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3月~2010年3月应用锁定钢板(包括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或肱骨近端锁定内固定系统)治疗肱骨近端骨折43例,按Neer分型2部分骨折20例,3部分骨折19例,4部分骨折4例。随访评定包括X线片、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结果:43例患者获得平均14.2个月(9~21个月)临床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愈合平均时间10.4周(8~12周)。根据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9例,良19例,可5例,优良率88.4%。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方便、固定可靠的优点,允许早期功能锻炼,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3月-2010年3月应用锁定钢板(包括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或肱骨近端锁定内固定系统)治疗肱骨近端骨折43例,按Neer分型2部分骨折20例,3部分骨折19例,4部分骨折4例。随访评定包括X线片、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结果:43例患者获得平均14.2个月(9-21个月)临床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愈合平均时间10.4周(8~12周)。根据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9例,良19例,可5例,优良率88.4%。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方便、固定可靠的优点,允许早期功能锻炼,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熊春龙  李永清  刘晓英 《蛇志》2016,(3):309-310
目的比较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与传统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骨外科门诊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钢板治疗,比较两组的Neer功能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Neer功能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提高,治疗组提高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相比传统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更优,促进了患者的骨折愈合速度,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与三叶草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分别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44例,三叶草钢板治疗48例,随访观察并比较二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肩关节Neer评分、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二种治疗方法在Neer评分优良率和住院时间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术后并发症,锁定加压钢板优于三叶草钢板(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方法可靠,骨折愈合率高,创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肱骨近端骨折8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41)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对照组(n=41)用三叶草钢板内固定.随访6-36个月,平均(18.6-± 2.3)月,观察治疗后骨折愈合情况、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记录骨折愈合时间、患肩活动度.采用Neer评分法评定疗效.观察手术并发症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满意率87.81%,对照组满意率70.73%.两组满意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76,P<0.05).治疗组治疗后外展和外旋活动度与对照组同期相应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X2=4.895,P<0.05).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与解剖钢板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2例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法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含46例。其中对照组予以解剖钢板术式治疗,观察组则予以肱骨近端的锁定加压钢板术式治疗。对比两组不同治法的疗效,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肩关节活动度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onstant评分及VAS评分。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是89.13%(41/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9%(35/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程、手术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和骨折的愈合时间均分别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肩关节活动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onstant评分及VAS评分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利用肱骨近端的锁定加压钢板术式治疗FSNH,能够帮助患者获得更为积极的临床预后,值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肱骨近端内锁定系统(PHILOS)治疗高龄肱骨近端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7年10月至2010年02月间,我院使用PHILOS内固定钢板治疗高龄肱骨近端骨折45例,男19例,女26例,年龄54~75岁,平均66岁。根据Neer分型,一部分骨折4例,二部分骨折6例,三部分骨折17例,四部分骨折18例。手术采用三角肌钝性劈开入路,保护附着于大骨折块和大、小结节上的软组织,骨折复位后均行PHILOS固定。患肩功能按Neer肩关节评分系统进行评价。结果:本组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6个月。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个月。患侧肩关节评分优28例,良12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88.9%。结论:PHILOS钢板可牢固固定高龄患者骨折,使骨折愈合与功能恢复相同步,适于粉碎性骨折和肱骨近端骨质疏松骨折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以锁骨钩钢板为对照,探讨锁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结合Nice结环扎治疗Neer 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Neer 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提供合理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年1月~2020年1月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38例Neer Ⅱ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内固定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其中18例采用锁骨远端解剖锁定板结合Nice结环扎固定(观察组),20例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对照组)。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并于术后3个月和6个月时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和UCLA评分。结果:38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无差异(P>0.05)。38例患者手术均获得随访,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1.11%)低于对照组(40.00%)(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Constant- Murley和UCL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Neer Ⅱ型锁骨远端骨折采用锁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结合Nice结环扎治疗固定效果确切,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痛疼程度轻,相较于锁骨钩钢板治疗,其优势明显,可作为临床治疗Neer 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对比半肩关节置换术、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两种术式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1年3月期间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将92例患者区分为A组(n=44,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和B组(n=48,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疼痛和肩关节功能相关评分、血清应激因子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组间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两组Constant-Murley评分、Neer评分均升高,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评分均下降(P<0.05),但两组上述评分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7 d,两组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水平均升高,但B组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A组(P<0.05)。