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土壤盐碱胁迫对春小麦K^+、Na^+选择性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对2种浓度土壤盐分胁迫下春小麦各品种不同时期各器官K^ 、Na^ 含量以及K^ /Na^ 的变化及其与抗盐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土壤盐浓度的升高,各品种的产量及各农艺性状值均有所下降,但不同品种的下降程度不同。随土壤盐浓度的升高,植株中K^ 、Na^ 含量均有所增加,但K^ 增加的幅度小于Na^ 的增加幅度,因而K^ /Na^ 呈明显下降趋势;在不同土壤盐分胁迫下,小麦品种K^ 、Na^ 随生育进程在体内各器官的分配发生动态变化,在分蘖期地上部K^ /Na^ >根部,孕穗期各器官K^ /Na^ 依次为:幼穗>旗叶>茎>倒4叶,而灌浆期则依次为:籽粒>旗叶>茎>倒4叶,说明生长旺盛的器官拒Na^ 能力强于其它器官;不同品种的K^ 、Na^ 含量及K^ /Na^ 不同,一般抗盐性强的品种在各时期均具有较高的K^ /Na^ ,反之则K^ /Na^ 较低;小麦的籽粒产量在一定范围内与其植株地上部各器官的K^ /Na^ 中一定的正相关,其中与分蘖期植株地上部的K^ /Na^ 及叶(K^ /Na^ )/根(K^ /Na^ )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此时期的SNa^ K^ 相关性最强,γ为-0.9670。因而,以分蘖期的K^ /Na^ 尤其是SNa^ K^ 作为小麦田间抗盐性的指标,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盐胁迫下水稻叶绿体中Na+、Cl-积累导致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研究了0-200mmol/L的NaCl胁迫下耐盐性不同的水稻品种Pokkali(耐盐)和Peta(盐敏感)根系,叶片和叶绿体中Na^ ,K^ 和Cl^-含量的变化及其与叶片光合作用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NaCl胁迫时间和浓度的增加,供试2个品种在根,叶片和叶绿体中Na^ ,Cl^-含量增加,K^ 含量下降。耐盐品种体内Na^ ,Cl^-含量增加或K^ 含量减少的幅度小于盐敏感品种。在200mmol/L的NaCl胁迫下盐敏感品种根,叶片和叶绿体中的Na^ /K^ 分别是耐盐品种的208%,308%和297%。与Na^ 相比,耐盐品种根系对K^ 吸收和向叶片运输的选择性(SK,Na)较强。但在经过0,100和200mmol/L的NaCl处理后2个品种叶绿体中的Na^ /K^ 均高于叶片(SK,Na均小于1)。盐胁迫下水稻叶绿体中Na^ ,Cl^-含量和Na^ /K^ 与叶片净光合速度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以2年生的流苏播种苗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50、100、200、300 mmol·L^-1)NaCl溶液进行胁迫处理,研究盐胁迫对流苏的生长、Na^+和K^+分布格局、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以明确其耐盐阈值。结果表明:(1)随着NaCl胁迫浓度的增加,流苏幼苗生长量逐渐降低,盐害指数升高、存活率下降;幼苗耐盐阈值为98.693 mmol·L^-1(0.577%W/V)。(2)随着NaCl胁迫浓度的增加,流苏幼苗各器官中的Na^+含量持续增加,并在浓度为50 mmol·L^-1时表现为根>叶>茎,在其余各处理组表现为叶>根>茎;幼苗根、叶中的K^+含量表现为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茎中K^+含量总体表现为下降趋势,且器官中K^+含量表现为根>叶>茎;幼苗根部到茎部和茎部到叶部的离子选择性运输能力、各器官中的K^+/Na^+比值均呈下降趋势。(3)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流苏幼苗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其脯氨酸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研究发现,流苏幼苗根系可通过对Na^+的吸收和累积来阻止其向地上部运输进而避免盐害发生;叶片和茎中通过提高对K^+的选择性吸收和累积,从而增大K^+/Na^+比值以减缓盐分对其生理代谢的伤害。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氯丙嗪(CPZ)和LaCl3预处理阻碍Ca^2 。CaM信使系统传导后,盐胁迫下稻苗体内Na^ 、K^ 和Cl^-含量及吸收转运的变化。结果表明:CPZ和LaCl3预处理后,盐胁迫下稻苗对K^ /Na^ 的选择性吸收下降,致使稻苗K^ 含量减少、Na^ 含量增加,Na^ /K^ 比值显著增加;并且稻苗地上部Cl^-含量也显著增加,盐胁迫处理稻苗2d后解除盐胁迫,改用蒸馏水培养,在蒸馏水中加入CPZ或LaCl3时,稻苗中含有较高的Na^ ,即CPZ和LaCl3抑制稻苗将体内Na^ 排出体外的能力,上述结果表明,盐胁迫下,Ca^2 .CaM信使系统可能参与稻苗对K^ 、Na^ 和Cl^-的吸收转运以适应盐胁迫。  相似文献   

