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描述了采自云南永善肖滩剖面下寒武统石岩头组的托莫特壳类(tommotiids)骨片化石Lnpworthella rete Yue,1987,其骨片锥状或塔状,横向环脊明显,环脊尖棱状;骨片外表面具多边形网状纹饰,但无齿、瘤或纵脊等装饰;骨片可分为两种类型,即弯曲型和近直立型,前者数量明显多于后者。简要地讨论了托莫特壳类化石的分类及生物亲缘关系,认为目前为止,其仍为亲缘关系不明的化石类别。尚难断定所有的托莫特壳类骨片化石皆属于同一生物门类,因为难以证明将它们归人同类生物所依据的骨片性状是共同衍征(synapomorphy)还是由于趋同演化(convergent evolution)的结果;在缺乏躯干化石记录的情况下,离散骨片的生物亲缘关系研究较为困难。  相似文献   

2.
“牙形石”是一类绝灭动物的化石。关于这类动物的完整体形、分类地位等,长期以来都不清楚。远在1856年,在欧洲北部早古生代(奥陶纪)地层中,第一次找到“牙形石”。这是一些形状象笔架、梳子或锯条状的小骨片,大小一般不超过二毫米,在颌状的骨片上有尖锥形的“牙齿”,所以称为“牙形石”(图1)。化石通常都是几种不同的类型(代表几个“形态属”)同时在一起发现,成为“牙形石组合”。化石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古生代海相地层中,时代从寒武纪到三迭纪,主要发现于黑色片状页岩中,很少与其他海生无脊椎动物化石共生。在某些石油和天然气田地下地层对比研究上,牙形石是一类重要的微体  相似文献   

3.
短剑类(Machaeridia)属于环节动物(Annelida), 其主要特征为个体微小且左右两侧对称, 是一类相对稀少但是分布范围广泛的海相动物化石。在摩洛哥Anti-Atlas地区、中国华南、塔里木等地的奥陶系中皆有短剑类的报道, 但是研究程度相对较低。本文报道并描述了产自湖北省远安县嫘祖剖面庙坡组的短剑类标本3枚, 经初步鉴定为Plumulites sp. A (羽毛虫)和Lepidocoleus sp. (鳞鞘虫), 这项发现拓展了短剑类在华南地区的时限和地理分布, 也可看作是华南奥陶纪生物大辐射期间短剑类在扬子台地局部凹陷区域定居的反映。此外, 本文还讨论了短剑类的形态特征和分类框架, 认为早古生代的短剑类根据形态特征和骨片结构, 可以划分为3科: 羽毛虫科 Plumulitidae Jell, 1979、鳞鞘虫科Lepidocoleidae Clarke, 1896、塔形壳虫科Turrilepadidae Clarke, 1896。  相似文献   

4.
短剑类(Machaeridia)属于环节动物(Annelida), 其主要特征为个体微小且左右两侧对称, 是一类相对稀少但是分布范围广泛的海相动物化石。在摩洛哥Anti-Atlas地区、中国华南、塔里木等地的奥陶系中皆有短剑类的报道, 但是研究程度相对较低。本文报道并描述了产自湖北省远安县嫘祖剖面庙坡组的短剑类标本3枚, 经初步鉴定为Plumulites sp. A (羽毛虫)和Lepidocoleus sp. (鳞鞘虫), 这项发现拓展了短剑类在华南地区的时限和地理分布, 也可看作是华南奥陶纪生物大辐射期间短剑类在扬子台地局部凹陷区域定居的反映。此外, 本文还讨论了短剑类的形态特征和分类框架, 认为早古生代的短剑类根据形态特征和骨片结构, 可以划分为3科: 羽毛虫科 Plumulitidae Jell, 1979、鳞鞘虫科Lepidocoleidae Clarke, 1896、塔形壳虫科Turrilepadidae Clarke, 1896。  相似文献   

5.
岳昭 《古生物学报》2004,43(2):164-178
采自四川峨嵋和云南会泽的磷酸盐化的Sinosachites骨片显示出中央沟和侧沟结构,并区别出三种不同类型的骨片(palmate,cultrate and siculate)。这一发现证实,产于澳大利亚的Thambetolepis(Jell,1981)是Sinosachites的晚出同义名。基于上述结构,该产地一些原定为Sachites和Halkieria的标本亦应归入Sinosachites。在Sinosachites属中确认出两个种,即产于华南的Sinosachites flabelliformis He和产于澳大利亚的Sinosachites delicatus(Jell)。在前一种中,左右型对称骨片的存在证实该动物两侧对称。骨片的基部通常保存为磷质内核,表明它比骨片壁更容易磷酸盐化,在组织学上它与骨片壁不同。骨片的基部可能原为有机质或部分矿化。在Sinosachites中,无帽状和束状骨片可能表明在coeloscleritophorans中halkieriids是一个介于wiwaxids和siphogonuchitids之间的类群。  相似文献   

