在让更多的消费者正确认知、认识、认可中国传统淀粉类食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