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景观生态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思想发展的新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居荣  祁忠 《生命科学》1992,4(5):27-29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渐突出,以往侧重于单个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已显示出明显的局限性,人们逐渐认识到需要向总体和全面的方向发展,进而从宏观角度探讨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对生存的整体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景观思想是生态系统水平的进一步发展,在自然等级序列中它比生态系统更高一级。因此把景观作为一个整体单元来进行研究、评价和管理将对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与规划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城市滨水景观的视觉环境质量评价——以合肥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玉敏  朱晓东  徐迎碧  杨海燕  孙翔 《生态学报》2012,32(18):5836-5845
滨水景观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合肥市为例评价城市滨水景观的视觉环境质量。综合"基于公众感知"和"基于专家/设计"的评价方法,选取22张滨水景观照片作为研究对象,评价这些滨水景观的视觉环境质量和各物理要素等级,对评价数据进行了相关和回归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环境质量得分较高的滨水景观比得分较低的滨水景观拥有更多的自然式驳岸和适当的园林小品。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有利的人工景观"、"驳岸类型"和"树群轮廓线"对滨水景观视觉环境质量有着非常显著的积极影响。另外,将研究结果与其他学者研究结论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未来城市滨水景观的规划和管理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景观可视化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景观可视化的概念,回顾了景观可视化的发展历程,然后介绍了景观要素,包括地形、植被、水、人工构件(建筑物、基础设施等)、动物(包括人)、大气和光的可视化表达方法,阐述了景观可视化在景观规划、景观变化、气候变化、城市景观、景观视觉影响评价和森林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最后提出了景观可视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乡村景观特征评价方法——以长沙市乔口镇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参考英国景观特征评价概念和方法的基础上,以具有典型南方水田地区特点的长沙市乔口镇为例,通过室内分类和野外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较为完整的景观特征评价研究,提炼和比较了不同景观特征区域的特点和差异,并提出了景观特征提升和管护建议.结果表明:乔口镇可以分为2类景观特征类型和7类景观特征区域,各景观特征区域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农田、植被格局和美学特征方面.景观特征评价是一种识别乡村地区景观特点的有力工具,对保护、恢复和管理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风貌具有指导作用,有利于针对性的乡村景观发展;在今后的乡村景观研究中,除应加强景观特征评价研究外,还应深入探讨景观建设措施对于乡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哈尼梯田遗产核心区主要视觉景观为研究对象,应用GIS技术选取相对坡度、相对距离和出现几率3个客观因子进行景观视觉敏感度分析,运用美景度评价法得到50名专业人士的主观偏好,综合景观视觉敏感度和主观偏好评分,构建敏感度-主观偏好矩阵,将哈尼梯田遗产核心区视觉景观划分为四个区域并提出相应的景观保护、规划建议。结果表明:老虎嘴、麻栗寨茶厂位于敏感度、偏好评价双高的"视觉景观关键区",多依树属于偏好评价高、敏感度低的"自然发展区",黄草岭是敏感度高、偏好评价低的"优先改进区",坝达、箐口、全福庄是敏感度、偏好评价双低的"次优先改进区"。通过构建矩阵结合主客观两方面的评价结果,GIS有效量化抽象的数据,偏好评价真实反映观景者内心感知,为当下的景观视觉评价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山地视觉景观的GIS评价--以广东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裘亦书  高峻  詹起林 《生态学报》2011,31(4):1009-1020
视觉景观评价是指某一特定区域具有视觉价值的景观的量化评价。山地是旅游开发的重要区域,山地景观是山地资源价值和山地生态环境的重要体现之一。以广东南昆山为例,将视野总面积、水域空阔度、景观层作为七仙湖环湖地区视觉景观评价的三大因子。以基础地理数据结合DEM作为数据基础,借助ArcGIS软件作为具体实现平台,设计景观层分析和视通性分析模型,对最佳坡度、最佳坡向、水文、交通条件叠加分析后过滤的62个样地进行视觉景观定量分析,确定评价标准,最后得到8号、23号、50号、55号样地较其他样地在整体视野\,能见水域开阔和景观层次有明显优势。以此验证了将GIS空间分析技术应用于视觉景观评价的可行性,并为旅游观景点与度假村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景观分类与评价的生态原则   总被引:193,自引:15,他引:178  
在分析景观定义的基础上 ,概述了景观分类的生态学原则 ,提出了自然、经营和人工等不同景观类型的特性和研究重点 ,并对景观的独特性、多样性、功效性、宜人性及美学价值的评价进行了探讨 .文章还介绍了景观保护的概念和实践  相似文献   

8.
