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对武汉大学校园所在地武昌珞珈山全面踏勘的基础上,绘制了该区域的植被图,并将珞珈山植被划分为6植被型组10植被型20群系。通过对其中9个主要群落类型12个样地的样方调查,得到了有关群落结构的基本资料。结果表明,武昌珞珈山的植被性质为人工次生植被,其主体是小叶栎+樟林(面积18.187hm2)、火炬松+樟林(5.479hm2)、锐齿槲栎+槲栎林(2.711hm2)和水松+水杉+池杉林(2.410hm2),四者共占校园面积的21.45%。20群系中9个群系的建群种可自然更新。  相似文献   

2.
武昌珞珈山植被及其演替研究 Ⅰ.植被现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过武汉大学校园据地武昌珞珈山全面踏勘的基础上,绘制了该区域的植被图、,并将珞珈山植划分为6被型组10植被型20群系,通过对其中9个主要群落类型12个样地的样方调查,得到了有关群落结构的基本资料,结果表明,廿昌珞山的植被性质为人工次生植被,其主体是小叶栎+樟林、火炬松+樟林、锐齿槲栎+槲栎林和水松+水杉+池杉林,四者共占校园面积的21.45%。20群系中9个群系的建种种可自然更新。  相似文献   

3.
退化红壤不同植被恢复方式对蚯蚓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4种人工林(小叶栎、木荷、马尾松及木荷.马尾松混交林)和2种荒草地(保护荒地、轻度干扰荒地)及疏草荒地对照进行了蚯蚓种群的季节动态调查.结果表明,退化红壤植被恢复10年后蚯蚓种群有了明显的发展,但仅1种天锡杜拉蚓存在.蚯蚓密度和生物量的季节平均值顺序为:保护荒地>干扰荒地>小叶栎>木荷>马尾松>混交林>疏草荒地,其中前三者显著高于其余植被类型(P<0.05).蚯蚓种群季节波动明显,夏季干热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就季节变异系数所体现的种群稳定性而言,小叶栎最高,而马尾松最低.荒草地也较低.鉴别分析从整体上刻画了不同恢复植被下蚯蚓种群的分异.由植被类型决定的归还土壤的有机物数量和质量是蚯蚓种群分异的主要驱动因子.另外.联系蚯蚓种群发展,讨论了退化红壤恢复中选择适宜植被类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在黄土高原子午岭林区,按照植被的演咎序列,分别选择植被次生演替不同阶段的优势种-白羊草、铁杆蒿、沙棘、狼牙刺、山杨和辽东栎,对其土壤与叶片氮素含量、叶片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随着植被演替,0—20cm土壤全氮含量呈增大趋势,植被优势种叶片氮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叶绿素含量变化与优势种叶片氮含量相似.灌木群落优势种(沙棘、狼牙刺)叶片氮含量明显高于其它群落优势种(P〈0.05),草本群落优势种(白羊草、铁杆蒿)和灌木群落优势种的光合速率(Pn)高于早期森林群落优势种(山杨)和顶级群落优势种(辽东栎),叶片气孔导度(ga)与Pn变化规律相似.草本群落和灌木群落优势种叶片蒸腾速率(Tr)较高,随着演替的进行t逐步下降,顶级群落优势种辽东栎Tr较低.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值呈缓慢增长趋势,辽东栎〉山杨〉沙棘〉狼牙刺〉铁杆蒿〉白羊草,而PSⅡ量子效率(ΦPSⅡ)值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光化学淬灭系数(qp)在演替过程中呈整体增加趋势,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P)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这说明植被不同演替阶段优势种的光合生理特征以及对微生境的适应性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甘肃小陇山林区全新世中期以来古植被演替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花粉孢子分析和^14C测定年代的方法,来研究小陇山林区植被的历史演根据小陇山林区不同地点3个剖面的孢粉资料和^14C数据,首次推断该区自全新世中期以来,古植被和古气候经历了3个演替阶段;距今7500-5000年,为以栎类为主的落叶阔叶林和局部为针阔混交林,气候温度湿润;距今5000-2500年,为以栎类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气候温和略干;2500年至今,早期为栎林和针阔昆交林,晚期是以栎类占优势的  相似文献   

