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从甘孜野生二棱大麦的发现论栽培大麦的起源和种系发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64—1965两年,我们先后在甘孜、道孚两地发现了野生二稜、六稜、中间型大麦三种。1966—1968年,将三种野生大麦分別与栽培六稜裸粒大麦杂交,结果是:二稜、碎穗、有稃三种性状都是显性,与其相对性状在F_2呈3:1的比例;F_2穗型、碎性、稃状都有不同程度的中间类型出现。三种野生型中,只有二稜型是完全纯合的;六稜型有纯合的,也有杂合的;中间型完全是杂合的。由此证明,只有野生二稜大麦才是真正的野生种。因此认为:大麦的六稜、坚穗、裸粒系由二稜、碎穗、有稃进化而来,栽培大麦的始祖是Hordeum spontaneum。从甘孜野生二稜大麦的发现及对其遗传、生态的分析,可以认为栽培大麦起源于我国西南高原地区。  相似文献   

2.
作者研究了我国野生二棱大麦(H. spontaneum)、栽培二棱大麦(H. distichon)、野生六棱大麦(H. agriocrithon)、野生瓶形大麦(H. lagunculiforme)、栽培六棱大麦(H. vulgare)和各种变种及过渡类型的染色体数目、核型和Giemsa N—带,结果表明,大麦种间核型差异甚微,带型则有一定区别,对大麦的进化途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邵启全  李长森  巴桑次仁 《遗传》1975,2(2):123-128
       文报道了在我国西南地区发现有二棱野生大麦。它有广大的分布地区。形态学鉴定,证明它们分属于二棱野生大麦的三个基本变种。还证明六棱野生大麦有广泛的分布地区和物种的多形性。a次证明我国西南地区有六棱瓶形野生大麦,此外还有一些野生大麦的中间类型分布在这一地区。       细胞学鉴定证明上述野生大麦类型染色体组型的第一对最长染色体的一端携带小随体,属a,a,型。       有些野生大麦具有抗病、丰产、优质的特点,可作为育种家的珍贵原始材料。       根据上述实际资料认为二棱野生大麦、瓶形野生大麦和六楼野生大麦是野生大麦由野生向栽培方向进化过程中所经历的几个进化阶段。这些类型全部生长在我国西南地区。说明我国是栽培大麦的起源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4.
应用微卫星标记研究西藏野生大麦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西藏不同地区的106份野生大麦为材料,其中包括50份野生二棱大麦(HS),27份野生瓶形大麦(HL)和29份野生六棱大麦(HA),用Liu等(1996)发表的SSR连锁图的每个连锁群的两个臂的不同位置上选取3~5个共30个SSR标记,研究了西藏3类野生大麦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这3类野生大麦在遗传组成及等位变异频率分布上存在着明显的遗传分化。在总样本中,共检测到229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SSR位点检测到7.6个等位变异,其中70个为这3类野生大麦间共同的等位变异,等位变异数在这3类野生大麦间有明显的差异,亚种问的遗传多样性明显高于亚种内的遗传多样性。其遗传多样性大小顺序为HS〉HL〉HA。聚类分析表明,野生二棱大麦、野生六棱大麦分别聚在不同的两类,而野生瓶形大麦中各有约50%的材料分别聚在这两类。根据本研究及前人研究结果,我们认为中国栽培大麦是从野生二棱大麦经野生瓶形大麦向野生六棱大麦进化的。该结果支持了栽培大麦起源的“野生二棱大麦单系起源论”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基于AFLP标记的中国西藏近缘野生大麦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张镝  丁毅 《遗传》2007,29(6):725-730
选取7对引物组合, 构建了36份西藏近缘野生大麦和4份栽培大麦的AFLP指纹图谱, 共获得清晰可辨的条带227条, 其中多态性带194条, 占85.46%, 从DNA分子水平显示出所试材料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计算得各样品间的遗传距离(欧氏距离)介于2.646~10.488之间, 应用离差平方和法对供试材料的AFLP数据结果进行聚类, 建立了40份大麦材料的AFLP树状图, 聚类结果将40份材料分为5类, 进一步揭示出供试材料间遗传背景的相似性和复杂性。结合Nei’s遗传一致性分析结果, 发现近缘六棱野生大麦较之近缘二棱野生与栽培大麦的亲缘关系更近, 支持栽培大麦是从野生二棱大麦起源, 而野生六棱大麦是进化过程中的过渡类型的大麦系统发生观点。  相似文献   

