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抽样调查的身高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建立了子代对亲代身高的回归分析模型,揭示了子代身高与亲代身高的遗传率;研究结果表明,父母身高对下一代的遗传率强度不同,母亲要强于父亲;子女接受遗传的效应也不一样,女儿要强于儿子;建立了性别遗传模型,深入研究了亲代父母之间的身高差对子代性别的影响,亲代身高差越大,则生女孩的几率就越大,反之生男孩的几率就越大.  相似文献   

2.
凡纳滨对虾繁殖中不同亲本对子代遗传贡献率的差异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5个含有稀有等位基因的高度多态性微卫星位点比较了凡纳滨对虾繁殖中不同亲本对子代遗传贡献率的差异。通过稀有等位基因的5个微卫星位点能够对亲代和子代的谱系进行明确的鉴别。10个亲代个体中有8个个体对子代群体的基因库有贡献,不同个体之间的贡献率存在差别,最高为54.28%,最低为8.57%。在亲代和子代群体遗传结构的分析中,子代等位基因的数目与亲代相比降低了11.11%。子代的平均期望杂合度(He)、平均观测杂合度(Ho)和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PIC)等指标均低于亲代。实验结果表明:亲本对子代基因库的贡献率的差异也是造成子代群体遗传变异水平降低的原因之一;微卫星标记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用于对虾系谱的确认、人工繁育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的监测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遗传和变异,是处于统一体中的一对矛盾同,是生物界存在的普遍规律。亲代与子代之间表现出大体相似的性状,这是遗传现象。亲代与子代的个体之间,也表现出某些差异的性状,这是变异现象。微生物遗传学是研究微生物的遗传变异规律和内在本质的学科,从而掌握微生物遗传变异规律及内  相似文献   

4.
正表观遗传讨论不涉及DNA序列变化的可继承的性状变化.该继承性可以是有丝分裂过程中从亲代细胞到子代细胞的继承,也可以是涉及减数分裂的从亲代个体到子代个体的继承.有趣的是,不同于DNA突变,表观遗传的继承性虽然比较稳定,但仍有一定频率的双向变化.这种变化往往始于外界环境刺激和内  相似文献   

5.
运用典型相关理论分析了家蚕亲代和子代两组数量性状,并对其遗传育种学意义作了探讨。由于亲子典型相关系数在数值上就等于亲子间典型性状的回归系数,所以亲子典型相关系数也代表了亲代典型性状将其遗传特征传递给子代典型性状的能力。典型性状作为多个数量性状的公共因子,在亲子代间具有最大的传递能力,对亲代典型性状进行选择,将具有最大的选择效果和最小的估计误差。  相似文献   

6.
印记遗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呈祥 《生物学通报》1994,29(12):8-10,37
印迹遗传是一种的遗传方式,其主要特征是:在配子形成时期,亲本对基因组的某些部分作专一性修饰或其它标记。等位基因因是否被标记而在子代中有不同的表型。遗传鲩迹可能与DNA的甲基化有关,现在已发现很多人类遗传与遗传印迹有关。因此对遗传印的进一步有助于揭示人类遗传病的发生机制和对遗传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1 什么是遗传 遗传, 作为重要的生命特征之一, 其传统的意义为: 遗传(heredity)是指生物在通过生殖所进行的种族繁衍过程中, 表现出来的世代间的相似现象.众所周知, 生物的生殖过程, 在一定意义上, 其实质就是遗传物质在上下代之间的传递过程, 即亲代将其遗传物质, 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给子代, 并使之表达亲代的性状.显然, 这一遗传的概念告诉我们: 遗传是垂直式的.  相似文献   

8.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交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进行有规律的运动,最终产生两个与亲代细胞遗传组成一致的子细胞。过去一直认为只有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才有遗传物质的交换及重新组合,而在有丝分裂中没有这种现象的发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也存在着遗传...  相似文献   

9.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某些亲代的环境暴露,如化学物质接触、饮食习惯改变、精神刺激等均可以通过DNA序列之外的表观遗传途径"记忆"在配子中,并将亲代获得性性状传递给后代。近年来,有关配子介导的获得性性状跨代遗传的研究正在逐渐升温,使得过去曾被视为异端的"拉马克遗传"学说重新走上了科学舞台,并被认为是今后表观遗传学领域最具挑战、最有意义的研究方向之一。配子中的DNA甲基化、染色质改型及组蛋白修饰,以及非编码RNA均是潜在的表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深入研究这些表观遗传信息携带与传递规律,将为阐明配子介导的跨代遗传分子机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李连忠 《生物学通报》2011,46(11):18-19
关于遗传病计算中的亲代不确定求子代问题,如果只涉及1代很容易理解。当问题牵扯到2代以上时,常常充满争议。针对其中一道争议颇多的遗传题进行了细致分析.  相似文献   