6.
在ArcGIS软件中采集1984年和2005年山西植被类型的图形,得到山西群系、森林、灌丛、草本植被及栽培植被的图形及面积,用叠置分析和景观格局分析方法研究植被的空间分布及其演替、空间格局及其变化。森林在西南部相对集中分布,在西北角增加明显,它在山西植被中所占面积及比重都最小,最为破碎。油松林在山西森林中占优势,恢复森林主要是油松林、小叶杨林、辽东栎林。1984年灌丛的面积在植被中最大,所占比例也最高,超过50%,集中连片分布面积较大,但灌丛缩减迅速,主要在中南部,在山西植被中遭破坏最为严重。沙棘、虎榛子灌丛和黄栌、连翘灌丛对灌丛的影响最大。草本植被主要在北部减少,在中南部分散增加,更加破碎。白羊草草丛在山西草本植被中占优势,蒿、禾草草原和百里香、禾草草原变化最大。栽培植被明显增加,在植被中所占比重急剧增加,成为山西优势植被。森林、栽培植被分别增加24.3%、71.5%,而灌丛、草本植被却分别减少70.3%,15.6%,演替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7.
在对辽宁西部地区植被演替分析的基础上,选用不同演替阶段的生境指标,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定量确定了辽宁西部低山丘陵区退化生态系统的退化程度.在辽宁西部地区,南刘杖子林场的天然栎林、天然油松林、杨栎林、牛河梁和欺天林场坡地的人工油松林与天然松栎林的平均相异系数分别为0.655、0.665、2.029、3.919,综合反映了其在生态系统演替/退化中的相对位置.研究表明。辽宁西部低山丘陵区现有油松林(阴坡)立地大多已退化到灌木林和先锋乔木林之间的演替阶段,并且接近于先锋乔木林阶段;建议在现有人工林经营改造或营造混交林时,应适当增大灌木树种和先锋乔木树种的比重.  相似文献   

8.
崇明东滩围垦堤内植被快速次生演替特征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崇明东滩湿地98大堤内的生态示范区由于人工排水而干涸,芦苇塘成为次生裸地,土壤条件发生变化,呈明显的旱化和盐渍化,植被群落结构呈典型的次生演替,适宜旱地的耐盐植物獐茅和碱蓬等先锋植物出现.文中分别于2003年秋季、冬季和2004年春季沿植被带对塘内各种植物的生物量、高度、密度等指标进行取样分析.结果表明,堤内植被群落已形成明显的带状獐茅草-獐茅草/碱蓬-碱蓬/芦苇-芦苇旱生植被群落.碱蓬在裸地中2003年秋季平均生物量达到415.4 g·m-2、2004年春季为391.53 g·m-2,成为裸地的优势种,并向芦苇中扩散,生物量和高度逐渐增加,密度逐渐稳定,表现出良好的生长趋势.  相似文献   

9.
对湖南栎类天然次生林不同林分类型的林下植被生物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将50块样地划分为甜槠-鹿角杜鹃混交林、亮叶水青冈-箭竹混交林、石栎-虎刺+山茶混交林、甜储+枹栎-鹿角杜鹃混交林、青冈栎-油茶+杜鹃混交林5种林分类型。5种林分的林下植被生物量均较低,不超过2.3 t·hm-2。5种林分类型的林下灌木生物量没有显著差异,甜槠-鹿角杜鹃混交林草本层生物量显著低于其他4种林分类型。影响不同林分林下植被生物量的因素不同。在甜槠-鹿角杜鹃混交林,草本层生物量与郁闭度、角尺度呈显著负相关,林下植被总体生物量与开敞度呈显著正相关;在亮叶水青冈-箭竹混交林,灌木层生物量与林分的角尺度、郁闭度呈显著负相关,草本层生物量与林下植被总体生物量与混交度呈显著正相关;在石栎-虎刺+山茶混交林,草本层生物量与林分的聚集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在甜储+枹栎-鹿角杜鹃混交林,灌木层生物量与林分的混交度呈显著负相关,草本层生物量与林分的株数密度呈显著正相关;而在青冈栎-油茶+杜鹃混交林,林分结构与林下生物量没有显著相关关系。对林下植被生物量进行调整,应该以调整林分水平分布格局为主,综合考虑林分遮盖程度与树种结构。  相似文献   

