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秋之季,在广阔的内蒙古草原上经常可以看到一种奇怪的现象,有一些草围成直径大小不等的浓绿色的圆圈,生长旺盛,明显与周围草丛不同。当雨过天晴时,在这些围成一圈的草下就会冒出来一个个可爱的蘑菇,因而称之为“蘑菇圈”。 蘑菇圈为内蒙古草原的奇特景观之一,但并非  相似文献   

2.
项目名称负责人单位名称1微生物学学科(6项)贵州登革病毒疫源地调查及毒力相关性的研究左丽贵阳医学院蘑菇圈生态与蘑菇圈形成菌促进牧草生长机理的研究阎伟内蒙古农牧学院云南腾冲热海超高温古核生物的研究彭谦云南大学引起羊流产的新布尼亚科病毒分子特征及诊断方法研究张彤内蒙古大学云南省粉虱传双生病毒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张仲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云南鼠疫菌6—kb质粒分子特性的研究董兴齐云南省流行病防治研究所2植物学学科(6项)中华猕猴桃遗传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李思光南昌大学中国帕米尔高原植物物种多样性与种…  相似文献   

3.
通过2011—2012年间在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境内3个蒙古白丽蘑蘑菇圈样地的调查、采集和实验室研究,共分离得到蘑菇圈内、外可培养土壤真菌26属,其中圈上分离得到19属,圈外分离得到24属,圈上、圈外共有属17属。形态和分子鉴定确认特异性地存在于蘑菇圈上的土壤真菌有印度毛壳Chaetomium indicum Corda、花序棘壳孢Pyrenochaeta inflorescentiae Crous,Marinc.M.J.Wingf两种。7月1日到9月18日期间,蘑菇圈圈上与圈外土壤真菌数量变化趋势大体一致,但8月11日圈上的数量明显多于圈外。种类数目除了圈外在7月24日变化较大外,其余圈上和圈外均相对平稳。蘑菇圈外土壤真菌数量和种类随着土层加深呈减少趋势,但深度为7~14 cm的土层圈上土壤真菌数量大量增加,圈外的种类丰富于圈上。分析认为蘑菇圈抑制土壤真菌的种类,但对一些特定种类的生长有利,同时圆形闭合且活跃的蘑菇圈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壤真菌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在南美洲巴西的热带雨林里,生活着一种被当地人称为“沙乌巴”的切叶蚁。切叶蚁的别名也叫蘑菇蚁,它们的特点是以自己栽种的蘑菇为生,过着“文明开化”的耕种生活。  相似文献   

5.
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白蘑蘑菇圈土壤真菌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为我国第二大高山草原,草原上生长的白蘑(Tricholoma mongolicum Imai)属于口蘑属(Tricholoma)的一种,可形成典型的蘑菇圈。【目的】了解巴音布鲁克草原白蘑蘑菇圈圈上及其两侧土壤真菌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特点,为研究白蘑蘑菇圈的形成与生长及其子实体的发生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Illumina HiSeq平台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白蘑蘑菇圈周围土壤真菌的物种组成丰富度和菌群结构多样性。【结果】测定有效序列经注释得到809个操作分类单元(Optical taxonomic unit,OTU),分为5个门、26个纲、79个目、166个科、232个属;蘑菇圈上土壤真菌的物种丰富度、群落结构多样性以及特异性物种均低于圈外及圈内,蘑菇圈上特有真菌物种为Xylodonnothofagi、Agaricales、Phaeococcomyces、Ochrocladosporium adansoniae、Coniochaeta ligniaria、未知子囊菌、 Tomentella amyloapiculata、 Dothideomycetes、Incertea_sedis_Helotiales。【结论】研究表明白蘑蘑菇圈的形成影响土壤真菌的分布,圈上优势真菌类群对其他真菌类群具有抑制作用,蘑菇圈向外生长可能与微生物群落结构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6.
中国对虾产业的兴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沿海的许多养殖户习惯称其“海参圈”为“对虾圈”,这是因为目前的许多“海参圈”是当年荒废的“对虾圈”改造而来的。近年海参产销两旺,海参价格一路走高,吸引了众多投资,或改造“对虾圈”,或围填海建新的海参圈和海参苗厂。有海参养殖专家曾撰文警告说,由于海参不规范的养殖技术,不合理的布局,不仅会制约其自身发展还会污染了水域环境连累到潮间带上的其他水生生物。  相似文献   

