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口炎清颗粒对肠道菌群失衡的调节作用。方法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重度失调组、自然恢复组、口炎清低剂量组、口炎清高剂量组和大豆低聚糖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小鼠灌服蒸馏水,其他组以头孢曲松钠终浓度为8 g/(kg.d)的剂量,连续灌胃8 d,建立小鼠菌群失衡模型,自然恢复组在失衡模型建立后不使用任何药物,自然恢复7 d;口炎清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大豆低聚糖对照组分别灌服相应剂量的药物7 d,观察各组小鼠盲肠指数和肠道内双歧杆菌、类杆菌、韦荣球菌、乳酸杆菌、消化球菌、优杆菌、葡萄球菌、肠球菌、大肠埃希菌、链球菌和酵母菌11种菌群变化。结果与菌群失衡组比较,口炎清组与大豆低聚糖组盲肠指数均显著下降(P〈0.05),呈恢复趋势。自然恢复组肠道菌群种类和数量变化不明显,口炎清组厌氧菌重新出现,尤其是低剂量组双歧杆菌、优杆菌和类杆菌的出现预示着肠道菌群正在逐渐恢复正常。结论一定浓度的口炎清可以明显促进菌群失衡小鼠盲肠大小的恢复,对小鼠肠道菌群有调节作用,具有类似大豆低聚糖的益生元功效。  相似文献   

2.
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spp.)及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spp.)被认为是动物机体内重要的有益微生物菌群之一。本文对鸡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后盲肠中上述两种微生物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鸡在感染球虫后第4、7、10d时盲肠中双歧杆菌的数量显著减少(H<0.05);在球虫感染后的第4、7、14d时,盲肠中的乳酸杆菌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  相似文献   

3.
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spp.)及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spp.)被认为是动物机体内重要的有益微生物菌群之一。本文对鸡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后盲肠中上述两种微生物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鸡在感染球虫后第4、7、10d时盲肠中双歧杆菌的数量显著减少(H<0.05);在球虫感染后的第4、7、14d时,盲肠中的乳酸杆菌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  相似文献   

4.
灭活双歧杆菌调整小鼠抗生素相关性菌群失调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观察灭活的双歧杆菌及其耗尽培养上清液(SCS)对小鼠肠道生理菌群的影响。方法:应用腹腔注射青霉素造成肠菌群失调动物模型,分别以灭活的双歧杆菌菌液,耗尽培养上清液以及活菌菌液对菌群失调小鼠进行灌胃治疗。结果:活菌组、死菌组及SCS组同自然恢复组的肠道生理菌群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死菌组与SCS组相比,差异也有显著性。结论:灭活的双歧杆菌及其SCS对小鼠肠道菌群失调的恢复具有调整作用,尤其对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有更明显的扶持作用。  相似文献   

