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虾胃肠神经系统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抑制神经系统的WinnerLess Competition(WLC)模型,通过数值方法分析Mulloney型龙虾胃肠神经系统神经元的电位发放,得到胃研磨囊和幽门神经系统中各个神经元的电位发放和系统的节律变化。结果表明,胃研磨系统内神经元的发放规律显示两侧牙齿和中间牙齿出现切断、挤压和研磨食物等状态,幽门系统内神经元的发放规律显示幽门节律出现依次发放的三个部分。两个神经系统的数值结果,不仅解释了龙虾胃肠神经系统中神经元电位发放与肌肉运动的关系,而且理论再现了龙虾胃肠神经系统的节律变化和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
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程红 《生物学通报》2000,35(11):12-14
神经系统统一控制和调节动物全身各器官、系统 ,保证机体的整体统一及其与外界环境的相对平衡。神经系统是人体内起主导作用的系统 ,在进化方面成为动物发展的重要指标。1 神经系统的形态和机能特征1 .1 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一般分为两大部分 ,即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和植物性神经。神经系统的形态和机能单位是神经元。在脑和脊髓的横切面上 ,肉眼观察可看到呈白色的部位称白质 ,大部分为有髓神经纤维所组成 ;呈灰色的部位称灰质 ,由神经细胞体及无髓神经纤维所组成。在…  相似文献   

3.
学生已经了解了人体的各种活动是在神经系统的控制下由于骨和肌肉密切合作而产生的,同时也认识了人体各种活动的动力是由肌肉的收缩而引起的。在肌肉活动中需要养料和氧气,并且也产生废物。那么肌肉活动需  相似文献   

4.
魏威 《生物学通报》2010,45(11):22-23
回顾2008年一道理综生物学高考试题:例1:[(2008年理综卷Ⅰ生物30.Ⅰ.(1)]肌肉受到刺激会收缩,肌肉受刺激前后肌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和神经纤维的电位变化一样。  相似文献   

5.
“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动物体是完整统一的有机体,其各系统、各器官的机能活动是矛盾的,对立的,同时又是统一的。心脏的跳动,肺脏的呼吸,肌肉的伸缩,胃肠的蠕动等,都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的活动完成的。在这些活动当中,神经系统起着主要的调节作用。中枢神经系统是支配全身活动的中枢,而内脏器官的活动是由相对自主的植  相似文献   

6.
利用大白鼠离体膈神经膈肌标本和猫在体腓肠神经与腓肠内侧肌神经观察了乌头碱对神经肌肉接头电活动和神经千复合电位的作用,结果如下:1.大白鼠神经肌肉标本在乌头碱(1.7×10~5)作用下,20分钟阻遏间接刺激引起的肌肉收缩,此时肌纤维静息膜电位无显著变化,在神经干上通常仍可记到复合电位。这种阻遏的可逆性很差。标本对乌头碱的最早反应是增大收缩幅度,出现自发活动,这种作用是通过接头的。2.新斯的明对乌头碱阻遏接头传递无解除作用,但高钙(8mM)却能有效地恢复标本对间接刺激的反应。用小鸡颈二腹肌测定乙酰胆碱的敏感性表明,在乌头碱阻遏神经肌肉间传递后,肌肉乙酰胆碱敏感性有所降低,但并不消失。3.乌头碱在使终板电位消失前不显著改变其时程与振幅。小终板电位在乌头碱作用下先是增加发放频率,最后完全消失。终板电位量子含量的变化是在显著下降前可以看到短时稍有上升。4.1×10~(-4)浓度乌头碱可完全取消猫在体腓肠神经与腓肠内侧肌神经复合电位各成份,冲洗以除去药物后只有少部 A 类纤维可重新传导冲动。1×10~(-5)乌头碱的作用是使复合电位各成份的振幅下降,传导时间延长。乌头碱对复合电位各成份的持续时间无影响。本文结果说明,乌头碱对神经肌肉系统的作用首先是阻遏兴奋在神经末梢的传导,高浓  相似文献   

7.
问题解答     
問題:何謂动作电波?在含羞草的实驗工作中如何测定?何謂双相波与单相波? 答:动作电波是动物生理学中常用的术語,乃是指当神經肌肉等組织对刺激发生反应时;与动作一道出現的电位波动。这种组织在安靜时細胞的内外部彷彿被一层电阻很高的薄膜給分隔开,并且有約50—60毫伏的电位差,外部为正。但是当组织受到刺激由安靜而进入兴奋状态时,受刺激的部分临时出现电位的突然下降与迅速的复原。这种电位的波动就是动作电波(见含羞草的单相波一图)。在电位下降的同时,电阻也有相应的临时下降。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DPN患者有多种表现,包括大神经纤维损伤引起的感觉丧失和肌肉无力,小神经纤维损伤引起的感觉迟钝、疼痛、麻木和植物神经症状。严重时,DPN还会导致剧烈疼痛和皮肤溃疡,甚至威胁患者生命。然而目前尚无批准用于治疗DPN的药物。  相似文献   

