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植物挥发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在植物抵御害虫侵袭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重庆市云阳县长江林场人工林中健康和受害柏木为研究对象,通过VOCs测定分析发现鞭角华扁叶蜂虫害发生之前,两种柏木共计有37种VOCs成分,主要为萜类化合物,其次为醇、酯、醛、烷烃等类化合物;其中健康柏木特有驱赶作用的2-莰醇(龙脑),受害柏木特有吸引作用的顺式-2-癸烯醛,其余35种为共有成分;各成分浓度在两种柏木中存在较大差异。虫害发生之后,两种柏木共计有32种VOCs成分,而2-莰醇、顺式-2-癸烯醛、薄荷醇、臭樟脑和α-石竹烯等5种成分消失;许多成分的浓度变化趋势与虫害发生前的相反。结果表明健康与受害柏木VOCs释放的差异可能是柏木能否抵御鞭角华扁叶蜂侵害的主要防御机制之一,这将为优良抗虫柏木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华山松木蠹象自然种群的生命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山松木蠹象Pissodes punctatus Langor et Zhang在云南分布广泛,在曲靖市国营海寨林场对华山松的危害面积达6670hm2。在该林场连续6年对该虫的自然种群消长规律进行研究,将华山松木蠹象的生长发育过程分为卵期、1期幼虫期、2期幼虫期、蛹期、成虫期5个阶段。通过林间观察及室内饲养,得到该虫自然种群生命表。并通过回归分析,得到该虫消亡的关键因子主要为2期幼虫和蛹期的白僵菌,其次为2期幼虫和蛹期寄生蜂。  相似文献   

3.
鞭角华扁叶峰幼虫期的呼吸代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周直 《昆虫学报》2001,44(3):311-315
报道了鞭角华扁叶蜂Chinolyda flagellicornis幼虫不同发育时期的耗氧量,试验表明,鞭角华扁叶蜂的耗氧量随着幼虫的生长发育而增加,在同一龄期内,耗氧量与虫体鲜重呈2次曲线相关;在不同的龄期之间,耗氧量则与虫体鲜重的0.8299次方成正比,在同一龄期内,幼虫的代谢速率呈抛物线状;在整个幼虫期随着龄期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鞭角华扁叶蜂幼虫期的呼吸代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鞭角华扁叶蜂Chinolyda flagellicornis幼虫不同发育时期的耗氧量.试验表明,鞭角华扁叶蜂的耗氧量随着幼虫的生长发育而增加,在同一龄期内,耗氧量与虫体鲜重呈2次曲线相关;在不同的龄期之间,耗氧量则与虫体鲜重的0.8299次方成正比.在同一龄期内,幼虫的代谢速率呈抛物线状;在整个幼虫期随着龄期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鞭角华扁叶蜂蜕皮甾类激素滴度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满囷  李周直 《昆虫学报》2002,45(5):593-596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鞭角华扁叶蜂Chinolyda flagellicornis末龄幼虫及滞育预蛹血淋巴中蜕皮甾类激素滴度。结果表明,末龄幼虫血淋巴中蜕皮甾类激素滴度在第2和4天各有一高峰;滞育预蛹血淋巴中保持一定滴度的蜕皮甾类激素,并随发育时期的不同有所波动;预蛹化蛹前一周血淋巴中蜕皮甾类激素滴度存在两个与变态相对应的峰值。表明鞭角华扁叶蜂的滞育与蜕皮甾类激素相关。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在野外获得了鞭角华扁叶蜂虫卵数与生境因子海拔、胸径、树高、海拔、冠幅坡向的数据;内业利用Matlab7软件分别建立了鞭角华扁叶蜂虫卵数的全变量模型、逐步回归模型和主成分模型,三模型的复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204,0.91841和0.9289,均方误差RMSE分别为322.4069,331.7300和310.9550,从两个系数看,得出一致结论以主成分法拟合最佳.逐步回归模型只采用了两个因子即树高和冠幅,主成分法采用了前三个主成分量,其信息量达93.6359%,可代表原特征变量的大部分信息.  相似文献   

