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冠脉介入术(PCI)后无复流现象(NR)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分析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因急性心肌梗死(AMI)行PCI术后无血流患者22例资料,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其中12例运用IABP治疗,其余10例为对照组,观察术后10天内心肌损伤标志物、脑钠肽(BNP)恢复情况,心肌损伤标志物包括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治疗10天后应用彩色超声心动图测量患者左房内径、左室内径、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随访3个月、6个月左房内径、左室内径、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情况。结果:IABP治疗组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指标时间-浓度曲线显示指标下降明显快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IABP组BNP峰值较对照组提前,IABP治疗组BNP指标时间-浓度曲线显示指标下降明显快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心动图测量两组患者10天、3个月及6个月时左房内径、左室内径差别及LVEF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ABP能够加速降低AMI急诊PCI术后发生无复流现象患者升高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水平;使BNP峰值提前并改善10天、3个月及6个月时左房内径、左室内径及EF值对心功能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冠脉介入术(PCI)后无复流现象(NR)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分析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因急性心肌梗死(AMI)行PCI术后无血流患者22例资料,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其中12例运用IABP治疗,其余10例为对照组,观察术后10天内心肌损伤标志物、脑钠肽(BNP)恢复情况,心肌损伤标志物包括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治疗10天后应用彩色超声心动图测量患者左房内径、左室内径、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随访3个月、6个月左房内径、左室内径、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情况。结果:IABP治疗组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指标时间-浓度曲线显示指标下降明显快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IABP组BNP峰值较对照组提前,IABP治疗组BNP指标时间-浓度曲线显示指标下降明显快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心动图测量两组患者10天、3个月及6个月时左房内径、左室内径差别及LVEF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ABP能够加速降低AMI急诊PCI术后发生无复流现象患者升高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水平;使BNP峰值提前并改善10天、3个月及6个月时左房内径、左室内径及EF值对心功能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伴新发左、右束支传导阻滞的临床特点,评价束支阻滞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方法:对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重症监护室2010年1月1日到12月31日收治的19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束支传导阻滞有无及类型分为左束支传导阻滞组(12例),右束支传导阻滞组(19例)和对照组(无束支传导阻滞的急性心梗,166例)。分析和比较三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心梗部位、Killip分级、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左室射血分数LVEF、病变血管数量、梗死相关冠脉、住院天数及病死率、实验室检查(BNP,心肌损伤标志物峰值)。结果:LBBB组AMI患者的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7),LVEF明显低于RBBB组和对照组(P值分别为0.020、0.045),梗死相关动脉以LAD多见。结论:急性心梗伴束支传导阻滞往往提示病情严重,预后不良,急性心梗合并左束支阻滞较合并右束支阻滞病情更严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对重度颅脑损伤合并心肌损害患者的心肌、脑组织保护作用.方法:选择60例重度颅脑损伤合并心肌损害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磷酸肌酸钠至术后3天,观察两组颅内压(ICP),脑氧分压(PbrO2),心功能及心肌酶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颅内压及心肌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脑氧分压心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磷酸肌酸钠可明显改善心脑组织微循环及能量代谢,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从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因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入住我院CCU并行IABP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病例3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情况,观察使用IABP前后患者心率血压变化,IABP相关并发症,住院期间死亡率.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及时在IABP支持下成功完成急诊PCI手术,患者应用IABP治疗后心率血压均得到明显改善.IABP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仅9例,严重并发症0例,无术中死亡,住院期间死亡3例,其中合并心源性休克死亡2例.结论: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安全、有效,显著降低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住院期间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参芍片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氧化应激、血管内皮功能和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病例选取自我院2018年9月~2021年7月期间收治的11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照入院的奇偶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参芍片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心电图总有效率,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氧化应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血管内皮功能[内皮素(E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NO)]和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cTn)、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脑钠肽(BNP)]水平变化,记录两组用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心电图总有效率进一步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12周后心绞痛发作次数较对照组少,心绞痛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短,6 