7.
草原蘑菇圈的土壤-植物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比较研究了蒙古口蘑形成的蘑菇圈各环带的植物生长状况和土壤生态因子的变化。结果表明,绿草环上的植物体内营养元素和叶绿素的含量明显增加,其地上部分植物生物量显著高于正常草区,产生增产效应;枯草环上的植物生长则受到抑制。蘑菇圈土植物的区系组成有所变化。蘑菇圈上土壤养分特别是速效态的N和P含量有显著增加。蒙古口蘑菌丝体生长对土壤理化性质产生影响并产生明显的土壤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8.
黄绿蜜环菌蘑菇圈生长对土壤及植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调查青海省祁连县峨堡乡野生黄绿蜜环菌蘑菇圈发生季节蘑菇圈上、圈外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植物群落种类组成及多度变化 ,分析了蘑菇圈上、圈外土壤主要微生物类群的数量变化、土壤水分、速效养分、交换性阳离子及pH等的差异。结果表明 ,蘑菇圈上和圈外植物群落组成种类不同 ,圈上物种数明显高于圈外物种数 ;圈上各物种分盖度总和比圈外高出 4 9 .16 % ,但圈上和圈外优势种及主要伴生种相同。在 0~ 10cm土壤层 ,圈上土壤含水量、速效磷、硝态氮、氨态氮的含量明显高于圈外 ,但土壤有机质、交换性Ca2 + 、交换性Mg2 + 和pH值的变化不明显 ;在 10~ 2 0cm土壤层 ,圈上速效磷、硝态氮、氨态氮的含量仍明显高于圈外 ,但土壤含水量变化趋势相反 ,圈外高于圈上。在 0~ 10cm土壤层 ,细菌、放线菌、真菌及纤维素分解菌的数量 ,均以圈上显著高于圈外 (P <0 . 0 5 ) ;在 10~ 2 0cm土层 ,它们的数量差异不显著 (P <0 . 0 1)。在两层土壤中 ,各类微生物数量表现为 :细菌 >放线菌 >真菌 >纤维素分解菌。  相似文献   

9.
凡是长期生活在城市、海边、农区和山区的人们,当他们第一次踏进草原深处并对周围的一切有所了解的时候,他们总会对草原的许多东西产生疑问,进而产生一种神秘的感觉。“蘑菇圈”也许就是其中之一。在辽阔的草原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大大小小的墨绿色的“圆环”,这些“圆环”其实是由一些明显较周围及其“圆环”内的植物高大、颜色深、长势良好的植物构成的。  相似文献   

10.
一、洋蘑菇在我国的栽培簡况洋蘑菇是屬真菌门,担子纲、伞形目、伞形科环状伞菌屬。学名为Psalliota campestris Fr. 蘑菇为蔬菜中的佳品,味鮮美。我国人民常讲“山珍海味”,菌类可为“山珍”代表。  相似文献   

