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女性的一生从青春期开始就受到女性激素的影响,开始乳腺发育,来月经,同时内外生殖器官也逐渐发育成熟;到了18岁左右,进入到成熟期,有了生育能力,并持续约30年后进入更年期;更年期是女性卵巢功能衰退的结果,60岁后进入老年期。每一个女性在一生中的各个阶段都会面临不同的问题,如何能使自己生活得更健康,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对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的一个特殊品系蓬莱玉参产卵、受精及胚胎和幼体发育过程进行显微观察,并与普通仿刺参进行比较。在19~21℃水温下,蓬莱玉参受精卵分别在受精12 min和24 min后释放第一、二极体,1 h后卵裂成2细胞期,之后每30 min左右完成一次卵裂,6 h后进入囊胚期,19 h后发育成原肠胚;40 h后进入耳状幼体阶段,在其后侧臂的一端出现一个不规则形的石灰质骨片,并发现其位置与水体腔处于同一侧这一规律;5 d和8 d后发育为中耳状幼体和大耳状幼体,10 d后变态发育为樽形幼体,骨片由不规则状发育为齿轮状,并出现第二个石灰质骨片;12 d后发育为五触手,14 d后发育成稚参,40 d后发育为幼参。蓬莱玉参胚胎和幼体发育时序与当前已报道的仿刺参无显著差异,但从幼参开始蓬莱玉参通体始终为白色,而普通仿刺参在45日龄时体表局部出现色素,疣足处较为明显,60日龄幼体一半以上全身布满色素。蓬莱玉参因通体纯白色而受到了众多养殖企业和研究领域的关注,本文的结果为其今后的研究奠定了可靠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老化现象从思春期以前就部分地开始了,人体抵抗病原体的免疫机能下降等现象也从这时开始出现.30多岁是人体生理发育的顶点.40多岁和50多岁人体进一步衰老.人们可从以下各部分观察到人体衰老的过程. 20多岁以前:为人体成长期. 从20多岁起,毛发开始出现老化征候;调节免疫反应的胸腺荷尔蒙的分泌水平在思春期前开始降低;肌肉力度在25岁时最强;男性性器官在18岁时发育成熟,男性荷尔蒙的分泌量此时为最大,而女性尚未达  相似文献   

4.
瓦氏黄颡鱼的胚后发育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5~6月,在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分数批收集到长江野生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vachelli)亲本,通过人工催产、人工授精获得受精卵,对其胚后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瓦氏黄颡鱼的胚后发育过程可以分为卵黄囊仔鱼、晚期仔鱼和幼鱼3个阶段。初孵仔鱼淡黄色,肌节40对,平均全长5.2mm。水温20~22℃时,孵出后第3d口张开;第7d开始摄食;第9d卵黄吸尽,此时鱼苗平均全长12mm,卵黄囊仔鱼阶段结束。晚期仔鱼阶段的仔鱼,胸鳍、尾鳍、臀鳍、背鳍、腹鳍先后发育,至鳍褶消失时晚期仔鱼阶段结束。经过30d的生长和发育,进入幼鱼阶段;此时平均全长达37mm,其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均与成鱼相似。  相似文献   

