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为了明确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 Günther)养殖宜投喂饵料生物的种类和规格, 通过室内外试验研究了沙塘鳢对生活习性不同8种饵料生物的种类选择, 对不同规格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 Richardson)的选择, 以及其不同生长阶段对饵料鱼大小的选择。研究结果表明, 沙塘鳢对麦鲮(Cirrhinus mrigala Hamilton)的选择指数显著大于其对剩余7种饵料生物的选择指数; 在无仿真水草条件下, 沙塘鳢对小规格饵料生物的选择指数显著大于对大、中规格饵料生物的选择指数; 在仿真水草条件下, 沙塘鳢对小规格饵料生物的选择指数显著大于其对大规格饵料生物的选择指数。在不同生长阶段中, 沙塘鳢全长与其捕食的饵料鱼全长呈现正相关关系; 沙塘鳢捕食的饵料鱼PPR值为0.23—0.73, 均值为0.49±0.1(均值±标准差); 随沙塘鳢规格的增加其捕食饵料鱼的PPR值降低, 捕食饵料鱼规格分布小于环境中饵料鱼规格分布。综上, 沙塘鳢养殖宜投喂饵料鱼麦鲮, 饵料鱼PPR值宜为0.38—0.6。  相似文献   

2.
云斑尖塘鳢肿大细胞病毒属虹彩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10月, 广东顺德地区一云斑尖塘鳢养殖场暴发不明病因疾病, 发病尖塘鳢体长15-18 cm不等,死亡率约85%, 濒死尖塘鳢从池塘底层游至水面, 呈现游动失衡状态直至死亡。死亡尖塘鳢腹部膨大,剖检可见肝脏、脾脏、肾脏肿大, 有出血斑点, 从内脏器官肝脏、脾脏和肾脏未分离到致病菌。病鱼内脏组织研磨过滤除菌后,腹腔注射20尾尖塘鳢, 7d后开始出现死亡, 10d后全部死亡, 对照组无死亡。自然发病鱼和人工感染鱼的病理切片显示肝脏、脾脏和肾脏出现大量肿大细胞,超薄切片经电子显微镜观察, 肝脏、脾脏和肾脏观察到大量病毒颗粒。电镜下病毒呈六边形,直径约135 nm,形态与虹彩病毒相似。针对虹彩病毒主衣壳蛋白(Major capsid protein,MCP)序列设计引物,提取自然发病鱼和人工感染鱼的DNA作为模板, 均能扩增出预期大小的特异性产物。利用NCBI的Blast搜索, 结果显示扩增序列与肿大细胞病毒属的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SKNV)、闪电丽鱼虹彩病毒(DGIV)和条石鲷虹彩病毒(RBIV)MCP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8.8%、98.1%和94.7%。利用MCP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 导致云斑尖塘鳢发病死亡的病毒为肿大细胞病毒属虹彩病毒, 暂命名云斑尖塘鳢虹彩病毒(MSGIV)。    相似文献   

3.
鳗鲡腹侧白色,亦名白鳝;活鱼体侧上方有青绿色光泽,亦名青鳝;风干备藏食用,又名风鳗。古代中外学者所见到的成年鳗鲡都无卵巢发达的雌鱼,故有许多猜测,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322)就认为鳗鲡是湖底泥内的地肠(蚯蚓)变成的。鳗鲡在中国至迟东汉已有此鱼名称,如许慎在《说文解字》内就称“鳗鲡,鱼也”,“鲡与鳢同”;赵辟公《杂录》说得更清楚,称此鱼有雄无雌,以影漫于鳢鱼  相似文献   