11.
中原梦乡     
“宝天曼”,一个浪漫的名字,她是一座山?像黄山和武夷山一样美丽?还是一片原始森林?像玉龙雪山下的云杉林或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一样茂盛?“宝天曼”的名字从何而来? 相传古时候,“宝天曼”原名“漫天宝”,是一个四季鸟语花香的人间仙境,生活在这块风水宝地上,可以有吃不完的山珍海味,穿不完的绫罗绸缎。美丽的传说吸引着渴望幸福生活的人们不断的入山寻找,虽然终究是一无所获,但满山遍野的山珍野果却成了人们赖以充饥的食物来源,在古代物质生活十分贫乏、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情况下,这些帮助饥民渡过饥荒的森林鸟兽和野菜野果被人们视为须臾而不可分离的宝贝,后来“漫天宝”演变为“宝天曼”。她位于秦岭第四支脉的主峰,海拔1830米,是豫西四曼之首(宝天曼、龙池曼、黄花曼、银壶曼),地势奇,海拔高,离“天”近。奇怪的是,山顶部分却一马平川,平坦无比,绵延十几公里,当地人将此称为“曼”。 1980年,这里建成了河南省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方圆100平方公里,有3000多种植物,200多种脊椎动物,3000余种昆虫……这样的数字是惊人的,但是更惊人的是她自身古老的地质,优美的风景,和那许多神秘动人的美妙传说……  相似文献   

12.
蒙古口蘑子实体石油醚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及抑菌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蒙古口蘑Tricholoma mongolicum,又称白蘑、草原白蘑、珍珠蘑、查干蘑菇等。隶属于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伞菌目Agaricales,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口蘑属Tricholoma。夏秋季在草原上群生并形成蘑菇圈,尤其在立秋前后大量生长  相似文献   

13.
以“松茸”而闻名的蘑菇投机企业福山蘑菇开发公司(资金500万日元)于1988年8月10日第二次提出拒付票据而倒闭破产。社长和田正雄现在还没拿出办法。有关人员指出:出售的“松茸”的发生率只有1成也是倒闭的原因。该公司获得蘑菇槽箱栽培的专利,1984年设立公司。槽箱栽培不使用椴木,在槽形篇内放入以锯末和米糠为主体的培养基,栽培蘑菇。是适合蘑菇生产达到工场化生产系统的栽培  相似文献   

14.
《生命世界》2005,(6):38-39
中国是世界上草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在辽阔的草原上,各种优良的野生牧草为牧民们牧养着马、牛、羊、骆驼等各种牲畜;种类繁多的珍禽异兽在此生活,就像一个巨大的天然野生动物园;甘草、枸杞、虫草等名贵药材和蘑菇、发菜等草原特产以及草原上众多的河湖、沼塘盛产的水产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15.
雄性麋鹿的吼叫行为、序位等级与成功繁殖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为探讨雄性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的吼叫行为与序位等级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成功繁殖中的作用。2000年7-8月,在北京麋鹿苑选定12头成体雄鹿,用目标取样法观察记录每头鹿的吼叫、圈群和交配行为的发生频次。用有效比值[被雌鹿接受的频次/雄鹿圈群(或交配)的总频次]来衡量雄鹿圈群行为(或交配行为)的有效性。依据雄鹿在发情期的表现状态,把雄鹿归为3类:占有雌鹿群的“群主”(4头)、未占有雌鹿群而挑战“群主”的“挑战者”(5头)和远离繁殖群的“单身汉”(3头)。不同序位等级雄鹿的吼叫频次、圈群(或交配)行为频次、圈群行为(或交配行为)的有效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吼叫行为的分析表明:“群主”吼叫频次最高,“单身汉”吼叫频次最低。“群主”的有效值最高,“单身汉”的有效值最低。据此认为雄性麋鹿的吼叫行为与其序位等级密切相关,而序位等级又决定了雄鹿参与繁殖的机会。此外,还记录到占群雄鹿的警戒吼叫,这是对Wemmer et al.(1983)警戒吼叫行为仅见于雌鹿的观察结果的补充。  相似文献   

16.
问题解答     
问:C4植物维管束鞘细胞中的叶绿体能否进行光反应?答:现行高中《生物》选修教材中有这样的内容:C4植物的叶片中,围绕着维管束的是呈“花环型”的两圈细胞:里面的一圈是维管束鞘细胞,外面的一圈是一部分叶肉细胞。C4植物中构成维管束鞘的细胞比较大,里面含有没有基粒的叶绿体,这种叶绿体不仅数量比较多,而且个体比较大,叶肉细胞则含有正  相似文献   