5.
用丙型肝炎病毒重组蛋白C33_c抗原免疫BALB/c小鼠,运用杂交瘤技术成功地建立了7株能稳定分泌抗C33_c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1H6D2、2G1A6、3A4A8、3E3E7、4G12C10、4A10C2、5F4B6.试验结果表明,7株McAbs具有良好的HCV特异性,间接ELISA法测得小鼠腹水McAb效价为1:10 ̄4-1:4×10 ̄4;竞争抑制实验和相加指数测定证实7株McAbs识别相关的抗原表位;7株McAbs中1株为IgM(5F4B6),其它6株为IgG(2a)。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口炎清组分玄参对于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 应用抗生素头孢曲松钠灌胃的方法建立小鼠肠道菌群失衡模型.利用观察称量等方法观察小鼠临床表征的变化,以及盲肠指数和脾指数的变化.利用活菌计数法分析肠道优势菌群的变化趋势.结果 (1)菌群失衡组盲肠指数增高(P<0.05);自然恢复组盲肠指数变化不明显;玄参流膏与大豆低聚糖回灌组盲肠指数均显著下降(P<0.05),呈恢复趋势.(2)菌群失衡组脾脏指数有下降趋势,自然恢复组脾脏指数无明显变化;玄参流膏组与大豆低聚糖回灌组脾脏指数均有所上升,呈恢复趋势.(3)菌群失衡组厌氧菌被抑制,需氧球菌大量繁殖.自然恢复组菌群种类和数量变化不明显,玄参组厌氧菌重新出现,尤其是双歧杆菌、乳杆菌、韦荣球菌和类杆菌的出现预示着菌群正在逐渐恢复正常.结论 玄参流膏可以促进菌群失衡小鼠盲肠和脾脏大小的恢复,可以调节小鼠肠道菌群失衡,具有类似大豆低聚糖的益生元功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山银花对于小鼠肠道菌群失衡的调节作用。方法应用头孢曲松钠灌胃的方法建立小鼠肠道菌群失衡模型。利用观察称量等方法观察小鼠临床表征的变化,以及盲肠指数和脾指数的变化。利用活菌计数法分析肠道优势菌群的变化趋势。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菌群失衡组盲肠指数增高(P<0.05);自然恢复组变化不明显;山银花组(5%、10%)与大豆低聚糖组相似,显著下降(P<0.05),呈恢复趋势。(2)菌群失衡组脾脏指数有下降趋势,自然恢复组无明显变化;山银花组(5%、10%)与大豆低聚糖组均有所上升,呈恢复趋势。(3)菌群失衡组厌氧菌被抑制,需氧菌大量繁殖,自然恢复组菌群种类和数量变化不明显,主要是需氧菌的恢复;山银花组(5%、10%)和大豆低聚糖组厌氧菌重新出现,菌群种类增多,尤其是双歧杆菌、乳杆菌、韦荣球菌和类杆菌的出现预示着菌群正在逐渐恢复正常。10%山银花高剂量组比5%山银花低剂量组恢复要好。结论山银花可以促进菌群失衡小鼠盲肠和脾脏大小的恢复,可以调节小鼠肠道菌群失衡,具有益生元功效。  相似文献   

8.
急性细菌性腹泻患儿肠道菌群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对55例急性细菌性腹泻患儿发病早期粪便中正常菌群进行了分离、培养、计数和鉴定,并与30各健康儿作了对照。结果显示腹泻患儿粪便中双歧杆菌、类杆菌、乳杆菌、肠球菌明显减少(P<0.01),肠杆菌数量增加(P<0.05),双歧杆菌与肠杆菌比值(B/E值)在10-1,5以下。并在腹写患儿中选取27例分别在发病时至愈后一周做肠道菌群的动态定量分析,发现随着腹泻症状消退伴有肠道正常菌群的建立,但厌氧菌上升速度缓慢。临床动态观察表明,症状的恢复与肠菌群的恢复是同步的,但菌群恢复速度较临床症状好转速度为慢,而且菌群失调程度与临床症状轻重有关。  相似文献   

9.
北京地区184例健康人肠道菌群值的调查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本文对北京地区184例7-69岁健康人的粪便菌群中的肠杆菌、肠球菌、拟杆菌、产气荚膜梭菌、双歧杆菌、乳杆菌等6种细菌进行了培养、计数和鉴定。结果表明:肠杆菌607±180、肠球菌613±145、拟杆菌457±177、产气荚膜梭菌406±152、双歧杆菌832±096、乳杆菌782±086(LogN/克便);男性和女性相比,除产气荚膜梭菌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5)外,其余5种菌均无显著性差异;7-18岁年龄组肠杆菌极显著地低于平均值(P<001),61—69岁年龄组双歧杆菌明显低于平均值(P<005);双歧杆菌与肠杆菌之比B/E值,7-18岁年龄组是61-69岁年龄组的575倍  相似文献   