4.
鱼脑中胆固醇(cholesterol)的含量,一般说来,还没有广泛地研究过。除鰵鱼(Rosenheim,1914a)外,共他鱼脑中胆固醇的含量都不知道,故就数种習见的鱼,把它们脑中胆固醇的含量加以分析是十分必要的。此地鸟鳢极易得到,我们现先就此鱼作了较详尽的分析,所得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中国沙塘鳢属鱼类线粒体12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沙塘鳢属鱼类为东亚特有的小型淡水经济鱼类,中国产沙塘鳢属鱼类分类问题长期存在争议。本文测定了中国产沙塘鳢属鱼类全部种类的线粒体12S rRNA基因部分序列,结合GenBank中下载的2种日本沙塘鳢属鱼类和塘鳢科鱼类同源序列,探讨中国产4种沙塘鳢属鱼类的物种有效性,分析沙塘鳢属鱼类的系统发育关系。作者所使用的同源序列长度为690bp,其中变异位点258个,简约信息位点201个,包括插入/缺失位点34个,转换/颠换平均值为3.0,表明12S rRNA基因是研究沙塘鳢属鱼类系统发育关系的合适分子标记。基于p-distance模型的6种沙塘鳢属鱼类种内遗传距离为0.000—0.024,种间遗传距离为0.058—0.064,支持暗色沙塘鳢和中华沙塘鳢为不同种,中国产沙塘鳢属鱼类包括中华沙塘鳢、河川沙塘鳢、海丰沙塘鳢、鸭绿江沙塘鳢4个种的观点;至于中国还有没有新的沙塘鳢属鱼类,尚有待进一步研究。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海丰海塘鳢是河川沙塘鳢的姐妹群,暗色沙塘鳢与O.hikimius的亲缘关系最为密切,而同属其余类群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则由于自展数据支持率较低而尚不明确。中国产沙塘鳢和日本产沙塘鳢并未单独分群,推测沙塘鳢属鱼类的共同原始祖先可能广泛分布于中国、朝鲜和日本等东亚地区,约在4.9—6.5百万年前的上新世开始分化,系统发育过程比较适合离散假说。  相似文献   

6.
为初步探索鱼类PKCθ基因在抵御病原菌感染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进行了杂交鳢(Channa maculata♀×C. argus♂) PKCθ(CmaPKCθ)基因克隆及其在舒伯特气单胞菌(Aeromonas schubertii)、鰤鱼诺卡氏菌(Nocardia seriolae)感染后的表达分析。克隆获得CmaPKCθ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2 151 bp,预测编码716个氨基酸,具有保守的C1、C2样、C3和C4结构域。Blast分析表明CmaPKCθ氨基酸序列与尖吻鲈(Lates calcarifer) PKCθ的同源性最高,达92%。氨基酸多重序列比对显示CmaPKCθ具有保守的磷酸化位点和泛素化位点。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杂交鳢与其他鱼类的PKCθ聚为一个分支,其中与尖吻鲈PKCθ亲缘关系最近。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CmaPKCθ在健康杂交鳢的所有被检组织中广泛表达,其中在肝脏中表达水平最高,其次为脾脏、胸腺和头肾,在肌肉中的表达量最低。舒伯特气单胞菌和鰤鱼诺卡氏菌分别感染杂交鳢后,其肝脏、脾脏和头肾分别在第5天、第5天、第12小时和第10天、第2天、第3天时达到表达峰值(p0.05),CmaPKCθ的表达变化相似,在不同时间点的肝脏、脾脏和头肾中,均主要表现为上调。上述结果表明,CmaPKCθ可能在杂交鳢激活T细胞增殖活化和抵御病原菌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可为病原菌和鱼体的免疫互作机制研究及其病害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尖塘鳢属鱼类线粒体12SrRNA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PCR技术扩增和测序了线纹尖塘鳢、云斑尖塘鳢和海丰沙塘鳢线粒体12SrRNA基因,结合从GenBank中下载的部分同源序列,共分析了5种鱼类的系统发育关系。在Kimura2-parameter模型构建的邻接树中,原产泰国的云斑尖塘鳢与原产澳州线纹尖塘鳢均为单系类群,二者为亲缘关系最为密切的姐妹群,海丰沙塘鳢与其它群体的亲缘关系较远,支持将尖塘鳢属从塘鳢属中分出的传统分类处理。尖塘鳢属内云斑尖塘鳢和线纹尖塘鳢鱼类种内DNA序列无差异,而种间差异明显,表明线粒体12SrRNA基因可作为塘鳢科鱼类种类鉴定的良好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8.
斑鳢、乌鳢及其杂交种遗传差异的AFLP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斑鳢、乌鳢和杂交鳢(斑鳢(母本)与乌鳢(父本))共85个个体(其中斑鳢、乌鳢各30个,杂交鳢25个)进行了遗传差异分析。结果表明11对引物组合共检出了459个不同的扩增片段,扩增出的多态谱带数350条,多态性比例为76.25%,平均每对引物组合扩增出31.8条多态条带。乌鳢与斑鳢种群间存在稳定的、可以简单地借以进行群体鉴别的标记条带169条,其中父本(乌鳢)特异性条带78条,72条能够稳定地遗传给杂交鳢;母本(斑鳢)特异性条带89条,71条能够稳定地遗传给杂交鳢。杂交鳢另外出现了3条非双亲的条带。遗传差异的分子方差分析结果发现,斑鳢与乌鳢种群间的遗传相似度为0.5161,杂交鳢与斑鳢和乌鳢种群间的遗传相似度相近,分别为0.7189和0.7476,斑鳢与乌鳢之间以及杂交鳢与斑鳢和乌鳢之间的种群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6615、0.3300和0.2909,即AMOVA分析显示斑鳢、乌鳢和杂交鳢间存在极显著的遗传分化。UPGMA聚类分析显示,在个体间,斑鳢与乌鳢能区分成两大类,杂交鳢则分散于斑鳢和乌鳢种群中;在群体间,杂交鳢首先与乌鳢聚类,然后与斑鳢相聚,表明杂交鳢种群总体上更偏向于父本乌鳢。研究结果表明,杂交鳢与斑鳢和乌鳢发生混杂的可能性很大,应该对杂交鳢进行隔离养殖。本文结果将为斑鳢、乌鳢和杂交鳢的遗传分析提供实验依据,也为其种质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鱼叚)虎鱼类为暖水性和温水性小型鱼类,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水域,绝大部分栖息于沿海,少数种类生活于河口及江河淡水中。据近年调查,我国淡水(鱼叚)虎鱼类约30种,较邻近国家为盛。 浙江省地处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淡水(鱼叚)虎鱼类的种类不少。最早对浙江淡水(鱼叚)虎鱼类进行研究的是Sauvage,H.E.和Dabty(1874)在“中国淡水鱼类记述”一文申报道二种(鱼叚)虎鱼类新种,一为采自宁波的戴氏塘鳢Eleotris davidi,另一为采自浙江西  相似文献   

