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1 毫秒
1.
目的分析石家庄市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流行特点,为临床预防和治疗呼吸道感染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纳入就诊于儿科的呼吸道感染患儿936例,运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儿童血清的八种呼吸道病原体的IgM型抗体。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分组,分析其病原体阳性率和感染类型。结果 936例患儿血清标本中,检出病原体IgM抗体共424例,阳性率为45.30%。其中肺炎支原体阳性率(28.63%)最高,其次依次为流感病毒B型、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A型、肺炎衣原体、腺病毒、副流感病毒,未检出嗜肺军团菌。不同季节病原体的阳性率有差异,冬季的病原体阳性率(50.33%)显著高于夏、秋季的阳性率(33.71%和41.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中,婴儿组病原体阳性率(16.05%)显著低于其他3个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检出病原体的424例阳性患儿中,单一病原体感染类型者为290例(30.98%),混合感染者134例(14.32%);全部936例患儿中,男童病原体阳性率(42.33%)显著低于女童阳性率(52.29%);病原体混合感染类型中以肺炎支原体和流感病毒B型混合感染最常见,其中婴儿组混合感染病原体检出率均显著低于幼儿组、学龄前组和学龄组。结论肺炎支原体全年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占主要地位。年龄和性别是石家庄市儿童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的特异性因素,冬季为呼吸道病原体感染高峰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大连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病原体检测结果及流行情况,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调查2015年1月-2016年7月医院住院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2 944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对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液中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腺病毒(adenovirus,ADV)、流感病毒A型(influenza virus type A,IFA)、流感病毒B型(influenza virus type B,IFB)、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 virus,PIV)、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CP)、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MP)和嗜肺军团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LP)8种病原体进行检测。结果 2 944例患儿中血清IgM抗体阳性共1 280例,总阳性率为43.48%(1 280/2 944),主要为IFB和MP感染:IFB阳性率最高,为16.68%(491/2 944);其次为MP,阳性率为14.44%(425/2 944)。ADV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6,P=0.5930.05),其余各种病原体不同年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IFB、MP在3~6岁组中检出率最高;RSV在0~1岁组中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MP男女患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71,P=0.0060.05),其余各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FB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检出率高于其他季度,MP在第三季度检出率最高,IFA、LP、CP也同样是第三季度检出率最高,PIV和ADV各季度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V在第一季度检出率略高于其他季度。结论大连地区引起患儿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主要是IFB和MP,针对不同年龄组、不同季度的感染情况,应做好重点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甘肃省庆阳市人民医院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入院儿童的病原谱信息,为本地呼吸道疾病预防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共472份急性呼吸道症状血清样本,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 IFA)检测9项上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包括常见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 MP)、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B virus, INFB)、腺病毒(adenovirus, ADV)、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 virus, PIVs)、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 INFA)、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 CPn)、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Legionella pneumophila serogroup 1, LP1)和Q热立克次体(Coxiella burneti, COX)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在472份样本中,病原体阳性样本309例,阳性率65.47%。MP感染153例,阳性率49.51%,COX未检出。1种病原体感染218例,阳性率70.55%;混合感染2种及其以上91例,阳性率29.45%;2种病原体感染中,MP合并其他占比最高。西峰区阳性样本最多,有62例,阳性率为20.06%;正宁县最少,有14例,阳性率是4.53%。