9.
历史的引言从历史上看,抑制一词是用来描述神经原活动的延缓、减弱或停止,以及突触或神经肌肉接点传递正常适宜兴奋过程的阈值的提高,或者各种神经生理过程的阻滞。在这样广泛的概念中包含了各种不同的机制。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大家常引用的Gasser 1937年在哈佛讲座中所表示的意见:“关于神经系统抑制过程的本质,其理论之多与分歧之大,都可以作为我们对这个课题无知程度的尺度。某些所谓理论,实际上就是用另外一些词汇说出神经原活动受抑制。另一些则是仿造其他情况下造成不反应的条件而加以杜撰的。也常有人假定存在着一种体液因子,但这种因子尚未发现过;既没有任何证据可证明有兴奋及抑制两类  相似文献   

10.
以形态相似的生活材料模拟人体排尿过程的相关结构,以彩色灯带作为不同神经,通过电路设计模拟演示人体蓄尿、排尿、憋尿等典型状态下的神经兴奋情况和肌肉发生的反应,直观地认识排尿反射的发生并分析异常排尿的原因,突破神经系统如何对排尿活动进行分级调节这一学习难点.  相似文献   

11.
张静  李健科  刘柳  张浩 《动物学杂志》2024,59(1):95-102
从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围心腔内检获自然感染的贝居腹盾吸虫(Aspidogaster conchicola),根据虫体内睾丸、卵巢、子宫及卵黄腺4种生殖器官的发育程度,将所获虫体分为幼虫组和成虫组,所有虫体用4%甲醛固定后,分别采用鬼笔环肽染色法和乙酰化微管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贝居腹盾吸虫成虫和幼虫的肌肉纤维和神经纤维,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鬼笔环肽荧光染色的贝居腹盾吸虫成虫较幼虫肌肉组织更为发达,口周围、盾盘附着器、子宫末段及阴茎囊肌肉纤维分布较为密集。乙酰化微管蛋白荧光染色的贝居腹盾吸虫成虫较幼虫神经网络更为复杂,在部分生殖器官如子宫末段、阴茎囊和睾丸部位存在神经纤维。双重染色结果显示,该吸虫不同器官上的肌肉纤维分布与神经纤维的分布相互吻合。该结果提示,贝居腹盾吸虫可能通过神经系统对其肌肉活动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描述了大鼠脊髓L_1节段后柱、后索、侧索和前角的诱发电位及其损伤后的变化,并观察了切断L_4、L_5脊神经背、腹根与横断高位颈髓对电位的影响,以进行行电位来源分析。结果可见,上述四个区域的诱发电位基本由早反应三相波和晚反应组成。分别电解损毁这些部位后,电位波幅均普遍降低,晚期反应较早反应降低明显。后柱或后索受损对电位影响最大。局部损毁后可见L_1及T_(13)水平的硬膜上电位改变明显,尤其晚反应减弱、波峰平坦。反应时值与潜伏时未见明显改变。切断L_4脊神经背、腹根后、电位基本消失。去大脑对电位未见明显影响。结果表明,刺激坐骨神经诱发的脊髓电位起源于低位腰段传入神经和脊髓内多通路的兴奋传导,在一定程度上受腹根逆行活动的影响,与大脑及脊髓下行传导束活动无直接联系。脊髓诱发电位的幅度与波形改变可作为脊髓损伤的判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Liauw J  Wang GD  Zhuo M 《生理学报》2003,55(4):373-380
谷氨酸性突触是哺乳动物神经系统的主要兴奋性突触。在正常条件下,大多数的突触反应是由谷氨酸的AMPA受体传递的。NMDA受体在静息电位下为镁离子抑制。在被激活时,NMDA受体主要参与突触的可塑性变化。但是,许多NMDA受体拮抗剂在全身或局部注射时能产生行为效应,提示NMDA受体可能参与静息状态的生理功能。此文中,我们在离体的前额扣带回脑片上进行电生理记录,发现NMDA受体参与前额扣带回的突触传递。在重复刺激或近于生理性温度时,NMDA受体传递的反应更为明显。本文直接显示了NMDA受体参与前额扣带回的突触传递,并提示NMDA受体在前额扣带回中起着调节神经元兴奋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扼要地介绍了兴奋实质上就是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或动作电位本身,刺激(包括强度、强度变化率及持续时间)是引起兴奋的条件。重点介绍了动作电位产生的过程,刺激强度达到一定值使局部兴奋的幅度达到一个临界值时,才可引起动作电位。动作电位在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方式不相同,在有髓纤维上是跳跃传导,在无髓纤维上是沿整条神经纤维传播。  相似文献   

