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金线莲为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草药,具有多种活性成分,素有"金草"之美誉。近年5来,"金线莲热"持续不下,价格也居高不下。那么,我们就金线莲活性成分来分析其为何如此"热"。黄酮类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2-苯基色原酮结构的化合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绝大多数植物体内都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在植物体中,黄酮类化合物常与糖结合成苷类,只有小部分以游离态(苷元)的形式存在。植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对于植物本身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过程中均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有抗菌防病的功效。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  相似文献   

2.
蜂胶是蜜蜂采集植物树脂等分泌物与其上颚腺、蜡腺等分泌物混合形成的胶粘性物质,化学成分复杂,生物学活性广泛。本文对不同地理来源蜂胶的抗肿瘤活性、蜂胶中黄酮类、萜烯类、酚酸类单体成分的抗肿瘤活性,以及蜂胶及其有效活性成分在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抗血管增生、抑制信号转导通路的活化、抗肿瘤转移、对致癌因素的防治等抗肿瘤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蜂胶抗肿瘤活性的进一步研究以及在抗肿瘤药物中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蜂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酮类化合物是蜂胶中最重要的组成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本文对国内外从蜂胶中鉴定出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了分类总结,给出每种成分的中英文名称及化学名称,以避免同物异名或同名异物现象的出现.本文共列出黄酮类化合物135种,其中黄酮及黄酮醇类化合物46种,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类36种,异黄酮类11种,查耳酮和二氢查耳酮类17种,以及最近几年从蜂胶中鉴定出的新黄酮类似物25种.  相似文献   

4.
蜂胶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和保健功能,降血糖作用是其最主要的生物学活性之一。本文综述了蜂胶及蜂胶中主要黄酮类化合物、酚酸类化合物等活性成分的降血糖作用,以及蜂胶的IRS-PI3K通路、PPARs转录因子、AMPK通路和抗氧化等4种可能的降血糖分子机制,旨在为蜂胶生物学活性的研究提供思路,为蜂胶产品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黄酮类化合物的抗癌作用及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酮类化合物在自然界尤其是植物中大量存在,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近年来,大量的实验证据和流行病学证据表明,黄酮类化合物能预防和治疗多种癌症。黄酮类化合物的抗癌机制主要与其抑制癌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抑制癌细胞迁移、抑制新生血管形成、抗氧化、抗炎症和提高机体免疫力这几个方面有关。就上述几个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蜂胶加多菌灵作为防污剂在平菇、金针菇、香菇中的应用吴萍,李正鹏(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校,凤阳233100)蜂胶是蜜蜂产品中一种产品。蜜蜂从外界植物上采集树脂等经过加工而成的具有特殊芳香气味的胶状色深固体物。它有抗菌、防腐、消炎、麻醉等多功能的天然物质,...  相似文献   

7.
黄酮类化合物是自然界中较为常见的植物化学素,具有多种生理活性与功能,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等诸多领域中。但是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发挥作用有限,单独作用时功能效果不显著,因此,对目前来说增强黄酮类化合物功效的发挥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综述了天然产物黄酮类化合物在与自然界其他天然分子间协同增效方面的研究进展,对协同作用的评价方法进行了归纳,并对协同效应相关机制进行了总结,以期为以黄酮类化合物为主的天然功能食品与药品的复配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黄酮类化合物促进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低分子天然植物成分,这类化合物具有共同的母核C6-C3-C6。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改善心血管功能等生物活性。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表明,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是其抗肿瘤的机理之一。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黄酮类化合物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分子机理也逐渐被阐明。本文简要综述国内外黄酮类化合物诱导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蜂胶是一种由蜜蜂分泌加工的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的树脂状物质。它不仅具有抑菌、抑病毒、抗氧化的特性,而且有良好的成膜性,可以抑制有害微生物对食物的侵害及在食品表面形成保护膜,发挥保鲜剂的作用。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应用蜂胶进行食品保鲜的研究现状,介绍了蜂胶作为食品保鲜剂的作用机理,同时展望了蜂胶在食品保鲜上应用的方向和前景。  相似文献   

