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研究含蝇蛆卵蛋白粉饲料对昆明(Kunming,KM)小鼠胎仔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记录仔鼠各项生理变化指标,采用修订Fox方案检测各项生长发育指标。结果不同饲料组仔鼠断乳前窝重、仔鼠断乳后体重变化和食物利用率差异均无显著性;不同饲料组仔鼠躯体/生理发育指标:耳廓分离、睁眼、张耳和出毛时间差异无显著性,但雌性仔鼠阴道开口和雄性仔鼠睾丸下降较基础饲料组要早。低剂量饲料组的平面翻正所需时间、中剂量饲料组的负趋地性较基础饲料组短,而高剂量饲料组的平面翻正时间较基础饲料组长,差异均存在显著性。余各组仔鼠新生反射和感觉功能的各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各组8周龄仔鼠部分脏器系数存在差异。但除雌性仔鼠阴道开口和雄性仔鼠睾丸下降两个指标外,上述有差异的指标数据差均在允许范围内。结论含蝇蛆卵蛋白粉饲料能够满足SPF级昆明小鼠生长发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探讨限制性高脂饮食(脂肪含量高,热量摄入与对照一致)对大鼠多个器官Cx4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52只分为普通饲料喂养组(雌雄各一组)、限制性高脂饲料喂养组(雌雄各一组),分别检测体重、Lee’s指数、血浆总胆固醇、血浆甘油三酯和血糖水平,用免疫组化检测大鼠各器官Cx43的蛋白表达。结果(1)普通饲料喂养组和限制性高脂饲料喂养组的体重、Lee’s指数、血糖、血脂均无显著性差异;(2)在雌性大鼠大脑皮质的神经元细胞、雌雄性海马区域的神经元细胞、雌性肝门管区和中央静脉周围细胞、雌雄性肾皮质近球小管上皮细胞、雌性髓袢粗段肾小管上皮细胞、雄性胰岛细胞、雄性睾丸间质限制性高脂饲料组Cx43蛋白表达明显强于普通饲料组;在雄性大鼠肝门管区和中央静脉周围细胞、雄性髓袢粗段肾小管上皮细胞、雌性胰岛细胞限制性高脂饲料喂养组Cx43表达明显弱于普通饲料组;雄性大鼠大脑皮质的神经元细胞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限制性高脂饮食可引起大鼠各器官Cx43差异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高脂饲料复制肥胖与肥胖抵抗型非酒精性脂肪肝SD大鼠模型。方法:体质量100±10g的雄性SD大鼠140只,按照体重随机抽取120只用于模型建立,喂食高脂、高能饲料。连续8周后,将体质量大于正常对照组平均体质量+1.96倍标准差的模型大鼠作为肥胖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组(NO组),体质量小于正常对照组平均体质量+1.0倍标准差的作为肥胖抵抗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组(NOR组)。8周内动态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体质量变化,8周末每组随机取8只处死,比较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水平变化及肝指数、脂体比,观察肝脏形态学改变。剩余2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喂食普通饲料。结果:NO与NOR组大鼠体重增长差距逐渐增大,至8w末,NO组体重显著高于NOR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脂肪重量和脂体比均显著升高,NO组脂肪重量显著高于NOR组(P0.05,0.01),但脂体比间未见显著差异;NO与NOR组TG、ALT显著升高(P0.05),其中NO组大鼠血清TG、TC显著高于NOR组(P0.05);两组肝重量和肝指数均显著升高,NO组肝重量显著高于NOR组(P0.05,0.01),但肝指数间未见显著差异,两组肝细胞内均弥散大量脂肪空泡。结论:利用高脂饲料成功建立肥胖与肥胖抵抗型非酒精性脂肪肝SD大鼠模型,与人类发病特征相似,为肥胖与非酒精性脂肪的研究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高脂高糖饮食诱导肥胖母亲对子代菌群及脂代谢影响。方法C57BL/6J雌性小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肥胖组、益生菌干预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标准饲料、高脂高糖饲料以及高脂高糖饲料同时给予益生菌,连续喂养6周,制成肥胖母鼠模型。6周后雌、雄鼠合笼,受孕,孕期继续上述饮食。产后母乳喂养,3周后处死。留取雌性子鼠第21天粪便样本进行PCR-DGGE分析,同时酶反应比色法分析子鼠血脂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子代相比,肥胖母鼠子代菌群结构出现异常,益生菌干预组子代肠道菌群失调状况明显改善;肥胖母鼠子代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升高,益生菌干预组子代血脂异常情况明显改善。