10.
&#  &#  &#  &#  &#  &#  &#  &#  &#  &#  &#  &#  &#  &#  &#  &#  &# 《水生生物学报》2013,37(4):620-625
从患暴发性死亡的斑鳢病灶中分离出一株弹状病毒。 取病鱼肝、脾、肾组织过滤液接种EPC、FHM细胞, 连续传至第3代后28℃培养35h出现细胞病变(CPE), 测得病毒半数细胞感染量为10-5.746/0.1 mL。将病变细胞制成超薄切片, 透射电镜下观察到细胞质中存在大量呈子弹状的病毒颗粒, 大小约53 nm140 nm。用上述组织过滤液及F3代细胞培养病毒液回归感染健康斑鳢均能显示与自然发病鱼相似的症状, 死亡率达100%。根据鳜鱼弹状病毒(Siniperca chuatsi rhabdovirus, SCRV)N蛋白保守序列设计的引物对斑鳢病毒的基因组RNA进行RT-PCR扩增, 得到大小约400 bp的阳性片段。对该片段克隆、测序后与GenBank中序列进行BLAST比对, 发现该基因序列与SCRV同源性最高, 为94%。选取GenBank中已登录的病毒性出血败血症病毒(VHSV)、鳢弹状病毒(SHRV)、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鳜鱼弹状病毒(SCRV)、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狂犬病毒(RV)、牙鲆弹状病毒(HIRRV)相关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 结果表明, 该基因序列与SCRV聚为一支。由于该病毒粒子的形态大小与SCRV(100 nm200 nm)存在一定差异, 暂将其命名为斑鳢弹状病毒(CHRV)。    相似文献   

11.
塔里木河流域发现河川沙塘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10月28日,作者在新疆阿拉尔市塔里木大学集贸市场采购到1尾活的属于塘鳢科小鱼;2007年6月15日,塔里木大学文理学院学生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十二团八连(属阿拉尔市管辖)塔里木河灌溉沟渠中抓获一批小杂鱼,从中获得6尾与上述小鱼同样的鱼;  相似文献   

