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水平变化及其在ITP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7月间276例新诊断ITP患者,男114例、女162例,中位年龄40(18-70)岁。按治疗方案随机分为地塞米松组(90例):地塞米松40 mg/d第1~4天口服;泼尼松组(98例):泼尼松1.5 mg·kg-1·d-1口服;2泼尼松组(98例):泼尼松1.5 mg·kg-1·d-1口服;地塞米松+小剂量利妥昔单抗组(88例):地塞米松40 mg/d第1-4天口服,利妥昔单抗100 mg第7、14、21、28天静脉滴注。各组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14 d和28 d分别采取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CD127-细胞水平。以60名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治疗后第28天,地塞米松组、泼尼松组、地塞米松+小剂量利妥昔单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66.7%、69.4%、7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12个月,泼尼松组(37.8%)和地塞米松组(22.7%)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与地塞米松+小剂量利妥昔单抗组持续有效率(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ITP患者治疗前外周血CD4+CD25+CD127-细胞表达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1.66±0.69)%对(4.01±0.38)%,P0.05];地塞米松组、泼尼松组患者治疗后14d CD4+CD25high CD127low细胞水平均高于治疗前[(3.46±0.76)%对(1.68±0.72)%、(3.22±0.77)%对(1.69±0.74)%,P值均0.05];地塞米松+小剂量利妥昔单抗组治疗后14、28d CD4+CD25+CD127-细胞水平[(4.27±1.08)%、(4.43±0.62)%]均高于治疗前[(1.67±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后28 d,泼尼松组、地塞米松组患者CD4+CD25+CD127-细胞水平[(2.68±0.63)%、(2.58±0.66)%]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地塞米松联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在长期疗效及提升T细胞数量方面显著优于地塞米松和泼尼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血小板生成素 (TPO)有望成为特异性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理想药物 .对TPOcDNA离体细胞表达和基因治疗血小板减少症进行了初步尝试 :构建了pcDNA3 TPO高表达质粒 ,基因转移离体细胞 ,检测表达产物rhTPO具有完整的生物学活性 ;pcDNA3 TPO分别注射正常小鼠和血小板减少症小鼠 ,小鼠血浆中检测到rhTPO的表达 ,并且正常小鼠血小板水平上升至 1 .9倍 ,血小板减少症小鼠血小板降低的幅度减小、恢复的速度加快并达到原来值的 1 .8~ 2 .0倍 .该结果为TPO基因治疗血小板减少症提供了实验依据 .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环孢素A辅助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小板计数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浙江省金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难治性ITP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39例与对照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妥昔单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环孢素A辅助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变化,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治疗前后细胞因子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857,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增加,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小板计数高于对照组、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6717、8.1189,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FN-γ水平较治疗前降低,IL-4、IL-10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t=22.9522、11.7500、11.9032,对照组:t=9.8537、7.2250、6.7012,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IL-4、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096、3.8277、4.7989,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0,P0.05)。结论环孢素A辅助治疗难治性ITP患者疗效显著,且可增加患者血小板数量,降低IFN-γ水平,增加IL-4、IL-10水平,提高患者免疫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 TPO)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难治性ITP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作两组,即观察组50例,采用rh TPO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达那唑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优于对照组72%,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注rh TPO之后,有7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乏力、头晕以及注射处疼痛等,症状较轻且自行缓解。结论:在难治性ITP的临床治疗中,rh TPO具有诸多优势,不仅安全,而且有效,临床疗效优于达那唑,能够实现对出血症状的理想控制,表现出了比较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前景。  相似文献   

5.