结论高脂高糖饮食诱导肥胖母亲子代存在肠道菌群紊乱及脂代谢异常,益生菌干预母亲有利于改善子代菌群紊乱及脂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哺乳期过度喂养对幼鼠肠道细菌组成的影响以及肠道细菌与哺乳期过度喂养导致的幼年肥胖的相关性.方法 将正常出生体重的4日龄雄性ICR仔鼠分为正常喂养组(NF组,每8只由1只母鼠喂养)和哺乳期过度喂养组(OF组,每4只由1只母鼠喂养),哺乳至3周龄时,对仔鼠进行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称量体重、各种器官和脂肪组织的重量,用基于细菌16S rRNA基因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和实时定量PCR分析仔鼠的粪便细菌组成,对细菌类群数量与表型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OF组仔鼠从10日龄起体重显著高于NF组,3周龄时附睾和肾周脂肪垫重量显著高于NF组,两组仔鼠的空腹血糖以及OGTT血糖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DGGE图谱的主成分分析表明两组仔鼠的菌群结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定量PCR显示,OF组仔鼠粪便中产生内毒素的肠杆菌科细菌和产生破坏肠屏障功能的H2S的硫酸盐还原菌的数量显著高于NF组,而双歧杆菌、乳杆菌和丁酸盐产生菌的数量在两组仔鼠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粪便硫酸盐还原菌的数量与内脏脂肪的重量显著正相关.结论 哺乳期过度喂养增加了肠道中肠杆菌科细菌和硫酸盐还原菌的数量,这些细菌的增加与仔鼠幼年期肥胖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肥胖抑郁大鼠模型建立并对比研究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变化。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和CUMS经典造抑郁方法建立肥胖抑郁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组)、单纯肥胖组(F组)、单纯抑郁组(Y组)和肥胖抑郁组(FY组),整个造模持续5个月,通过糖水偏好实验、旷场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来评估大鼠抑郁样行为,检测模型鼠血清雌激素水平和血脂4项,并采集各组大鼠粪便样品,通过16S rDNA高通量测序法和生物信息分析软件分析测序结果,比较各组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变化。结果 高脂饮食和CUMS方法成功制作肥胖抑郁鼠模型,肥胖和肥胖抑郁雌性大鼠雌激素水平明显升高,而雄性各组间雌激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雌雄鼠的FY组肠道菌群α多样性具有显著差别,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B/F比值下降,且雄鼠肥胖抑郁B/F值只有雌鼠的一半左右。在属水平,研究结果表明雌雄鼠FY组和F组肠道菌群中Blautia等8个菌群变化一致,但是雌性与雄性在拟杆菌属等各有少量菌群的变化不一致。雌雄肥胖抑郁模型中,肠道菌群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的组成出现差异,G+的构成,雌性和雄性均由由厚壁菌门和放线菌门构成,但构成比例不一样。...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高脂饮食诱导小鼠肥胖模型,分析高脂饲料对小鼠脂质代谢和leptin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用高脂饲料饲喂小鼠,每周定时称重和断尾采血一次,分别测定血清中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胰岛素和leptin的浓度;5周后,分离、称重小鼠体脂并提取腹部脂肪组织RNA,半定量RT-PCR分析leptin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从第2周开始,实验组小鼠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小鼠,4周后,体重差异显著(P〈0.05);血清中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胰岛素和leptin的含量随体重增加明显增高,4周后,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体脂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肥胖小鼠脂肪组织leptin基因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脂饮食诱导可建立小鼠肥胖模型,并能够引起高胰岛素和高leptin血症,为进一步研究肥胖的发病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高脂饲料诱导大鼠肥胖过程中,大鼠肠道内硫酸盐还原菌( sulfate-reducing bacteria,SRB)的数量变化,为研究SRB与肥胖的关系提供参考.