11.
表遗传学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遗传体系包括DNA甲基化、RNA干涉、基因组印迹和组蛋白密码等多方面。它们们在生物体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基因表达和调控有重要作用,而且与生物体的防御机制和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存在密切联系。表遗传在肿瘤上也有重要应用,表遗传机制的异常通过使癌遗传学途径基因失能与获能、增加基因组的不稳定性和印迹丢失等途径参与肿瘤的形成,同时也启发了对肿瘤防治的研究。就表遗传这一新的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的发展及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雌性动物多次交配行为的机制及进化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刘晓明  李明  魏辅文 《兽类学报》2002,22(2):136-143
雌性动物的后代数量不可能超过她的卵子数。在理论上, 一个生殖季节内, 一次或几次交配就足够使雌性所有卵子受精, 最大化其生殖潜能。但与理论预测相反, 许多物种的雌性经常与同一个或多个雄性发生多次交配。交配通常要付出较高的代价, 所以很难理解为什么雌性动物要反复进行多次交配。本文综述了解释此行为的一些适应性和非适应性假说。从获得直接收益和间接收益二个角度介绍了适应性假说。直接收益主要包括求偶喂食和“彩礼”、受精保证、亲代抚育、生殖刺激和护卫交配权等5 个方面。还着重介绍了多次交配对雌性后代的间接遗传受益, 即获得优质基因、提高后代遗传多样性和遗传互补性3 个假说。非适应性假说包括了遗传相关假说和顺从雄性行为假说。  相似文献   

13.
感染直径28-33纳米球形病毒的葡糖淀粉酶生产菌黑曲霉与无病毒生长较快的米曲霉通过原生质体融合杂交,获得两种形态不同的种间杂种。杂种Ⅰ经遗传及生化分析推测是二倍体,杂种Ⅱ不产孢子并生长较慢。两个杂种均感染了病毒,病毒形态、血清反应、衣壳多肽及核酸组份均与亲本黑曲霉的病毒相同。杂种诱发分离的后代中,多数包括亲代型黑曲霉分离子及其它分离子均感染了病毒,只有一个分离子和来自异核体的一个分离物例外,二者均产生亲代型米曲霉类型的孢子。这种亲代型分离表明病毒种间传递并非胞质遗传。 黑曲霉与米曲霉分属黑曲霉群及黄曲霉群,是曲霉属内亲缘关系远的种间杂交,迄今并无报道。杂种Ⅰ具有接近原始亲本的葡糖淀粉酶的产量及米曲毒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14.
朱冠坍 《遗传》1983,5(1):29-30
本文旨在通过亲代(父母)的身高和子代(子女)的身高之间的回归系数及子代同胞(兄弟姐妹)间身高的组内相关系数来估计身高的遗传度。  相似文献   

15.
问题106-110.所有的生物通过无性或有性两个过程之一繁殖。这两个过程都涉及遗传物质的复制——在无性繁殖中产生与亲代完全一样的后代,在有性繁殖中产生与亲代不同后代(两个不同亲代的配子结合)。在真核细胞DNA繁殖由细胞周期控制。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有机体在繁殖过程中,通过生殖细胞(有性繁殖)或营养体(无性繁殖),把亲代的遗传特性传递给子代,使每种生物表现了一定的遗传性。但是任何性状不能直接由生殖细胞或营养体传递给子代,它是在一定物貭基础上通过个体发育而表现出来的。那么生物的性状究竟借什么而遗传呢?到底有没有遗传物貭?它的性貭怎样?这个问题一直是生物科学上争论的焦点之一。  相似文献   

17.
基因互作与基因型判定的代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如何根据子代的表型判断基因互作的形式以及确定亲代的基因型,是遗传学上重要的也是困难的问题.本文在完全显性及不考虑非遗传因素的条件下,利用文[1]给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代数方法.在应用上,要比以往的方法更为优越.  相似文献   

18.
现代遗传学已经证明,I)NA是生物遗传的主要物质基础。生物体的遗传特征是以遗传密码的形式编码在**A分子上,表现为特定的核音酸排列顺序,并且通过DNA的复制,把遗传信息由亲代传递给予代。在后代的个体发育中,遗传信息由DNA转录给RNA,然后通过mRNA翻译合成特异的蛋白质以执行各种生命功能,从而使后代表现出与亲代相似的遗传性状。这就是本世纪SO年代末所确定的蛋白质合成的“中心法则”。“中心法则”确定后,人们发现并不是所有RNA都是在DNA模板上复制的。许多病毒并没有DNA,只有单链的RNA作为遗传物质。当这些病毒…  相似文献   

19.
鱼类亲代抚育行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亲代抚育行为(parental care behavior)是指动物对其后代或其亲缘后代提供保护和养育的所有活动,属于本能行为的一种,广泛存在于动物界之中。鱼类在其为数不多的科中充分发展了几乎所有类型的亲代抚育行为,因而成为研究该行为的最佳物种之一。随着威廉斯原理(Williams’s Principle)的提出和应用,人们对鱼类亲代抚育行为的探索逐步由定性向定量发展,普遍认同了在鱼类进化中,雄性抚育模式得以占据支配地位的缘由并非是因为雄性在抚育活动中获得了较多的利益,而是由于在获取相同利益时雄性损失的未来投资成本较雌性低的观点。近年来的研究证实,在亲代抚育过程中存在着某种动态调整机制,其中四个比较关键的影响因素分别为:亲本所抚育的子代数量、亲本先前的投资、亲本与被抚育子代间的遗传关联度和亲本未来的交配机会。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电磁脉冲(EMP)辐照亲代大鼠后其雄性子代下丘脑GABAA受体表达的变化。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图像分析观察亲代大鼠接受EMP辐照后其雄性子代下丘脑GABAA受体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00次脉冲组其雄性子代下丘脑室旁核GABAA受体阳性神经元增加,400次脉冲组光密度值显著增强;100次和400次脉冲组弓状核GABAA受体阳性神经元增加,光密度值增强。结论:电磁脉冲可以影响雄性子代下丘脑GABAA受体的表达,这可能与电磁脉冲辐射产生的远期遗传毒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