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bp碱基对。DNA长度的单位。1000bp=1kb。 2.kp千碱基对。参见bp。 3.A,G,T,C DNA双链上四种脱氧核苷酸(或其碱基)的符号,A为脱氧腺嘌呤核苷酸,G为脱氧鸟便嘌呤核苷酸,T为脱氧胸腺嘧啶核苷酸,C为脱氧胞嘧啶核苷酸。在双链上。A恒与T配对,G恒与C配对。在RNA链上,四种核苷酸的符号为A,G,u,c,相应为腺嘌呤核苷酸,鸟便嘌呤核苷酸,尿嘧啶核苷酸和胞嘧啶核苷酸。  相似文献   

2.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基因组复制时,以病毒前基因组RNA作为模板合成子代病毒DNA,催化该过程的逆转录酶缺乏校对功能,所以HBV易出现变异。近年来,各国学者通过比较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和非HCC患者的HBV基因序列,发现HBV基本核心启动子区的A1762T/G1764A变异或T1753V变异、增强子Ⅰ区的G1053A或G1229A变异、前S蛋白的F141L变异、前s2区基因缺失变异和x基因的截短变异,分别是HCC的易患因素,而前c区常见的G1896A变异,与HCC的发生无关。增强子Ⅱ区的C1653T变异在c基因HBV感染中可能与发生HCC有关,而在A基因型可能无关。  相似文献   

3.
东方田鼠长江亚种和指名亚种基因组DNA序列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东方田鼠基因组DNA序列片段(CenBank登录号:AF277394),通过PCR方法扩增东方田鼠长江亚种(Microtus fortis calamorum)和宁夏指名亚种(Microtus fortis fortis)基因组DNA,得到-670bp左右的特异扩增片段。将PCR扩增产物克隆到pGEM-Teasy裁体,进行DNA序列分析,并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比较东方田鼠长江亚种与指名亚种之间该序列的差异。结果表明:在东方田鼠两个亚种中共发现19个不同的等位基因,不同的个体在该序列存在广泛的单个核苷酸多态性(SNP),多态性位点多达25个;变换类型包括:转换(G→A、A→G、T→C、C→T)、颠换(G→T、A→T、T→A、C→A)、插入(CA)和缺失(TGTTTT)。东方田鼠长江亚种和指名亚种两个种群之间存在明显差别,尤其是在146、192、223、224、235位,但两种群间同源性仍高达98%。同时采用系统发育树(phylogenetic tree)分析方法,对两个亚种的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显示,东方田鼠长江亚种和宁夏指名亚种基因组DNA明显的分为两大组别。  相似文献   

4.
Z曲线是DNA序列信息的一种几何学表示形式。利用Z曲线坐标所对应的生物学含义,可以对DNA序列的生物信息进行系统分析。本文对40株自测序和从GenBank下载的新城疫病毒(NDV)全基因组序列,利用网络提供和自开发的Z曲线分析系统,对NDV生物信息进行了比较分析,构建了NDV全基因组的X、Y、Z分量沿序列的分布曲线和三维Z曲线,比较了不同基因型NDV基因组Z曲线的特征。结果显示,在NDV全基因组中A、G碱基或A、C碱基是占优势的,在基因组的前1/3序列中,G、C含量大于A、T的含量。不同基因型NDV全基因组的Z曲线(从ClassI到ClassII的I-VIII型)有向Z轴靠拢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基因组内碱基分布整体均衡与局部不均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钟东  赵贵军  张振书  徐安龙 《遗传》2002,24(3):351-355
近年来,随着各种基因组计划的相继完成,发现在各种生物体单核苷酸链水平上存在着A≌T,G≌C的数量关系,但从几千个至十几万个碱基的范围来看,A≠T,G≠C。从数学上可以证明,如果DNA双链之间碱基的突变率一致,则A≌T,G≌C成立,但很多实验表明,双链之间的突变率并不一致,因此这个问题的解决仍有赖于数理科学和生物学的进一步结合。 Abstract:With more and more genome have been completely sequenced,scientists find the Partial Rule 2(PR2) in entire single strand that A≌T,G≌C.But from the scope of thousands to hundreds of thousand bases,A≠T,G≠C.Form the view of math,if the mutational rate of one strand is equal to others,it could be proved that A≌T,G≌C,but from the view of experience,that premise doesn't exist,so the solution of the problem needs the deeply combination of biology and math.  相似文献   

