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蛇志》2019,(2)
目的观察十三味方对血循毒蛇咬伤患者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7月我院蛇伤科血循毒蛇咬伤致肢体肿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血循毒蛇咬伤的治疗方案及龙胆泻肝汤合五味消毒饮中药内服,治疗组给予常规血循毒蛇咬伤的治疗方案及蛇伤十三味方中药内服。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3、5、7天患肢与健肢周径差、血清肌酸激酶水平、肢体肿胀消退时间及疗程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第1、3天患肢与健肢周径差、血清肌酸激酶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_(周径差)=0.205、0.301,P0.05;t_(血清肌酸激酶)=-1.448、-1.179,P0.05)。治疗组治疗后第5、7天患肢与健肢周径差、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_(周径差)=-2.964、-6.249,P0.05;t_(血清肌酸激酶)=-2.168、-4.967,P0.05)。治疗组患者肢体肿胀消退时间与疗程明显短于对照组(t=-7.033、-6.806,P0.05)。结论十三味方可缩短血循毒蛇咬伤患者肢体肿胀消退时间,缩短疗程,降低血清肌酸激酶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血循毒蛇咬伤患者激素使用最佳剂量。方法收集我院2007~2014年血循毒蛇咬伤住院患者339例,随机给予5~40mg不同剂量地塞米松治疗,比较其需要使用激素的时间、住院时间及其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0、15mg剂量组需要使用激素时间分别为2.29、2.30天,相对于5、20、25、30、40mg剂量组(分别为5.30、3.22、3.50、3.34、3.25天)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5mg剂量组的住院时间为7.58天,相对于10、15、20、25、30、40 mg剂量组(分别为4.01、3.94、3.90、3.88、3.91、4.30天)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0、15mg剂量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48%、4.00%,相对于5、20、25、30、40mg剂量组(分别为14.70%、10.42%、14.29%、17.50%、21.2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10、15mg剂量为血循毒蛇咬伤患者激素使用最佳用量。  相似文献   

3.
王灵  王万灵 《蛇志》2014,(3):287-289
目的观察甘露醇对血循毒蛇咬伤患者肌酸激酶(CK)值的影响,降低和预防横纹肌溶解症及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率。方法将我院2009~2013年血循毒蛇咬伤住院患者104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观察组)患者入院后3h内开始使用甘露醇125~250ml每12h1次输注作CK预处理;B组(对照组)未使用甘露醇。观察比较两组CK值差异、横纹肌溶解症及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结果 A组CK值水平明显低于B组(P0.05);横纹肌溶解症发生率为5%、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率为0%、平均住院天数为4.78天,明显低于B组的20.45%、4.55%和6.89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甘露醇对CK干预是减少及预防血循毒蛇咬伤后横纹肌溶解症及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有效措施,对血循毒蛇咬伤无明显禁忌证的患者甘露醇可以常规使用。  相似文献   

4.
周海洋  宁果豪 《蛇志》2014,(3):281-282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毒蛇咬伤合并急性肾功能损伤患者的肾功能和血TNF-α、IL-6的影响及疗效。方法将45例毒蛇咬伤并急性肾功能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5)和对照组(n=20),两组均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注射乌司他丁。观察治疗后两组血尿素氮、血肌酐、TNF-α和IL-6水平变化,同时观察两组的治愈率和平均进入多尿期时间。结果治疗组的血尿素氮、血肌酐、TNF-α和IL-6水平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同时治疗组平均进入多尿期时间也短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的治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改善毒蛇咬伤合并急性肾功能损伤患者的肾功能和TNF-α和IL-6指标,明显缩短病程,减少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5.
施婉玲  黄小宾  王世军 《蛇志》2012,24(3):247-248,253
目的观察中药蛇伤熏洗剂对蛇伤肢体肿胀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毒蛇咬伤肢体肿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蛇伤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于咬伤后72h开始使用中药蛇伤熏洗剂熏蒸及肢体浸泡,并观察两组患者咬伤后3天及6天的肢体肿胀程度、5-羟色胺的变化及肿胀消退时间、疗程等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天后各项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天后比较,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蛇伤熏洗剂对蛇伤肢体肿胀的疗效显著,可以明显缩短肿胀消退时间、降低5-羟色胺水平。  相似文献   