MP阳性率最高样本中,环县MP阳性率9.71%最高,正宁县仅为1.29%。一年四季均有急性上呼吸道病原体感染,冬季感染阳性样本最多,有132例,阳性率42.72%;MP阳性率高达24.60%;夏季急性上呼吸道病原体阳性率较其他季节低,仅13.92%,但PIVs阳性率较高,比其他季节PIVs阳性率要高,为4.53%;阳性率季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391,P0.05)。幼托儿童人群阳性率最高,占74.11%;初中生最低为0.97%;不同人群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850,P0.05)。不同年龄组分布以0~6月龄组阳性率最高,为35.60%;3~14岁组较低,仅占9.39%;4个年龄组中,MP阳性率最高,不同年龄组MP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734,P0.05)。结论庆阳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以MP、INFB、ADV病原体为主,混合感染又以MP混合其他病原体为主,不同区县病原体阳性率差异很大,冬季病原体阳性率最高,0~6月龄儿童和幼托儿童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病原体。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患儿九项病原体血清IgM检测结果,初步得出本地区的感染谱及流行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检测标本来自2013年11月至2014年3月住院的0~7岁儿童,共1 150例,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中IgM,统计分析各病原体的阳性率以及混合感染情况,比较不同性别、年龄组感染率差异。结果 1 150例检测标本,共检出阳性461例,阳性率为40.1%;阳性率前三位的分别是:肺炎支原体(24.6%),腺病毒(11.3%),甲型流感病毒(10.3%);阳性标本中单一感染率为65.9%(304/461);女性儿童感染率(48.0%)显著高于男性儿童(34.4%),2~7岁组主要的4种病原体阳性率均显著高于0~1岁年龄组。结论肺炎支原体、腺病毒、甲型流感病毒是本地区住院儿童呼吸道感染主要的非细菌性病原体,女童较男童更为易感,2~7岁较0~1岁更为易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H.pylori)对儿童缺铁性贫血(IDA)的影响,探讨H.pylori感染与儿童IDA的相关性,提高儿童IDA诊治率。方法应用~(13)C-呼气试验和胶体金法检测326例IDA患儿及211例健康儿童H.pylori感染情况,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26例IDA患儿中H.pylori检测阳性217例(阳性率为66.56%),健康组儿童H.pylori检测阳性47例(阳性率为22.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0.54,P0.01)。2-6岁组分别与7-9岁组及10-12岁组H.pylori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8.61、21.46,P0.05),7-9岁组较10-12组H.pylori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62,P0.05)。其中女患儿H.pylori阳性率为78.06%(121/155),男患儿H.pylori阳性率为56.14%(96/17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55,P0.01),且不同年龄组男女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17例H.pylori感染的IDA患儿以轻度贫血为主,占95.85%(208/217)。结论H.pylori感染与儿童IDA之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宁波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情况,为儿童MP感染的临床诊断与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被动凝集法测定11788例14岁以下有呼吸道感染症状儿童的血清MP抗体,并根据患儿性别、年龄和不同季节对MP的阳性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788例有呼吸道感染症状患儿中,MP阳性3081例,阳性率为26.14%,不同性别、年龄和季节MP抗体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儿童阳性率高于男性儿童,并随着年龄的增加阳性率有上升趋势。结论MP在呼吸道感染中发病率较高,春冬季节、女性儿童和学龄期儿童易感。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社区获得性肺炎(CAP)非典型病原体感染的分布情况及其流行特征.方法 收集确诊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278例,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人血清中呼吸道9种主要的非典型性病原体的IgM抗体.结果 病原体检测阳性者150例,总阳性率54.O%.单一病原体感染中,肺炎支原体(MP) 125例(45.0%)、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 27例(9.7%)、腺病毒22例(7.9%)、副流感病毒1、2和3型19例(6.8%)、乙型流感病毒16例(5.8%)、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13例(4.7%)、肺炎衣原体2例(0.7%)和甲型流感病毒1例(0.4%).混合感染共63例(22.7%),其中61例(21.9%)为MP与其他病原体的混合感染,病毒感染以RSV最常见,共27例(9.7%).CAP患者患有基础疾病共139例(50%),其余为无基础疾病者.基础疾病中以循环疾病和呼吸疾病最常见,各占总CAP患者的15,1%和13.0%.所有受检者MP阳性率最高,达45%,其中未成年组3~18岁中MP阳性率高达60.2%,而成人组18 ~50岁中MP阳性率高达81.8%.CAP春季病原体阳性检出率为46.9%,冬季病原体阳性检出率为63.8%(x2=7.752,P<0.05).结论 非典型性病原体(特别是MP)感染在CAP患者中比例较大,其流行与分布跟病原体种类、基础疾病、年龄、季节等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科肺炎支原体(MP)感染特点,辅助临床医师早期诊断,合理用药。方法测定我院一年来2013例儿科呼吸道疾病患儿的肺炎支原体抗体(IgM)。结果2013例呼吸道感染患儿,检出肺炎支原体抗体(IgM)阳性者769例,占38.2%,769例阳性分别表现为肺炎369例(48%),支气管炎238例(31%),咽炎92例(12%),哮喘70例(9%)。