10.
实验用菌群检查和光、电镜相结合的方法,观察了中药91—4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小鼠肠道膜菌为及其病理学变化的影响。由林可霉素灌胃致小鼠腹泻模型并证实菌群紊乱后,给各治疗组分别灌喂中药,并设自然恢复组,一个疗程后,时各组小鼠进行肠道膜菌群检测分析,同时取回盲部组织标本,分别用光镜及电镜观察肠粘膜结构。结果表明,AAD模型组大多数小鼠肠粘膜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治疗一个疗程后,病理组织学及超微结构改变基本恢复正常。91-4不仅对肠道膜菌群有调整作用,对肠粘膜也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焦米水对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的调节作用。方法将小鼠分为5组,分别为模型组、正常组和生米组、焦米组、自由恢复组三组实验组,除正常组外,用番泻叶水煎液给小鼠灌胃连续6 d造成小鼠腹泻模型,实验组分别给予生米、焦米及生理盐水作为自由恢复组,每天观察各组小鼠腹泻情况,并且于第2天、第6天取小鼠粪便进行肠道菌群检测,并做菌群计数,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成功建立了小鼠肠道菌群失调腹泻模型,焦米组小鼠腹泻较生米组和自由恢复组恢复较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生米、焦米的小鼠肠道菌群恢复较快,与自由恢复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米组与生米组相比菌群有一定的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焦米水能明显的改善小鼠的腹泻症状,焦米有一定的提高小鼠肠道菌群,改善小鼠肠道菌群环境的作用。焦米与生米相比对腹泻小鼠的恢复促进调节作用更好,可能跟米炒焦后所生成的新物质有关。  相似文献   

12.
采用凝胶电泳迁移率变化分析和寡核苷酸竞争抑制方法检测低剂量X射线整体照射对小鼠脾细胞基因转录调控的影响,75mGyX射线全身照射小鼠后4h,脾细胞核蛋白提取物的CREB及NF-kB与其基因记动部位增强子控制序列的结合活性较相同浓度的对照核蛋白以物分别增强7倍及5倍。竞争抑制试验证实了CREB及NF-kB与其控制序更特异地结合提示低剂量X射线全身照射选择性地激活脾细胞CREB及NF-kB,通过与增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豹皮樟(老鹰茶)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小鼠抗生素相关性菌群失衡的调整作用,为豹皮樟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抗生素造模,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水提物组、醇提物组、模型组和自然恢复组,利用传统菌落计数法等观察各组肠道菌群失衡及恢复调整情况。结果豹皮樟不同提取物对改善小鼠肠道内菌群的效果不同:水提物具有显著调节肠杆菌及肠球菌等小鼠肠道表层需氧菌的作用,醇提物对小鼠肠道深层厌氧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调整作用显著,具有益生元特眭。结论豹皮樟可以调整肠道菌群,纠正抗生素相关性菌群失调。  相似文献   

14.
55只Balb/c小鼠,5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50只荷瘤后随机分为10组, 5组为 TES对照组, 5组为E. coliDNA治疗组。荷瘤第4d起,分别于治疗组和对照组小鼠皮下注射 DNA(100mg/L)或 TES(0. 1mol/L),0.3ml/只,隔日1次,共5次。于荷瘤第5,9,13,17,21d处置对照组和治疗组各一组小鼠,进行E.coliDNA抗肿瘤免疫的动态研究。结果表明, E. coli DNA体内抑瘤作用出现早、强且持久,主要是通过诱导肿瘤组织坏死所致,它可迅速持久地激活免疫系统,防止出现免疫低下或紊乱;对照组小鼠荷瘤早期可出现暂时的免疫功能增强,随荷瘤时间延长,逐渐降低至较低水平,并出现免疫紊乱。  相似文献   

