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描述了测量毫微秒数量级萤光寿命的仪器——毫微秒脉冲萤光计。它的光源——自由放电灯是我们自己研制的,它的脉宽短(约5ns)、光谱分布宽(2000~6000(?))、重复频率高(每秒钟数十千周)、光脉冲波形稳定(幅度变化小于百分之五),每次光脉冲可发出10~8~10~(11)个光子。用本仪器测定了一些化合物的萤光寿命,其结果与已发表的数据非常一致。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1,8-ANS作萤光探针,通过毫微秒萤光技术研究了辣根过氧化物酶的同功酶B、C(文中以HRP(B)、HRP(C)表示)的构象,测得ANS和脱辅基HRP(B)、HRP(C)复合物的萤光寿命分别为19.6毫微秒和17.7毫微秒(即10~(-9)秒,用ns表示),从而证实同功酶B、C分子中确有较强的疏水区域,且这个疏水区域就在分子中血红素(heme)的结合区附近。通过萤光寿命的测定和研究,我们发现,HRP(B)、HRP(C)分子中的疏水区域的疏水性比牛血红蛋白分子中的要弱,比肌红蛋白分子中的要强;HRP(B)的疏水区的疏水性要略强于HRP(C)的。我们还研究了溶液的pH条件及不同浓度的脲对该疏水区构象的影响,观察到一个颇有意思的现象,即和牛血红蛋白一样,1Mal.的脲使血红素结合区的疏水性增强,1Mal.以上浓度的脲却使该区域疏水性减弱。在不同的pH条件下,血红素结合区域的疏水性亦有变化,其中,pH7条件下该区的疏水性最强。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大豆核、叶绿体DNA-溴化乙锭复合体吸收光谱、萤光光谱和萤光衰减特性。DNA-溴化乙锭复合体吸收光谱和DNA的吸收光谱是一致的,吸收峰在256nm,但它们的萤光光谱却极其类似溴化乙锭的萤光光谱,主要的萤光峰在595nm处。这指出复合体的吸收取决于DNA,而萤光取决于溴化乙锭,在DNA的碱基受激后,俘获的能量先在碱基之间顺序传递,最后传递到复合体中的溴化乙锭。由溴化乙锭发出萤光。DNA的萤光衰减信号极其微弱以至无法检测。溴化乙锭的萤光衰减曲线接近仪器的响应曲线,萤光寿命为1.18毫微秒,但两种DNA-溴化乙锭复合体的萤光衰减信号非常强烈。两种复合体的萤光衰减方式存在明显的差别。核DNA-溴化乙锭复合体的萤光寿命为27.10毫微秒,而叶绿体DNA-溴化乙锭复合体为24.79毫微秒。这种差别可能反映两种DNA结构和构型的差别。因此这种技术有可能用作判定各种DNA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大豆核、叶绿体DNA-溴化乙锭复合体吸收光谱、萤光光谱和萤光衰减特性。DNA-溴化乙锭复合体吸收光谱和DNA的吸收光谱是一致的,吸收峰在256nm,但它们的萤光光谱却极其类似溴化乙锭的萤光光谱,主要的萤光峰在595nm处。这指出复合体的吸收取决于DNA,而萤光取决于溴化乙锭,在DNA的碱基受激后,俘获的能量先在碱基之间顺序传递,最后传递到复合体中的溴化乙锭。由溴化乙锭发出萤光。DNA的萤光衰减信号极其微弱以至无法检测。溴化乙锭的萤光衰减曲线按近仪器的响应曲线,萤光寿命为1.18毫微秒,但两种DNA-溴化乙锭复合体的萤光衰减信号非常强烈。两种复合体的萤光衰减方式存在明显的差别。核DNA-溴化乙锭复合体的萤光寿命为27.10毫微秒,而叶绿体DNA-溴化乙锭复合体为24.79毫微秒。这种差别可能反映两种DNA结构和构型的差别。因此这种技术有可能用作判定各种DNA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新型强脉冲光治疗雀斑的疗效。方法:采用飞顿辉煌激光360嫩肤系统(以色列飞顿公司),波长570~950nm,光斑面积10mm×30mm,脉宽10、12、15ms,能量14~19J/cm~2。治疗40例雀斑患者,每三周一次,共治疗5次,末次治疗后评价患者雀斑的疗效。结查:4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18例(45%)基本完全消退,14例(35%)明显消退,8例(20%)好转,总有效率为100%。所有患者面部治疗区域皮肤质地较以前更光滑、细腻,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结论:采用新型强脉冲光治疗雀斑疗效显著、安全,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6.
强脉冲光光子美容技术的回顾与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强脉冲光(intense pulsed light,WL)是一种高强度的,多光谱的,非相干的光源,它的波长范围在500nm~1200nm,这些特性使强脉冲光在以皮肤组织对不同波长的光具有选择性吸收并产生光热解效应的原理为基础的无损伤性皮肤美容治疗中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同时,与传统的治疗皮肤光损伤与光老化的方法比较,强脉冲光光子美容技术具有治疗效果好以及病人恢复时问较快等优点。文中回顾了强光光子嫩肤技术的产生及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说明强脉冲光光子美容技术是一种新颖的、有效的、非损伤性的治疗皮肤光损伤、光老化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美容医疗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Sysmex XN-1000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小板(PLT)3种方法的准确性。方法:收集广州总医院2017年1、2月住院病人血液标本共166例,分别用手工法和XN-1000血液分析仪的电阻抗法(PLT-I)、光学法(PLT-O)、荧光染色法(PLT-F)检测同一标本的血小板计数,以手工法为参考标准,比较XN-1000血液分析仪3种方法的准确性。结果:当PLT计数范围为100×10~9~300×10~9/L和300×10~9/L时,3种仪器法与手工法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PLT100×10~9/L时,仪器法中的PLT-O和PLT-F法与手工法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LT-I法与手工法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与手工法的相关性比较依次为PLT-FPLT-OPLT-I。结论:当PLT100×10~9/L时,仪器检测血小板计数3种方法的准确性均较好;当PLT100×10~9/L时,PLT-F和PLT-O法的检测准确性优于PLT-I法。  相似文献   