朱京海  问鼎  徐光  刘家斌  梁婷 《生态科学》2015,34(1):185-189
以京沪高速铁路(镇江南站段)为例, 利用无人机遥感数据, 借助GIS 空间分析方法对该段的土地利用分类现状进行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使用与土地分类变化关联性较强的景观格局指数, 对研究区生态系统结构及高速铁路建设后的景观格局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评价。结果表明: 无人机影像在铁路景观生态环境评价中能够得到很好的应用; 本文所选取的景观格局指数代表的景观结构及其特征是适合的, 能够保证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科学性; 建成后的京沪高铁(镇江南站段)景观格局整体较为一般, 生态系统遭受破碎, 需要更科学合理的生态规划来设计和改变景观结构。  相似文献   

9.
丽江城市不同区域景观美学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郭先华  赵千钧  崔胜辉  吝涛  李元 《生态学报》2014,34(7):1794-1799
我国正处在快速城市化阶段,古城或古镇正面临城市化和旅游业的双重压力,古城风貌和景观美学受到影响。以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所在地——丽江盆地为研究对象,按照大研古镇-丽江新城-郊区的梯度设置评价样点,采用评分法(SBE-Scenic beauty estimation procedure)进行景观美学评价。结果显示:参加评价的男性与女性显示出性别间的细小差异,两个曲线的趋势基本一致,其中最大值和最小值均由男性评价者产生。丽江古城的三大古镇中,束河古镇的景观美学评价值最高,为6.79,白沙古镇的景观美学评价值为5.82,大研古镇景观美学评价值为5.68。大研古镇与丽江新城交错带的景观美学评价均值为4.9,丽江新城区的平均值均值为4.03,玉龙县城的均值为3.88,评价分值最低点在玉龙新县城,为2.36。在世界文化遗产核心区大研古镇到郊区的梯度上,整个评价曲线呈V型,中间低,两边高的趋势,大研古镇与城市新区交错带的景观美学评价值较低。景观美学评分较高的景观要素包括:自然景观(山体、水体)、农田、古镇、有历史文化特色和地方民族特色的景观等,现代城市景观的评价值较低。研究结果对保护丽江古城具有重要意义,可以用来完善丽江城市景观规划、优化城市空间格局,在城市建设发展的同时,保护好丽江的古城风貌和田园风光,以维系景观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景观温室评价因素与景观效果之间的关系,以华南植物园温室群景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模糊数学法对其景观效果进行了系统评价.华南植物园温室群景区可分为10个景观分区,从中可筛选出13个景观评价因素;其中,通用因素包含竖向设计(A)、空间趣味性(B)、景观层次性(C)、水景(D)、植物配置方式(E)、置石(I)、视域开阔度(J)、温室工程设施(K)和堆山方式(M),特色因素包含植物奇异性(F)、生态奇特性(G)、人工构筑物(H)和路面铺装(L);根据不同景观分区的情况确认各评价因素的组成并制作网络调查问卷,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计算出各景观分区的隶属度,并利用徐罗曹李法获得不同评价因素的权重值.结果显示:10个景观分区的隶属度为0.816 ~0.685;其中,热带水生植物区、雨林奇观区和山地雨林区的隶属度较高,景观效果较好;沙漠植物温室和高山/极地室等分区的隶属度较低,景观效果有待改善.根据权重值可将13个评价因素对景观效果的影响程度划分为4个等级;其中,植物奇异性、人工构筑物、水景、竖向设计和路面铺装等评价因素对各景观分区景观效果影响较大,堆山方式和温室工程设施对景观效果影响微小.根据研究结果,建议在采用模糊数学法进行景观评价时应制定具有参考价值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语赋值标准.  相似文献   

11.
