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下丘脑神经元的电生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逆向鉴定、细胞内微电极,定位标记及慢性微电极等多种技术的运用,下丘脑神经元的电生理研究取得一些进展:神经内分泌大细胞具有三种自发放电型式并对本身功能有返回性影响。加压素能神经元具有渗透敏感性但与渗透压感受器非同一细胞。体温调节神经元可分为温度检测器及中间神经元两型。下丘脑腹内侧核及外侧区神经元对血中葡萄糖、游离脂酸敏感,因此提出了摄食调节的不同学说。  相似文献   

2.
十几年前曾有人报告在动物和人的下丘脑正中隆起提取液中存在类促性腺激素的生物活性。近来Ema-nuele等人观察到,在大鼠脑内散在地分布有类LH肽的免疫活性。在切除垂体后,该物质仍然存在。说明大鼠脑中的类LH物质来源于脑,而不可能来源于垂体。传统的观念认为,下丘脑控制腺垂体的激素分泌,而腺垂体激素又可通过短反馈的途径作用于下丘脑,调节其机能。但上述资料表明,下丘脑的类LH物质并非来自腺垂体,那么它对腺垂体的LH释放是否具有调节作用呢?Emanuele等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分别测定了成年雌性大鼠动情周期各期和去卵巢或假手术雌鼠下丘脑、腺垂体及血清中的LH含量。结果观察到,下丘脑中的LH含量随周期而变化,于  相似文献   

3.
内分泌功能减低与性衰退学说内分泌系统主要是由内分泌腺组成,包括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性腺、胰腺及甲状旁腺等等。这些内分泌腺能分泌多种激素。随着人体的衰老,这些腺体也出现萎缩,纤维化等现象,它们分泌的激素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从而影响人体功能性老化(衰老)。内分泌系统的老年性衰退的特点垂体与性腺:垂体位于下丘脑下方。下丘脑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同时又控制垂体分泌多种激素。其中促性腺激素,作用于性腺(卵巢或精囊)。生长激素作用是促进人体骨骼生长,在50岁以后,随着人体的衰老,垂体的体积明显缩小,…  相似文献   

4.
黑色细胞刺激素(α-MSH)是一种肽类激素,人们对该激素的了解主要基于低等脊椎动物的实验资料。人垂体中间叶很不发达,对该激素在人体内的生理作用所知甚少,有人甚至认为α-MSH是生物适应环境机能在进化过程中的残留物。自70年代起,相继有人发现α-MSH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的脑区中,以下丘脑含量最高。有趣的是,1978年Louise用细胞免疫化学技术观察到,α-MSH染色阳性细胞不存在于人垂体,而集中分布于下丘脑弓状核附近,由其发出的纤维也不向垂体投射。提示,α-MSH可能是一种神经递质或神经激素,并从而动摇了该物质是由垂体分泌这一经典概念。  相似文献   

5.
(续1998年第33卷第6期第14页)3内共生学说真核细胞除了有细胞核外,细胞质中还有多种细胞器,这些细胞器的起源和进化同样是细胞进化的重要事件。其中研究得最多,争论也最大的是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起源和进化。作为经典的学说,一直有人认为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原...  相似文献   

6.
近年发现,在下丘脑和神经垂体以外的其他组织中也存在催产素,而且可能是由这些下丘脑-神经垂体以外的组织产生的。最近,在人类的卵巢,特别是黄体中,以及在某些非灵长类动物的卵巢黄体中也发现有催产素。有人提出,在母猪和母牛,催产素可能起着调控动情周期的作用,但卵巢催产素在人类的作用尚未弄清。为阐明在其它灵长类动物的卵巢中是否也有催产素,作者用成年雌性食蟹猴观察了猴黄体中是否含有免疫反应的催产素,其浓度在黄体期不同阶段有无差异,并与卵巢静脉血和外周血中催产素的水平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吗啡和内啡素对摄食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早已发现,下丘脑控制摄食行为。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下丘脑的一些单胺和神经肽类,参与摄食活动的调节,内源性阿片样物质(e(?)dogenous opiate like substance),亦称内啡素(endorphins)便是其中的一种。一、脑内注射吗啡或内啡素可增加摄食β-内啡肽被发现不久,有人发现将它注入大鼠下丘脑的腹内侧核引起摄食增加,并持续1.5小时以上。后来,Tepperman等和Reid等又证明,向该部位注射吗啡(2.7~10.6nMol)也有同样的效应,注射后3小时最明显。Morley等向大鼠侧脑室内注射强啡肽(1~10μg),间隔20分钟后摄食增加;人工合成的脑啡肽类似物——2-丙氨酸甲硫脑啡肽(dalamet)亦有这种作用。在上述实验中,预先或同时中枢或外周给予纳洛酮,则可减弱  相似文献   