5.
黑胸散白蚁补充生殖蚁群体的发展与发育规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从黑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chinensis幼年群体或成熟群体中,分离出部分工、兵蚁个体,待培养出补充生殖蚁并开始产卵繁殖后,转移到大容器内饲养,观察了由补充生殖蚁控制的群体的发展与发育。 结果表明:分离群体在产生补充生殖蚁的过程中,群内个体数量有较大变动,其变动保存串约为61.5%;补充生殖蚁群体的发展较快,其个体数是在变动保存下来的基础上,经过一个恢复期后的发展;补充生殖蚁群体的发育较早,是伴随着群体的发展而发育;在实验条件下,由100一300头个体组建的群体,在产生的补充生殖蚁开始产卵后2-3年就可发育,进入分化出长翅成虫的成熟年龄,野外的自然群体,因群内个体多,不会因生殖蚁的更替而扰乱群体的发展和发育进程,更不会中断一年一度的分飞活动;在补充生殖蚁群体中,能再次产生补充生殖蚁,再生补充生殖蚁的品级可出现翅芽型补充生殖蚁。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开展枯叶蛱蝶Kallimainachus(Doyére,1840)野生种群保育、人工繁育与利用,研究了近自然实验种群越冬雌成虫生殖休眠的性质、自然休眠期及其进展过程。【方法】根据卵母细胞的成熟度,划分繁殖季直接发育雌成虫的生殖发育进度等级;主要根据越冬早期雌成虫是否即时响应适宜条件恢复发育,判定其休眠性质为滞育或静息;通过定期检查放养在近自然条件下的越冬雌成虫的生殖发育进度,阐明其自然休眠期;通过定期将越冬成虫转至25℃、光照L︰D=15︰9和RH70%条件下保育不同天数后解剖检查其生殖细胞的发育情况,判断其滞育期和后滞育静息期。【结果】(1)繁殖季雌成虫在2日龄即开始卵黄沉积,至14日龄均已发育出成熟卵母细胞,其生殖发育被划分为4个等级,日龄与发育等级呈显著线性相关。(2)将羽化于10月上旬、放养在近自然条件下的越冬雌成虫从其11日龄开始,保育在25℃条件下12 d,其生殖发育仍无启动迹象。(3)羽化于9月8日、放养于近自然条件下的雌成虫,在其10日龄时,绝大多数处于休眠状态,少量个体继续发育;羽化于10月1日的雌成虫,从10月中旬至12月下旬,几乎所有个体均处于休眠状态;次年1月上旬,部分个体的卵母细胞发育开始启动。(4)12月上旬,所有检查的近自然实验种群雌成虫均不能在25℃条件下迅速恢复生殖发育;12月下旬,大部分个体在25℃条件下恢复发育。但仍有少量个体未显示发育恢复迹象,体现了个体间存在滞育强度的差异。【结论】枯叶蛱蝶的越冬生殖休眠为典型的滞育;近自然条件下,绝大多数雌成虫从9月中旬到1月下旬处于休眠状态,部分个体在次年1月初开始生殖发育;越冬雌成虫在12月上旬前处于滞育维持阶段,自12月下旬开始逐渐进入后滞育静息期。  相似文献   

7.
中华蜜蜂工蜂视叶的胚后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兆英  奚耕思 《昆虫学报》2010,53(2):160-166
为了研究蜜蜂视叶的胚后发育模式, 本研究通过形态解剖、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对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工蜂视叶的胚后发育过程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中华蜜蜂的视叶起源自幼虫早期脑内部的两个视原基。 外部视原基经过不对称的细胞分裂产生神经节母细胞, 随后这些细胞经过快速的对称分裂, 复制自身并生成视髓层神经细胞; 外部视原基的极少数细胞分裂产生视神经节层神经节母细胞, 到蛹发育中期, 随着视神经进入的刺激, 神经节层神经细胞才开始快速增殖, 并最终形成了视神经节层的所有结构。 内部视原基的分裂方式同外部视原基相同, 最终生成视叶的视小叶部分。本研究结果提示中华蜜蜂的视叶起源自两个视原基, 大多数神经细胞在前蛹期产生, 视神经的进入刺激了视神经节层的发育。  相似文献   

8.
莲子叶发育过程的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的子叶从子叶原基发生至成熟休眠,整个生长期约30天,伹受品种、花期、气温和日照的影响,有3—5天的差异。光学和电子显微镜的观察表明,叶内细胞的形态结构在发育过程中变化巨大,子叶发育格局类似双子叶植物。整个发育过程份四个发育阶段:Ⅰ.细胞增殖,形态发生;Ⅱ.细胞液泡化,体积扩大;Ⅲ.细胞处于功能期,大量合成和积累贮藏物质;Ⅳ.脱水收缩,成熟休眠。位于子叶不同部位的叶肉细胞的发育不同步,通过前三个发育阶段所需时间也各不相同。细胞液泡化和进入功能期的位置顺序是从基部到顶部,先外层后内层。受精后25—26天,几乎全部细胞依次进入成熟休眠。  相似文献   