道路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71,自引:11,他引:71  
宗跃光  周尚意  彭萍  刘超  郭瑞华  陈红春 《生态学报》2003,23(11):2396-2405
“道路生态学”是当代景观生态学的最新研究领域。重点探讨道路生态学和生态道路网的研究进展。从景观生态学的点效应、廊道效应和边际效应出发 ,引入景观生态网络的概念 ,即由点、线、网按照一定等级结构、功能分工和空间秩序组合成的生态网络体系 ,其中道路网和水网是最主要的表现形态。根据网络理论构造网络结构影响度模型 ,在 GIS和 RS的支持下 ,通过对北京局部地区道路网动态模拟的分析表明 ,道路网对其他景观的影响是通过点效应、廊道效应、点 -廊道 -网络叠加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种影响与道路网络密度和道路影响带的范围成正比。因此 ,为了最大限度减少道路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破环 ,提出生态道路网络建设的 8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区域旅游形象构建与景观规划--以临海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旅游形象的构建包括旅游感知引导和区域景观规划两个方面,区域景观是旅游感知的基础,旅游感知则可以对区域景观的建设进行修正。区域景观规划需要分析区域的自然、社会、经济和历史背景,尤其是旅游资源的特色。本文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空间分析方法,进行区域内视觉体系的景观规划和构建,尤其是在区域内合适的地点建立相应的景观,并以浙江省临海市为案例,进行理论的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13.
吴健生  袁甜  王彤 《生态学报》2017,37(13):4519-4528
城市景观由自然元素与人工元素构成,以建筑为主体,辅以外部空间环境。对城市景观美学价值的研究有利于探讨如何提升城市形象及居民生活环境,为城市规划设计纳入了感性与理性结合的合理途径。景观美学特征以不同方式影响整体景观质量,合理运用景观指数对城市景观美学特征进行量化表达,是评估景观质量的重要前提。在整理借鉴景观美学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景观生态学理论基础,以城市空间内部审美者的角度将城市景观五大美学特征,包括自然性、开阔性、多样性、奇特性和协调性,转化为可定量表达的二维及三维景观指数。量化指标易使用数据进行快速评估,对于城市规划设计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生态旅游是一种以自然区域和当地文化为旅游对象,以理解、欣赏和提高旅游者生态保护意识为目的的旅游活动。通过比较生态旅游项目与传统旅游项目和工业建设项目的特点,提出生态旅游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要点和方法。以此理论方法为指导,对武夷山大峡谷森林生态旅游区进行环评例证。  相似文献   

15.
李月辉  吴文  吴志丰  常禹  陈宏伟 《生态学报》2015,35(12):3896-3907
历史变域概念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是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重要概念之一,可以为生态系统管理提供参考和目标。总结了历史变域领域近期的研究热点:火烧的历史变域研究从定量化火烧特征开始,进而探讨火烧特征的影响因素,并且从火烧特征的单一影响因素向多影响因素、从单一尺度向多时空尺度研究发展;森林景观历史变域研究由描述景观的单一结构特征深入到揭示综合结构特征及功能特征。方法的新进展包括:评估历史数据的误差、探索采样和数据分析方法、重视火疤木数据的多时空特征、以及发掘整合多种来源的历史数据。模拟自然干扰的森林管理是历史变域概念的重要应用之一,最近的研究集中在为森林管理提供更加全面的模拟自然干扰的干扰参数,并且强调这些参数的空间异质性;同时,该管理模式也面临挑战和质疑:气候变化条件下历史变域的概念是否仍旧适用?森林管理是否能够真正达到自然干扰的效果?分析了我国的研究现状,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景观安全格局的香格里拉县生态用地规划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李晖  易娜  姚文璟  王思琪  李志英  杨树华 《生态学报》2011,31(20):5928-5936
通过构建不同水平的景观安全格局,可以为区域的生态用地规划提供相应对策。香格里拉县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安全问题已经提到日程。选择研究区内的5个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为"源",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目标,选择地表景观类型、坡度两个因子及相应的阻力因子系数进行分析。采用GIS中的空间分析工具,计算建立了地表景观类型、坡度两个单因子的最小累积阻力面,在此基础上,利用加权叠加方法构建了两个因子的最小累积阻力面。根据最小累积阻力阈值,建立了"源"间生态廊道及"源"与外部联系的辐射道,确定了关键的战略点,最终完成景观安全格局的构建。基于生物多样性目标得到了低、中、高3个不同安全水平的生态用地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2.81%、44.1%和80.3%。为制定研究区生态安全策略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7.