人血小板生成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小板生成素是新近发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造血调控因子。经过40多年的不懈努力,基本上阐明了血小板生成素及其受体系统(TPO/c-Mpl)在造血调控方面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研制了重组血小板生成素,以治疗放疗和化疗引发的血小板减少症,本综述了近年TPO及其受体c-Mpl系统对造血调控的研究进展,涉及TPO和c-Mpl的基因和蛋白分子结构。基因表达调控、可能经历的信号传导途径、TPO/c-Mpl系统主要的生理作用、TPO在血液循环中的代谢过程以及目前重组血小板生成素的临床研究现状等六个方面。深入理解TPO/c-Mpl系统的结构和作用。将加深人们对机体的造血调控和血液病的认识,并将有助于相关疾病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无巨核细胞存在的条件下促血小板生成素能否刺激骨髓基质细胞纤维形成。方法:用改良Dexter培养法进行体外不同浓度促血小板生成素(TPO)作用下的基质细胞培养,在培养过程中检测基质细胞相对增殖指数,纤维连接蛋白、层粘素和Ⅳ型胶原的表达,以及Ⅲ型前胶原蛋白的合成。结果:TPO可刺激基质细胞增殖,相对增殖指数随TPO浓度增加而增强,但不随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强;纤维连接素、层粘素和Ⅳ型胶原在对照组与实验组均有阳性表达,但实验组强于对照组,但阳性强度不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强;标记的Ⅲ型前胶原蛋白平均荧光强度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但这种作用的强弱与TPO浓度相关性不强。结论:无巨核细胞存在的条件下,TPO可直接刺激骨髓基质细胞产生细胞外基质和胶原,促进其纤维形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血小板生成素与白介素-11治疗胃癌患者术后化疗血小板减少症的时效和安全性。方法:术后辅助化疗出现血小板计数低于75×109/L的进展期胃癌患者68例,将其分为TPO组与IL-11组,分别为35例和33例。分别皮下注射rhTPO 15000U,每日1次;rhIL-11 1.5 mg,每日1次,当血小板计数125×109/L或比用药前上升50×109/L,即停止给药,疗程最长为14天。每3天抽取外周静脉血2 m L,通过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小板计数,密切观察出现的不良反应并记录。比较两组患者不同临床病理资料、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升至75×109/L和125×109/L的时程、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化疗方案、血小板最低值出现的化疗周期及临床病理分期的比较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TPO组与IL-11组血小板动态值的比较,第9天出现显著差异(P=0.032)。TPO组与IL-11组血小板计数恢复至75×109/L和125×109/L所需的时间,有显著差异(P=0.041,P=0.013)。TPO组中,有3例(8.6%)患者发生不良反应,IL-11组中,有13例(39.4%)患者发生不良反应,TPO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少且较轻微(P=0.006)。结论:rhTPO治疗胃癌患者术后化疗血小板减少症时效快,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标准剂量美罗华与小剂量美罗华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第二医院自2010年-2015年常规治疗无效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共18例,分为两个实验组,分别给予应用标准剂量美罗华(375 mg/m~2,每周1次,共4次),患者8例,小剂量美罗华(每次100mg,每周1次,共4次),患者10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治疗前后血小板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小剂量美罗华治疗4周后有效率较标准剂量无明显差别(P0.05);小剂量美罗华治疗ITP不良反应率相对标准剂量要显著降低低(P0.05)。结论:小剂量美罗华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疗效与标准剂量美罗华相当,但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讨与分析利妥昔单抗(RTX)治疗肾病综合征患者效果观察及对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微循环状态的影响。方法:2018年9月到2021年11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编号,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利妥昔单抗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利妥昔单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利妥昔单抗治疗,治疗观察3个月,观察与检测血清RBP、微循环状态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利妥昔单抗组的总有效率为97.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 %(P<0.05)。两组治疗后的尿蛋白定量、尿蛋白定性水平低于治疗前,利妥昔单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血浆白蛋白较治疗前高,且利妥昔单抗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甲襞微循环管绊形态、流态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利妥昔单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RBP含量低于治疗前,利妥昔单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利妥昔单抗治疗肾病综合征患者能有效改善微循环状态,抑制血清RBP的表达,能提高治疗效果,还可促进改善肾功能,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妇科千金胶囊联合桂枝茯苓丸对卵巢囊肿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卵巢囊肿患者2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妇科千金胶囊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桂枝茯苓丸治疗。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雌二醇(E2)、孕酮(P)、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刺激素(FSH)、一氧化氮(NO)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总有效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E2、P及NO水平均降低,而血清LH、FSH及TNF-α水平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E2、P、NO水平较低,而血清LH、FSH及TNF-α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0.77%)高于对照组(80.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千金胶囊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卵巢囊肿的效果较好,推测其机制可能与降低E2、P、NO水平,升高LH、FSH及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脂水平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10月在我院首次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接受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口服降压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口服降压药物治疗,比较两者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肝肾功能、血脂水平以及内皮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LT、AST、Scr水平均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显著差异,且实验组患者的ALT、AST、Scr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TC、TG、LDL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患者的TC、TG、LDL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TC、TG、LD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有助于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脂代谢以及内皮功能,且对患者的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为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5 年1 月至2016 年1 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50 例为实验组,另选 体检中心健康妇女50 例为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根据疾病不同分期分为I、II期(n=24)和III、IV 期(n=26)。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两组对象血清中VEGF和IGF-I的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实验组患者血清中VEGF 和IGF-I 表达的相 关性。