15.
实验观察了培养心肌单细胞自发性兴奋节律的不同模式以及兴奋模式的转迁规律。结果表明,单细胞在正常灌流条件下可处于不同的兴奋状态,产生不同的兴奋节律,包括延迟后去极化、早后去极化现象。不同的兴奋模式在膜电流改变条件下可规律地相互转迁。随外向电流的逐渐减弱、内向电流的逐渐加强,同一细胞顺序历经“极化”静息状态、含延迟后去极化电位的节律、连续兴奋节律、含早后去极化电位的节律和“去极化”静息状态的兴奋节律动态转迁过程,形成心肌单细胞自发兴奋的哗律谱系”。其中延迟后去极化节律介于“极化”静息状态和连续放电节律之间,是连续放电节律向“极化”静息过渡的一种表现形式。而早后去极化节律则介于连续放电节律和“去极化”静息状态之间,是连续放电向“去极化”静息过渡的一种表现形式。哗律谱系”的概念在延迟后去极化、早后去极化现象和正常节律之间建立了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6.
每期10题     
1.神经纤维是指( )。 A神经元的轴突和树突; B.神经元的轴突和树突及包围在它的外边的结缔组织膜; C神经元的轴突或长的树突及包围在外面的鞘; D.神经元及其外所包围的髓鞘。 2在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中,刺激传入神经。请判断下面有关的叙述中哪些是正确的。①使神经兴奋,兴奋向效应器方面传导,引起肌肉的收缩; ②使神经兴奋,兴奋向效应器和感受器方面传导,一方面引起肌肉收缩,另一方面使感受器有一定的感觉; ③使神经兴奋,兴奋向两方面传导,向感受器传导的神经冲动逐渐消失; ④在一定范围内,刺激的强度越大,则肌肉收缩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大鼠膈神经膈肌标本观察了川楝素对神经肌肉接头的作用,主要结果如下:1.川棟素不可逆地阻遏间接刺激引起的肌肉收缩,但不影响兴奋在神经的传导,也不降低肌肉对直接刺激的反应。2.在经川楝素作用下接近麻痹的标本,于终板区做细胞内记录可观察到肌肉动作电位的消失,终板电位下降、脱落和完全消失的过程。3.川楝素对肌细胞膜的静息电位无明显作用。用小鸡颈二腹肌标本检查,川棟素引起接头传递阻遏后,肌肉的乙酰胆碱敏感性不受影响。4.川棟素对在新斯的明存在下由单个间接刺激诱起的神经末梢的重复发放的作用是先加强然后减弱,在川楝素引起接头传递阻遏前重复发放完全消失。这些结果表明,川棟素是一个选择性地作用于突触前的神经肌肉传递阻遏剂。  相似文献   

18.
秋水仙素对大鼠神经肌肉接头传递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天明  陈启熙 《生理学报》1991,43(3):236-242
在不均匀牵拉法固定的离体大鼠膈神经膈肌标本上,用秋水仙素探讨了突触后膜的微管在神经肌肉接头乙酰胆碱受体兴奋中的作用。秋水仙素使小终板电位的幅度下降;使串刺激(10Hz,50Hz)诱发的平均终板电位幅度和平均量子含量减少;并使有神经支配的膈肌终板区乙酰胆碱电位幅度降低;但不影响膜电位、小终板电位的频率及终板电位和乙酰胆碱电位的时程。结果表明该药对神经肌肉接头乙酰胆碱受体的兴奋有抑制作用。而其同分异构体光化秋水仙素则无此作用。据此本文提出突触后膜下的微管可能参与神经肌肉接头乙酰胆碱受体的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9.
豚鼠的耳周围声音诱发电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工作用 BDP 型生物数据处理机记录了豚鼠耳周围的短声诱发电位。较佳的刺激条件为每秒1次、时程为5ms、包含5个脉冲的重复短声。该电位与听皮层的诱发电位波形相似,为一先正后负、以正相为主的电位。此电位的反应阈值比皮层诱发电位的高60—70dB,潜伏期最大6—7ms,振幅500μV。它与耳廓反射的肌肉活动密切相关。电反应是双侧性的,同侧和对侧的电位振幅和阈值甚为接近。全身麻醉和局部麻痹能使耳廓反射和耳周围电位同时消失。本文对该电位的来源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用常规微电极细胞内记录方法研究了东方蝾螈胚胎表皮细胞兴奋过程中的电活动。结果表明,在发育分期26—37这一阶段,在兴奋过程中可以记录出典型的动作电位。蝾螈胚胎表皮细胞静息电位为—40至—80毫伏。发育早期的表皮细胞膜的静息电位较低(分期26时为—25至—45毫伏)。动作电位的形状类似心肌动作电位。可以有明显超射(振幅0—45毫伏)。动作电位的时程很长,范围为70至400毫秒,低温时竟可长达900毫秒。其上升相一般在10至20毫秒内。发育早期(分期26—27)上升速度较慢(20—40毫秒)。动作电位有明显阈值。一般一次刺激产生一次反应,但偶尔也可记录到一次刺激产生多个反应。兴奋传导速度在17—24℃时为13—83毫米/秒,平均30.8毫米/秒。同一个胚胎的不同部位的表皮如头部和躯干部所记录的动作电位(在分期28—29)有明显不同的时程。头部的时程短,躯干部的时程长。在具有完整神经系统的正常胚胎这种差异更明显。蝾螈胚胎表皮细胞的动作电位可以为TTX可逆地消除,但Co~(++)、Mn~(++)以及钙离子通道阻断剂戊脉安对它影响不大,提示蝾螈胚胎表皮细胞的动作电位是依赖于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