8.
PhytoPAM浮游植物分析仪是一种用于藻类生长、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研究的仪器。文章以蛋白核小球藻为材料探讨PhytoPAM浮游植物分析仪用于量子产量测定和快速光响应曲线分析中最佳参数设定。结果表明,饱和脉冲档位的选取对测定最大量子产量(Fmax)影响不大,但脉冲时长对其影响显著,脉冲时长以0.2s为宜。稳态光照时长对有效量子产量(FPSII)有影响,测定中设定的稳态光照时长以120s为宜。在快速光响应曲线(RLC)分析中,步长(即照光时间)以30s为宜,适宜的最大测量光照强度(MML)应为藻培养光照强度的3倍左右。  相似文献   

9.
胍变性肌酸激酶复性复活过程中构象与活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讨论了经3M盐酸胍变性的兔肌肌酸激酶复性和复活的动力学过程,对二者进行了比较,以期从量的关系上研究酶的构象与催化活力之间的关系。从萤光和紫外差吸收光谱的变化看,复性过程基本上是变性过程的逆转。变性肌酸激酶复性遵循一级反应方程,以萤光强度变化为标志的速度常数k=2.2×10~(-3)秒~(-1)。酶复活过程却表明由两个一级反应所组成,其速度常数分别为k_1=0.97×10~(-3)秒~(-1),k_2=0.17×10~(-3)秒~(-1)。可见构象变化速度与复活过程中较快的反应速度相近。这说明在反映色氨酸及酪氨酸微环境的构象变化基本完成之后,活力恢复的过程还没有终结。可以认为兔肌肌酸激酶的构象与活力密切相关,酶的构象完整是催化活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了经3M盐酸胍变性的兔肌肌酸激酶复性和复活的动力学过程,对二者进行了比较,以期从量的关系上研究酶的构象与催化活力之间的关系。从萤光和紫外差吸收光谱的变化看,复性过程基本上是变性过程的逆转。变性肌酸激酶复性遵循一级反应方程,以萤光强度变化为标志的速度常数k=2.2×10~(-3)秒~(-1)。酶复活过程却表明由两个一级反应所组成,其速度常数分别为k_1=0.97×10~(-3)秒~(-1),k_2=0.17×10~(-3)秒~(-1)。可见构象变化速度与复活过程中较快的反应速度相近。这说明在反映色氨酸及酪氨酸微环境的构象变化基本完成之后,活力恢复的过程还没有终结。可以认为兔肌肌酸激酶的构象与活力密切相关,酶的构象完整是催化活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萤光聚魚     
记得在一九五六年的时候,“新民晚报”曾报导过苏联的灯光聚鱼法。其网作漏斗状,电灯系于网口处,捕鱼时,将网没入水中,并将电灯打亮,鱼性喜光,见之必游入网内。这的确是一个很科学而有趣味的设计。关于在水下以灯光捕鱼的方法,早在我国古籍里就已经有了以萤光代灯聚焦的记载。“古今秘苑”萤光聚鱼条载:“夏日,取羊尿胞(即羊膀胱——笔者)一个,柔软如纸,吹胀,入荧火(即萤火虫——  相似文献   