min步行试验距离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VEGF、ET水平低于对照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CK-MB、cTn、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SOD、GSH-PX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参芍片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可促进症状改善,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和血管内皮损伤,发挥较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脑钠肽与原发性高血压左室重构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健康对照个体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差别,研究BNP同左室重量指数的关系,从而探讨BNP与高血压性心室重构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2010年住院及门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6例,以及健康体检者31例,均行血浆BNP,血清hs-CR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测定,同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EF值,根据各项超声指标,计算出左室重量及左室重量指数LVMI=LVM/BSA.LVMI=LVM/BSA.所有研究对象分为EH组及健康对照组,86例EH患者按照血压水平的不同分为EH1,EH2,EH3等3组,按照是否合并有LVMI水平增高分为单纯EH组和EH合并LVH组.结果:①EH组较健康对照组BNP水平增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9,P<0.05)o②EH1,EH2,EH3组两两比较,EH3组较EH1组,EH2组BNP水平增高(P=0.026,0.029,P<0.05),EH1,EH2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EH合并LVH组较单纯EH组BNP水平增高(P=0.036,P<0.05).④随着血浆BNP水平的增高,LVMI增大,二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591,P<0.05);BNP与UA,LVEDd呈正相关关系(r=0.355,0.423,P均<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存在BNP水平的增高;BNP可反映高血压心室重构的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血栓抽吸术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联用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方法: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塞(AMI)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大量血栓征象、并行血栓抽吸术患者9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术前行IABP后联合血栓抽吸;对照组仅进行血栓抽吸。观察两组患者的BNP及心功能参数。结果:术后24小时两组BNP有普遍升高趋势,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1),术后2周普遍回降,实验组下降更明显(P<0.01);2周后实验组的心脏指数(CI)、每搏指数(SI)、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于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联合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和血栓抽吸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心肌缺血情况,增加冠脉灌注,有利于患者心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老年糖尿病伴高血压的疗效及对糖脂代谢和心肌损伤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9月~2019年12月收治的98例老年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血糖、血脂、心肌损伤指标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显效率为67.35%,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三油甘酯、心肌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以上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能够提高老年糖尿病伴高血压的效果,改善糖脂代谢及减轻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0.
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是心脏机械电反馈的机电传导器, 目前认为其与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关. 近年来, 细胞骨架对离子通道的调控得到广泛研究. 本实验旨在探讨紫杉醇是否能够抑制牵张缺血心肌所诱导的电生理改变. 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 对照组(n=9)、紫杉醇组(n=7)、心梗组(n=9)和心梗+紫杉醇组(n=7). 经langendorff离体灌流后, 以0.2和0.3 mL的幅度对离体心脏进行牵张, 分别为5 s, 观察牵张效应30 s, 包括90%的单相动作电位、室性早搏和室速. 结果发现, 牵张后, 正常对照组和心梗组MAPD90均延长, 且同等牵张幅度下心梗组MAPD90延长得更为明显. 紫杉醇(5 mmol/L)对于基础状态下的MAPD90无影响. 牵张后, 紫杉醇MAPD90较正常对照组轻度延长(P>0.05). 但紫杉醇可使心梗组心肌牵张后的MAPD90缩短(ΔV=0.3 mL时, P<0.05). 心梗组PVB和VT的发生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 紫杉醇对正常心肌的心律失常发生无影响, 但可抑制梗死心肌PVB和VT的发生(均P<0.01). 综上, 紫杉醇可明显抑制急性心肌梗死离体大鼠心脏牵张时, MAPD的改变和心律失常的发生, 提示紫杉醇可能参与到急性心肌梗死时的机械电反馈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BNP)、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肌红蛋白(MYO)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1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记为观察组,另选择162例同期于我院健康体检志愿者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应用免疫分离法检测两组血浆BNP、NT-proBNP、MYO及cTnI水平。对比两组血浆BNP、NT-proBNP、MYO及cTnI的表达水平,以及BNP、NT-proBNP、MYO、cTnI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并分析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浆BNP、NT-proBNP、MYO及cTn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项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分别高于血浆BNP、NT-proBNP、MYO及cTnI单独检测,特异性分别高于血浆NT-proBNP、MYO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项联合检测的特异性分别高于血浆BNP、cTnI单独检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血浆BNP、NT-proBNP、MYO及cTnI各指标水平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浆BNP、NT-proBNP、MYO及cTnI在急性心肌梗死中具有明显高表达,且四项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及特异性较高,各指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可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提供科学的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梗死部位的关系。