其中,肺炎组与各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MP IgM感染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结论MP感染是患儿不可忽视的病原体,检测患儿血清MP抗体能够及早诊断,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008年至2009年南京地区儿童呼吸道肺炎支原体(MP)的感染情况。方法应用MP快速培养法对南京地区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98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咽拭子标本进行MP培养检测。结果 98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咽拭子标本中MP培养阳性384例,总阳性率为39.2%。其中〈3岁、35岁、〉5岁各年龄组患儿中MP阳性率分别是36.9%,38.5%和43.3%;不同季度MP感染的检出率分别是:春季(13月)45.7%,夏季(46月)24.8%,秋季(79月)20.4%,冬季(1012月)50.3%,其中冬、春两季MP感染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两季(P〈0.01)。结论 MP为南京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各年龄儿童普遍易感;冬、春两季高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血液培养联合血液微生物抗体检测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儿童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儿科治疗的确诊为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的患儿298例。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研究患者基本资料,血液培养联合血液微生物抗体检测患儿血液中致病微生物分布情况。结果 200例CAP患儿检出阳性结果,其中呼吸道微生物IgM抗体检测阳性145例,血培养细菌检测阳性55例。呼吸道微生物IgM抗体检测阳性结果中,支原体(19.46%)是最常见的病原体,其次为乙型流感病毒(16.44%),再次是副流感病毒(6.38%)、腺病毒(5.70%)、甲型流感病毒(0.67%),未检出衣原体。血培养阳性结果中,流感嗜血杆菌(5.36%)是最常见的病原体,其次为肺炎链球菌(5.03%),再次是克雷伯杆菌(3.02%)、大肠埃希菌(1.68%)、鲍曼不动杆菌(1.01%)。不同年龄组患儿病原微生物检出情况显示29天~1岁患儿支原体、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检出率明显大于1~3岁、4~6岁、7~14岁患儿,1~3岁患儿支原体、乙型流感病毒检出率明显大于4~6岁、7~14岁患儿。结论本地区CAP患儿的最常见病原体是支原体,检出率为19.46%,而且病毒和支原体感染率呈现低龄化趋势。  相似文献   

11.
湛江地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湛江地区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情况.方法:采用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试剂(SERODI-A-MYCOII),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肺炎患儿进行血清MP抗体检测,对不同年度、不同季节、不同年龄及性别MP肺炎的发病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受检人数2825例,MP抗体阳性率为40.2%.阳性率的多少与不同的年龄段、不同性别有明显区别.0~1岁婴儿期MP感染率为9.5%;1~3岁组幼儿MP感染率为40.4%;4~6岁学龄前期MP感染发病率为45.4%;7~14学龄期MP感染率为48.3%.0~1岁组MP阳性率明显低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0.5523,P<0.01).男、女性肺炎患儿阳性率分别为36%、49.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9891,P<0.01).一年四季均可发病.结论:MP肺炎的发病与年龄、性别、季节和年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2011-2012 年黄岛地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儿中支原体的感染情况,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选取 2011-2012 年间因CAP住院的患儿241 例,所有CAP 患儿均于住院第2 天采集空腹血行9 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检查,包括 肺炎支原体、嗜肺军团菌、Q热立克次体、肺炎衣原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结 果:241 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中支原体感染阳性74 例(30.7%),其中132例男性CAP患儿中支原体感染38 例(28.8%),109 例女 性CAP 患儿中支原体感染36 例;>3 岁患儿的感染率为41.2%,1-3 岁患儿感染率26.2%,<1 岁婴幼儿感染率为5.4%;2011 年 CAP患儿支原体感染率为19.4%,而2012 年为34.6%;74 例支原体阳性患儿合并其他感染者6 例。结论:黄岛地区儿童社区获得 性肺炎中支原体感染占重要地位,且有升高趋势,应重视婴幼儿支原体感染及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诊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呼吸道感染儿童呼吸道病毒病原学检出情况及其流行规律,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28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患儿呼吸道分泌物中呼吸道病毒的检出情况,并分析呼吸道感染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与年龄、季节、疾病类型的关系。结果:28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共检出98份阳性标本,阳性率为35.00%,其中有2份标本中检出2种病毒感染,混合感染阳性率为0.71%;在所有病毒类型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病毒感染阳性率最高。1岁患儿的病毒感染阳性率最高,与其他年龄段病毒感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道感染患儿春季、冬季的病毒感染阳性率明显高于夏季、秋季(P0.05)。不同呼吸道感染疾病类型患儿病毒感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喘息性肺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患儿病毒感染阳性率较高。