7.
阎卫明  汪有奎 《昆虫知识》1997,34(5):281-282
云杉阿扁叶蜂AcantholydapiceacolaXiaoetZhou的幼虫隐藏于虫粪结成的虫巢内,在取食针叶时将头、胸伸出虫巢,停息或受惊扰时即缩回。由于虫巢质地紧密、不易拉开,因此确定该虫龄期及发育进度很困难。曾有报道云杉阿扁叶蜂幼虫龄期为5龄[1],而各龄期幼虫取食量及虫体大小未见详细报道。为了确定此虫的最佳防治时期和防治阈值,获得可靠预测预报资料,我们于1995年在甘肃省山丹县大黄山林场对云杉阿扁叶蜂幼虫头宽、体长、龄期及取食量作了详细观测,现将结果整理如下。更方法(1)林间选择大小均匀的二年生青海云杉枝条,将刚孵化的幼…  相似文献   

8.
采用现代分析技术手段对鞭角华扁叶蜂Chinolydaflagellicornis(F.Smith)幼虫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鲜虫浆的蛋白质、氨基酸、粗脂肪、糖类及灰分含量分别为17.1%,13.5%,6.7%,1.0%和1.5%,胆固醇含量为0.3mg/g;含有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其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43.0%,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的比值为75.3%,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含硫氨基酸,即蛋氨酸和胱氨酸;同时,其不饱和脂肪酸与必需脂肪酸分别占总脂肪的61.3%和24.3%,特别是油酸和亚麻酸含量较高,分别达37.0%和18.4%;此外,还含有K,Ca,Mg,Fe,Zn,Cu,Mn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最后在分析其营养价值的基础上,对鞭角华扁叶蜂幼虫的开发利用价值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探究在自然环境中影响斑翅果蝇Drosophila suzukii种群的关键因子。【方法】本研究于2015年7—9月,应用生命表技术,采用室内分段饲养和田间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统计,组建了斑翅果蝇自然种群生命表。【结果】室外斑翅果蝇各发育阶段的历期为:卵期(22.50±2.78)h、1龄幼虫期(23.14±2.27)h、2龄幼虫期(48.86±4.14)h、3龄幼虫期(79.00±11.01)h、蛹期(99.00±6.00)h;斑翅果蝇为A型存活曲线;在果园,斑翅果蝇7月世代的关键虫期为卵期,8月、9月世代的关键虫期为1~2龄幼虫期;在杉树林,斑翅果蝇8月、9月世代的关键虫期均为卵期;卵期的关键致死因子为自然死亡,1~2龄幼虫的关键致死因子为竞争。【结论】影响斑翅果蝇自然种群的关键致死因子为自然死亡和竞争。其存活曲线为A型,不同的生态环境的关键致死因子不同,不同发育阶段的关键致死因子也不同。  相似文献   

10.
黄缘阿扁叶蜂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子祥 《昆虫知识》1998,35(3):147-148
黄缘阿扁叶蜂Acan功时出加vomafg加amMaa属膜翅B(Hymenoptera)广背叶蜂总科(Megalodontodea),扁叶蜂科(Pmphiliidae),阿扁叶蜂属(Acantholyda);是马尾松、云南松、华山松的重要食叶害虫。1990年以来在贵州省六枝特区花德河林场大量发生,危害严重,每年成灾面积都在30Ohm以上,单株虫口密度高达2500多条,使松树生长受到严重影响,并出现了个别单株死亡的现象。几年来,各级林业部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组织了多次防治,对该虫的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方法进行了初步观察研究,结果如下:正形态特征1.1成虫:雌虫体长15~16…  相似文献   

11.
长齿真片叶蜂形态观察及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齿真片叶蜂Eutomostethuslongidentus是毛竹PhyllostachyspubescensMazelexH .deLehaie的食叶害虫 ,可对竹林造成严重损失。该虫 1年发生 1代 ,以 4、5龄幼虫在 6月底 7月初进入越夏越冬。翌年 5月初越夏越冬幼虫复出活动取食 ,5月上旬开始化蛹 ,蛹期 8~ 1 5d。 5月下旬开始羽化、产卵 ,成虫寿命3~ 6d ,卵期 5~ 9d。通过连续 4年的室内外饲养和实地调查观察 ,基本摸清了长齿真片叶蜂 (2 0 0 3年发表新种 )在浙江省遂昌县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 ,进行了有效的防治。  相似文献   

12.
大突肩瓢虫5ynonycha grandis(Thunberg)在云南开远1年发生4代,以成虫在蔗茎老叶鞘内越冬.日均温26.6~27.8℃下,卵期3~4天,幼虫期9~12天,预蛹期1天,蛹期4~5天,成虫产卵前期20~25天,1个世代历期37~46天;日均温24.5~25.5℃下,卵期5~9天,幼虫期14~21天,预蛹期1~2天,蛹期5~8天,成虫产卵前期25~30天,1个世代历期45~55天.(第4代)(越冬代)各虫态历期延长,全代历期长达250余天.成虫、幼虫均捕食甘蔗绵蚜.大突肩瓢虫田间种群动态:6月初开始在蔗田出现,8~10月种群数量明显增长,11月间形成高峰,12月开始越冬.  相似文献   

