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贵州大学喀斯特山地校园为对象,调查其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生境特征,探讨苔藓植物生长与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苔藓植物共12科27属51种。优势科是丛藓科(Pottiaceae)、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和灰藓科(Hypnaceae);主要生活型为丛集型、交织型和垫型;不同功能区域的苔藓植物生物多样性从高到低依次为行政办公区、休闲游憩区、教学科研区、体育运动区、宿舍休息区;不同生境物种丰富度从高到低依次是疏林草坪、林下、草坪环境、灌丛花池、道路;人为干扰程度与光照、湿度是影响苔藓植物多样性组成的重要因子。研究区域内苔藓植物多样性较低,多为土生藓类。在苔藓生长的微生境中,人为干扰低、空气湿度大的林地、疏林草坪更利于苔藓生长。  相似文献   

2.
对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8个桫椤植物样方苔藓植物进行采集,共获165份标本。经鉴定分析,有苔藓植物26科37属61种,其中苔类植物8科10属16种,藓类植物18科27属45种;优势科有5个,分别是齿萼苔科、白发藓科、凤尾藓科、毛锦藓科、灰藓科;优势属有5个,分别是白发藓属Leucobryum、梳藓属Ctenidium、曲柄藓属Campylopus、凤尾藓属Fissidens、异萼苔属Heteroscyphus;苔藓植物种类较丰富的样方多位于沟边、沟谷潮湿的地带,在草本、蕨类、小灌木等小型植物少、桫椤植物幼苗少及腐殖质层厚的环境中,苔藓植物分布也较多;生境分析结果显示,石生基质种类最多,占总种数的85.25%。  相似文献   

3.
为解析苔藓在藏东南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生态作用, 以及森林干扰对林内地面生苔藓的影响, 该研究以藏东南色季拉山地面生苔藓植物为调查对象, 选取林分、坡向、坡度和地势组成等相似的7块100 m × 100 m的样地, 每块样地以林窗为中心, 在其东、南、西、北4个方向选取林窗、林缘和林下3种不同生境设置50 cm × 50 cm的样方, 每块样地共12个样方, 共计168个样方。通过对每个样方进行苔藓植物调查采集, 研究了西藏色季拉山苔藓多样性和不同生境条件下地面生苔藓单位面积生物量特征。主要结果: (1)研究区共有苔藓植物24科63属110种。其中, 优势科有8个, 分别是丛藓科、曲尾藓科、金发藓科、提灯藓科、真藓科、紫萼藓科、青藓科和灰藓科。苔藓各科分布规律明显, 曲尾藓科和真藓科广泛分布于各个海拔, 金发藓科、真藓科和提灯藓科分布在海拔3 700-4 300 m, 而丛藓科多分布在4 300 m以上。(2)林窗生境较林缘和林下复杂, 它干扰了苔藓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 其苔藓种类最多、结构最复杂, 而林下的苔藓种类最少, 群落结构最简单。林窗地面生苔藓生物量最高, 其次为林缘, 林下苔藓生物量最低。(3)地面生苔藓生物量大小不仅受其物种组成、盖度、体形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而且是众多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 而非某一因子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采自山东昆嵛山的4000余号苔藓植物标本进行鉴定,发现昆嵛山分布有苔藓植物56科131属318种,包括山东新记录种69种。在昆嵛山的苔藓植物中,苔类植物有22科28属41种,藓类植物有34科103属277种。昆嵛山苔藓植物区系主要由青藓科(45种)、真藓科(33种)、丛藓科(31种)、灰藓科(24种)、绢藓科(18种)、曲尾藓科(15种)等一些大科组成。单种属和寡种属数量较多,但特有现象不明显。土生和石生群落优势明显,水生和树生群落缺乏。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分布类型多样,温带成分优势明显,但也具有一定的热带成分。本研究旨在进一步促进山东苔藓植物研究,并与现代苔藓植物学的发展接轨,也为中国苔藓植物的研究提供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5.
张恒彬  吴娇娇  余春娅  赵鑫  江洪  李晓娜 《生态学报》2023,43(10):3882-3893
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可以反映叶绿体状态及光合作用效率,可用于探讨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响应机制。选择贵州省毕节市撒拉溪石漠化治理示范区,研究了区内28个不同等级石漠化(无、潜在、轻度、中度、重度石漠化)样地中所采集的168份石生苔藓植物标本,探讨了其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值)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对不同喀斯特石漠化生境的响应。结果表明:(1)石生苔藓SPAD值、叶绿素荧光参数受多种环境因子的综合影响,其中石漠化等级、大气温度、郁闭度、坡向的影响较为显著。(2)相较于低等级石漠化和阴坡生境,中高等级石漠化和阳坡的石生苔藓SPAD值和除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和非调节性能量耗散(ФNO)之外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均降低,可能由于在石漠化生态系统逆向演替后期,石生苔藓植物的叶绿素含量降低,PSⅡ反应中心活性受到影响,PSⅡ电子传递受阻,植物体通过增加热耗散和启动非调节性机制进行自我保护。(3)3种优势石生苔藓植物中,穗枝赤齿藓(Erythrodontium julaceum)的SPAD值显著低于圆枝粗枝藓(Gollania tereticaulis)和密毛细羽藓(Cyrt...  相似文献   