12.
2012年6月,对湖南省石门县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神景洞短嘴金丝燕的回声定位叫声进行研究,在黑暗山洞内使用录音仪器录制其自由飞行状态的声音后使用声音软件进行分析.短嘴金丝燕捕食归巢时,快速飞入洞口,在洞内有光区域不发声,到达洞内黑暗区域后开始发出回声定位叫声,且飞行速度减慢.声音分析结果表明其回声定位叫声为双脉冲组的噪声脉冲串型(noise burst),组内脉冲间隔很短[(6.6±0.42)ms],组间脉冲间隔较长[(99.3±3.86) ms],两者差异显著(P<0.01).对比第一、第二脉冲声音参数发现,主频和脉冲时程差异不显著,第一、第二脉冲主频分别为(6.2±0.08) kHz和(6.2±0.10) kHz (P>0.05);脉冲时程分别为(2.9±0.12) ms和(3.2±0.17) ms (P>0.05);最高和最低频率差异显著,第一、第二脉冲最高频率分别为(20.1±1.10) kHz和(15.4±0.98) kHz (P<0.01),最低频率分别为(3.7±0.12) kHz和(4.0±0.09)kHz (P<0.05);第一脉冲频宽((16.5±1.17) kHz)宽于第二脉冲((11.4±1.01) kHz) (P<0.01);且第一脉冲能量[(-32.5±0.60) dB]高于第二脉冲[(-35.2±0.94) dB] (P<0.05).另外,短嘴金丝燕在黑暗山洞内的回声定位叫声还包含了部分超声波,最高频率可达33.2 kHz.  相似文献   

13.
用胰蛋白酶消化菠菜叶绿体,叶绿体的F_(684)相对萤光强度下降。在反应液中加入光系统Ⅱ的电子受体(DCIP 或Fecy)和光系统Ⅱ的电子传递抑制剂—DCMU,可以改变叶绿体F_(684)的相对萤光强度,但不影响与胰蛋白酶消化有关的萤光强度下降。用不同波长的光(436nm 和470nm)激发胰蛋白酶消化过的叶绿体,所测得的F_(684)变化、叶绿体中叶绿素含量变化以及吸收光谱变化的实验结果,说明用胰蛋白酶消化叶绿体后,使部分叶绿素从叶绿体上脱落,其中叶绿素b 的脱落量较高。表明胰蛋白酶消化所诱导的萤光强度下降与色素蛋白复合体受损有关。  相似文献   

14.
用胰蛋白酶消化菠菜叶绿体,叶绿体的F_(684)相对萤光强度下降。在反应液中加入光系统Ⅱ的电子受体(DCIP或Fecy)和光系统Ⅱ的电子传递抑制剂—DCMU,可以改变叶绿体F_(684)的相对萤光强度,但不影响与胰蛋白酶消化有关的萤光强度下降。用不同波长的光(436nm和470nm)激发胰蛋白酶消化过的叶绿体,所测得的F_(684)变化、叶绿体中叶绿素含量变化以及吸收光谱变化的实验结果,说明用胰蛋白酶消化叶绿体后,使部分叶绿素从叶绿体上脱落,其中叶绿素b的脱落量较高。表明胰蛋白酶消化所诱导的萤光强度下降与色素蛋白复合体受损有关。  相似文献   

15.
在若干昆虫中,普遍存在着生物冷光(Bioluminescence)现象。这些发光的昆虫大多数属于鞘翅目、萤科,通常称做萤火虫。这些昆虫发光有专门的复器,也是一种交配的信号。关于萤火虫发光的化学机理问题,不少学者进行过研究探讨。1947年,McElroy最早用北美洲萤火虫photinus pyralis作材料进行研究,发现萤火虫生物冷光要求ATP。1952年,B.L.斯特勒和J.R.托特尔用萤火虫生物冷光探测ATP,其灵敏度可达10~(-15)M(ATP);同年,Harvey研究发现,萤火虫发冷光的颜色是不同的,这是因为不同种的萤火虫含有不同类型的萤光素/萤光素酶系统。以后,M.德卢卡又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提出了萤火虫发光反应的现代知识,这个被概述在图1中。  相似文献   