13.
记述了喙尾琵甲Blaps rhynchopetera Fairmaire各虫态特征,观察了其生物学特性.实验种群1月下旬至12月上旬产卵,卵期为8~15 d;幼虫期141~213 d,共9~13龄,第9龄以后,龄期较长;蛹前期8~14 d;蛹期12~24 d.成虫羽化24~92 d后性成熟,开始交配产卵活动,成虫期超过18个月.自然种群在昆明和曲靖1年发生1~1.5代,世代重叠严重;以不同龄期幼虫和成虫越冬,越冬幼虫于次年4月上旬开始化蛹,新羽化成虫于4月下旬至12月上旬交配产卵,成虫全年都能活动、产卵.该虫为夜出型、暂栖性土壤昆虫,喜潮湿阴暗的环境.成虫具有夜出习性、防御性和群聚性.  相似文献   

14.
从东北伊通红松林采集的自然染病死亡的帕克阿扁松叶蜂Acantholyda 虫尸上分离获得一株球孢白僵菌,定名为FDB01。用该菌株孢子悬浮液感染油松阿扁叶蜂Acantholyda posticalis和落叶松叶蜂Pristiphora erichsonii幼虫,研究该菌株的致病情况。结果表明,用浓度为2×108孢子/mL的孢子悬浮液处理16d后,该菌株对油松阿扁叶蜂和落叶松叶蜂的致死率分别达到了94.4%和100%,说明该菌株对松叶蜂具有很强的致病力。  相似文献   

15.
<正> 梅叶蜂Nematus sp.属膜翅目,叶蜂科(Tenthredinidae)、丝叶蜂亚科(Nematinae),是四川省梅产区叶片上重要害虫之一。国内对该虫尚无报道。我们于1984~1985年在四川省大邑县邮江区对该虫作了初步观察和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6.
幼虫密度对二点委夜蛾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不同幼虫密度饲养条件下,研究二点委夜蛾Athetis lepigone生长发育及繁殖的情况,明确幼虫密度对该害虫的室内种群增长的影响。【方法】本实验设置5个幼虫饲养密度即1,5,10,20和30头/瓶(750 mL),分别观察5个饲养密度下该虫的各个龄期及整个幼虫发育历期及存活率、蛹重、蛹期以及成虫生殖情况。【结果】幼虫密度对该虫幼虫各龄期及整个幼虫发育历期及存活率、蛹重、蛹期以及成虫生殖情况均有显著性影响。整个幼虫发育历期随着密度的增加而缩短,10头/瓶达到最短(18.27 d),之后随着幼虫密度的增加而显著延长;幼虫至蛹的存活率随着密度增高而显著下降,30头/瓶最低(39.37%)。蛹期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延长(10头/瓶除外)。蛹重和每雌产卵量均以1头/瓶最高,随着幼虫密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雌雄蛾寿命均以10头/瓶最长,与1和5头/瓶没有显著性差异。生命表分析显示:二点委夜蛾的种群增长指数以5头/瓶最高,幼虫密度过低或者过高均不利于种群增长。【结论】幼虫密度是影响二点委夜蛾种群增长的重要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黄胸蓟马Thrips hawaiiensis(Morgan)的种群生活史与生态学特点,本研究观测、比较不同食料上该虫的幼期各历期、存活率、成虫寿命和繁殖力差异,并组建生命表。结果表明,黄胸蓟马在取食香蕉花瓣时幼期各历期最短(卵期3.61 d,幼虫期3.27 d,预蛹期2.02 d,蛹期3.02 d)、雌成虫寿命最长(22.64 d)、繁殖力最高(单雌产一龄若虫数62.74头),表明黄胸蓟马在香蕉花瓣上比在茶叶、四季豆上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当用茶花粉,或在香蕉花瓣中添加茶花粉、蜂蜜水饲喂下,幼期发育历期显著缩短、繁殖力明显提高、成虫寿命有所延长,其中以香蕉花瓣添加茶花粉和蜂蜜水时影响作用最显著。种群生命表参数显示,黄胸蓟马在香蕉花瓣上的相关参数优于茶叶、四季豆,其净生殖率(R0)为36.2874、内禀增长率(rm)为0.1389、周限增长率(λ)为1.1490、平均世代周期(T)为25.8414 d、种群加倍时间(t)为4.9901 d;当共同添加花粉、蜂蜜水时生命表参数达最优,分别为R0=124.3853、rm=0.2645、λ=1.3028、T=25.1977 d、t=2.6204 d。本研究明确了黄胸蓟马在不同寄主和添加食物上的生物学特征,为阐明该虫的适应性机制、灾变规律和科学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茶园黑刺粉虱自然种群生命表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韩宝瑜  崔林 《生态学报》2003,23(9):1781-1790
1989年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在我国茶区大发生。在皖南茶区选常年虫情较重的茶园,每5天1次系统地调查了全年各个世代各虫态的种群波动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及茶园生境、品种间虫口密度的差异,连续研究了3个世代的自然种群生命表,分析了粉虱种群暴发至衰退过程中各种致死因子的作用。2002年轻发生,又调查了种群数量与天气的关系。经轻、重发生年份的比较分析认为,该粉虱趋荫湿郁闭的茶丛中下层,1988年越冬代蛹的累积基数较大,越冬期间天气稍温暖干燥,死亡率较低。1989年春温暖湿润宜于化蛹、羽化和第1代卵的孵化而暴发。至第1代蛹期,寄生蜂的控制作用显著增强,羽化的成蜂紧接着寄生第2代粉虱的1、2龄幼虫。自第2代3龄幼虫起,长时期阴雨、高湿,几种虫生真菌在粉虱种群中酿成流行病。第1~3代粉虱种群趋势指数分别为0.47、0.09和0.02,种群数量逐代锐藏,于8月下旬崩溃。经关键因子分析认为,10余种寄生蜂的寄生和4种虫生真菌的侵染为重要制约因子。斯氏寡节蚜小蜂Prospaltella smithi、刺粉虱黑蜂Amitus hesperidum、蚧侧链孢Pleurodesmospora coccora、枝孢霉Cladosporium sp.、顶孢霉Acremonium sp.和韦伯虫座孢Aegerita webberi是优势种天敌。  相似文献   