8.
现行中学《生理卫生》教材把“脂肪在胃中的排空时间长”作为“吃了油性较大的食物不易感到饥饿”的原因,使大多数师生错误地认为“饥饿感就是由于胃排空产生的”。生理学上也曾认为胃排空后不久要出现空胃运动并伴有饥饿感,但近年来的生理学研究否认了这一观点,认为饥饿感是很复杂的,主要与血糖水平和心理因素有关。有人对清醒自由活动的猫进行实验,通过埋藏电极刺激的方法找到了饥饿中枢(摄食中枢)在左右下丘脑外侧区,饱中枢在下丘脑腹内侧核。分别记录饥饿中枢和饱中枢的神经元放电,当动物饥饿时前者放电频率  相似文献   

9.
Long T  Yu XJ  Qin DN 《生理科学进展》2010,41(5):395-398
下丘脑对瘦素/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导致的能量平衡调节异常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紊乱参与了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发展,下丘脑功能改变是代谢综合征重要的中枢病理生理学机制。代谢综合征下丘脑功能改变与局部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增加有关,IKK/NF-κB激活可能是下丘脑功能改变的关键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0.
很多资料表明中枢胆碱能系统的变化在老年记忆减退中起重要作用。有人发现海马与大脑皮层中胆碱能M受体的明显减少可能是正常老年记忆衰退的指标。但是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记忆功能的机理不只是胆碱能系统的作用,而是多种神经递质系统与神经活性物质共同协调和制约的结果,如有人观察到大脑皮层和海马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的退变与记忆衰退有密切的关系。本文试图同时测定老年大鼠的大脑皮层、海马和下丘脑内M受体以及α_2肾上腺素能受体  相似文献   

11.
下丘脑在心血管调节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下丘脑不同区域在调节心血管活动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下丘脑前区以减压作用为主,它和延髓的有关结构共同作用,使副交感兴奋和交感抑制,实现颈动脉窦减压反射;下丘脑后区主要起加压作用,这是通过外周交感神经—肾上腺素系统活动加强,也可能使迷走神经活动抑制而实现的;内侧下丘脑、外侧下丘脑、下丘脑背内侧以及视上核和室旁核区也参与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下丘脑内不同部位的中枢递质如NE、ACh、组织胺等在调节心血管的活动,进而改变血压中起不同的作用。晚近有资料认为,下丘脑和脑干(包括中脑、脑桥和延髓)有关结构作为一个完整机能单位,在整合内脏和躯体活动进行各种适应性反应中发挥作用,下丘脑对心血管的调节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β-内啡肽在雌激素负反馈调节中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大鼠的整体实验中,测定了下丘脑和中脑中央灰质的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和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releasing hormone,LHRH)含量,以研究在雌激素负反馈调节中β-EP和LHRH释放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而产生负反馈调节时,下丘脑和中脑中央灰质的β-EP含量明显升高,而下丘脑LHRH的释放受到明显的抑制;纳洛酮阻断β-EP的作用后,下丘脑LHRH释放增加。结果提示,下丘脑和中脑中央灰质β-EP可能同时参与了雌激素对下丘脑LHRH释放的负反馈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下丘脑中的亨廷顿蛋白相关蛋白1(huntingtin-associated protein 1,HAP1)是否与摄食有关。方法免疫印迹法检测禁食对大鼠下丘脑HAP1表达的影响,RT-PCR法检测禁食对大鼠下丘脑HAP1 mRNA表达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禁食对下丘脑与摄食调节有关核团内HAP1表达的影响。结果免疫印记分析和RT-PCR检测显示,与正常进食的大鼠比较,禁食1d、2d、3d、4d后大鼠下丘脑HAP1表达逐渐增多;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表明,弓状核、背内侧核、外侧下丘脑区内HAP1的表达在禁食后显著增多,而禁食对腹内侧核HAP1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下丘脑中的HAP1与摄食有关,可能参与了食欲的调节。  相似文献   

