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电流钳技术观察SD大鼠急性分离下丘脑神经元的自发性放电及其温度敏感特性,显微镜下,急性分离神经元表现为两种形态,一种具有突起,另一种表现为无突起的形态,记录到的有突起的78例神经元中,可以记录到4例热敏神经元(wsn),但在无突起的61例神经元没有观察到热敏神经元的存在.在浴槽液体中加入SKF96365,这些热敏神经元就会失去温度敏感性.以上结果表明pWSN可能通过突起部位上分布的TRPV4而起到对周围环境温度的感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高效的中脑多巴胺神经元细胞原代培养方法,并观察胰酶消化对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突起生长的损伤作用。方法:以Nakai等经典神经元细胞原代培养方法为基础,通过使用低日龄胎鼠,初次培养液加入胎牛血清等步骤,促进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贴壁和生长;在无胰酶消化组直接使用内口外翻的小口径硅化吸管轻柔吹打离散细胞,比较两种方法间神经元细胞突起形成的差异。结果:接吹打组其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突起的生长程度(2124-10um)明显高于胰酶消化组(113+9μm)(P〈0.01),而两组间多巴胺阳性细胞比例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原代培养中,低日龄胎鼠及免胰酶消化离散细胞可减少神经元细胞损伤,有利于细胞突起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人脑神经细胞(神经元)的数量在100亿以上。这些神经元是大脑活动的基本单位,它由细胞体及突起构成,突起又分为轴突及树突两种。轴突较长,只有一条;树突多而短,多分支。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体外培养的小鼠脊髓神经元为模型研究了人胚脊髓提取液对E 12—15小鼠脊髓中GABA能神经元和DNY能神经元的突起生长的营养作用,结果发现人胚脊髓提取液在蛋白浓度为250μg/ml时对GABA能神经元的突起生长无营养作用,但对DNY能神经元的突起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提示了人胚脊髓提取液中有促进神经元突起生长的营养物质,且对特定胎龄的不同的神经元有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梁哲  农艺 《实验生物学报》1997,30(2):173-181
本文以体外培养的小鼠脊髓神经元为模型研究了人胚脊髓提取液对E12-15小鼠脊髓中GABA能神经元和DNY能神经元的突起生长的营养作用,结果发现人胚脊髓提取液在蛋白浓度为250μg/ml时对GABA能神经元的突起生长无营养作用,但对DNY能神经元的突起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提示了人胚脊髓提取液中有促进神经元突起生长的营养物质,且对特定胎龄的不同的神经元有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为神经元过程中肌动蛋白(actin)的时空表达变化及其与纽蛋白(vinculin)的关系.方法采用神经干细胞培养、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对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为神经元的过程中actin的时空表达进行研究;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术及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术对定向分化神经元过程中,actin与vinculin关系进行探讨.结果在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定向分化过程中, actin在胞体与突起中有表达,且与日渐增,核周表达逐渐增强,分化成熟时胞体与突起中可见丝状细胞骨架随着突起伸展而延伸.免疫荧光双标actin、vinculin在CLSM下观察,分化早期,胞体和突起内均有分布,actin明显强于vinculin,而vinculin于核周及一侧突起较强.分化近成熟期,vinculin反应增强,随着细胞突起生长,在突起中两蛋白共存处可见节段状分布的黄色融合光,直达突起的末端.结论本研究揭示在大脑皮层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为神经元过程中,actin表达变化与神经元发育成熟呈正相关,且actin与vinculin共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纽蛋白(vinculin)在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神经元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辅肌动蛋白(α-actinin)的关系.方法将神经干细胞分离、培养、分化及鉴定后,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新生大鼠皮层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定向分化过程中,纽蛋白的时空表达进行研究,并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技术及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术对神经元定向分化过程中,纽蛋白与辅肌动蛋白关系进行探讨,利用图像分析技术对不同时段分化的神经元中vinculin平均积分光密度进行定量测定.结果在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为神经元的过程中,vinculin由核周淡染分布逐渐至在胞体与突起中密集均匀分布,随着突起伸展而不断地延伸.图像分析结果表示,随神经元的分化成熟,vinculin的表达量呈逐渐增加趋势.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下观察免疫荧光双标vinculin/α-actinin在分化早期胞体和突起内均有分布,可见核周和突起两者融合两蛋白共存.近成熟期,随突起生长,两蛋白渐伸入突起,直至末端共存.结论本研究揭示大脑皮质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为神经元过程中,vinculin表达变化与神经元发育成熟呈正相关,并且vinculin与α-actinin共存.  相似文献   