6.
细菌分类学中日益重要的DNA体外杂交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微生物分类学中日益广泛应用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成就,例如DNA中G C克分子%、核甙酸序列的相似性和基因组大小等,使人们对微生物的认识从表型相似性逐步深入到遗传本质的相关性,从而探索其间的亲缘关系。DNA链由腺嘌呤(A)、胸腺嘧啶(T)、鸟嘌呤(G)和胞嘧啶(C)四种碱基和脱氧核糖及磷酸相连而成,其中碱基的组成和排列直接关系着决定性状的“遗传密码”。因此,这些测定项目是本质性的。从最近的  相似文献   

7.
鳙的线粒体基因组核苷酸全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集自我国长江的鳙的线粒体DNA全序列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鳙的线粒体DNA全长为166221 bp,其碱基因组成为A=31.6%;C=27.1%;G=16.0%;T=25.3%,A+T含量为56.9%.鳙线粒体基因组的排列、结构和组成与其它鲤科鱼类相似,包括37个基因,即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个rRNA基因,22个tRNA基因和一个非编码控制区(D-loop).在13个蛋白编码基因中,除ND6由轻链编码外,其余12个基因均由重链编码.COI基因的起始密码子为GTG,而其它12个蛋白编码基因的起始密码子均为ATG.  相似文献   

8.
1957年Felsenfeld等发现一条Poly A链能跟两条Poly U链形成三螺旋,这是三链形成寡聚核苷酸(triple-forming oligonucleotide,TFO)研究的开始[1].随着DNA合成技术的进展,人们能合成各种序列的寡聚核苷酸.1987年Le Doan等[2]发现聚嘌呤或聚嘧啶寡聚核苷酸能序列特异的结合于同聚嘌呤/同聚嘧啶DNA双链的大沟内,识别的机制包括形成Hoogsteen和反Hoogsteen氢键.现在常用的包括含(G、A),含(G、T)或含(C、T)的3种TFO以及它们的类似物.人们根据TFO能序列特异的识别双螺旋DNA,从而可能影响基因的转录而发展出反基因战略.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汉族人线粒体DNA(mtDNA)单倍型与散发性帕金森病(PD)的关系。方法:用酚/氯仿法从65例PD患者和50名健康者(对照组)的外周静脉血中提取基因组DNA,通过斑点杂交方法对PD患者和对照组的10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G1719A,G4580A,C7028T,G8251A,G9055A,A10398G,A12308G,G13366A,C13708T,G16391A)和单倍型进行检测。结果:PD组G1719A突变5例、G9055A突变2例、C13708T突变4例,对照组G1719A突变1例,2组的突变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PD组H单倍型54例(83.1%),其他11例(16.9%);对照组H单倍型49例(98.0%),其他1例(2.0%)。结论:10398G不是汉族人散发性PD发病的易感因子,也没有保护作用;不宜用H、I、J、K、T、U、V、w和x等9个mtDNA单倍型来评估汉族人散发性PD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0.
端粒位于染色体末端,由短的串联重复DNA片段及其结合蛋白组成。端粒在维持基因组稳定性及染色体结构完整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端粒DNA由富含G/C的序列构成,包括双链区及G含量高的3'悬垂单链区(G-overhang,G-tail)。端粒DNA能够形成G四联体(G-quadruplex)和T环(T-loop)等高级结构。许多与DNA损伤修复相关的蛋白质参与端粒DNA的复制与端粒结构的维持,并相对于基因组的其他区域,端粒的DNA复制较为特别,从广义上讲,端粒DNA的复制可以包括双链复制(telomere replication),端粒酶复制延伸(telomerase extension)和C链补齐(C-rich fill-in)。端粒双链复制引起的端粒长度缩短是导致人体细胞衰老的重要原因,而端粒酶复制延伸及C链补齐是干细胞及肿瘤细胞维持其端粒长度及持续分裂能力的主要途径。端粒复制及其结构功能研究是生物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热点,阐释端粒复制的机理将为疾病预防及治疗等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