12.
乌鳢、月鳢和斑鳢的染色体组型和C-带带型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报道了乌鳢、月鳢和斑鳢的染色体组型和C-带带型的分析结果,并对月鳢的染色体多态现象,乌鳢、月鳢和斑鳢的异染色质特征,核型演化及其系统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以及AB-PAS染色方法研究了葛氏鲈塘鳢(Perccottus glenii)、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以及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3种底栖淡水鱼类的皮肤黏液细胞类型以及分布,计数10个视野下(视野面积为43.5 μm × 32.6 μm)3种鱼类头部、背部、腹以及尾部皮肤的黏液细胞数量,并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比较鱼体4种黏液细胞数量差异。结果表明:(1)3种鱼类的主要黏液细胞不同,葛氏鲈塘鳢鱼体黏液细胞中Ⅲ型细胞居多,较Ⅰ型细胞多61.5%,较Ⅱ型细胞多85.8%,较Ⅳ型细胞多85.7%;在黄颡鱼体表,Ⅰ型黏液细胞分布数量最多,较Ⅱ型细胞多9.9%,较Ⅲ型细胞多15.1%,较Ⅳ型细胞多53.5%;而在泥鳅体表以Ⅱ型细胞数量最为丰富,较Ⅰ型细胞多88.3%,较Ⅲ型细胞多33.1%,较Ⅳ型细胞多83.5%。(2)对于葛氏鲈塘鳢,黏液细胞集中分布在头部,比背部黏液细胞数量多15.4%,比腹部黏液细胞数量多出38.0%,比尾部黏液细胞数量多56.7%;黄颡鱼以背部黏液细胞数量为多,比头部黏液细胞数量多42.5%,比腹部黏液细胞数量多46.6%,比尾部黏液细胞数量多51.4%;泥鳅也在背部具有丰富的黏液细胞,比头部黏液细胞数量多49.9%,比腹部黏液细胞数量50.6%。(3)3种鱼类之间的黏液细胞总数不同,泥鳅体表的平均黏液细胞数量最多,相较于葛氏鲈塘鳢多38.9%,较黄颡鱼多39.1%。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鱼类的鱼体表面黏液细胞种类不同,可能与其生活环境和鱼体本身的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引进国外优良品种极大促进了水产养殖的发展,但过去水产外来种的风险评估主要针对疫病,很少针对生态风险进行评估。本研究首次利用欧洲外来水产种养殖风险分析框架(ENSARS)和物种分布模型(MaxEnt)对外来水产种云斑尖塘鳢在南部生态区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估,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外来水产种引种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文献调研和实地调查收集云斑尖塘鳢生物学和生态学性状以及养殖状况等信息,用ENSARS评估该鱼的入侵风险,对其传播病原体、逃逸和产生社会经济影响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并用MaxEnt预测其在中国的适生区。【结果】云斑尖塘鳢在南部生态区具有强的入侵性,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具有中等风险,其中传播病原体的风险为中度高水平,逃逸的风险为中等水平,对社会经济产生影响的可能性较低。云斑尖塘鳢的高度适生区分布在台湾、广西、广东、海南4个省(自治区),分别占该省(自治区)面积28.71%、2.41%、14.57%、24.69%。【结论】云斑尖塘鳢的生物地理和生物生态学性状使其在南部生态区具有较强的入侵性,但在养殖过程中对逃逸、病原体传播等高风险事件的人为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逃逸并产生影响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背景】鰤诺卡氏菌是一种典型的条件致病菌,感染鳢、鲈等多种名优鱼类,易造成存在机体损伤或免疫机能下降的鱼持续性感染,给水产养殖业造成了巨大损失。【目的】了解临床分离鳢源鰤诺卡氏菌对乌斑杂交鳢(斑鳢♀×乌鳢♂)的致病性,并从全基因组层面了解该病原菌的基因组和致病因子信息,为鰤诺卡氏菌后续病原学及鰤诺卡氏菌病防治技术和疫苗的开发研究提供有利的数据支撑。【方法】鰤诺卡氏菌NK201610020通过回归感染试验和发病鱼靶器官组织病理分析,了解鰤诺卡氏菌的毒力和病理特征。通过对试验菌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挖掘该菌的基因组与毒力特征。【结果】回归感染试验结果显示,除1.5×103组外,其余5个感染组致死率高达90%,LD50为1.079×103 CFU/mL,说明试验菌毒力较强。组织病理学观察到肝、脾、肾呈现严重的病理损伤,而且有肉芽肿结构形成。试验菌全基因组测序发现,全基因组大小为8294329bp,GC含量为68.10%,共预测到编码基因7812个。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发现,不同地区不同宿主来源鰤诺卡氏菌在基因组基础特...  相似文献   

16.
云斑尖塘鱼鳢(Qxyleotris marmoratus)原产于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线纹尖塘鳢(Oxyeletris lineolatus)原产于澳大利亚,目前两者已成为中国的养殖品种。由于其同属塘鳢属(Oxyeleotris)形态相似,特别是在幼苗阶段难以识别,在苗种市场上常出现混淆,因此本研究研发了一种分子鉴定技术。通过对mtDNA中COⅠ(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Ⅰ)基因特异性位点比对和分析,设计并筛选出一对特异性引物(XW1)。特异性引物XW1可在线纹尖塘鳢中扩增获得170 by的单一产物,而在云斑尖塘鳢中无产物。通过PCR扩增产物的有无,可以区分两个物种。并在随机选择的30个样本中得到验证。本研究提供一种可以快速且不需要测序的方法来鉴别云斑尖塘鳢和线纹尖塘鳢。  相似文献   