8.
探讨以软刻技术微加工带正电荷的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eimine, PEI)图案,对培养纹状体神经元黏附存活及突起生长的影响.以软刻技术(微接触印刷方法)微加工三种不同的黏附底物:层粘连蛋白(laminin, LN)、带正电荷的多聚赖氨酸(poly-L-lysine, PLL)和PEI.新生乳鼠纹状体神经元体外分离培养,观察不同黏附底物对纹状体神经元黏附、存活和突起生长状态的影响,观察神经元在不同黏附底物上形成网络图案的差异.结果表明,在PEI 和PLL表面生长的神经元数量明显大于LN组,PEI与PLL、LN相比能形成更为完整的神经元图案.带强正电荷的PEI有助于神经元在其表面形成相对完整的图案,是构建体外神经网络的一种良好界面材料.  相似文献   

9.
作者在整理1975年以来所采集的鄱阳湖鱼类的寄生吸虫时,除独睾科(MonorchiidaeOdhner,1911)已记述三新种外,尚有棘口科(Echinostomatidae Dietz,1909)二种、发状科(Gorgoderidae Looss,1901)和血居科(Sanguinicolidae Graff,1907)各一种,系文献未曾记载过。虫体描述系根据活体标本及盐酸卡红整体染色制片标本观察、测量(单位:毫米)。模式标本存江西省寄生虫病研究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原子力显微技术(AFM)观察原代培养的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及其相互间的连接结构。方法:选择生长良好的海马神经元,用戊二醛固定30min后,固定于AFM基底上进行扫描和观测。结果:正常海马神经元表面光滑,起伏均匀、规律,突起及细胞之间的超微结构清晰,神经元胞体间存在膜性连接及长程非突触性突起连接。结论:神经元间存在直接膜性连接和长程非突触性突起连接结构。  相似文献   

11.
脑细胞的发育和存活,同外周神经元一样,有赖于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元存活因子(NSF)、突起伸长因子(NEF)、突起促进因子(NPF)等主要由靶组织产生的神经元营养因子的作用。由这些可溶性物质介导的神经元—神经元或神经元—非神经元间的相互作用,对中枢神经元的发育、突触的发生,以及中枢神经元的交性和再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神经营养因子诱导分化的神经元样PC12细胞分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Lü SH  Yang Y  Liu SJ 《生理学报》2005,57(5):552-556
神经营养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诱导PC12细胞分化产生的神经元样细胞一直被认为属于分裂后的细胞,没有分裂能力。然而在本研究中,我们观察了一些已经发生分化的PC12细胞,这些细胞长有很长的神经突起,在形态上属于神经元样细胞。在这些细胞中,我们不仅检测到DNA合成,而且观察到这些细胞的分裂现象。更令人感兴趣的是,除了胞体发生分裂外,位于胞体分裂位置的突起也一分为二,分别分配给两个子细胞。这些结果说明,形态发生分化的神经元样PC12细胞仍有分裂能力。本研究首次报道神经元样PC12细胞及其突起能发生分裂。  相似文献   

13.
回转器旋转对体外培养的鸡胚神经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回转器旋转研究重力改变对体外培养的鸡胚神经元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回转器里经过7-9小时的处理后,神经元的形态和行为发生明显改变。只有6.3%的神经元呈现两极型的运动形态,而对照组正常培养的细胞运动形态的神经元占34.2%。某些细胞的突起出现异常,呈现扭曲的形状。在培养基质上的神经元伸出许多丝状突起,丝状突起的末端锚定在周围的细胞上或锚定在培养基质上。经过重力改变处理的细胞重新放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显示神经元的运动活性降低,许多细胞没有观察到明显运动的迹象。  相似文献   

14.
三突起类(Triprojectacites Mtchedlishvili,1961 emend. Stanley,1970)是晚白垩世—古新世北半球广泛分布的一类被子植物花粉,具有重要的孢粉植物分区和地层意义。其主要特征是发育突出于体的突起和其末端的沟状萌发器。由于形态复杂多变,该类花粉在度量和描述中存在不少难点,缺少明确而统一的标准,制约了其分类的进展。本文根据对松辽盆地白垩系三突起类标本的萌发器、极性、突起形态和纹饰等分类性状的观察,结合对前人在三突起类描述、分类中存在问题的剖析,提出了一套形态学术语、度量方法和参数。它们不仅能有效避免各种误差、准确反映和描述三突起类花粉的形态特征,而且还适用于不同位置保存的标本,有助于建立这些标本之间的联系,为三突起类花粉分类系统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形态学度量和描述基础。  相似文献   