结果:实验组患者血清中VEGF和IGF-I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III、IV期患者血清 中VEGF和IGF-I的水平明显高于I、II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 相关性分析显示实验组患者血清中VEGF 和IGF-I的水平变化呈正相关关系(r=0.507,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中VEGF和IGF-I的水平高于正常水平,并 随着病情的加重而不断升高,且二者呈正相关关系,可协同作用加快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钙与非诺贝特联合治疗血脂异常的疗效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间我院门诊收治的127例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63)和对照组(n=64),在针对合并症给予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非诺贝特治疗。观察两组血脂水平、肝肾功能、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尿素氮(UN)、肌酐(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2.06%(58/63),高于对照组的79.69%(51/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7/63),稍高于对照组的9.38%(6/6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瑞舒伐他汀钙基础上联合非诺贝特治疗血脂异常可提高临床有效率,可增强调节血脂的作用,其安全性较好,但对血脂异常患者的肝功能影响较大,临床可视患者情况合理选用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对骨肉瘤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骨肉瘤患者60例,根据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FOLFOX4方案化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人参皂苷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肿瘤体积、血清VEGF及TSGF水平变化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肿瘤体积均显著减小,血清VEGF及TSGF水平均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肿瘤体积减小更明显,血清VEGF及TSGF水平下降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0.0%)显著高于对照组(4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9)。结论:人参皂苷能够显著降低骨肉瘤患者血清VEGF及TSGF水平,减小肿瘤体积,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对经挂线引流术后肛瘘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治疗的94例肛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所有患者行肛瘘挂线术,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熏洗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gA及IgG水平,疼痛持续时间及恢复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gA及IgG水平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gA及IgG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疼痛持续时间及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能够降低经挂线引流术后肛瘘患者血清IgA及IgG水平,缩短术后疼痛时间,促进术后康复,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107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9例)与实验组(5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肺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7.93%)高于对照组(73.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 s用力呼吸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水平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治疗后1 s用力呼吸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及三酰甘油(TG)水平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及三酰甘油(TG)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改善患者肺功能,降低血脂相关指标水平,并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FGF-23、BNP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明确为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CRRT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血浆脑钠肽(BNP)及一氧化氮(NO)水平,以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收缩末径(LVESD)、心排血量(CO)及左心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FGF-23及BN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NO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LVESV及LVESD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CO及LVEF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可有效提高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血清FGF-23及BNP水平,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联合沙利度胺对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中APRIL、beta2-m 和TPO水平变化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80 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常规组及试验组。常规组患者采用长春新碱静、盐酸 肾上腺素及醋酸地塞米松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艾迪注射液联合沙利度胺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髓浆细胞数、M 蛋白、血红蛋白、免疫功能、肾功能及血清APRIL、beta2-m 和TPO 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常规组比较,试验组采用患者的免疫功 能及肾功能获得明显改善,肿瘤细胞活性得到显著抑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比较,试验组患者骨髓浆细胞 数、M蛋白、血肌酐、尿素氮水平降低,血红蛋白及CD4+/CD8+ 比值升高,血清APRIL、beta2-m 和TPO 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沙利度胺可降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肿瘤细胞活性,增强患者免疫力,且副作用小,值得临 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栓通联合依达拉奉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及MMPs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1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Ox-LDL,MMP-2及MMP-9水平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Ox-LDL,MMP-2及MMP-9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联合依达拉奉能够降低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对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胃泌素水平与外周血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就诊的1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克拉霉素及阿莫西林胶囊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泌素(Gastrin)、红细胞免疫功能(RBC-C3b、RBC-ICRRR)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胃泌素、RBC-ICRRR水平均下降,RBC-C3b水平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胃泌素、RBC-ICRRR水平较低,RBC-C3b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能够降低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胃泌素水平,改善红细胞免疫功能,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