结论:RSV是呼吸道感染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主要致病病原体,1岁的婴幼儿较易感染,春季、冬季为其高发季节,且以肺炎、毛细支气管炎、喘息性肺炎患儿的病毒感染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北京地区成人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流行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人血清中8种呼吸道病原体的Ig M抗体,根据不同性别、年龄、年份和季节的病原体阳性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219例患者中呼吸道病原体阳性率为49.4%,其中甲型流感病毒阳性率最高,其他依次为嗜肺军团菌、乙型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副流感病毒、肺炎衣原体、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男性患者病原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女性患者(P0.01);不同年龄组病原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18~39岁年龄组最高,其次为40~59岁年龄组,上述两组病原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年龄组(P0.01);不同年份病原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14年显著高于2013年(P0.01);不同季节病原体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春季显著高于夏季、秋季和冬季(P0.01)。结论本地区成人呼吸道感染病原体阳性率在性别、年龄、年份和季节性存在差异,病原体以甲型流感病毒和嗜肺军团菌为主。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通过检测及分析住院患儿血清中副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探讨两种病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分析的方法定性检测患儿血清中的副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采用卡方检验对不同年份、性别、年龄及季节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副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阳性率分别为3.6%、22.4%,混合感染的阳性率为1.3%。PIV每年女性患儿比男性患儿阳性率高,每一年中6-14岁感染阳性率最高;MP每年女性患儿比男性患儿阳性率高,随着年龄增长感染的阳性率也升高,6-14岁阳性率最高。PIV与MP在每年的四季中,感染的阳性率各不相同,并且没有相对的规律可循,但是在冬季阳性率还是较高,其次是春季、秋季,最低的是夏季。结论:掌握儿童副流感病毒和肺炎支原体感染流行病学特点,有助于了解疾病感染特点,从而在疾病的不同时期及时快速地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儿童过敏性紫癜(HSP)合并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呼吸道菌群多样性与补体C3、C4及免疫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HSP患儿96例,其中48例合并MP感染的患儿设为合并MP组,48例未合并MP感染的患儿设为HSP组。另外选择同期我院健康体检儿童45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对象呼吸道菌群多样性,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IgE及补体C3、C4水平,并分析呼吸道菌群多样性与免疫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合并MP组患儿呼吸道菌群Simpson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Shannon指数显著小于对照组(均P<0.05)。HSP组患儿呼吸道菌群Simpson指数及Shannon指数与对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合并MP组患儿血清IgA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上升,IgM水平显著下降;HSP组患儿血清IgA、IgE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上升;合并MP组患儿血清IgE、IgM水平显著低于HSP组(均P<0.05);而3组对象血清Ig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合并MP组和HSP组患儿血清补体C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合并MP组患儿血清补体C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合并MP组患儿血清补体C3、C4水平均显著低于HSP组(均P<0.05)。IgM、IgE及补体、C3、C4水平与Simpson指数呈负相关,与Shannon指数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HSP合并MP感染患儿呼吸道菌群多样性与补体C3、C4及IgM、IgE水平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2011-2012年黄岛地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儿中支原体的感染情况,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选取2011-2012年间因CAP住院的患儿241例,所有CAP患儿均于住院第2天采集空腹血行9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检查,包括肺炎支原体、嗜肺军团菌、Q热立克次体、肺炎衣原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结果:241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中支原体感染阳性74例(30.7%),其中132例男性CAP患儿中支原体感染38例(28.8%),109例女性CAP患儿中支原体感染36例;〉3岁患儿的感染率为41.2%,1-3岁患儿感染率26.2%,〈1岁婴幼儿感染率为5.4%;2011年CAP患儿支原体感染率为19.4%,而2012年为34.6%;74例支原体阳性患儿合并其他感染者6例。结论:黄岛地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中支原体感染占重要地位,且有升高趋势,应重视婴幼儿支原体感染及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诊治。  相似文献   

18.