方法 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一组饲喂高脂饲料(HFD组)18周,另一组饲喂正常饲料(NCD组,即对照组)18周.以编码腺苷酰硫酸还原酶α亚基的基因(aprA)作为分子标记,通过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两组大鼠在0、8和18周,肠道内SRB的数量变化;同时,以16S rRNA基因作为标记基因定量大鼠肠道内总菌的数量,以计算肠道内SRB在总菌中的比例变化.结果 分组饲喂8周后,高脂饲料饲喂组大鼠的体重与正常饲料组相比显著升高.对SRB的定量结果显示,饲喂8周和18周,高脂饲料组大鼠肠道内SRB的数量和含量与正常饲料组相比显著升高.结论 大鼠肠道中的硫酸盐还原菌与饮食诱导的肥胖密切相关,为进一步研究SRB在肥胖及其相关代谢疾病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高脂食物诱导肥胖的小鼠中检测多巴胺神经元的表达。方法:10只雄性小鼠饲喂高脂膳食作为高脂食物组(HFD),10只雄性小鼠饲喂10%脂肪膳食作为对照组(NCD)。实验第10周,小鼠禁食12 h后称重,尾静脉取血测定基础血糖水平;实验11周进行葡萄糖耐受(GTT)测试和胰岛素抵抗实验(ITT);实验12周,动物禁食4 h后处死,测定血清胰岛素和瘦素(leptin)浓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即刻早期蛋白(c-Fos-ir)和酪氨酸羟化酶(TH-ir)的表达。结果:饲喂12周高脂食物后,HFD组体重明显增加。GTT测试显示HFD组在15 min和30 min血糖浓度均明显高于NCD组(P<0.05)。ITT测试显示HFD组在15 min和30 min血糖浓度均显著高于NCD组(P<0.05)。同时,禁食后,HFD组的胰岛素浓度和leptin浓度显著高于NCD组(P<0.01)。免疫组化结果表明HFD组在伏隔核、下丘脑室旁核、腹侧背盖区和黑质的c-Fos-ir细胞数均明显多于NCD组(P<0.01),且腹侧被盖区和黑质的TH-ir和共表达TH/Fos-ir细胞也显著多于NCD组(P<0.01)。而且HFD组VTA区和SN区TH-ir的细胞数与HFD组小鼠的终体重呈正相关(P<0.05)。结论:长期饲喂高脂食物导致的肥胖与奖赏系统多巴胺神经元的可塑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运动干预对高脂膳食雌性大鼠肥胖与性发育不良的影响及其作用的机制。方法:雌性Wiste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高脂膳食对照组(HC组)、高脂膳食运动组(HE组),采用无负重递增负荷游泳训练8周,观察其肥胖、性发育与脂肪瘦素受体的关系。结果:8周的高脂饮食导致大鼠肥胖,卵巢重量、血清雌二醇、瘦素水平明显升高(P〈0.01,P〈0.05,P〈0.05),脂肪的Leptin mRNA和体长显著下降(P〈0.01);8周的游泳训练使卵巢重量、血清雌二醇水平和瘦素水平明显下降(P〈0.05;P〈0.01),脂肪Leptin mRNA表达和体长显著上升(P〈0.01);且血清雌二醇与肥胖度各指标呈正相关,与体长呈负相关;血清瘦素与肥胖度各指标和反映性发育水平各指标均呈正相关。结论:①高脂膳食可诱导雌性大鼠肥胖,使血瘦素水平升高,瘦素受体的基因表达下调。出现了瘦素抵抗,性发育增强。②耐力训练可明显降低体脂和血瘦素水平,上调脂肪的瘦素受体的基因表达,有效的缓解了瘦素抵抗和性发育增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孕期和哺乳期的高脂饮食能否导致子代在生命早期出现糖脂代谢紊乱。方法成年雌性C57BL/6J小鼠与正常饮食雄性小鼠进行交配,孕鼠随机分为高脂饮食组和正常饮食组,在孕期和哺乳期喂养高脂饲料或正常饲料,至交配后第一代鼠断乳时(3周龄)观察其糖脂代谢相关性指标以及肝脏病理表现。结果较正常饮食组子鼠相比,高脂饮食子鼠出生体重更低( P<0.05)。在断乳时,高脂饮食组雄性子鼠体重较重( P =0.038),腹腔糖耐量实验30 min和60 min血糖明显升高(P值分别为<0.001和<0.01),糖耐量曲线下面积较大(P=0.0016),HOMA-IR值较大(P<0.05),雌性子鼠腹腔糖耐量实验在30 min血糖高于正常组(P<0.01),而糖耐量曲线下面积和HOMA-IR值在两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意义。