5.
盐分和水分胁迫对菊芋幼苗离子吸收及叶片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采用砂培试验,用不同浓度的NaCl和等渗PEG6000(聚乙二醇6000,渗透势约为-0.44MPa)处理生长20d的菊芋幼苗,3d后分别测定其根、茎、叶中的Na^ 、K^ 、Cl^-含量以及叶片SOD、POD活性。结果表明,在NaCl和PEG胁迫下,根、茎、叶的Na^ 、Cl^-含量不断升高,而K^ 含量保持稳定。其中,茎中Na^ 含量高于根和叶。NaCl胁迫下,根、茎、叶的SX、Na值随胁迫强度的增加而递增,茎中SK、Na值小于根和叶。随着NaCl胁迫强度的增加,菊芋幼苗叶片的SOD和P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PEG处理下,SOD活性分别高于对照和等渗NaCl处理31.1%和27.1%;而POD活性却分别低于对照和等渗NaCl处理26.0%和36.1%。  相似文献   

6.
盐胁迫对四种基因型冬小麦幼苗Na+、K+吸收和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4种不同基因型冬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盐胁迫下小麦幼苗的生长及Na^+、K^+和Cl^-的吸收、累积规律。结果表明,盐胁迫下小麦吸水困难,幼苗生长受抑;幼苗含水量、生物量及干物质量明显下降;Na^+、Cl^-含量和单株累积量显著增加。K^+含量和单株累积量则明显降低。Na^+/K^+比值随介质中的盐浓度的增加而升高。盐胁迫下各基因型冬小麦幼苗Na^+、K^+和Cl^-的单株累积量及其在地上部分和根系中的含量变化较大,说明小麦根系对Na^+、K^+和Cl^-的吸收存在基因型差异。盐处理下,暖型小麦NR9405对K^+的选择吸收能力强,对Na^+的吸收和累积少,植株体内的K^+浓度较高,Na^+/K^+比值小;幼苗的生物量较大,耐盐性强。冷型小麦RB6对K^+的选择能力差,对Na^+的吸收和累积量大,幼苗的Na^+/K^+比值大,生物量小,耐盐性较差。低盐浓度下,Na^+可作为渗透调节物质维持植物体内渗透平衡。高盐浓度下,Na^+的过度吸收和累积可能是盐害的主要原因。维持体内较低的Na^+水平和Na^+/K^+比值是小麦耐盐性的一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7.
以200mmol/LNaCl处理耐盐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DK961和盐敏感小麦品种LM153d后,DK961叶鞘中Na^+含量和叶片中K^+含量均显著高于LMl5,这造成DK961叶片中Na^+/K^+比显著低于LM15。即DK961的叶鞘以其较LM15更强的限制Na^+、推动K^+向叶片运输的能力来保持叶片相对较低的Na^+/K^+比,即叶鞘在小麦抗盐性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对宁夏地区种植的几个春小麦品种和国内外引进的抗盐小麦材料的幼苗进行不同浓度NaCl胁迫处理,结果表明:NaCl胁迫对小麦幼苗地上部生长抑制显著,而对地下部生长影响较小;NaCl胁迫对小麦幼苗的胁迫主要是离子伤害,而渗透胁迫不明显;随NaCl浓度的增加,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同时植株中Na^ 含量增加,K^ 含量下降,K^ /Na^ 降低;不同品种对不同浓度NaCl的胁迫反应不同。  相似文献   

9.
Na+和Ca2+对拟南芥根原生质体质膜内向K+通道电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Columbia)根为材料,利用膜片钳技术测定其根细胞原生质体质膜内向K^ 电流,并对Na^ 对其K^ 电流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Na^2 可明显抑制拟南芥根细胞原生质体的内向K^ 电流,外施Ca^2 可缓解Na^ 对内向K^ 电流的抑制.说明Ca^2 参与了质膜上K^ 通道对K^ /Na^ 的选择性吸收的调节,从而使植物适应盐胁迫.  相似文献   