【摘 要】 目的 检测过敏性紫癜(HSP)合并肺炎支原体(MP) 感染的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水平,探讨MP感染与HSP的体液免疫学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为55例HSP患儿,检测MP-IgM抗体,分为MP-IgM阳性组20例、MP-IgM阴性组35例,并以20名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IgG、IgE及补体C3、C4。结果 HSP患儿MP感染阳性率达36.36%,合并MP感染的患儿临床症状更严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P-IgM阴性组IgA、IgE明显增高(P<0.01),C3水平降低(P<0.05),同时IgE明显高于MP-IgM阳性组(P<0.01),IgG、IgM、C4无明显变化。MP-IgM阳性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gA增高,IgM、C3、C4水平降低,且其中IgM、C3低于MP-IgM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gG、IgE水平无明显改变。结论 在HSP儿童中有较高MP感染率,所有HSP患儿存在血清IgA增高及C3水平降低,说明体液免疫参与HSP的发病。伴MP感染的HSP患儿体液免疫功能更加紊乱,表现在C4水平下降,IgM、C3明显低于MP-IgM阴性组,IgE增高仅见于MP-IgM阴性组,提示MP感染的HSP患儿可能更多伴有低补体血症的自身免疫紊乱参与,说明MP感染引起的免疫紊乱可能在HSP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微量元素及体液免疫水平测定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64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儿童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儿童血清微量元素钙(Ca)、铁(Fe)、铜(Cu)、锌(Zn)、镁(Mg)等的水平、体液免疫因子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及血清补体C3、C4、C5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Ca、Fe、Z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P0.05),两组儿童血清Cu、M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血清IgA、IgM、IgG水平低于对照组儿童(P0.05)。两组儿童血清补体C3、C4、C5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Ca、Fe、Zn与血清IgA、IgM、IgG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存在血清Ca、Fe、Zn微量元素缺乏及血清IgA、IgM、IgG水平降低现象,且它们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可能共同促进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本文旨在研究儿童社区获得性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TI)中肺炎支原体(MP)和沙眼衣原体(CT)的感染特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2006年10月~2008年2月因ALRTI收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患儿呼吸道标本中MP和CT的DNA,并分析2种病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与实验室检查结果。在1312份深部鼻咽分泌物标本中,MP和CT检出率分别为7.85%(103/1312)和2.97%(39/1312)。MP在5岁以上患儿中的检出率为33.33%(30/90),而CT在3个月以内患儿中的检出率为6.28%(31/494)。MP感染后易出现40℃以上高热,较少发生发绀与重症呼吸道感染;白细胞计数常无明显升高,但C反应蛋白升高较多见。CT感染后40℃以上高热和重症呼吸道感染少见,C反应蛋白升高也较少见。结果提示,在5岁以上儿童的社区获得性ALRTI中,MP是重要的病原体;而在3个月以内儿童中,CT为常见病原体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