6.
贵州中三叠世长颈龙属(原龙目:长颈龙科)一幼年个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记述了贵州兴义法郎组竹杆坡段(中三叠世拉丁期)长颈龙属未定种(Tanystropheus sp.)一幼年个体的不完整骨架。这是该属在欧洲和中东以外的首次发现。新材料仅保存部分颈椎、躯干和前肢。根据特殊的颈椎形态将该标本归入长颈龙属,而区别于另一种长颈的海生原龙类———东方恐头龙(Dinocephalosaurus orientalis)。新标本的腕骨形态简单,骨化程度弱,表明长颈龙是终生水生的动物。“长颈、长颈肋”见于多种不同海生爬行动物(如原龙类、初龙类),它们很可能都以“吞吸”的方式捕食。长颈龙化石在我国的发现进一步验证了中国南方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群与欧洲西特提斯动物群(western Tethyan fauna)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Halkieria是寒武纪一类躯体上披有骨质鳞片的疑难后生动物,前后各有一个大壳板,两侧对称,其钙质骨片在软躯体上排列形成几条规律的纵向带。半个世纪以来,学术界对Halkieria生物系统确切位置的讨论以及Halkieriidae不同属种亲缘关系的探索从未停止。本文总结了Halkieria化石在骨片属种分类、古地理和地层分布、生物系统分类学的研究进展,对当前的生物系统分类归纳出以下几种观点:1) Halkieria为腕足动物的祖先,并与托莫特壳类有一定的亲缘关系;2)Halkieria与Wiwaxia等骨片化石具有单源性,组成一种新的分类单元Halwaxiidae,属于软体动物干群或腕足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干群;3)Halkieria为软体动物有刺亚门干群,与无板纲、多板纲更为亲近; 4) Halkieria为环节动物的祖先。目前,虽然多数人根据Halkieria与现生多板纲的骨片排列一致将Halkieria归属软体动物有刺亚门的干群,但近年来世界各地新化石材料的陆续发现及壳体发育研究使得Halkieria的系统分类位置出现新的争议。通过对化石分类学的系统厘定和生物分类研究进展的总结梳理,...  相似文献   

8.
寒武纪最早期层位中获得的离散骨片化石Halkieria和Microdictyon,已在较高层位的特异埋藏化石群中找到了它们的完整生物躯体,它为研究离散骨片化石的自然分类和生物亲缘提供了直接证据。本文通过寒武纪最早期钉状化石的形态、对称性、壳质成分、矿化特征的对比,提出了离散骨片化石织金钉(Zhijinites)和拟织金钉(Parazhijinites)与澄江动物群中的怪诞虫(Hallucigcnia)和爪网虫(Onychodictyon)等体表上的钉状物有近亲关系,它们可能同属于多足缓步类(Tardipolypoda)。  相似文献   

9.
中国三叠纪海生爬行类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三叠纪海生爬行类化石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的安徽、湖北、贵州、云南、广西和西藏。它们不仅包括有世界性分布的鱼龙类、鳍龙类、海龙类、原龙类等,而且还有仅出现于扬子海区的湖北鳄类。简单回顾了中国三叠纪海生爬行类的研究历史。根据化石的地史分布确认了自早三叠世晚期至晚三叠世早期的7个海生爬行类组合带。它们是奥伦尼克期的 Chaohu- saurus-Keichousaurus-Hupehsuchus 组合带,安尼期的 Chinchenia-Sanchiaosaurus 组合带和 Dino- cephalosaurus-Mixosaurus 组合带,拉丁期的 Dingxiaosaurus 带和 Keichousaurus-Nothosaurus 组合带,卡尼期的 Anshunsaurus-Qianichthyosaurus-Sinocyamodus 组合带和诺利期的 Himalayasaurus 带。对化石的古地理环境分析表明,中国早三叠世晚期的海生爬行类主要分布于扬子海区东部(安徽、湖北)的浅海开阔台地和局限海台地。中三叠世由于东部地区的抬升,鱼龙类和鳍龙类向西扩散,在扬子区西部(贵州、云南)辐射发展,在拉丁期达到个体数量和种类的高峰。晚三叠世卡尼期动物的数量依然很多,个体有增大的趋向,但高级分类阶元的数量减少,它们埋藏于海水相对较深的浊积岩相中。晚三叠世诺利期的化石发现于西藏的定日和聂拉木,这是中国惟一属于冈瓦那特提斯区的三叠纪海生爬行类组合带,仅含大型的鱼龙类。受动物的生存环境和埋藏条件的影响,中国三叠纪海生爬行类化石记录并不完整。目前尚有相当数量的化石未经研究,已记述的化石也需要在研究程度上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密山—宝清早泥盆世盾皮鱼类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993年,原地矿部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苏养正先生将其在黑龙江省东北部密山及宝清下黑台组中采到的5件泥盆纪鱼化石送交王士涛鉴定。经过修理和观察后认为,这些骨片属于盾皮鱼类(Placoderms)。这是迄今为止在东北地槽区内首次发现的泥盆纪鱼类化石,具有重要的生物地层学及古动物地理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曳鳃动物全部海生,蠕虫状。虽然个体小、种数少、罕见稀有,但在动物界仍占一门之地。自1754年报道第一个曳鳃动物以来,人们就对这区区小虫的身世进行争论,迄今已逾二百年。一般外形典型的曳鳃动物,大多可分为翻吻、腹部和尾三个部分(区)(图1)。翻吻,位于虫体前端,可伸缩,口位于其前,咽内具多排环状排列的咽齿。在翻吻外壁有许多纵排的小圆锥形杯状乳突。翻吻有取食小型蠕虫和在泥沙中钻穴的功用;腹部,圆柱形,多  相似文献   