10.
测定了将高粱(Sorghum vulgare Pers.)DNA导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陇春13号”后得到的耐盐新品系根和叶中不同盐浓度胁迫条件下呼吸途径、脯氨酸、Na^ 和K^ 含量的变化,并以“陇春13号”作为对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K^+含量均随盐浓度的提高而不断下降,但新品系与对照相比,叶的下降速率明显低于根;脯氨酸和Na^ 的含量则均呈持续上升趋势,且对照叶和根中脯氨酸增加幅度不及新品系,但其叶和根中Na^ 积累显地高于新品系;抗氰呼吸实际运行均不 同程度地加强了,但对照的叶和根的运行程度分别强于新品系,且在整个胁迫过程中细胞色素途径仍是线粒体呼吸中电子传递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胡杨愈伤组织质膜的两相分离法及其H+-ATPase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胡杨愈伤组织为材料,用PEG 3350/DextranT 500构成的两相系统提取质膜微囊,研究质膜H+-ATPase的特性.结果显示由6.3% PEG 3350、6.3% Dextran T500、KCl、磷酸缓冲液(pH 7.8)和蔗糖构成的两相系统提取膜微囊的H+-ATPase活性分别被Na3VO4、KNO3、NaN3抑制了约75%、2.6%和1.3%.方向性检测显示原位膜微囊占提取质膜微囊的90%,翻转膜微囊仅占10%.去垢剂对质膜H+-ATPase活性的影响说明0.015%的Triton X-100和0.01%~0.1%的Brij 58适用于测定质膜H+-ATPase活性.Lineweaver-Burk动力学分析该酶的Km值为0.65 mmol*L-1,Vmax为37.59 μmol Pi*mg-1 protein*h-1.研究结果表明两相法提取的质膜微囊主要是正向密闭的膜微囊;胡杨愈伤组织质膜H+-ATPase的最适pH为6.5,最适温度为37℃左右.  相似文献   

12.
用低能N^ 离子束对香瓜种子进行不同能量和剂量组合的处理,从各处理组与对照组当代和第三代苗期形态特征观察,考种中发现:在一定能量和剂量组合下,处理组香瓜叶型和果肉厚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种形态学变化是可遗传的,应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korphicDNA即RAPD)技术分析对照组和注入低能N^ 离子束处理组的香瓜总DNA的结果显示:100种随机引物中的24种引物扩增出44条多态性片段,且其中一种引物所扩增的条带与叶型变化相连锁,表明低能N^ 注入香瓜种子可引起其基因组DNA发生变异,一定注入剂量和能量的组合,可导致特异性的变异。  相似文献   

13.
细菌吸附Pd2+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不同来源的细菌菌株中筛选获得一株吸附Pd2+能力较强的菌株R08,经鉴定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R08。R08死菌体吸附Pd2+的最适pH值为3.5,其吸附作用是一种快速而非依赖温度的过程。吸附作用受菌体浓度和Pd2+浓度影响。在起始Pd2+浓度200mg/L\,菌浓度0.4g/L\,pH35和30℃条件下,吸附45min,吸附量为2248mg/g。透射电镜观察显示,R08死菌体能够还原Pd2+成Pd0颗粒。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细胞壁上的COO-和HPO42-基团可能与Pd2+的生物吸附有关。  相似文献   

14.
Ca2+与植物抗旱性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植物学通报》2001,18(4):473-478
干旱是制约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逆境因素,并抑制根系对钙的吸收。近年来研究表明,外源钙能提高植株的抗旱性,抑制干旱胁迫下活性氧物质的生成,保护细胞质膜的结构,维持正常的光合作用,以及调节激素和一些重要的生化物质代谢;此外,细胞内Ca2+可作为第二信使传递干旱信号,调节干旱胁迫导致的生理反应。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不同能量、不同剂量的^16O^8 离子辐照春麦。处理方式为离子贯穿种子(75MeV/u)以及离子注入胚和胚乳等种子的不同部位。然后分析其幼苗的可溶性蛋白质(soluble protein),根据其分子量大小不同,将其划分为五个区段并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1.同对照相比,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所有辐照材料(包括贯穿和注入)第二区段(分子量较高区段)蛋白质组分的相对含量下降;而第五区段(分子量最小区段)蛋白质组分的相对含量升高。2.种子的贯穿处理,同时也引起第一区段(分子量最高区段)和第三区段蛋白质组分相对含量的下降以及第四区段的升高;其中第三、四区段的变化明显区别于注入效应。3.注入胚和4胚乳的区别在于后者第一区段蛋白质组分相对含量的较大下降和第五区段的较大提高。4.小剂量辐照的材料,可溶性蛋白质组分的变化异常,可能与低剂量辐射兴奋效应有关。在讨论中提出了注入胚的即时效应与注入胚乳的后期效应。  相似文献   