6.
犀角地黄汤化裁方对蛇伤患者血浆TT、PT、APTT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观察犀角地黄汤化裁方对血循毒或混合毒蛇咬伤出现血分证的患者血浆TT、PT、APTT的影响。方法选择血循毒或混合毒蛇咬伤2h内的患者130例,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犀角地黄汤化裁方。于就诊时、咬伤后72h测定其血浆TT、PT、APTT,并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在初诊时(伤后2h内)血浆TT、PT、APTT无明显差异,均在正常范围内;伤后72h三项指标均升高,对照组显著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犀角地黄汤化裁方能抑制血循毒或混合毒蛇咬伤患者血浆TT、PT、APTT的延长,对蛇伤引起的凝血障碍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7.
《蛇志》2017,(4)
目的探讨针刺拔罐治疗结合50%硫酸镁湿敷在蝮蛇咬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72例蝮蛇咬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86例行针刺拔罐治疗后给予硫酸镁湿敷患肢肿胀部位,对照组86例给予常规硫酸镁湿敷患肢肿胀部位,比较两组患者肿胀完全消退、疼痛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肿胀完全消退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拔罐结合硫酸镁湿敷治疗蝮蛇咬伤的疗效显著,能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朱荣丽  陶菊  龚旭初 《蛇志》2016,(2):141-142
目的观察红光治疗对蝮蛇咬伤伤口愈合和伤肢肿胀、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蝮蛇咬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红光照射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1周后伤口愈合时间和肿胀、疼痛消退时间。结果治疗组平均伤口愈合时间和肿胀、疼痛消退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光治疗对蝮蛇咬伤伤口愈合、肿胀及疼痛的缓解有促进作用,减轻了病人痛苦,提高了护理效率。  相似文献   

9.
《蛇志》2019,(4)
目的观察早期程序化急救处理对毒蛇咬伤的救治有效性。方法将2018年1月作为早期程序化急救处理方案的时间分界点,选择实施前后毒蛇咬伤的住院病患者各30例为研究对象,将实施前行常规急救治疗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将实施后早期程序化急救处理的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不同急救处理方案的有效性(痊愈、好转、无效)及症状好转时间(伤口肿痛、呼吸困难、全身乏力、恶心呕吐、头晕眼花)。结果实施前的急救有效率为86.67%,实施后升至9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前后的伤口肿痛、呼吸困难、全身乏力、恶心呕吐、头晕眼花症状好转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毒蛇咬伤实施早期程序化急救处理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5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8例及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200 mg/(kg·d)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400 mg/(kg·d)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上升时间、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出血停止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及医疗费用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儿血小板计数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小板计数均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儿血小板上升时间、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出血停止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接近,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为95.00%,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7%,对照组为12.50%,两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平均医疗费用为(1.25±0.34)万元,对照组患儿平均医疗费用为(2.31±0.40)万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ITP具有类似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但小剂量丙种球蛋白组治疗费用明显降低,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陈海东 《蛇志》2016,(1):27-28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毒蛇咬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9月治疗的92例毒蛇咬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VSD组和对照组各46例,VSD组给予VSD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引流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VSD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4.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SD技术治疗毒蛇咬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蛇志》2018,(4)
目的观察蛇毒清汤剂对圆斑蝰蛇咬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及支持治疗,治疗组给予加服蛇毒清汤剂,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局部组织坏死发生率、肢体功能受限发生率、肾损害发生率和血液透析率,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经治疗5天后,两组患者的肢体肿胀和疼痛缓解时间、局部坏死发生率、致残率、肾损害发生率和血液透析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亦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蛇毒清汤剂治疗圆斑蝰蛇咬伤患者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沈芳华 《蛇志》2016,(3):288-289
目的观察"八风"、"八邪"穴切开减压对蛇伤肢体肿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毒蛇咬伤肢体肿胀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予"八风"、"八邪"穴切开减压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肿胀最大值时周径差及肿胀消退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肿胀最大值时周径差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肿胀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八风"、"八邪"穴切开减压对减轻蛇伤肢体肿胀程度、加快肿胀消退有确切效果。  相似文献   