19.
顾永征  李学珍  牛长缨 《生态学报》2010,30(24):6828-6834
神农宫扁角菌蚊是首次发现并命名的洞穴昆虫新种,在洞穴内1a发生1代,幼虫期长达8-10个月。以神农宫扁角菌蚊为对象,系统研究了其幼虫种群在洞穴中的空间分布、季节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别采用了扩散系数(C值)法、K值法、平均拥挤度法、Iwao M*=α+βX回归模型分析法四种方法研究幼虫种群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神农宫扁角菌蚊幼虫种群在洞穴中呈现典型的空间聚集分布。幼虫数量季节变化动态表现为春季幼虫数量明显高于其它季节,夏季5-6月份幼虫数量降到最低,蛹期、成虫期短,秋季幼虫开始孵化,幼虫数量持续上升。根据Pearson简单相关分析理论得出,神农宫扁角菌蚊幼虫数量与洞穴相对湿度、水流pH呈高度相关,而与洞穴温度、渗水pH呈低度相关,表明洞穴相对湿度、水流pH是影响幼虫种群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20.
豌豆彩潜蝇幼期各虫态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豌豆彩潜蝇Chromatomyia horticola (Goureau)是我国蔬菜上常见的一种重要害虫,目前尚未见该虫幼期卵到蛹各虫态形态特征的系统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野外取样和室内饲养的方法收集豌豆彩潜蝇的卵、不同龄期的幼虫以及蛹,对该虫从卵期到羽化成成虫的全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并通过测量幼虫口钩和头咽骨的长度对幼虫龄期进行了划分。【结果】卵期观察到了豌豆彩潜蝇及其他潜蝇科昆虫中从未记述过的卵的呼吸角。利用口钩和头咽骨长度将幼虫划分为3个龄期,并对不同龄期幼虫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和描述,确定了通过骨化结构对幼虫龄期准确鉴定和通过外部形态快速鉴定的方法。根据豌豆彩潜蝇蛹期发育的形态特征变化将蛹期划分为5个明显的发育阶段。【结论】本研究记述了豌豆彩潜蝇卵到蛹期的形态特征并对幼虫龄期进行了划分,为潜蝇幼虫和蛹的形态学及豌豆彩潜蝇生物学、生理学和防治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