6.
浙江金华北山石生藓类分布与环境关系的排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样方法调查了浙江金华北山石生环境30个样点167个样方,共记录86种,其中,丛藓科(Pottiaceae)、青藓科(B rachythec iaceae)、羽藓科(Thu id iaceae)和灰藓科(Hypnaceae)为4个大科,含的种数分别为11、11、10和8种。含种数较多的属为真藓属(Bryum)、凤尾藓属(F issidens)和青藓属(Brachythecium),分别含有7、7和6种。对86种藓类植物分布与环境关系的典范对应分析表明,海拔高度、水分条件和光照强度是影响金华北山石生藓类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海拔决定藓类植被的类型,进而影响光照、岩表温度和水分条件。石面光洁度对石生藓类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而石面坡度与其分布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揭示喀斯特石漠化地区苔藓植物的物种多样性,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对贵州喀斯特地区不同程度石漠化区域苔藓植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苔藓的科、属、种数量随着石漠化程度加剧而下降,其中,强度石漠化的科数最少且显著低于其他三种石漠化类型,比潜在、轻度、中度石漠化地区苔藓科数分别降低70.00%、57.14%、33.33%;轻度石漠化地区的真藓科、青藓科、丛藓科、曲尾藓科等包含属数较多,占总属数34.62%;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变化基本一致,随石漠化程度加剧而下降,其中苔藓植物在潜在石漠化地区Shannon-Wiener指数为1.9393,高于其他三种石漠化区域,比强度石漠化区高43.97%,Simpson指数以轻度石漠化过渡到中度石漠化地区物种丰富度下降最快,下降26.73%;潜在石漠化区较其他三个区域拥有更高的苔藓数量。说明苔藓植物的分布和石漠化程度密切相关,随着石漠化程度加重,苔藓植物的科、属、种总数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相似文献   

8.
为深入了解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苔藓植物资源,对南京紫金山展开苔藓植物野外调查,应用典范对应分析(CCA)研究苔藓植物分布与环境间关系。结果表明,调查中共记录苔藓植物23科37属65种,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丛藓科(Pottiaceae)、羽藓科(Thuidiaceae)和绢藓科(Entodontaceae)为优势科(≥6种),绢藓属(Entodon)、青藓属(Brachythecium)、匐灯藓属(Plagiomnium)和真藓属(Bryum)为优势属(≥4种);苔藓植物生境以土生为主,树生较少;苔藓植物生活型以交织型和丛集型为主,占比分别达46.15%和35.38%;苔藓植物区系以温带和东亚成分为主,区系成分呈现明显过渡性;CCA排序结果表明,湿度、坡向和海拔是影响该区域苔藓植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9.
田悦  刘艳 《生态学杂志》2023,(5):1035-1042
苔藓植物独特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使其能够生长在极端干旱和寒冷的严酷环境中,苔藓植物是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的植被组成成分之一,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作用。为探讨高寒草原苔藓植物的群丛特征,明确影响苔藓植物群丛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本研究在西藏高寒草原区域共设置40个样地,通过样方调查,采集、记录苔藓植物,基于物种和样地生态因子数据,应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和典范对应分析(CCA)方法对苔藓植物群丛进行数量分类与排序。共记录9科18属36种藓类植物。在科的水平,以丛藓科为主;在属的水平,以对齿藓属(Didymodon)和真藓属(Bryum)为主。优势种分别是短叶对齿藓(Didymodon tectorus)、细叶石灰藓(Barbula gracilenta)、北地对齿藓(Didymodon fallax)和密歇根对齿藓(Didymodon michiganensis)。生活型以丛集型为主,占83.33%。双向指示种分析将苔藓植物群丛分成8个类型,分别是垂蒴真藓(Bryum uliginosum)群丛、北地对齿藓+金黄银藓(Anomobryum auratum)群丛、短叶对齿藓+北地对齿...  相似文献   