9.
通过花序标记、形态解剖及放蜂实验方法,观察不同发育时期爱玉子雌、雄花序中花的形态特征,以及花发育与小蜂传粉(或产卵)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雌前期、雌花期的瘿花在形态上没有明显变化,而雌花的花柱与柱头连成长鞭状,在雌前期呈直立管状,进入雌花期后呈弯曲的S形;在榕小蜂进入花序传粉或产卵5 d后,雌花和瘿花的柱头变黄,花柱开始脱水;在榕小蜂传粉或产卵10 d后,雌花和瘿花花梗伸长,花明显分层,胚迅速发育,子房饱满,花柱和柱头明显萎蔫。传粉小蜂在花序腔内的存活时长不超过3 d。本研究为揭示榕-蜂共生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青春期发育的启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越 《生物学通报》2002,37(11):55-55
男女第一、经二性征的发育 ,是由于性激素作用的结果。性激素是雌激素、雄激素、孕激素 3类甾体物质的总称。婴幼儿体内也分泌有少量的性激素 ,但男女之间在质、量上并无差别。在进入青春发育期以后 ,性激素的分泌量开始增加 ,并且出现性别差异 ,在男孩主要是雄激素增多 ,在女孩主要是雌激素增多。在男性 ,雄激素主要是由睾丸的“间质细胞”分泌 ,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前列腺、精囊、阴茎、胡须、喉结等的发育 ,并使它们维持在成熟状态 ,同时还有促使肌肉发达的作用。在女性 ,雌激素主要是由卵巢内发育中的卵泡的颗粒细胞、内膜细胞等分泌 ,主…  相似文献   

11.
刺五加开花后雌蕊的发育状态与受精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刺五加Eleutherococcus senticosus(Rupr. et Maxim.)Maxim.植株在开花后雌配子体的发育状态与 一般植物不同在于:雌配子体在开花当天均末成熟,在开花后经4-5天才发育成熟。开花第6天,雌株 和两性株的成熟胚囊百分率各为82.25%和67.25%,其余为未育、败育、退化或未成熟胚囊,未观察到 已受精的胚囊;而此时,雄株的雌配子体退化、花朵全部脱落。伴随着胚囊的分化,刺五加雌株和两性株 的花柱逐渐延长,蜜腺渐趋成熟。开花后4~6天,乳突细胞发育,柱头开始外翻;此后,蜜腺分泌花蜜, 柱头进入可授期。开花第7天,胚囊开始受精。开花后9~10天,雌株已受精的胚囊占胚囊总数的40~ 65%,两性株已受精的胚囊占胚囊总数的25~41%。刺五加花粉萌发至雌雄性核融合的间隔期约为2 ~3天。刺五加的双受精过程与一般被子植物基本相同。其受精作用属于有丝分裂前配子融合类型。 此外,还观察了成熟胚囊退化的类型,观察到多余花粉管进入胚囊以及两个精子与卵受精、两个精子与次生核融合的图象。  相似文献   

