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观察研究了秦岭蝮蛇的活动节律和反捕行为.蝮蛇在不同季节活动高峰出现的时间不同,夏季晴天每天上午8点30分~9点30分,下午14点30分~18点30分分别有一活动高峰.下雨前后活动明显加强.蝮蛇的身体姿态也呈明显的节律变化:夏季上午10点以前,身体松散放置,10~18点,身体姿势多呈紧密缠绕或多条堆集在一起.单条蝮蛇多顺时针方向盘卷.蝮蛇受惊吓时的反应行为有收缩、歪头、摆尾、吐舌和逃跑,被捉时的反捕行为有张口、露齿、咬、挣脱,分泌粘臭的物质.  相似文献   

2.
圈养马麝发情交配后期的日活动格局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2001年1月,对46只圈养马麝进行了行为取样,记录了四种行为状态,站立及运动,摄食,反刍,静卧。区分性别和年龄组,比较各组在发情后期的活动格局。在发情末期,马麝呈现多高峰的日活动节律,清晨的活动高峰不明显,故而包含于持续时间极长(07:00-14:30时)的上午活动高峰,另具黄昏(16:30-18:00)时和午夜(21:00-00:30时)活动高峰。发情后期,马麝的活动节律主要受圈养条件,气温和生理状态的影响,摄食高峰的初次出现与喂饲时间有关,在喂锔前后发生反刍高峰,这是对饲料限量投放的一种适应;为适应冬季夜间的低气温,马麝在夜间趋向于静卧,而在较暖的昼间活动,以减少热量消耗,马麝雌体的发情交配状态影响其活动性,已交配受孕的雌体活动性降低。雄体的活动格局也受年龄和近期交配经历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笼养白尾梢虹雉的行为活动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扫描取样法和全事件取样法对1对笼养白尾梢虹雉(Lophophorus scalteri)进行了为期1年的观察,结果表明:笼养白尾梢虹雉日活动高峰出现在早晚,低谷在午后,呈明显的日节律;在一年中不同月份各种行为所占时间比例也有变化,呈明显的年活动节律;在为期1年的观察中,白尾梢虹雉各种行为所占时间比例分别为静栖39.88%、取食23.57%、观望14.02%、运动10.36%、身体护理8.08%、其他行为4.09%,其时间分配受性别、季节等多种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红外触发相机技术近年来不但广泛应用于野生动物种类、数量和分布的调查与观测,还可用于对动物活动节律和行为的研究分析。本研究在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公里网格法布设60台红外相机,于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累计完成14 657个相机工作日,采集到5种荒漠有蹄类动物的1 892张独立有效照片。通过计算相对多度指数,对它们的活动节律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5种荒漠有蹄类动物总的相对多度达到129.08,其中岩羊(43.87)和北山羊(42.98)的相对多度较高,其次是盘羊(25.38)、蒙古野驴(15.62)和鹅喉羚(1.23);(2)5种荒漠有蹄类动物的年活动节律表现出一致性,即5—6月活动最为频繁,11—12月出现第二个活动高峰;(3)蒙古野驴不同季节在水源地出现的日活动节律没有明显的规律,但在22:00—24:00会出现一天的峰值;而春、夏季鹅喉羚在水源地出现的最大活动峰值是在12:00—14:00;(4)各季节北山羊和岩羊的日活动节律均呈双峰型,北山羊的第2个活动高峰时间比岩羊的更偏晚一些;盘羊在冬季和春季为双峰型,夏、秋季出现3个高峰;岩羊、盘羊和北山羊的夏季日活动节律在清晨的活动高峰提前、傍晚的活动高峰推后;(5)5种荒漠有蹄类动物中,北山羊的夜间相对多度较高。荒漠有蹄类动物的年活动节律主要随生活史周期而变化,日活动节律除了受行为习性和日照节律的影响之外,不同种类主要因其栖息环境的不同而有差异。  相似文献   