10.
植物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黄酮类化合物作为一类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的化合物,一直是国内外生物类和医药类研究的热门课题。随着研究的不断进展,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用价值及其构效关系也不断被发掘,越来越多的黄酮类化合物药物制剂也相继投入临床应用。综述了近年来植物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对其种类结构、理化性质、药理活性及分离提纯与鉴定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针对生产工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展望了其在医药卫生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植物细胞培养生产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酮类化合物是中药的一种主要有效成分,本文综述了利用植物细胞培养方法合成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状况和各种环境条件对植物细胞生长和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植物细胞培养生产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黄酮类化合物是中药的一种主要有效成分,本文综述了利用植物细胞培养方法合成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状况和各种环境条件对植物细胞生长和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卤代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很多种生物活性,本文综述目前国内外在黄酮不同位置引入卤原子的方法及一些卤代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期待为黄酮类化合物开发出一批具有结构新颖的先导化合物.  相似文献   

14.
鸢尾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鸢尾科鸢尾属植物的主要化学成分是黄酮类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本文对近年来该属植物的分布,化学成分的分类及生物活性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微生物合成黄酮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酮类化合物是植物特有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改善血液循环等生理功能,在保健品、化妆品和医药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黄酮类化合物主要通过植物提取制备,受时间空间及植物种类等因素限制,且分离纯化步骤复杂,产率较低。随着合成生物学与代谢工程的发展,构建黄酮类物质的生物合成代谢途径线路,并对基因来源、基因序列、基因组合方式、菌株底盘改造等方面进行筛选和优化已取得较大成果。现已能用工程酵母和大肠杆菌等微生物合成二氢黄酮、黄酮、异黄酮、黄酮醇、花色素和黄烷酮等黄酮类化合物,在此基础上还可经甲基化酶或糖基化酶修饰,增加新的生物活性。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微生物合成各类黄酮类物质的研究进展,并对将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蜂胶的化学成分成为了国内外蜂胶研究的热点。本文对2008~2012年国内外从蜂胶中分离鉴定出的新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类汇总,给出了每种化学成分的名称以及蜂胶的地理来源,以期为蜂胶化学成分的研究、胶源植物的确定以及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共列出144种蜂胶中的新成分,其中,类黄酮化合物68种、萜类化合物38种、酚酸类化合物38种。  相似文献   

17.
杨树是我国重要的绿化造林用树。在温带地区,蜂胶的植物来源主要是杨属及其杂交属的芽孢分泌物。有不法商人以杨树芽提取物冒充蜂胶,严重阻碍了蜂胶行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对杨属植物中已分离鉴定出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归类整理,为蜂胶和杨属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提供依据,同时,也为杨树在医药保健等方面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小叶红光树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小叶红光树 (Knemaglobularia (Lamk .)Warb .)为肉豆蔻科红光树属植物 ,产云南省西双版纳、屏边、河口、盈江、沧源等地。对采自云南省西双版纳的小叶红光树的乙醇粗提物进行了活性筛选 ,结果表明具有抗PAF活性 ,并具有对抗花生四烯酸和ADP诱导能力。该植物的化学成分尚未见报道 ,为寻找其中的活性成分 ,对该植物进行了化学研究。现报道从小叶红光树地上部分分离获得的 5个黄酮类化合物 ,经1HNMR ,13 CNMR ,MS等波谱测定 ,确定了它们的结构 ,分别为 :山奈酚 (Kaempferol 1 ) ,山奈酚 - 3…  相似文献   

19.
不同产地野菊花中黄酮类成分含量的HPLC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野菊花为菊科(Compositae)植物野菊[Dendranthema indicum (L.) Des Moul.]的头状花序,具有清热解毒和疏风散热等功效.黄酮类化合物为野菊花最主要的有效成分之一,最早从野菊花中分离出的黄酮类化合物为木犀黄酮苷,此后相继得到刺槐素、木犀草素、芹菜素和蒙花苷等黄酮类化合物,以蒙花苷和木犀草素含量最高,其中蒙花苷含量是野菊花药材的主要质量检测指标[1].  相似文献   

20.
对益智茎叶中黄酮类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采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运用多种谱学方法并结合理化性质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益智茎叶95%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11个黄酮类化合物,其中包括8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良姜素(izalpinin)(1)、杨芽黄素(tectochrysin)(2)、白杨素(chrysin)(3)、芹菜素(apigenin)(4)、刺槐素(acacetin)(5)、5-羟基-4',7-二甲氧黄酮(5-hydroxy-4',7-dimethoxyflavone)(6)、山奈酚-4'-O-甲醚(kaempferol-4'-O-methylether)(7)、5,7,4'-三甲氧基黄酮(5,7,4'-trimethoxyflavone)(8)和3个二氢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乔松素(pinocembrin)(9)、球松素(pinostrobin)(10)和二氢山萘酚(dihydrokaempferol)(11)。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茎叶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6、8和1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