6.
青藏高原近缘野生大麦5S rRNA基因染色体原位杂交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原位杂交技术,以5S rRNA基因为探针,对产于青藏高原的4份近缘野生大麦和栽培大麦,即:二棱野生大麦Hordeum vulgare L.ssp.spontaneum(Koch)Hsue,六棱野生大麦H.vulgare L.ssp.agriocrithon(Aberg) Hsue,六棱瓶形野生大麦H.vulgare L.ssp.agriocrithon var.lagunculiform(Bakht) Hsue,栽培大麦H.vulgare.L.进行了研究,将杂交结果进行观察与统计,并建立起5S rRNA基因定位的模式图。结果表明5S rRNA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点呈现动态变化,由二棱野生大麦、六棱瓶形野生大麦到六棱野生大麦、栽培大麦、位点数目有递增的趋势,而且位置也发生了某些改变。探讨了5S rRNA基因进化  相似文献   

7.
二稜大麦Bomi×六稜大麦特青穗型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得出,大麦二稜对六稜的遗传是受Vv和Ii基因控制的,V对I、v对i都具上位性作用。Vv与Ii互作,影响侧小穗的育性及外稃顶端的形状,并揭示出我国野生二稜大麦穗型基因型的纯合性和某些变种的可能杂合性。F_2六稜植株的穗粒数超过六稜亲本,穗粒重和千粒重低于六稜亲本,二稜植株的穗粒数低于二稜亲本,穗粒重高于二稜亲本,千粒重高于两亲本。因此认为,用低值的二稜大麦与高值的六稜大麦杂交,在后代容易获得粒多而不易获得粒重的六稜株系,容易获得粒重而不易获得粒多的二稜株系。  相似文献   

8.
美国不同棱型大麦种质资源品质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对新引进的300份美国大麦种质资源不同棱型间蛋白质、赖氨酸和淀粉含量的鉴定结果分析表明:①二棱大麦蛋白质总体方差与六棱大麦具有极显著的差异,其频率分布分别是以含量12.5%和17.0%为中心的双峰分布,这可能反映了二棱大麦利用上的新特点;淀粉含量二棱大麦显著高于六棱;六棱大麦当蛋白质作为固定变量时,赖氨酸与淀粉的相关性不显著.②提出了促进SPSS统计分析软件在农业科研上的开发应用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六棱大麦种质表型遗传多样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六棱大麦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提高六棱大麦育种组合选配的针对性和育种效率。以来自国内外的89份六棱大麦种质为材料,考察了3个不同环境下参试材料的株高、穗下节间长、穗长、主穗粒数、单株穗数、千粒重、单株粒重、单株生物重等8个性状,综合参试材料3个不同环境的表现,通过变异系数及遗传多样性指数分析参试材料的遗传多样性,通过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参试六棱大麦种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六棱大麦的穗长、单株粒重2个性状变异较丰富,株型性状与穗粒数变异系数较小,六棱大麦育种的增益效应主要体现在穗长和粒重的适度增加;(2)六棱皮大麦与六棱裸大麦仅在千粒重性状上差异显著,六棱皮大麦各性状多样性指数普遍高于六棱裸大麦;(3)参试六棱大麦种质分为5类,其中第4类基本均为中国地方种质,分布广泛,但遗传距离较近;其他4类为国内外选育的种质,各具特性;(4)利用主成分二维排序分析筛选到以高产为基础,分别兼具矮秆、长穗且分蘖能力强、大粒及高生物重的4类优异种质;基于主成分构建了六棱大麦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方程。  相似文献   

10.
栽培大麦的起源与进化——我国西藏和川西的野生大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在我国西南地区发现有二稜野生大麦。它有广大的分布地区。形态学鉴定,证明它们分属于二稜野生大麦的三个基本变种。还证明六稜野生大麦有广泛的分布地区和物种的多形性。首次证明我国西南地区有六稜瓶形野生大麦,此外还有一些野生大麦的中间类型分布在这一地区。 细胞学鉴定证明上述野生大麦类型染色体组型的第一对最长染色体的一端携带小随体,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 study of four species of Erysiphaceae (Uncinula salicis, Podosphaera leucotricha, Erysiphe cichoracearum, and Microsphaera diffusa) revealed that the binucleate stages of the ascocarp are initiated in a similar manner to those of Diporotheca rhizophila Gordon & Shaw. The “appendages” developing on immature ascocarps are considered to be receptive hyphae. Appendages characteristic of mature ascocarps are produced much later. Lysis of certain centrum cells occurs, and asci are initiated from some of the remaining binucleate centrum cells. Resorption of centrum cells by the asci is supported by this investigation, corroborating Björling's earlier studies on Erysiphe graminis.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