5.
2017年10月-2018年9月,采用瞬时扫描法和目标取样法对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高淳湿地研究中心的南黄颊长臂猿Nomascus gabriellae季节性活动节律进行观察研究,共计扫描4 369次,观察时间累计1 092 h,得到行为数据26 208个,将其行为划分为取食、休息、运动、社会、交配和其他6种。结果表明,休息和运动是南黄颊长臂猿各季节的主要行为类型,其次为取食和社会行为。各行为在不同季节具有明显的节律性,休息一般出现在晨昏和正午;而运动一般出现在上午和下午;取食在各季节存在2个明显高峰,受饲养员喂食时间和频次的影响较大,表现为休息-运动-取食-休息-运动-取食-休息的行为模式。Kruskal-Wallis H分析结果显示,南黄颊长臂猿在不同季节和相同季节不同时段的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秋、冬季的取食行为明显高于春、夏季,而休息和运动相反。温度、日照、天气、游客量、饲养员日常操作等均影响南黄颊长臂猿的活动节律。  相似文献   

6.
笼养大紫胸鹦鹉的活动时间分配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杨晓君  杨岚 《动物学报》1998,44(3):277-285
研究了笼养大紫胸鹦鹉的行为活动和时间分配。结果表明:笼养大紫胸鹦鹉一天中除静栖外,其余各行为所占时间比例在中午较小,而在早晚较大;在一年中不同月份间各种行为活动所占时间比例也有变化,呈明显的年周期和日节律;节律变化与日出、日落时间、季节、温度等变化有关。大紫胸鹦鹉各种行为活动所占比例分别为静栖45.55%、身体护理16.66%、取食14.51%、运动10.60%、在巢8.98%、繁殖2.55%、社  相似文献   

7.
大兴安岭地区紫貂的活动节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马建章  徐利 《兽类学报》1999,19(2):95-100
借助无线电遥测技术,对4只紫貂全年的活动节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紫貂的活动节律春季和冬季的高峰是在晨昏二个阶段,夏秋二季的活动高峰在白昼。春季总体活动节律与夏季相比有明显差异(F=4.499,df=1,22,23;P=0.045),春季与秋季的活动节律也有差异(F=7.039;df=1,22,23;P=0.015)。其总体平均活动强度,春季活动量最小(17.53%),夏季最高(38.29%),其  相似文献   

8.
喀斯特生境中猕猴的活动节律和时间分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9月至2007年8月,在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选择一群猕猴(Macaca mulatta)作为观察对象,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收集相关的行为数据,以日活动节律和活动时间分配为切人点,探讨猕猴对喀斯特石山生境的行为适应策略.结果表明,猕猴的日活动节律表现为上午和下午的觅食高峰,中午进入长时间的休息期.这可能与白天...  相似文献   

9.
食蚊鱼昼夜摄食节律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分时段采样法研究入侵物种食蚊鱼的夏季昼夜摄食节律。食蚊鱼夏季种群内有雌鱼、雄鱼和幼鱼三个不同的摄食类群,这三个类群的摄食节律差异明显。雌鱼摄食节律成双峰型,第一高峰在10:00,而最高峰在22:00,此时肠道食物团平均重量11.70±11.60mg,饱满指数为190.22±155.61。幼鱼也成双峰型,分别在6:00和18:00有两个摄食高峰,以清晨6:00为最高,肠道食物团平均重1.08±1.09mg,饱满指数为128.44±105.49。雄鱼则成单峰型,摄食高峰出现午后14:00左右,肠道食物团平均重0.71±0.96mg,饱满指数为71.80±107.65。食蚊鱼不同摄食类群间的摄食高峰交错出现,是其协调种内关系,降低种内竞争的一种有效行为机制。  相似文献   

10.
郭方正  高学斌 《动物学报》1993,39(4):392-398
本文从研究盘羊食性日活动时间节律及社群行为的角度出发,1989年6月到8月在甘肃省肃北县盐池湾乡,每天从8:00-21:喊0累积追踪观察424只盘羊(雄77只,雌207只,亚成体53只及幼体87只)活动情况,研究结果如下:①盘羊的食草初步发现隶属10科22种。②研究了盘羊日活动时间节律,发现该地区盘羊用于取食的较多,除上午和下午的两个取食高峰外,中午还有一补充取食的小高峰期。③对该期盘羊表现的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