17.
斑鳢、乌鳢及其杂种细胞核DNA流式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斑鳢(Channa maculata)、乌鳢(C.argus)及其正交杂种斑乌鳢(斑鳢♀×乌鳢♂)和反交杂种乌斑鳢(乌鳢♀×斑鳢♂)的红细胞为材料,以鸡(Gallus gallus)血细胞为DNA标准(2.5 pg/2c,2c指2倍体),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了这4种鱼的细胞核DNA含量。斑鳢、乌鳢、斑乌鳢及乌斑鳢这4种鱼血细胞DNA的绝对含量分别为(1.488±0.035)pg/2c、(1.489±0.034)pg/2c、(1.522±0.077)pg/2c和(1.520±0.033)pg/2c。斑鳢和乌鳢的细胞核DNA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斑鳢和乌鳢与两种杂交鳢的DNA含量差异显著(P0.05),两种杂交鳢之间的细胞核DNA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杂交鳢细胞核DNA含量显著高于亲本,可以作为杂种鉴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3月21日,在四川省岷江干流青神段进行水生生物多样性资源调查时,于汉阳电站坝上10 km瓮家乡(29°45.221'N,103°45.515'E,海拔450 m)采得16尾鱼类标本,经鉴定为中华沙塘鳢Odontobutis sinensis Wu,Chen et Chong,隶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塘鳢科Eletridae沙塘鳢属。中华沙塘鳢主要见于珠江流域、海南岛及长江中上游的贵州、湖北、湖南及江西。标本现存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野外调查数据和文献资料,报道了鱊头槽绦虫(Bothriocephalus acheilognathi)在我国感染的鱼类宿主种类及其地理分布。鱊头槽绦虫是一种世界性广布鱼类寄生绦虫;它起源于亚洲地区并伴随着宿主鱼类向外引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扩散。在我国鱊头槽绦虫广泛分布于从北至南的自然水域或养殖水体中(辽河、海河、额尔齐斯河、伊犁河、黄河、淮河、长江、闽江、珠江等流域);感染宿主鱼类达31种,其中鲤科(Cyprinidae)26种、鳢科(Channidae)1种、塘鳢科(Eleotridae)1种、慈鲷科(Cichlidae)1种、胎鳉科(Poeciliidae)2种。在调查的各水系野生鱼类中,马口鱼(Opsariichthys bidens)和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具有较高的感染率;各大流域池塘养殖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几乎都有头槽绦虫的寄生。作者根据头槽绦虫的流行特征认为马口鱼和赤眼鳟可能为该绦虫在自然水体中的主要宿主。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以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为研究对象,采用RACE、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技术,首次对该鱼的TLR2基因进行了克隆和表达模式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TLR2基因的c DNA全长序列为3 473 bp,包括2 631 bp开放阅读框(ORF)、75 bp的5'UTR区和767 bp的3'UTR区,并且具有脊椎动物典型的加尾信号AATAAA和26 bp的poly A尾巴,推测该序列编码876个氨基酸。蛋白结构预测表明TLR2蛋白的TIR结构域和LRR基序符合TLR家族的共同特征,其蛋白分子也存在多个功能位点。系统树中河川沙塘鳢与所有鱼类聚类为独立的分支,与鲈形目亲缘关系最近。应用RT-PCR法检测健康河川沙塘鳢鱼体中TLR2基因的m RNA组织表达差异情况。结果显示,TLR2基因在检测的12种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肝、肾、肠、血液和胃中都有较高的表达水平。人工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对河川沙塘鳢3种主要免疫组织(脾、肾、肝)中进行不同时段表达量变化的检测,结果表明,TLR2基因在脾中感染后4 h表达水平发生下降,随后的24~48 h又上升,48 h时达到顶峰,72~96 h维持在略低于24 h水平上。在肾中,感染后表达水平持续上升,且24~96 h间保持相对稳定的表达水平。在肝组织中,感染后一直呈现上升趋势,72 h时达到顶峰,其他时段表达水平相差不大。可见TLR2在河川沙塘鳢抵御外源微生物侵染的先天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