10.
在香港石鼓洲生物多样性调查的基础上,对该岛的324种植物的果实类型和种子的传播方式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该岛植物的果实类型可划分为13类,主要是核果、浆果、蒴果和荚果四类,分别占总数的19.75%、18.83%、16.98%和11.11%。岛上植物种子传播的类型主要有4种,即动物传播(含鸟类传播和其它动物传播)、风传播、人力传播和水流传播,分别有植物233种、74种、39种及22种,动物传播中鸟类传播的有139种,其它动物传播的有156种。有86种植物有2种以上的自然传播方式(不包括人力传播)。此外,还对石鼓洲植物种子传播方式与植被次生形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石鼓洲火烧之后岛上残存植物物种是目前植被的基础,鸟类和其它动物的传播作用对岛上的植被的次生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沱江流域亚热带次生植被生物量及其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采用标准地法、标准木及回归分析法(乔木)和样方收获法(灌木和草本)研究了沱江流域清水河支流次生植被生物量及其分配规律,并从生物量协调性角度探讨了主要树种的适宜性。 1.应用11种回归模型研究沱江流域主要次生植被类型优势种生物量与胸径或材积因子的关系,表明以y=aXb模型相关性最好,应用性强,其相关系数范围在0.946~0.999。 2. 不同群落类型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大小排序为柏木、栓皮栎林>桤木、柏木林>柏木林>铁仔、黄荆灌丛>马桑灌草丛,其地上部分生物量分别为95.721、77.546、38.719、11.969和4.073t·hm-2。另外两类墨西哥柏林的地上部分生物量分别为21.065和16.810t·hm-2。 3.乡土树种和墨西哥柏根桩及粗根的生物量占各自总根量的比例分别为80.42%和62.09%,其地下部分生物量占各自总生物量的比例分别为23.89%和7.44%,占各自地上部分生物量的比例分别为17.67%和6.9%,表明引入沱江流域的墨西哥柏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物量的不协调,存在潜在的易倒趋势。 4.对比分析和评价了主要次生植被类型及树种生物量分配及垂直结构,生产潜力和防护效能,提出较高演替阶段的群落为该区域多功能的优化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东灵山林区不同森林植被水源涵养功能评价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莫菲  李叙勇  贺淑霞  王晓学 《生态学报》2011,31(17):5009-5016
森林植被发挥着涵养水源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降水的截留与再分配;调节河川径流,调节林内小气候,减小林内地表蒸发,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地表侵蚀等. 通过对几种林分各层拦蓄降水和保土功能指标定性评价的基础上,用综合评定法对不同林分水源涵养和保土功能进行综合评价,选择出综合功能最好的林分,以期为北京山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植被恢复与保护提供一定的依据。在测定东灵山4种森林植被林冠层、枯枝落叶层和土壤层蓄水和土壤保持功能指标的基础上,采用综合评定法对4种森林植被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功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各植被类型的林冠层截留各不相同,在雨季(6-9 月份) 辽东栎林的截留率最大,华北落叶松的最小;枯落物最大持水深以辽东栎林的最大,油松的最小;土壤水文特性各异,0-80 cm 土层平均容重以落叶阔叶林的最小,华北落叶松的最大;稳渗速率以落叶阔叶林的最大,油松的最小,初渗速率以辽东栎林的最大,油松的最小。不同林分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综合能力由大到小顺序为落叶阔叶混交林、辽东栎林、华北落叶松林、油松林。常绿阔叶灌丛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综合能力评价值(0.1039) 比其它植被类型少3个数量级,说明其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功能明显优于其它植被类型。由此可见,树种组成丰富、林下灌草盖度高、枯落物储量多的落叶阔叶混交林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能力最强,优于单一的阔叶林,而油松林最差。  相似文献   