雄性和雌性子代小鼠空腹胆固醇水平高脂饮食组均高于正常饮食组( P值分别为<0.0001和0.0004),而两组雄性和雌性子代小鼠空腹胰岛素和甘油三酯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 P均>0.05)。另外,在断乳时高脂饮食子鼠出现肝脏脂肪变性,雌性和雄性子鼠无明显差异。结论母鼠孕期和哺乳期高脂饮食能够诱导子代在生命早期就能出现糖脂代谢紊乱并且雄性子鼠更易出现肥胖、糖耐量异常、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脂饮食致肥胖小鼠脂肪组织RIP140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将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NFD)组、高脂饮食(HFD)纽分别喂养14周后,测量两组小鼠体重,以NFD组小鼠体重作为对照,选取HFD组中体重大于对照组小鼠平均体重20%的小鼠作为肥胖组小鼠。对照组和肥胖组小鼠取血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RT—PCR技术检测两组小鼠附睾脂肪组织RIP140 mRNA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DF组小鼠中有12只符合标准计入肥胖组。肥胖组小鼠TG、TC、FBG、Fins(P〈0.05),HOMA-1R(P〈0.0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肥胖组小鼠脂肪组织RIP140mRNA的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小鼠脂肪组织R1P140 mRNA表达水平与TG水平呈正相关(r=0.536,P〈0.05),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r=0.465,P〈0.05),而与TC、FBG、Fins水平相关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脂肪组织RIP140 mRNA表达增加,并与胰岛素抵抗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肥胖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其脂代谢相关分子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饮食诱导的肥胖(diet-induced obesity,DIO)大鼠模型并初步探讨其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用脂肪含量30%的高脂饲料饲喂雄性SD大鼠25周,观察大鼠体重、Lee’s指数、肝组织病理改变,检测大鼠空腹血糖及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并通过real-time PCR,检测成模大鼠肝脏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脂肪酸合酶(FAS)、激素敏感酯酶(HSL)以及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的表达变化。结果高脂饲料饲喂6周后,DIO组大鼠体重、Lee’s指数均显著增加;25周后肝脏脂肪异常蓄积,出现中重度脂肪肝,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显著升高,出现明显的胰岛素抵抗。肝脏中ACC、FAS和HSL表达显著增加,SREBP-1c表达水平达到正常组的2.56倍,两组间差异极其显著。结论成功建立了DIO大鼠模型,通过检测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初步阐释了营养性肥胖的发生与脂代谢变化之间的关系,SREBP-1c,ACC,FAS和HSL参与了DIO的形成,从而初步揭示了脂代谢变化与营养性肥胖的发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以高脂纯化饲料诱导的、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共同起作用的C57BL/6J小鼠代谢综合征(MS)模型,为研究营养因素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提供周期较短、稳定性好、可重复性、与人类发病可比性高的动物模型。方法雄性3周龄C57BL/6J小鼠30只适应性喂养10d后随机分为2组,其中一组(10只)给予普通生长饲料(对照组),另一组(20只)给予高脂纯化饲料(模型组)。喂养期间对空腹血糖(FBG)、体重进行连续监测,同时监测体重指数(BMI)、血清胰岛素(FINS)、血清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实验期10周。