16.
在原核生物中,钠/氢逆向转运蛋白具有催化细胞内的Na~+、Li~+或K~+等碱基阳离子的排出,换取外部质子,以降低有毒碱性金属阳离子的细胞质浓度和维持细胞内pH稳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挖掘中度嗜盐菌Halobacillus Y5中具有盐碱耐受性的钠/氢逆向转运蛋白基因并对其功能进行鉴定,我们首先提取该菌的基因组DNA,然后采用Sau3AI随机酶切及功能互补的方法获得了一个新型的钠/氢逆向转运蛋白基因Ha_ydjM。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基因属于YdjM超家族成员,是一个未知功能的膜蛋白,系统发育分析证实,其与来自Halobacillus sp. Marseille-P 3789的YdjM(蛋白登录号WP_101846656. 1)家族成员聚在一起但形成独立分支。研究发现,该基因能够恢复大肠杆菌突变株KNabc对0. 2mol/L NaCl和5mmol/L Li Cl的耐受特性,并且耐受碱性pH 8. 0。功能分析显示,该蛋白呈现pH依赖的钠/氢逆向转运蛋白活性,转运动力学分析表明,Na~+、K~+、Li~+在KNabc中K_m值分别是0. 43±0. 05mmol/L、0. 49±0. 06mmol/L、0. 64±0. 06mmol/L,即对Na~+、K~+、Li~+的亲和力分别是Na~+ K~+ Li~+。综上所述,Ha_ydjM代表了一种新型的钠/氢逆向转运蛋白,这丰富了YdjM超家族成员,并为其他未知膜蛋白功能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CD4~+T、CD4~+CD28~+T水平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128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两组(6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外加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细胞因子、CD4~+T及CD4~+CD28~+T水平变化,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预后终点事件发生情况。并将观察组患者根据预后是否并发终点事件,将其分为预后良组(未并发终点事件)和预后不良组(并发终点事件)两组,分析不同预后ACS患者CD4~+T、CD4~+CD28~+T水平变化及与预后发生终点事件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两组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干扰素-γ(IFN-γ)水平均明显降低,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D4~+T明显升高,CD8~+T、CD4~+CD28~+T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月中,对照组患者预后有23例终点事件发生,观察组患者预后有26例终点事件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患者的CD4~+T降低,CD4~+CD28~+T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阿托伐他汀治疗的ACS患者预后发生终点事件与CD4~+T水平呈现负相关(r=-0.682,P=0.000),与CD4~+CD28~+T水平呈现正相关(r=0.733,P=0.000)。结论:经阿托伐他汀治疗的ACS患者预后发生终点事件与CD4~+T水平呈现负相关,与CD4~+CD28~+T水平呈现正相关,可为临床ACS患者预后的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Ca^2+与果树抗逆性的关系(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综述Ca^2 与果树抗逆性的关系,包括细胞Ca^2 的分布及Ca^2 稳态的调控、Ca^2 在果树“逆境刺激-偶联反应”中的信使作用及其对提高果树抗逆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黄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肉眼可见的花原基突起之前,花原基早期的分化过程。结果显示花原基分化和开花的起始节位是第一真叶节;肉眼可见花原基突起前早期的分化是在叶腋亚表皮部位形成一个球形的花原基起始细胞团,此细胞团进一步分裂、扩大形成肉眼可见的花原基突起;第一真叶节的花原基起始细胞团分化集中发生于6—7d苗龄时期;Ca^2 在花原基起始细胞团细胞中主要分布在细胞壁和细胞间隙,而在非起始细胞团的叶腋亚表皮细胞则主要分布在液泡中,并对Ca^2 在花原基起始细胞团分化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