14.
下丘脑的饱中枢与摄食中枢摄食行为受很多生理和生理因素的调节。从生理调节来说,中枢神经系统中有许多与摄食调节有关的结构。已知皮层下调节摄食的主要神经装置位于下丘脑,下丘脑有两个与摄食调节有关的中枢:一个是饱中枢,位于下丘脑腹内侧核区,另一个是摄食中枢,位于下丘脑的腹外侧区。两中枢间存在着相互拮抗的作用。动物实验证明电刺激下丘脑腹外侧区可引起舔、咀嚼、流涎、吞咽等进食动作,已饱的动物也会又开始进食;电刺激腹内侧核则引起饱感,丧  相似文献   

15.
新生大鼠下丘脑培养细胞LH—RH免疫组化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新生大鼠下丘脑细胞进行全外细胞培养,观察下丘脑神经元的生长分化,并对细胞培养,观察了下丘脑神经元的生长分化,并对培养的下丘脑细胞作了LH-RH和NSE免疫组化观察。结果显示:新生大鼠下丘脑神经细胞可在体外生长发育,对LH-RH和NSE均呈阳性免疫反应。LH-RH免疫组化阳性细胞的图像分析表明,细胞平均光密度和积分光密度在培养早期较低。至第7天时明显增加,以后随培养时间延长又逐渐下降。提示体外培养  相似文献   

16.
试析下丘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丘脑又称丘脑下部,位于大脑腹面、丘脑的下方,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和内分泌调节方面具有突出的作用,下丘脑释放的许多激素调节着垂体各类激素的分泌,进而调节体内各内分泌腺的激素释放,影响机体的各种机能活动。高中生物学教材中多处提到下丘脑,因而对下丘脑的结构和功能做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7.
实验在62只乌拉坦、氯醛醣麻醉兔上进行,用三碘季铵酚制动,由人工呼吸机维持通气。电解损毁下丘脑弓状核区或者在该区微量注射纳洛酮(2μg/1μl)可消除刺激腓深神经对刺激下丘脑诱发的期前收缩的抑制作用。在下丘脑弓状核区微量注射吗啡(2μg/1μl)可减少刺激下丘脑诱发的期前收缩次数,而注射纳洛酮(2μg/1μl)则使期前收缩数增多。无论损毁延髓中线区或在中央灰质内微量注射纳洛酮(2μg/1μl),均可消除下丘脑弓状核区微量注射吗啡(2μg/1μl)对刺激下丘脑诱发的期前收缩的抑制作用。因而,在下丘脑弓状核区微量注射吗啡,可能经中脑中央灰质而发挥对刺激下丘脑诱发的期前收缩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下丘脑的免疫调节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丘脑与免疫系统之间有双向作用。下丘脑有免疫反应的兴奋区和抑制区。支配淋巴器官的神经纤维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免疫调节,淋巴细胞表面的神经介质与激素受体是这个调节环路中的感受器与效应器。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下丘脑在调控免疫反应的同时接受免疫系统上行的反馈信号。这表明下丘脑是免疫反应神经体液调节的中枢。  相似文献   

19.
大鼠下丘脑内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分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NADPH-d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大白鼠下丘脑内一氧化氮合酶(NDS)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及形态特征。结果显示:在视上核、室旁核的大细胞部、环状核、穹窿周核、下丘脑外侧区、下丘脑腹内侧核、下丘脑背内侧核、乳头体区大部分核团均可见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聚集成团。在视前内侧区、视前外侧区、下丘脑前区、下丘脑背侧区、下丘脑后区、室周核、室旁核小细胞部及穹窿内可见散在的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室周核内可见呈阳性反应的接触脑脊液神经元的胞体及突起。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大多可见突起,有的突起上可见1~2级分支,并可见膨体。下丘脑大部分区域内可见阳性神经纤维。弓状核内可见许多弧形纤维连于第三脑室室管膜和正中隆起。  相似文献   

20.
人们早已发现,下丘脑控制摄食行为.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下丘脑的一些单胺和神经肽类,参与摄食活动的调节,内源性阿片样物质(endogenous opiate like substance),亦称内啡素(endorphins)便是其中的一种.一、脑内注射吗啡或内啡素可增加摄食β-内啡肽被发现不久,有人发现将它注入大鼠下丘脑的腹内侧核引起摄食增加,并持续1.5小时以~[1].后来,Tepperman~[2]等和Reid~[3]等又证明,向该部位注射吗啡(2.7~10.6nMol)也有同样的效应,注射后3小时最明显.Morley~[4]等向大鼠侧脑室内注射强啡肽(1~10μg),间隔20分钟后摄食增加;人工合成的脑啡肽类似物——2-丙氨酸甲硫脑啡肽(dalamet)亦有这种作用.在上述实验中,预先或同时中枢或外周给予纳洛酮,则可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