《Collegium antropologicum》1999,23(2):379-396
Human societies have inhabited parts of the Central European country of Austria for thousands of year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shopping the landscape by this long period of human impact remains poorly understood. The present study is an attempt to research landscape history on a local scale and compares an alpine, pre-alpine and midland-village area in Austria. We have developed an appropriate concept to describe the landscape ecology features of the study areas in several stages of the past from 1733 on. The landscape analysis is based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different kinds of historical data (e.g., documents, maps) going back to the pre-industrial epoch, which has--at least in terms of landscape ecology--hardly been accessible until now. An important aim of the study is to localize the historical information in the landscape. Individual plots can be traced back even to the early 14th century. Based on the quality of the available historical data, the historical landscape is analysed with regard to categories such as form and intensity of land use, distribution of nutrients and water as well as the pattern of landscape elements and their ecological functions. The comparison of present stages with former ones yields detailed knowledge on the dynamics and stability of landscape structure. This approach allows present-day land units to be identified as a result of long-term development going back to Medieval times. The primary aim of the study is to analyze factors that bring about change or resist it by creating stability. We therefore examine factors coupling landscape structur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population development. For this reason, we have studied the people and the evidence for their labor over a period of 400 years (1400-1800). Besides demographic data of the 18th and 19th century, historical registrar material has been collected; it enabled the land tenures to be reconstructed from the 15th to the 19th century. This type of data is a valuable source of information for investigating the socio-economic status of a local population or its farmsteads. The collected data reveal similarities in trends between time series of demography, land holding stability and landscape ecology features. A theoretical model shows how population, production and natural resources are connected in the investigated pre-modern communities.  相似文献   

18.
张利  何玲  闫丰  陈亚恒 《应用生态学报》2021,32(3):1054-1060
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栖息地网络建设是目前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内容,提升生物栖息地网络的景观功能连接度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已有研究对生物栖息地网络规划进行了探索,但在实际规划层面仍缺乏可操作性强的技术方法支撑。本研究采用图论方法,聚焦国土空间规划中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网络建设涉及的进行生物栖息地斑块重要性评价,以确定斑块优先保护次序;寻找最优新增斑块位置,以改善生物栖息地网络景观功能连接度;依据景观功能连接度的降低程度,判断建设项目的影响或评价规划新增建设项目的潜在影响3方面内容,在雄安新区两栖类生物黑斑侧褶蛙(Pelophylax nigromaculata)栖息地网络规划中进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 图论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上述3方面的问题;本研究识别的5个最优新增黑斑侧褶蛙栖息地位置使栖息地网络整体景观功能连接度提升19%;通过评价G45高速公路对两栖类生物栖息地网络功能连接度的影响,找出了4个穿越通道设置以减弱G45高速公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Tropical islands are special and sensitive ecosystems which are subjected to various disturbances imposed by human activities and natural disasters. A detailed study about the changing landscape scenarios of these fragile island systems induced by various driving factors could be used for setting up measurements in support of conserv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ojects. The current research is a meta-analysis of the studies carried out in Andaman and Nicobar islands which analyzed the impact of tsunami of 2004 using geospatial tools. Based on the analysis,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Nicobar islands were more affected compared to the Andaman islands. The majority of the researchers used pre- and post-tsunami satellite imagery and adopted visual interpretation method to delineate the changed classes. The study infers uplift of land in Andaman (exposing) and subsidence in Nicobar islands (inundation) with severe damage to the coastal elements like mangroves, coral reefs, plantations and in few cases interior forest. The analysis showed there were no records of the damage for some small islands. Finally, it is concluded that utility of microwave satellite data for change analysis will prove better in regions like Andaman and Nicobar where it is difficult to get cloud free optical data because of the high monsoon periods in these islands. It is also suggested that future work utilizing suitable temporal satellite imagery should focus on the extent of recovery of vegetation and other coastal elements which suffer the impact of disaster.  相似文献   

20.
以生态景观构建乡村审美空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姚亦锋 《生态学报》2014,34(23):7127-7136
乡村审美空间表层是非功利的,实质深层映射出人地关系本质的取向价值,是人地关系永久可持续发展问题。目前乡村研究多注重经济和土地利用,而以现实生态景观构建乡村审美空间还是有待于探讨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快速城市化发展,区域中的自然地理性质破坏对于乡村景观是致命的。立足地理生态环境架构乡村审美空间,分析乡村生态景观和审美空间对应的元素,以多尺度景观层面探寻表现在与之相映的景观空间形态结构、格局演化进程与机理响应,进而构建审美空间,组合形成现实的美丽景观体系。将生态文明和社会发展要求安排在景观空间格局配置的中,形成保持整体环境的景观网络。使得风景美的概念渗透在于城镇、乡村以至农田等更广阔的领域,从而建设具有风景画境界的"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