10.
在野外调查和采集标本的基础上,对北京东灵山苔藓植物区系成分及特点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该地区共有苔藓植物27科64属150种(含2变种),其中32种为北京苔藓植物新记录。优势科为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丛藓科(Pottiaceae)、灰藓科(Hypnaceae)、真藓科(Bryaceae)和绢藓科(Entodontaceae)5科;优势属为青藓属(Brachythecium)、绢藓属(Entodon)、紫萼藓属(Grimmia)、真藓属(Bryum)、金灰藓属(Pylaisia)、凤尾藓属(Fissidens)、美喙藓属(Eurhynchium)和毛口藓属(Trichostomum)8属。区系分析表明,东灵山苔藓植物区系地理成分以北温带成分为主(占36.7%)、东亚成分次之(占18.0%)。通过与我国15个地区苔藓植物区系谱主成分分析发现,东灵山苔藓植物区系成分与雾灵山、小五台山与贺兰山相近,与云蒙山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11.
以贵州典型岩溶地区贵阳市云岩区的3座峰丛为研究对象,对苔藓植物的多样性分布及其生态特征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该区域内,苔藓植物由13科31属62种组成;其中苔类有1科1属2种,藓类12科30属60种;(2)苔藓植物生活型有3种,主要为交织型(占61.3%)和丛集型(占35.5%);(3)3座峰丛苔藓植物物种丰富度指数排序为仙人洞山>照壁山>东山;3座峰丛苔藓植物的Pielou指数差距不大,表明物种个体分布较为均匀;相似性指数结果表明东山与照壁山、仙人洞山苔藓物种有较大差异性,岩性是影响其差异性的重要原因之一;(4)苔藓物种数在3座峰丛山底、山腰和山顶呈现不同的分布规律,导致此趋势的直接原因可能为人为干扰;(5)CCA排序表明人类活动频繁的东山和照壁山,影响苔藓植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为人为干扰,其次为海拔高度;受人为干扰程度轻的仙人洞山,苔藓植物的分布规律则受自然环境因子(海拔高度、光照、土壤温度)影响。美灰藓(Eurohypnum leptothallum)作为最大优势种,能适应严峻的自然环境和人为干扰,其抗干扰能力对改善恶化环境具有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采用典型调查与路线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贵州乌江东风水库库区消落带苔藓植物区系的物种组成、生活型、分布区类型和丰富性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共有苔藓植物18科58属101种,其中,藓类植物有16科56属99种,苔类植物有2科2属2种;优势科为灰藓科(Hypnaceae)、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和丛藓科(Pottiaceae),优势属为青藓属(Brahchythecium B.S.G.)、真藓属(Bryum Hedw.)和小曲尾藓属〔Dicranella(Müll.Hal.)Schimp.〕;单属科和单种属所占比例均较高,分别占该区域苔藓植物总科数和总属数的500%和638%.该区域分布的苔藓植物生活型可分为交织型、丛集型、垫状和平铺型4类,以丛集型种数最多(48种),占该区域苔藓植物总种数的475%.该区域分布的苔藓植物可划分为12个分布区类型,其中,温带成分种类最多,所占比例为815%;热带成分所占比例仅为185%;中国特有种所占比例也较高,为207%.该区域苔藓植物的丰富性综合系数(Si)为-03608,低于相邻的六冲河下游流域.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的苔藓植物多样性较为丰富,多数种类具有较强的抗逆性,且丛集型苔藓种类最多,与库区消落带的特殊生境相适应;地理成分以东亚成分和北温带成分为主,总体属温带性质,且中国特有种较多,反映出该区域苔藓植物区系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2013~2014年于清凉峰自然保护区采集的1 500余份苔藓植物标本进行鉴定和文献研究,统计分析了清凉峰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种类组成,区系地理成分及特点,并对该地区与相邻8个地区藓类植物的丰富度系数比较和相似性系数比较,以明确该地区苔藓植物不同的生态分布类型,揭示浙江清凉峰保护区苔藓植物多样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浙江省清凉峰国家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共有62科143属337种(包括3个变种),其中苔类植物20科29属49种,藓类植物42科114属288种。(2)藓类植物的优势科9个、优势属16个。(3)该地区苔藓植物区系成分主要以东亚成分为主(占总种数41.84%),温带成分次之(占总种数28.57%),热带成分再次之(占总种数20.74%)。(4)浙江清凉峰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区系与浙江省境内的金华山、大盘山、天目山和凤阳山的亲缘关系较为密切。(5)浙江清凉峰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生态分布类型复杂多样,以石生类型(占总标本数的47.09%)最多,其次为岩面土生(占总标本数的27.68%)和土生(占总标本数的12.85%)类型。  相似文献   