13.
广西植被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苏宗明   《广西植物》1997,17(1):60-68
广西植被植物区系组成有217科,1025属,乔木层优势种430种。分层统计,乔木层278属,灌木层198属,草本层403属,层间植物145属。927属种子植物有14个分布区类型和19个变型,热带分布占73.0%,温带分布占23.8%。分层:乔木层热带分布占74.1%,温带分布占19.8%,草本层热带分布占68.6%,温带分布占29.8%;泛热带分布42.5%在草本层,22.5%在乔木层;热带亚洲分布37.5%在乔木层,20.7%在草本层;北温带分布48.4%在草本层,30.6%在乔木层;东亚和北美洲间断分布37.5%在乔木层,17.5%在草本层;东亚分布44.4%在草本层,25.0%在乔木层。以优势种统计,热带分布占34.8%,南亚热带分布占28.8%,中亚热带分布占36.3%。  相似文献   

14.
子午岭次生植被下土壤蓄水性能及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通过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测定,研究了子午岭北部黄土丘陵区不同次生植被群落类型下土壤蓄水性能及水分有效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撂荒地的土壤蓄水量最小,草地和灌木地的土壤蓄水量有所提高,增幅为17%~65%,而乔木林地土壤蓄水量最大,分别较撂荒地和草地、灌木地增加明显,其增加幅度分别达68%~79%、41%~50%和15%~20%;土壤田间持水量在0~20cm土层从撂荒地、草地、灌木林地到乔木林地,土壤田问持水量逐步提高,而20~50cm土层则变化不大;土壤有效水含量在两个土层中的变化均随着植被的进展演替呈现增加的趋势。讨论了植被与土壤互动关系中应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南亚热带水土流失地区人工加速植被演替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土流失地区植被在自然条件下从阳生草本到乔灌草复合植被的演替过程常常需要很长的时间,选取适当树种人工造林可以省略先锋物种强阳生草本的发育时间,提早诱发灌木和草本植物发育,大大加速植被恢复演替过程。通过对广东惠州市惠阳区上杨试验站等南亚热带典型水土流失地区的研究发现:自然封育状态下,水土流失地区植被恢复和演替缓慢,25。后植被覆盖度只有35%,且主要以阳生性耐贫瘠的灌木及草本为主,土壤侵蚀仍然比较严重。选择大叶相思树人工造林加速了植被演替进程,控制了水土流失,12a左右植被覆盖度就达90%左右。造林23a左右,林地遮蔽涵养水分和控制侵蚀作用下迅速生长多种当地物种,形成了乔、灌、草、藤、竹多层复合植被。在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自然封育状态下严重水土流失区植被恢复至较稳定的次生林阶段需要60a左右的时间;人工造林加速植被演替只需要20a。植树造林是该地区植被恢复发育及控制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任海 《广西植物》2023,43(8):1516-1523
《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提出要高质量保护和恢复各30%的土地,最大化地实现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缓解气候变化的目标,而演替理论和植被恢复可以为实现30%的保护和恢复目标服务。演替理论是植被生态学中的核心理论,演替是指在一个地点上由一群不同物种组成的生命体的结构或组成随时间而变化的过程; 植被恢复是以植物种植、配置为主,恢复或重建植物群落或天然更新恢复植物群落的过程,植被恢复是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向高级变化的过程,最终目的是建立健康稳定的植物群落。演替是植被恢复的基础,植被恢复被视为对演替过程的操纵,以达到恢复受损植被生态系统的目标。演替理论可以指导植被恢复,而植被恢复对演替理论的发展有益。演替按裸地性质可以分为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有研究建议将恢复过程视为第三演替,这将有助于理解通过人为干预促进植被恢复成功的管理选择,特别是通过强调退化生态系统中的环境和生物遗存的管理选择。此外,该文还提出了植被恢复理论和演替理论未来可能重点关注的科学和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末次盛冰期(LGM)以来的增温期和全新世高温期是人类古文化进步的重要时期。黄土高原北部沙漠-黄土过渡带两个自然剖面高分辨率花粉分析结果显示,该区LGM以来为草原植被景观,但优势群落和伴生植物随气候变化而有所不同,温度和降水变化对植被演替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气候干冷时,以耐干旱的草本植物种属为主,群落成分单一,植被盖度低;增温期和高温期,出现少量暖温带乔木植物如胡桃科、栎属等,植被盖度高,群落发育良好。全新世暖期是植被发育良好、植被盖度高的适宜期。本研究为黄土高原地区未来增温下植被响应的分析提供了历史相似型。  相似文献   