12.
创伤弧菌脓毒症,是由创伤弧菌引起的致死性疾病,主要见于慢性肝病患者。创伤弧菌是一种嗜盐的革兰阴性(G-)条件致病菌,自然存活于热带及亚热带海水中,可寄生在滤食海生动物体内(如牡蛎、蚌、蟹等)[1]。我国在浙江、江苏、广东、山东、广西等沿海地区贝壳类海产品中都曾检测到创  相似文献   

13.
从窄长的形状和背侧具棘刺来看,Yangtzechiton与Paracarinchites似乎有些类似,但不同点有:(1)Yangtzechiton的壳体是由头板、中间板和尾板组成,而Paracarinachites是一个弯曲的窄长骨片;(2)前者的壳板是由盖层和连接层组成,后者的整个骨片是为多层平行的薄片层组成;(3)Yangtzechiton的头板长宽近等,背侧后缘有宽深的缺四,中间板矩形,有一椭圆形孔,可能是空心棘断损后遗留下来的,后一亮板为前一壳板覆盖约1/2,尾板的后亮顶锥形;Paracarinachites前端弯曲部分有6—8个瘤粒突起,骨片后部具10—14根左右交错排列的、末端向后、向左(右)倾斜的棘刺;和(4)前者头板腹侧有一肾形凹沟和“W”形弯曲的条纹,中间板腹侧徽凹见有叠覆缝;后者腹侧分为前端弯曲部分和后部。前端弯曲部有一近圆形的盘状体,近中部有一个孔,后部空凹。因此,它们是不同门类的代表,Yangtzechiton属于软体动物门多板纲,Paracarinachites是分类位置未定的骨片。  相似文献   

14.
研究证明Paracarinachitids的外骨骼都不是由8个骨板组成,骨片具有清楚的微层构造,表明它们是由叠覆的生长层组成,每个生长节上有一个小刺,在顶端下侧面前端都有肾形缺凹。同一标本上存在顶端部的融合和远顶端部的分节彼此递交的现象表明这种表象上的差异是后期次生磷灰石包裹或腐蚀的结果;其下侧缘融合和下侧面无缝隙的现象说明将Paracarinachites spinus的骨片分成头板、中间板和尾板是没有根据的。骨片表面存在的针状体是成岩作用的产物,它是粘土矿物和磷酸盐针状结晶体而不是多板纲的骨针。凡此强有力地说明Yangtzechiton是Paracarinachites的晚出同义名。根据形态功能、组织结构,特别是叠覆状排列的骨片和孤立的生长节等特征,paracarinachitids 可能与zhijinitids有密切关系,但两者是否同源尚缺少进一步的证据、据此,笔者认为将paracarinachitids 暂置于分类位置未定的具骨片后生动物较妥。  相似文献   