12.
应用解剖学、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对贝氏高原鳅(Triplophysa bleekeri)消化系统的胚后发育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贝氏高原鳅仔、稚鱼呈线性生长趋势.仔鱼出膜后1~2d为内源性营养阶段,3d进入混合营养阶段,15 d进入外源性营养阶段.初孵仔鱼口凹已经出现,出膜后3d与外界相通,9d口咽腔基本发育完成.8d食道发育基本完成.初孵仔鱼消化道雏形已现,但胃肠未明显分化.出膜后64 d胃小凹处出现胃腺,胃消化功能基本完备.初孵仔鱼肠道已经分化,出膜后27 d肠基本发育完成.初孵仔鱼具有肝前体,出膜后2d肝细胞开始分化,7d肝中出现明显的中央静脉和肝细胞索,肝组织结构与成体差异不大.3d肝前端出现胰组织,4d具有胰雏形,5d完整胰出现,胰腺细胞之间具有大量嗜曙红酶原颗粒物质;9d胰岛出现,胰组织基本发育完成.64 d消化系统各部分组织结构发育基本完成.贝氏高原鳅消化道的形态发育需要很长的时间,出膜后64 d胃肠仅前端膨大,无任何弯曲;85 d胃与食道呈直角弯曲后下行,但胃肠无明显分界;120 d胃弯曲为“Z”形后笔直下行,胃肠仍无明显分界,肝为一整体,未见分叶.1龄幼鱼,消化系统解剖结构与成鱼相似,但肝缺少右叶,肠缺少胃背面的圆环形弯曲.贝氏高原鳅消化系统的胚后发育特点和仔鱼的营养方式可能体现了长江以南地区冬天繁殖鱼类消化系统胚后发育的一般规律和仔鱼的营养趋势.  相似文献   

13.
达斡尔族学生皮下脂肪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作者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1759例中小学生项项皮褶厚度及体脂发育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达斡尔族学生进入青春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躯干部皮变厚,四肢部皮褶变薄,女性躯干、四肢部皮褶均增厚。(2)12岁后,女性皮褶厚度显著大于男性。(3)青春发育早期,男性体脂逐渐有下降,女性于12-14岁体脂迅速增加。(4)总体说来,达斡尔族学生并不偏于肥胖。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解剖学方法研究花椰菜、青花菜、结球甘蓝和大白菜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顶端分生组织结构的变化及之间存在的差异。结果显示它们的顶端分生组织结构都是由最初幼苗的原套-原体结构逐渐发育到过渡型分区结构、典型化五个分区结构,至开始进入生殖生长时期的四个分区结构(形成层状细胞区消失)。四种植物在进入生殖生长后,顶端分生组织细胞行为不同:大白菜和甘蓝顶端亚外套两侧细胞分裂分化形成顶生叶原基,在顶生叶原基内侧的细胞将进行分裂产生花序侧枝原基。花椰菜和青花菜顶端亚外套两侧细胞分裂形成花序分生组织,花序分生组织增生即为花球体;内部解剖结构表现为分生组织不断分裂增多的过程。这些结果为研究花序表型发生的解剖学本质及分子生物学研究分生组织发育方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鳜鱼头肾的组织发生及成鱼头肾B淋巴细胞的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整体连续切片,研究了鳜鱼不同发育时期的头肾结构,并利用原位PCR方法检测了B淋巴细胞在鳜鱼头肾中的分布。在孵化后第1d观察到了肾组织,主要由肾小管组成。尔后头肾的发育经历了三个结构和功能的转变。第一个阶段为孵化后第1d到第7d,头肾作为滤过性器官存在,由肾小管及少量淋巴细胞组成。第二个阶段从第8d到第36d,是一个功能混合型阶段,头肾中既有肾小管,又有造血组织;随时间推移,肾小管数量减少,淋巴细胞数量剧增。紧接着进入第三个阶段:肾小管完全消失,头肾中开始出现大量的嗜铬细胞,头肾作为淋巴-肾上腺组织而存在。肾上腺首先出现在头肾前端,随发育成熟,集中分布于头肾门静脉周围。IgM在鳜头肾中大量表达,IgM分泌细胞分布于整个头肾组织,在血管周围有集中趋势[动物学报51(3):440—446,20051。  相似文献   