15.
网间细胞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视网膜神经元,其胞体位于内核层的内缘,突起在内、外网状层中广泛伸展。在内网状层,它仅从无足细胞接收输入;而在外网状层,它总是突触前的,其突起在外水平细胞和双极细胞的树突上形成突触,从而为视信息在视网膜中的传递提供了一条离心反馈通路。其主要生理作用似乎是阻遏水平细胞的侧向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形态学等方法对原代培养大鼠脊髓神经元的形态及其纽蛋白 (vinculin)分布进行研究。方法 实验采用原代培养的大鼠脊髓神经元 ,用细胞松弛素 D(cytochalasin D) -丝状肌动蛋白解聚剂处理细胞后 ,用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 ,同时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方法显示细胞内纽蛋白的分布。结果 原代培养的脊髓神经元可见 2~4个细长的突起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纽蛋白在神经元的胞体及突起均有分布。细胞松弛素 D处理细胞后 ,神经元胞体变大 ,轮廊不清 ,突起增多 ,变短、变粗 ,多分支且分支末端膨大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纽蛋白在核周的分布明显增加 ,而在突起内的分布则变得不连续 ,呈散在点状。结论 丝状肌动蛋白 (filem ental- actin,F- actin)的完整性对维持神经元的正常形态是必需的 ;神经元形态的变化与纽蛋白分布的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17.
实验将睾丸支持细胞(Sertoli细胞,SCs)与神经元共培养,以观察SCs的促生长与营养作用。结果显示2h时神经元的贴壁率明显增加(68%vs 0:P<0.01),从而提高了体外培养神经元的存活量,而且贴壁神经元的胞体面积以及突起数目也明显大于对照组(174.85±105.18 vs 96.59±41.63,2.53±1.79 vs 1.36±0.54:P<0.01)。实验结果证实使用SCs与神经元共培养是一种可以获得大量目的神经元的简便易行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Li YK  Chen XC  Zhu YG  Peng XS  Zeng YQ  Sheng J  Huang TW 《生理学报》2005,57(2):154-160
为研究人参皂甙Rb1(ginsenoside Rb1)对冈田酸(okadaic acid,OA)诱导的大鼠海马神经元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实验随机分为正常组、溶媒对照组、OA模型组和Rb1预处理组。正常组不作任何处理;Rb1预处理组大鼠分别用5、10、20 mg/kg的Rb1预处理,每天一次,共14 d,于第13天向海马背侧注射1.5μl OA[0.483 μl,溶于10% 二甲基亚砜(dimethysulphoxide,DMSO)];OA模型组大鼠于第13天时海马背侧注射OA,溶媒对照组则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各组均于第15天收取标本。通过Biescbowski’s染色、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分别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胞体和突起内神经原纤维的改变和磷酸化Tau蛋白的表达水平,同时检测蛋白磷酸酯酶2A(protein phosphatase-2A,PP2A)活性以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1)OA模型组与溶媒对照组及正常组比较,海马神经元胞体和突起着色较深,染色不均匀;神经元中Thr231和Sei396位点磷酸化的Tau蛋白和总Tau含量增多;PP2A活性则明显下降(P<0.01):(2)Rb1预处理组大鼠海马神经元胞体和突起染色均匀,神经原纤维走行规则;海马神经元中Thr231和Ser396位点磷酸化的Tau蛋白和总Tau 含量较OA模型组减少,而PP2A活性明显增高(P<0.01)。以上观察结果表明,人参皂甙Rb1可以减轻OA诱导的大鼠海马神经元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其机制可能与提高PP2A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Tau蛋白在新生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为神经元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细胞培养、免疫细胞化学方法(SABC法)观察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定Tau蛋白在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为神经元过程中不同时段的表达情况.结果在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为神经元的过程中,Tau蛋白由核周淡染分布渐至在胞体与突起中密集均匀分布,随着突起伸展而不断地延伸,并且Tau蛋白的表达量逐渐增加.结论新生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为神经元过程中,Tau蛋白的时空表达与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的神经元形态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并在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α辅肌蛋白在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神经元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细胞培养、免疫细胞化学方法(SABC法)、免疫电镜技术观察α辅肌蛋白在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神经元过程中不同时段的表达变化.利用图像分析技术对不同时段分化的神经元中α辅肌蛋白平均积分光密度进行定量测定.结果在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神经元过程中,α辅肌蛋白由核周淡染分布逐渐至在胞体与突起中密集均匀分布,随着突起伸展而不断地延伸.免疫电镜可见α辅肌蛋白呈高电子密度球形颗粒.图像分析结果表示,随神经元的分化成熟,α辅肌蛋白的表达量呈逐渐增加趋势.结论大脑皮质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为神经元过程中,α辅肌蛋白表达变化与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的神经元形态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