18.
在青藏高原东缘海螺沟冰川退缩区植被原生演替序列的典型地段依次设置7个采样点(冰川退缩0、10、30、40、50、80和127年),测定各演替阶段表层土壤与植被各层氮(N)、磷(P)含量及生态系统生物量,分析不同演替阶段N、P养分的积累与循环特征。结果表明:乔木层叶、枝、根的N、P含量随演替下降,而干的N、P含量在演替末期较高,凋落物与土壤O层N、P含量的变化趋势与乔木层叶和枝一致。生态系统的N、P贮量均随演替逐渐增加,演替初期生态系统N的积累主要依靠植被层,演替末期尤其是植被层形成顶极群落以后,土壤成为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N库;植被层的P贮量在冰川退缩后的80年样地超过了表层土壤。生态系统N、P养分的积累速率在演替中期较快,且表现为表层土壤>乔木层>林下植被层;演替中期阔叶林阶段N、P养分的循环系数高于演替末期的针叶林阶段,而利用效率则低于针叶林阶段。可见,针叶树种养分循环低但利用率高的机制有利于同其他物种竞争,从而最终形成顶极群落。  相似文献   

19.
对黑石顶森林次生演替过程中土壤种子库的研究表明:演替各阶段的种子库的种类组成以草本种、灌木种占优势,分别为20.35%-66.67%和16.09%-35.40%,乔木种的比例很小,为0.35%-11.76%;演替初期种子库的种类最多,为31种,针阔混交林阶段最少,为22种,阳生性常绿阔叶林阶段种类增加至30种,至中生性常绿阔叶林阶段基本保持稳定为25-26种。种子库中各层出现的物种数由上而下逐渐减  相似文献   

20.
黑河中游荒漠绿洲过渡带土壤水分与植被空间变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蕙  赵文智  常学向 《生态学报》2007,27(5):1731-1739
荒漠绿洲过渡带是绿洲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绿洲稳定具有重要作用。过渡带土壤湿度和植被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了解荒漠绿洲过渡带的重要科学问题,从而开始受到重视。研究是在黑河中游荒漠绿洲过渡带,选择一条1700m×200m的样带(包括3条平行样线),在对土壤湿度、植被高度、盖度等调查的基础上,应用统计分析和地统计的方法,研究了荒漠绿洲过渡带土壤水分和植被的空间变异性特征。结果表明:在荒漠绿洲过渡带上,0~200cm土层中土壤平均湿度介于1.45%~3.85%,变异系数在27.7%~83.2%;植被盖度介于9%~80%,变异系数为80%。植被盖度、冠幅与0~20、20~40cm两层土壤湿度显著负相关(p〈0.05),与120~140、140~160cm两层土壤湿度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水分和植被空间分布在样带上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表现在小于100m的尺度上随机分布,而在100~3110m的尺度上呈聚集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