15.
一鸣 《化石》2004,(3):19-19
在一个陈列馆里.一具看上去保存完整.姿态优美的小型海生爬行类骨架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图1)。骨架长约60厘米,呈半圆形弯曲,四肢自然地摆放在身体的两侧。作为从事化石研究的专业人员,近年来在不同的场合见到过数不清的海生爬行类化石,但像这样完好、漂亮的并不多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现生环节动物门(Annelida)多毛纲(Polychaeta)叶须虫目(Phyllodocidae)鳞沙蚕亚目动物(Aphroditiformia)软背鳞虫(Lepidonotus helotypus Grube,1877)的鳞片、刚毛等疣足附属物的超微结构观察及其与Wiwaxia骨片的比较研究,探讨Wiwaxia的系统分类位置。研究结果表明,软背鳞虫的刚毛与Wiwaxia骨片具有以下相似性:1)两者表面均具有浅纵纹;2)均向身体背中线方向倾斜或弯曲;3)着生方式均以刚毛囊或类似根状基的结构插入软组织。此外,文中首次对鳞片上的锥形突起与Wiwaxia骨片的相似性进行比较和探讨。结果显示,Wiwaxia骨片与鳞沙蚕刚毛具有一定相似性,但在形态上仍存在显著差异(如二者的排列方式不同,Wiwaxia骨片上不存在鳞沙蚕刚毛的覆瓦状结构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检测复合益生菌制剂“海生元”制备储存各阶段益生菌的存活数量及其生物表型的稳定性 ,以判定该制剂的效力稳定性。方法 :在有效期内 (1年 ) ,每月定期随机取 5个“海生元”胶囊 ,按常规对M9(乳杆菌QJ4 0 5 )和T9(双歧杆菌QJ4 0 5 )两株益生菌进行活菌培养计数和菌种鉴定。结果 :(1)在常温保存条件下的一年效期内 ,制剂中的 2种益生菌 (M9和T9)存活数量略有下降趋势 ,但各次结果均符合产品的效力要求 (活菌数 >10 8/ g)。 (2 )M9和T9各次纯培养的形态学、生化反应模式及终末代谢产物气相色谱定量分析结果均分别符合其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的菌种鉴定特征。结论 :复合益生菌制剂“海生元”在常温保存的 1年有效期内 ,可保持制剂中益生菌的活菌数量及稳定的生物表型特征 ,从而保证该制剂的效力稳定性和疗效要求。  相似文献   

18.
张世家 《化石》1990,(3):28-29
一、何谓腕足动物提起腕足动物,人们一般比较陌生,因为在普通动物园及任何江、河、湖里都见不到它,就是在广阔无垠的海洋里,也只能见到少量代表,而大量的腕足动物已经成为化石。那么,腕足动物是一类什么样的动物呢?腕足动物是一类海生底栖、单体群生的无脊椎动物,每个单体具有两瓣几丁磷灰质或钙质的外壳,两壳后缘铰合,前缘自由启闭,软体位于两壳之中,其外形与常见的河蚌十分相似,但腕足动物具特有的软体构造——肉茎和卷曲腕(图1)。卷曲腕是腕足动物的一种捕食和呼  相似文献   

19.
飞龙     
大约在二百多年以前,在德国的巴伐利亚(Bavaria)地方,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动物化石,它有类似翅膀的器官,但没有羽毛;它的上颚和下颚又细又长,有些象鸟的嘴,但是嘴内长着长而尖锐的牙齿。在1784年有人研究了它,并且发表了它的骨骼素描图,但是研究者认为它是一个没法确定系统位置的、奇特的海生动物。1801年法国的居维叶(G.Cuvier)首先确定了这个新发现的化石在系统分类中的位置,并且把它命名  相似文献   

20.
苔藓动物是一类多为海生、滤食性的群体生物。奥陶纪是苔藓动物发生、演化辐射和灭绝的重要时期,也是苔虫礁形成的最早时期。已知最老的化石苔藓动物发现于中国特马豆克晚期。构成苔藓动物基本分类框架的狭唇纲(包括变口目、隐口目、泡孔目和管孔目)和宽唇纲(包括窗孔目和栉口目)也都是在奥陶纪时期逐步形成的,其中,变口目出现于特马豆克期Tr2时间段,在弗洛期和大坪期,多样性较低,但从达瑞威尔期开始,经桑比期至凯迪期,多样性不断增高,并出现辐射。隐口目(特别是"双叶类隐口目苔虫")也经历了与变口目相类似的发展过程,但它首次出现的时间要相对略迟于变口目。这两个目在整个奥陶纪苔藓动物群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泡孔目、管孔目和窗孔目,先后首次出现在弗洛期Fl2时间段、大坪期Dp1和Dp2时间段,但它们在整个奥陶纪期间一直处于低多样性态势。至于栉口目,它首次出现的时间可能更迟,在凯迪期Ka4时间段,犹如昙花一现。苔藓动物的演化在接近奥陶纪末时呈两幕式灭绝,一次发生在凯迪期Ka2时间段(可能相当于塔凯和安斯蒂的"拉夫塞伊灭绝"),另一次发生在赫南特期Hi2时间段(可能相当于塔凯和安斯蒂的"赫南特灭绝")。分子生物学和形态学证据表明,苔藓动物属原口动物,而不是以前长期认为的后口动物,或介于原口动物和后口动物之间的过渡类型;而且,苔藓动物与腕足动物、帚形动物之间没有直接的亲缘关系。苔藓动物可能起源于一种叫原内肛动物的生物,它们的目一级分类单元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目前尚未形成共识,本文绘制的谱系图还有待于化石记录的不断补充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逐步介入以使其日趋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