B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可获得与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大致相当的临床疗效,但半肩关节置换术术后应激反应更小,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锁定钢板与空心螺钉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手术治疗的81例单纯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固定方式分别采用锁定钢板与空心螺钉。围手术期观察指标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等。术后按时间节点随访,至少为术后1年,最终随访时给予X线摄片以观察愈合情况,采用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及VAS评分评估肩关节功能及疼痛程度。结果:63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年,平均1.9年。钢板组(33例)ASES评分(91.01±4.88)分、Constant-Murley评分(90.21±3.97)分、VAS评分(0.58±0.63)分,满意率为93.94%;螺钉组(30例)ASES评分(80.58±6.72)分、Constant-Murley评分(80.67±7.25)分、VAS评分(1.08±0.68)分,满意率为7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单纯肱骨大结节骨折固定可靠,安全性较高,肩关节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可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创锁定接骨板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9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给予微创锁定接骨板治疗,对照组(44例)给予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个月Neer和Constant-Murley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Constant-Murley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按Neer评分,观察组优良率为91.1%,明显高于对照组(68.1%,P0.05)。结论: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相比,微创锁定接骨板能更好,安全性更高,可更快更有效地促进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切口入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了8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给予三角肌入路锁定钢板,观察组(41例)给予小切口入路锁定钢板治疗,通过观察并记录围手术期指标,术前术后3个月的Neer评分,术后24 h的凝血指标,随访3个月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小切口入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住院、骨折愈合所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5),术前观察组与对照组Neer评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Neer评分均明显增加,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凝血指标无明显差异,术后24 h,两组国际标准化比率(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相比无明显变化,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均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血浆纤维蛋白原(Plasma fibrinogen,FIB)水平明显升高,观察组FIB术前术后24 h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24 h,两组患者PT,APTT,INR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FI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期间,两组均未出现切口感染、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小切口入路锁定钢板对老年肱骨骨折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显著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对血液系统影响较小,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06例桡骨远端骨折,分别采用闭合手法复位,切开复位或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分别对骨折复位比较及功能评分。结果:完整随访106例桡骨远端骨折病例,随访时间3~21个月。对保守治疗组与手术治疗组进行骨折复位测定及改良Garland和Werley评分,A,B型骨折无显著性差异;C型骨折中,手术组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组。结论:对于C型骨折,建议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于A,B型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与保守治疗在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就诊的124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实验组患者给予肱骨近端的锁定加压钢板术,对照组患者给予保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Constant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水平、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肩关节Constant评分水平均升高,VAS评分水平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肩关节Constant评分水平均较高,VAS评分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保守治疗,锁定钢板对于老年的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采用PHILOS钢板治疗肱骨近端冠状面骨折手术治疗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对2005年4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9例肱骨近端冠状面骨折患者予以切开复位钢内固定治疗,采用DASH评分,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Constant-Murley评分以及加利福尼亚洛杉矶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 Score)对患者进行功能评价。结果:纳入患者平均年龄为63.5±3.2岁(53~82岁),男性2例,女性7例,根据Neer分型,单纯二部分骨折5例,二部分骨折伴肩关节脱位4例。术后随访12~22个月,平均14.2±3.2个月。9例患者均得到随访。所有患者肱骨近端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12~18周,平均12.7±2.5周,末次随访时,7例无明显肩关节疼痛,2例有轻微疼痛,Constant评分平均87.0±4.2分;DASH评分平均20.9±2.5分,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平均31.3±2.1;SF-36评分平均分,影像学结果显示:末次随访肱骨头高度平均丢失1.7±0.4 mm,颈干角度平均为126±13°。结论: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对于肱骨近端冠状面骨折早期临床疗效良好,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评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06例桡骨远端骨折,分别采用闭合手法复位,切开复位或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分别对骨折复位比较及功能评分。结果:完整随访106例桡骨远端骨折病例,随访时间3~21个月。对保守治疗组与手术治疗组进行骨折复位测定及改良Garland和Werley评分,A,B型骨折无显著性差异;C型骨折中,手术组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组。结论:对于C型骨折,建议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于A,B型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