实验结束时取内脏脂肪和肝脏称重,取肝胰做病理分析。结果分组喂养1周时,模型组小鼠体重出现显著性升高(P〈0.001),并表现为中心型肥胖。4周时FBG显著性升高(P〈0.05),5周时FINS开始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8周时血清TC、HDL-C显著性升高(P〈0.001),10周时TG、TC、HDL-C、LDL-C均升高(P〈0.01)。HE染色显示肝脏中度脂肪变,胰岛细胞无明显改变。结论单纯施以高脂饲料10周即可建立MS小鼠模型。并且该模型造模方法简单易行、周期较短、稳定性好、可重复性高,与人类MS自然发病过程类似,是MS较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性别对建立小鼠高脂血症动物模型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昆明种小鼠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4组:雄性对照组、雌性对照组、雄性高脂组、雌性高脂组,按各组要求分别给予正常饲料和高脂饲料喂养。连续2周,取血测定实验小鼠血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含量。结果雌性对照组血脂四项指标与雄性对照组差异不显著,高脂饮食使小鼠血中TC、LDL水平明显增高(P〈0.05),雌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结论性别对实验小鼠高脂血症模型的建立及效果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B族维生素以辅酶的形式参与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本文观察硫胺素、核黄素和烟酰胺补充对高脂饲料诱导大鼠肥胖的影响。方法:采用预防肥胖模型法,2×2×2析因设计分为8组:高脂对照组(F0组),高脂+硫胺素(F1组),高脂+核黄素(F2组),高脂+烟酰胺(F3组),高脂+硫胺素+核黄素(F4组),高脂+硫胺素+烟酰胺(F5组),高脂+核黄素+烟酰胺(F6组),高脂+硫胺素+核黄素+烟酰胺(F7组),每组12只大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同时硫胺素(100mg/kgbw/d)、核黄素(100mg/kgbw/d)、烟酰胺(250mg/kgbw/d)灌胃,另设正常对照组(C组)12只,普通饲料喂养,自来水灌胃,15周后,分析其体重、摄食量、体脂重量、血脂等实验前后的变化情况及各组动物之间的差别。结果:经过15周喂养后,高脂喂养大鼠体重比正常对照组平均增加了15.7%;而补充烟酰胺(F3)及联合硫胺素(F5)或核黄素(F6)以及三者联合补充(F7)组高脂喂养大鼠与高脂对照组(F0)相比,体重分别降低了35.0%,30.0%,30.1%和30.6%(P值均小于0.05);甚至比正常对照组大鼠平均体重分别下降了22.8%,17.0%,17.0%和17.7%(P值均小于0.05);而补充核黄素或和硫胺素组大鼠体重没有明显增加或降低(P值均大于0.05)。血脂分析结果显示高脂喂养并联合补充核黄素或/和烟酰胺和/或硫胺素组大鼠血清CHOL和LDL水平明显低于高脂对照组;而高脂喂养并联合补充烟酰胺(F3)及联合硫胺素(F5)或核黄素(F6)以及三者联合补充(F7)组大鼠LDL/HDL比值分别0.29、0.26、0.25和0.26,明显低于F0组的0.37(P值均小于0.05)。结论:大剂量烟酰胺可有效地调节血脂水平和控制肥胖大鼠的体重增长,而核黄素及硫胺素对控制肥胖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随着夜间光照与肥胖现象日趋普遍化,机体内的昼夜节律与生理代谢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不同性别间的差异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旨在通过比较高脂饲料喂养,以及改变光照周期从而对不同性别小鼠体重产生的影响来模拟高脂肪饮食时人类受到夜间光照的性别差异。方法:随机选取C57BL/6小鼠雌鼠、雄鼠各12只,分别按照性别、喂养饲料随机均分成4组,其中随机选取一组雌鼠和一组雄鼠喂养60%高脂饲料作为实验组,另外的一组雌鼠和一组雄鼠喂养普通饲料作为对照组,连续喂养8周,观察并记录各组小鼠体重变化;第1~6周将实验小鼠置于24h/0h光照周期下生活,第6~8周实验小鼠生活的光照周期改为12h/12h。结果:在高脂饲料喂养以及光照周期失调(24h/0h)的条件下,雌、雄鼠体重均有增长(P<0.05),但雄鼠体重增加量是雌鼠的三倍。当光照周期恢复正常(12h/12h)后,雌、雄小鼠体重增长量均下降。不同性别的小鼠食用高脂饲料以及生物节律被打乱时体重均增加,但雄鼠体重增加量明显大于雌鼠,提示同在高脂饲料饮食的条件下,雌鼠受生物节律影响比雄鼠更大。结论:高脂饮食实验小鼠模型中雌鼠受生物节律的影响比雄鼠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