16.
1974到1975年,我们用人原发性肝癌细胞的线粒体内膜进行ATP酶活力测定,结果证明人肝癌线粒体ATP酶活力极低(0.04~0.1微克分子/分/毫克蛋白)只相当于正常大鼠线粒体的1/10~1/25(0.49~1.07微克分子/分/毫克蛋白)。Walker肉瘤和人肝硬变组织的线粒体与人肝癌的酶活力相近。电镜负染标本观察证明肝癌线粒体内膜大部分失去特征性的直径为90(?)的ATP酶颗粒,表现为光滑膜。ANS萤光探针的发射萤光光谱测定和2,4-二硝基酚的激活试验均证明人肝癌细胞线粒体内膜的ATP酶大量消失是肝癌细胞的特征之一。用提取的大鼠肝线粒体ATP酶(F_1)与人肝癌线粒体内膜进行人工杂交重组,结果证明,重组后的杂交膜的ATP酶活力比人肝癌线粒体内膜高6~11倍;寡霉素敏感性也显著提高。电镜负染标本观察表明杂交膜出现了典型的直径为90(?)的ATP酶的颗粒形态;ANS萤光增强效应测定证明杂交膜的萤光强度比肝癌膜高276%(相对单位);0℃低温处理2小时,ANS萤光强度不变;酶活力在0℃2小时后,仍相当于原来活力的90%。此项试验结果证明杂交重组获得成功。鼠肝线粒体ATP酶与人肝癌线粒体内膜杂交后的特性表现了与天然线粒体内膜的ATP酶的一系列相似的特性。讨论了ATP酶复合体杂交重组试验在探索肝癌发生与细胞中两个遗传系统控制的可能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7.
同位素稀释质谱检测法(IDMS)是目前进行胞内代谢物浓度高通量检测精度最高的一种方法,这个方法的关键就是制备待检测代谢物对应的~(13)C全标记的标品。传统制备~(13)C全标记标品的方法是采用批培养的模式获取,但该方法所制备的胞内代谢物浓度通常较低。通过以~(13)C全位标记葡萄糖作为唯一碳源培养毕赤酵母G/DSEL菌种,采用~(13)C全位标记葡萄糖脉冲刺激法,结合快速取样淬灭方法的新方法,成功制备了带~(13)C标记标品并提高了其浓度。经液质联用(LC-MS)与气质联用(GC-MS)结果分析,与传统制备方法相比,胞内大部分有机酸、磷酸糖、氨基酸和核苷酸类物质的浓度实现了约2–10倍的提高。因此底物脉冲法可以有效提高~(13)C全标葡萄糖的单位利用率,并能实现对胞内部分含量低于仪器检测限的代谢物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1~3×10~(-4)M 氯化铵在较低浓度磷酸盐时降低光合磷酸化活力增进希尔反应速度表现出解联效应,在较高浓度磷酸盐时,希尔反应速度仍加快而光合磷酸化活力也被促进。用两阶段光合磷酸化技术及测定对叶绿体萤光淬灭作用的影响表明,氯化铵在上述条件下是消除类囊体腔内的高能态的。解联剂短杆菌环肽在1×10~(-8)M 时也可表现出对光合磷酸化有促进作用。将上述浓度氯化铵和短杆菌环肽同时加入反应液对光合磷酸化仍有促进作用,甚至似乎更显著。联系过去研究光合磷酸化高能态时提出它可能有不同存在状态的推测,对上述现象作了分析和解释。  相似文献   

19.
四种蝗虫雄性鸣声的比较研究(直翅目,蝗总科)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应用计算机技术分析了肿脉蝗Stauroderus scalaris scalaris(Fischer-Waldheim)、宽须蚁蝗Myrmeleotettixpalalis(Zubowsky)、邱氏异爪蝗Euchorthippus cheui Hsia、西伯利亚蝗Aeropus sibiricus(Linnaeus)雄性的鸣声特征.这4种蝗虫雄性鸣声特征差异显著.肿脉蝗雄性鸣声具有脉冲序列的分化,每个脉冲序列分为两种不同的脉冲组,第1种脉冲组持续时间约0.081 s,有7个脉冲串组成,每个脉冲串有7个单脉冲构成;第2种脉冲组持续时间不等,有13~18个脉冲串组成,脉冲串持续时间为0.021 s,间隔为0.010 s.鸣声的主能峰频率约8.62 kHz.宽须蚁蝗雄性鸣声的脉冲组持续时间为0.23 s,脉冲组间隔为0.35 s,每个脉冲组由28~31个单脉冲组成,主能峰频率为6.89 kHz、12.75 kHz.邱氏异爪蝗雄性鸣声的脉冲组持续时间为0.22 s,脉冲组间隔为0.76 s,每个脉冲组由6~7个脉冲串组成,每个脉冲串内含有1~5个单脉冲,主能峰频率为9.65 kHz.西伯利亚蝗的脉冲组持续时间约为0.092 s,脉冲组间隔为0.08 s,每个脉冲组分化为5~6个脉冲串;主能峰频率为7.58 kHz.  相似文献   

20.
抗生素HP-1在10~(-7)~10~(-6)M时可以有效地降低光合磷酸化活力,并促进电子传递。它象氯化铵一样能降低光照射时类囊体的质子吸收,但在降低光合磷酸化活力时,既不象氯化铵那样受反应液中磷酸盐浓度的影响,又不象尼日利亚菌素那样依赖反应液中K~+存在。抗生素HP-1可以作为一种新的解联剂而用于光合磷酸化及生物能量转换反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