方法:随机入选8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梗死部位,将其分为前循环病灶组(66名)和后循环病灶组(22名)两组进行比较。测定入院时血浆脑钠肽(BNP)水平进行比较。两组脑卒中病人的危险因素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全套,肝肾功能分析对比,并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梗死部位相关的多个变量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前循环病灶组血浆脑利钠肽水平的中位数是225.90 pg/mL,四分位数间距为596.00 pg/mL;后循环病灶组的中位数是750.95 pg/mL,四分位数间距为907.00 pg/mL。后循环病灶组血浆脑利钠肽水平要显著高于前循环病灶组血浆脑利钠肽水平,两个部位间入院时的脑利钠肽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04)。通过入院时脑利钠肽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梗死部位的关系的ROC曲线,得出截点299.50 pg/mL。入院时血浆脑利钠肽水平≥299.50 pg/mL可以作为后循环病灶组的预测指标,其敏感性72.72%,特异性62.12%。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血浆BNP水平可作为急性期区别前后循环脑梗死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心肌酶学变化与预后的关系及导致急性脑梗死患者心肌酶学变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及影像资料齐全且确诊的1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14天内),根据有无血清心肌酶学升高分为血清心肌酶学升高的急性脑梗死组A组(43例),血清心肌酶学正常的急性脑梗死组B组(97例),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并对两组病人血清心肌酶学(包括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和血压等结果进行分析。结果:A组(31%)患者血清心肌酶学均增高,与B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发病后1天A、B两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无显著性差异,发病后4、8、10天A、B两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高血压、糖尿病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脂及纤维蛋白原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心肌酶学升高者预后不良;高血压、糖尿病是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心肌酶学升高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变化及与心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2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B型钠尿肽(BNP)。结果:AMI患者血清CRP显著高于健康对照,AMI伴心功能III,IV级者血清BNP、CRP显著高于AMI伴心功能I,II级者。结论:血清CRP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与比伐卢定联合治疗在高血栓负荷拟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127例高血栓负荷拟行PPCI治疗的STEMI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单号分为对照组(替罗非班治疗),双号分为观察组(比伐卢定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分别为63例和64例。对比两组术后24 h、术后30 d支架内血栓事件、30 d内的出血事件发生率,对比两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变化、心功能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时间及CKMB峰值,记录两组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术后24 h、术后30 d均未发生支架内血栓事件,观察组30 d内的出血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住院时间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后1个月TIMI血流分级为Ⅲ级的占比高于术前同一分级,TIMI血流分级为0~Ⅰ级、Ⅱ级的占比低于术前同一分级(P<0.05)。观察组术后7 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CKMB峰值小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CKMB峰值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比伐卢定联合替罗非班治疗高血栓负荷拟行PPCI的STEMI患者,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减少心肌损伤,改善TIMI血流分级,同时还可减少30 d内的出血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参麦注射液联合西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及机制。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0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口服替格瑞洛治疗,观察组联用参麦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浆乳酸、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和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及心功能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的血浆乳酸、BNP和PCT、hs-CRP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上述指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End diastolic diameter of left ventricle,LVEDd)、CO和左心室收缩末期直径(left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上述指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药物不良反应率为14.00%(7/50),与对照组的11.76%(6/51)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替格瑞洛能减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体内的炎症反应,改善心功能,可能与其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7.
曲鑫  赵爽  郑娜  金梅  刘明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21):4083-4087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CKMB的即时检测技术在急诊科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2012年10月至2013年8月于我急诊科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就诊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化验室检测肌钙蛋白I、CKMB,实验组采用急诊科即时检测方法检测肌钙蛋白I、CKMB。对比两组患者从就诊到确诊的时间、住院天数、治愈率、心功能不全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确诊时间为(25.5±5.6)min,住院天数为(9.89±1.5)天,治愈率为80.8%,心功能不全发生率为15.4%。对照组患者的确诊时间为(66.8±10.0)min,住院天数为(12.6±2.5)天,治愈率为56.0%,心功能不全发生率为32.0%P均.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死亡率分别为12%和3.8%,无明显差异。结论:对心肌梗死患者采用肌钙蛋白I、CKMB的即时检测对于提高患者治愈率,减少确诊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心功能不全发生率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