14.
《蛇志》2020,(3)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路径在银环蛇咬伤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银环蛇咬伤患者60例,按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毒蛇咬伤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急救护理路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处置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并对预见性气管插管、紧急气管插管、肺部感染与意外拔管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急诊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在入院处置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且研究组患者在预见性气管插管、紧急气管插管、肺部感染与意外拔管等指标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急救护理路径应用于银环蛇咬伤患者急救护理中的效果显著,可缩短救治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毒蛇咬伤的早期预测与程序化救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目的通过对毒蛇咬伤的早期预测和处理,评价程序化综合救治方法对毒蛇咬伤的疗效。方法对136例毒蛇咬伤患者除进行“毒蛇咬伤的临床病情分型”外,尽早进行病情预测、血生化(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心肌酶)检查,同时进行伤口和全身程序化综合救治。观察病情变化,伤口愈合情况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总有效率100%,无过敏反应发生,伤口渗血、肿胀明显缓解,平均住院时间较前缩短。结论早期准确预测和尽快应用程序化救治方法能提高对毒蛇咬伤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叶剑飞  曾仲意 《蛇志》2012,24(2):122-123
目的观察蛇毒清合剂对蝮蛇咬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1月~2011年11月我院收治的蝮蛇咬伤患者62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31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蛇毒清合剂,对照组31例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清酶学3项(CK、LDH、AST)、肿胀消退时间、疼痛缓解情况、肾功能衰竭、呼吸衰竭发生率、局部组织坏死发生率、致残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血清酶学3项(CK、LDH、AST)、肿胀消退时间、疼痛缓解情况、肾功能衰竭、呼吸衰竭发生率、局部组织坏死发生率、致残率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蛇毒清合剂治疗对蝮蛇咬伤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益生菌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96例SAP患者分为益生菌肠内营养组(观察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每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天数、腹痛消失时间、CRP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肠内菌群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平均住院天数、腹痛消失时间、CRP恢复时间及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均缩短(P0.05),且感染发生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肠道双歧杆菌、乳杆菌的总数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结论早期应用益生菌辅助治疗SAP可有效调节肠道菌群微生态平衡,降低SAP肠黏膜损伤,保护肠屏障功能,进而改善其病程及预后。  相似文献   

18.
王万灵  王灵 《蛇志》2015,(2):116-117,135
目的探讨毒蛇咬伤早期集束化治疗对病情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4月~2014年11月资料完整的70例五步蛇咬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患者的就诊时间、清洗伤口时间、伤口切开时间、使用抗蛇毒血清时间、使用激素时间与病情严重程度、肢体肿胀程度及住院时间的关系。结果就诊时间、清洗伤口时间、伤口切开时间、使用抗蛇毒血清时间、使用激素时间与病情严重程度、肢体肿胀程度及住院时间明显相关(均P0.001)。以各指标中位数为截点进行危险分层,大于中位数组的病情严重程度、肢体肿胀程度重于小于中位数组,大于中位数组的住院时间长于小于中位数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毒蛇咬伤预后受多因素影响,在短时间内完成集束化治疗可减轻病情严重程度及缩短住院时间,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毒蛇咬伤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对我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住院治疗、且明确何种蛇伤诊断的毒蛇咬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治疗前后各时段进行6项肝功能指标检测,并按蛇种、时段及病情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种毒蛇咬伤患者的6项肝功能指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天大多有升高趋势,治疗后2天和4天降低,肝酶指标的下降与治疗前和治疗后1天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治疗前和治疗后1天所有指标的血清水平均是重症高于轻症,而且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各种毒蛇咬伤患者治疗前后各时段比较肝功能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毒蛇咬伤特别是重症患者可引起肝功能异常,以肝酶变化比较明显,胆红素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盐酸戊乙奎醚在急性有机磷中毒重度中间综合症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急性有机磷中毒并发重度中间综合症患者34例,依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7例。2组患者基础治疗相同,对照组给予氯解磷定+阿托品+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采用氯解磷定+盐酸戊乙奎醚+机械通气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肌无力症状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肌无力症状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戊乙奎醚可快速有效缓解急性有机磷中毒重度中间综合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