15.
用临床细胞免疫学检测方法,对损毁大脑前额叶背外侧部皮层手术前、手术后7天和手术后30天的猕猴外周血液淋巴细胞的4种免疫花环(Et、Ea、ZYC和ME花环)进行了跟踪监测,并与假手术组进行对照。结果表明:损毁大脑前额叶皮层后,其外周血活化T淋巴细胞花环率(Ea)和B淋巴细胞的小鼠红细胞花环率(ME)均在手术后7天显著下降;直到手术后30天仍显著低于手术前。而总T淋巴细胞花环率(Et)和酵母多糖补体复合物花环率(ZYC)则在手术后7天显著下降,在手术后30天又回复。这些结果提示:大脑前额叶皮层对机体免疫机能具有一定的调节联系作用,损毁大脑前额叶皮层后,可引起机体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其作用机理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凝结芽胞杆菌活菌片对实验性腹泻小鼠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凝结芽胞杆菌活菌片对氨苄青霉素钠诱发的小鼠腹泻的治疗作用。方法利用氨苄青霉素钠口服诱发小鼠实验性腹泻和肠道菌群失调,然后用凝结芽胞杆菌活菌片,口服,每天2次,共4d,观察治疗后的小鼠排便和肠道菌群变化。结果在各给药组中,治疗第1天有70%~85%的小鼠排正常便,生理盐水组只有10%排正常便(P〈0.01);治疗第2天给药组中有80%~90%的小鼠排正常便,生理盐水组仅为50%(P〈0.01)。肠道菌群分析结果表明,凝结芽胞杆菌在治疗第2天开始定植,停药第7天后逐渐消失,定植期为10d左右。在各给药组中,治疗第2天肠道菌群开始恢复,第4天均升高到正常,而生理盐水组的恢复比各给药组显著的慢(P〈0.01)。结论 凝结芽胞杆菌活菌片对小鼠实验性腹泻有明显的止泻作用,并能加速肠道菌群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杆菌优良菌株的筛选及其对小鼠阴道白假丝酵母菌过度增殖干预作用。方法对德氏乳杆菌DM8909菌株进行诱变筛选,得到耐抗生素突变株208,以ICR小鼠为实验对象,用甲硝唑进行小鼠阴道菌群脱污染,将白假丝酵母菌接种到小鼠阴道内,构建小鼠阴道白假丝酵母菌过度增殖模型。采用阴道接种德氏乳杆菌DM8909突变株208菌液(2×108CFU/mL)处理,取其阴道冲洗液进行阴道菌群分析,并进行阴道上皮细胞的电镜检查。结果乳杆菌干预后显著清除阴道内的假丝酵母菌,肠杆菌恢复正常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德氏乳杆菌DM8909抗性菌株208能调整白假丝酵母菌在小鼠阴道内定植,对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18.
减蛋综合征病毒100K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常规方法提取减蛋综合征病毒(EDSV)中国分离株(AA2株)病毒DNA,分别构建了限制性内切酶HindⅢ、SphⅠ、PstⅠ水解片段的全基因文库,并对其中100K蛋白基因的序列进行了分析。EDSV100K蛋白基因位于减蛋综合征病毒基因组55.7~64.8物理图谱单位(m.u),共2091个核苷酸(nt),其编码产物由696个氨基酸(aa)组成,推测其分子量为77.7kD。编码蛋白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EDSV100K蛋白与人腺病毒(Ad2、Ad5、Ad12、Ad41)、Ⅰ群禽腺病毒(CELO和FAV10)的同源性为32.3~34.4%之间,而与羊腺病毒(OAV)的同源性达到56.4%。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以肠道菌群检测与电镜观察法,初步研究了中药91-4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盐酸林可霉素对小鼠肠道膜菌群、腔菌群干扰显著,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及肠杆菌等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致小鼠腹泻或肠炎;中药91-4能够促进肠道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生长繁殖,对肠道膜菌群、腔菌群均具有调整作用,加速肠粘膜病变的愈合及修复,可有效地控制AAD模型小鼠的腹泻症状。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旨在探讨枸杞子不同浓度提取物对小鼠肠道菌群失衡的调整作用,为枸杞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使用抗生素建立肠道菌群失衡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枸杞子提取物高浓度组、低浓度组、模型组和自然恢复组,以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杆菌、肠球菌等肠道正常菌群为对象,利用传统菌落计数法研究各组肠道菌群失衡及恢复调整情况。枸杞子提取物对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生长具有恢复作用,且低浓度提取物的增殖作用优于高浓度,而对肠球菌和肠杆菌的作用并不明显。枸杞子提取物对小鼠肠道菌群失衡有一定的调整作用,能够纠正抗生素相关性菌群失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