16.
系统研究了我国本土两栖动物种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变态发育过程中甲状腺组织学和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为甲状腺生物学和甲状腺干扰研究提供基础数据。黑斑蛙蝌蚪发育的形态变化: 第26-40阶段,后腿芽生长并逐渐分化出五趾结构;42阶段,开始进入变态高峰期,前肢展开,尾吸收,蝌蚪身体发生巨大形变;46阶段,蝌蚪完全变态成小蛙。随着形态学的变化,甲状腺的组织结构也发生明显的变化: 26-37阶段,甲状腺体积较小,增长缓慢;38阶段甲状腺体积迅速膨大,进入高峰期,甲状腺的发育达到顶峰;随着变态完成,甲状腺又逐渐缩小。甲状腺组织学变化的同时,甲状腺激素水平也相应发生变化: 在变态前期,下颌中3,3',5-三碘代-L-甲腺原氨酸(T3)水平增长缓慢,进入变态期后,T3含量迅速升高,在变态高峰期达到峰值,随后下降。以上结果表明,黑斑蛙发育过程中甲状腺组织学的变化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波动相吻合。对黑斑蛙甲状腺系统的研究,可为日后使用黑斑蛙开展甲状腺干扰作用的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7.
胭脂鱼的早期发育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张春光  赵亚辉 《动物学报》2000,46(4):438-447
文中较详细地描述胭脂鱼早期发育各阶段的形态特征。胭脂鱼成熟卵粒呈圆球状,为沉性卵,吸水膨胀后卵间隙较大;水温18.7℃时,大约经163小时孵化出仔鱼;再经9~10天的发育,仔鱼鳔开始充气,并开始摄食。还对胭脂鱼胚胎发育速率与水温的关系,以及胭脂鱼人工繁殖死亡率高、资源下降的原因等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8.
将个体在出生以后的发育过程分为各个年令时期,是根据各发育阶段的解剖生理特征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特点而划分的。常用的划分方法如下:——新生儿:自出生到3周;乳儿时期:3周到1足岁;幼儿时期:1—3岁;3岁到7岁为幼童期即学令前期,7岁到13—15岁为儿童期即学令期;性成熟期:女孩自13到18岁,男孩自15到20岁;通常自性成熟期开始至20岁称青年期,更后则为成年时期。一.身体各部的生长生后各时期体重和  相似文献   

19.
太白红杉小孢子的发生和雄配子体的发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太白红杉(Larix chinensis Beissn)的雄球花7月初开始分化。小孢子囊壁一般包括5~6层细胞:表皮、药室内壁、2~3层中层和绒毡层。绒毡层属于周原质团型。造孢细胞在7月下旬形成,8月上旬形成小孢子母细胞,8月下旬开始减数分裂,于10月上旬进入双线期,并以双线期渡过休眠。翌年3月下旬解除休眠继续进行减数分裂,4月中旬形成四分体,4月下旬到5月初小孢子从四分体内释放出来,小孢子经过连续4次有丝分裂后,于5月中旬形成5-细胞型的成熟花粉粒(雄配子体)并开始散粉。小孢子母细胞发育表现出不同步现象,部分小孢子母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出现退化,在小孢子囊内形成空腔。  相似文献   

20.
武陵山区苗族儿童少年体质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武陵山区苗族儿童少年体质发育特征及其规律。本文采用人体测量学的方法 , 对武陵山区苗族儿童少年17项体质发育指标进行测量, 计算11项体质指数。结果表明: 1)苗族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各项指标均值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2)苗族男女性的生长发育曲线呈上升趋势并且有交叉现象; 3)苗族男性的身高突增年龄为12-14岁, 女性则为11-13岁; 4)苗族学生的身高均值低于同龄其他民族学生; 5)苗族学生的体质指数年龄变化规律与其他民族基本相似, 但身体各部分的发育程度不相同; 6)苗族学生的维尔维克指数均值高于同龄马山壮族学生。研究显示苗族儿童少年体质发育符合一般生长发育规律, 并有性别差异, 苗族男女生的体质发育相对落后于汉族等其他民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