14.
中国首批濒危苔藓植物红色名录简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初步报道了2004年上海中国苔藓植物多样性保护国际研讨会上通过的中国首批濒危苔藓植物红色名录。名录共计82种,其中藓类植物28科、47属、50种,苔类植物12科、26属、31种和角苔类植物1科、1属、1种。根据修订的IUCN/IAB标准, 82种苔藓植物中,36种划为极危(CR),29种划为濒危(EN),17种划为易危(VU)。对中国首批濒危苔藓植物的地理分布特点、濒危原因及今后的保护行动也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5.
浙江西天目山主要森林类型的苔藓多样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苔藓是森林的重要组分, 是森林保护区的重要保护对象, 在物种资源和生态系统功能维护中有重要作用。该研究以浙江西天目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内7种主要森林类型(落叶矮林、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和竹林)内的苔藓植物为对象, 调查了32个10 m × 10 m的样地, 记录地面生苔藓植物盖度和树附生苔藓植物多度, 采用重要值、相似性系数、多样性指数分析了森林类型间的苔藓植物多样性差异。共采集969份标本, 隶属41科84属142种, 其中苔类植物13科18属33种, 藓类植物28科66属109种, 优势科为灰藓科、青藓科和羽藓科。2种混交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林)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其余5种森林, 其中物种丰富度以针阔混交林最高, 苔藓植物多样性则以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最高, 竹林两者均为最低。海拔等环境因子较为接近的植被类型的苔藓植物多样性相似性较高, 常绿阔叶林与针叶林相似性最高, 而落叶矮林和竹林相似性最小。  相似文献   

16.
喀斯特石漠化区典型生境下石生苔藓的固土持水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喀斯特石漠化区典型生境下石生苔藓植物的固土持水能力及影响因素,在其石生苔藓分布和形态特征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不同生境下石生苔藓的固土持水效应。结果表明:(1)生境对石生苔藓植物的固土持水能力影响显著。草地中的宽叶真藓(Bryum funkii)固土量最高,为8.85×103 kg/hm2,裸地中的美灰藓(Eurohypnum leptothallum)持水量最高,其最高持水量是自身干重的14倍。石生苔藓植物在裸地和草地中表现出较高的固土率,而在乔木林与草地下具有较好的持水率。(2)苔藓类型对固土持水能力存在显著性的影响。4种石生苔藓植物的固土率高低为宽叶真藓>尖叶对齿藓原变种(Didymodon constrictus var.constrictus)>卷叶湿地藓(Hyophila involuta)>美灰藓,且差异显著;4种苔藓植物的持水率强弱为美灰藓>宽叶真藓>卷叶湿地藓>尖叶对齿藓原变种。(3)石生苔藓植物的固土持水能力受自身功能性状和立地环境的综合影响,苔藓植物的固土率与干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持水量与干重和生物量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综上,从固土持水和生态修复的角度出发,应加强裸地和草地两种生境的石漠化治理力度;可考虑将宽叶真藓和美灰藓作为喀斯特岩面生态恢复的先锋苔藓,其能有效解决喀斯特区石漠化大面积基岩裸露问题,提高喀斯特区水土保持效益。  相似文献   

17.
该研究通过采集、鉴定和测量苔藓植物标本并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贵州省月亮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的垂直分布规律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月亮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共有69科147属374种,苔藓植物呈明显的带状分布;不同海拔苔藓植物科属种所占的百分比均呈先升高后降低,优势科灰藓科( Hypnaceae)和细鳞苔科( Lejeuneaceae)和优势属凤尾藓属( Fissidens)、耳叶苔属( Frullania)、真藓属( Bryum)、疣鳞苔属( CoLoLejeunea)和细鳞苔属( Lejeunea)内种数在不同海拔也呈相同趋势;该地区苔藓植物石生群落和土生群落分布最广,木生群落次之,水生群落分布最少;苔藓植物雌雄异株数量在不同海拔均比同株数量多,比例约为7∶3;随着海拔升高,多种不利环境使长柄绢藓( Entodon macropodus)的叶片显著变小、叶长与叶宽的比显著增大,叶片由卵圆形变为卵状披针形,孢蒴极显著缩短、孢子直径显著增大,孢子的产量逐渐减少,不利苔藓植物的繁殖,蒴柄显著增长,有利于孢子的传播,体现了苔藓植物在不同的海拔的适应性。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苔藓植物的分布及环境适应性提供了基本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