17.
徐娜 《生命世界》2007,(1):88-91
澳大利亚有一种美丽的紫色小野花,在春夏之交,澳洲的青山绿野都会披上一层紫色的花毯,看上去非常眩目。这种外来的紫色小花有好几个名字。牧民认为这种紫花吞噬着牧草,毒害着牲畜,因此把它称作“Paterson's Curse”——“佩特森的诅咒”。可是养蜂人却因为这种  相似文献   

18.
油茶软腐病于五十年代末在我国一些油茶栽培地区陆续发现,但迄今病原菌尚未肯定。本文着重报道病原菌的鉴定和分类。为给鉴定病原菌提供资料起见,试验中分别进行了人工接种,结果实验室内的叶片和枝梢水槽溅水二项保温措施却只产生与大田病株相同的病斑而极少在病斑表面形成“蘑菇”型分生孢子座,只有实验室外的三项处理,即使用病组织分离获得的培养物接种,也获得52.2一100%形成“蘑菇”型分生孢子座的病叶率。从而证实了油茶软腐病病斑及其表面上的“蘑菇”型构制是同一种菌所产生,并证实了“蘑菇”型构制是瘸原菌的子实体。再从大田叶斑表面形成(乃至人工诱发)的黑顶的和未黑顶的“蘑菇”型的分生孢子出的切片看出,黑顶的顶面全部为瓶梗和瓶梗孢子链所覆盖,而未黑顶的则展示出是由极紧密的分生孢子梗从其柄部顶端向边缘辐射生长组成。这就清楚表明,这种“蘑菇”型构制是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座,从而为鉴定提供较为完整的资料。  相似文献   

19.
陈平  叶栋  陆鸿材  梁发英   《广西植物》1985,(2):111-119
<正> 广西草山草坡面积大,总面积约8767.14万亩,相当于现有耕地面积的两倍多。由于地处亚热带,天然条件优越,牧草种类多,生长茂盛,生长期长,有利于发展草食家畜畜牧业。牧草中的营养成分是形成畜产品的物质基础,它直接影响牲畜的产量和质量,是作为评定牧草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草山资源评价指标之一。根据国家农委对草地资源调查要求及当前广西草山草坡发展畜牧业的需要,我们于1979—1982年先后对桂西、桂北、桂中和桂东南的各类草场和草山草坡进行调查研究,并采集部分天然牧草,进行营养成分测定,研究草场牧草的营养化学,揭示它的营养成分含量、类型及其变化规律。现将资料汇总撰写成文,供从事畜牧业工作的同志参考及广西草山草坡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防治荒漠化的“三圈”生态-生产范式机理及其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慈龙骏  杨晓晖  张新时 《生态学报》2007,27(4):1450-1460
防治荒漠化的“三圈”生态-生产范式,是干旱生态系统优化与重建的新结构。根据在鄂尔多斯和新疆等地的研究和实践,从干旱生态系统结构、过程和功能来讨论荒漠化防治的“三圈”范式。地理圈层结构(地理地带性)是“三圈”范式的自然地理背景。从宏观尺度和功能方面划分,“三圈”范式在空间尺度上有大“三圈”和小“三圈”之分,大“三圈”控制洲际范围的荒漠化扩展及沙尘暴蔓延,小“三圈”则以控制区域性风沙活动、沙尘暴和就地起沙的危害。防治荒漠化工程是复杂的多元组合和多功能的系统,我国西北地区受荒漠化影响严重,宏观的大“三圈”与多区域的小“三圈”有机结合,形成圈圈相护、层层设防的严密防护与生产系统,有效地控制大范围风沙危害、改善地方气候与小气候,并对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三圈”范式的概念与结构既是以自然地理地带性为基础,又是人类对自然、环境与生态系统格局的规律认识,更是科学的人类恢复、重建干旱区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设计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