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距离迁徙鸟类对应于能量积累状态的取食行为调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迁徙鸟类能够预计到迁徙过程中对能量需求的增加和迁徙途中获得能量的不确定性。最佳迁徙理论指出:迁徙停留期的一系列决策受到体内能量状态、取食机会和迁徙时间的影响。利用刚完成春季跨越墨西哥湾迁徙的鸫类,我们研究了取食行为、体内能量状态和能量积累速度的相互关系。我们用雾网捕获了停留的鸫,然后给每只鸟进行了环志和称重,并估测了表皮下积累的脂肪。为了检测体内能量积累大小对取食行为的影响,我们把在野外观察到的鸟分成肥、瘦两组。当一天里被捕获鸟的平均体重低于相关种的瘦体重时,这一天被观察到的取食鸟被归到瘦组,反之就属于肥组。我们同时对一部分鸟用有色环进行了标记,以便能在野外观察到它们时能准确地知道每一只鸟的初始能量积累状态。在春天完成跨越墨西哥湾迁徙以后的鸫大约有50%在到达停留地时就已经消耗了所有的表皮下脂肪。与肥组鸟相比,瘦组的个体在停留期扩展了取食方法和取食基底,增加了取食速度。与此相关的是,瘦鸟表现出体重积累更多、速度更快。我们的数据表明迁徙鸟在到达迁徙中途停留地时的能量状态会影响到它们停留期间的取食行为和继续迁徙时的生理机能,从而影响停留期的长短和在迁徙途中停留与否的决定[动物学报51(1):12—23,2005]。  相似文献   

2.
珊瑚 《生命世界》2004,(12):32-33
鸟的迁徙是自然界最有趣又最具有神秘色彩的现象之一。看过法国影片《鸟的迁徙》的人大概都会为片中数量庞大的候鸟不畏艰险长途跋涉的举动所震撼。那么是什么牵引着鸟类在家园和越冬地之间年复一年不舍不弃的飞翔?它们在长达几千甚至上万公里的迁徙途中又是怎样度过的呢?  相似文献   

3.
鸟的迁徙是自然界最有趣又最具有神秘色彩的现象之一。看过法国影片《鸟的迁徙》的人大概都会为片中数量庞大的候鸟不畏艰险长途跋涉的举动所震撼。那么是什么牵引着鸟类在家园和越冬地之间年复一年不舍不弃的飞翔?它们在长达几千甚至上万公里的迁徙途中又是怎样度过的呢?为了揭开鸟类迁徙的神秘面纱,欧洲和亚洲的鸟类学  相似文献   

4.
在鸟类迁徙季节,夜间鸟击事故频发是机场鸟击发生的一个显著特点.了解鸟类的夜间迁徙规律对于改进夜间鸟击防范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综合采用网捕法和声音记录法对沈阳桃仙机场夜间鸟类迁徙物种组成和迁徙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56种鸟类(占比88.9%)具有夜间迁徙习性,且以后半夜迁徙为主;鸟类夜间迁徙具有明显的时间动态和迁徙次序,春季鸟类迁徙较为集中,迁徙高峰在5月中旬,主要鸟类由鹌鹑、红尾伯劳、栗耳鹀、黑喉石鵖、普通夜鹰、黄眉柳莺等组成,秋季迁徙较为分散,迁徙高峰出现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主要由鹌鹑、灰背鸫、红喉鹨、丘鹬、矛斑蝗莺和灰头鵐等组成.对夜间迁徙鸟类的危险等级评估发现,春季严重危险物种是鹌鹑和红尾伯劳,秋季严重危险物种是鹌鹑、纵纹腹小鸮、灰背鸫和丘鹬.分别从夜间迁徙鸟类组成、迁徙动态、时间节律和物种危险等级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鸟击防范对策,为桃仙机场鸟击防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白洋淀和太湖地区鸟类绦虫区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学研究》1989,10(2):143-153
本文对白洋淀和太湖地区鸟类绦虫区系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对太湖鸟类绦虫区系作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鸟类绦虫区系分布与宿主区系分布密切相关,亲缘关系相近的宿主有许多相同的或亲缘相近的绦虫,这种现象为研究宿主与寄生虫的演化提供了可靠途径;发现鸟的越冬地绦虫种类比迁徙地种类丰富,分析其原因,除温、湿度、中间宿主等生态条件之外,与鸟的迁徙有一定关系。太湖地区的绦虫具有北方型和随遇型,亦有世界性种类和东半球广布种,提出了两地区家禽和野生鸟类所寄生的共同种类的绦虫。  相似文献   

6.
环志是研究鸟类迁徙最简单有效的科学方法。中国从1982年开始建立全国鸟类环志中心以来,在林业部的领导下至1990年先后建立了候鸟环志站、点60处,共计环志了候鸟186种62755只,同期回收到国内外环志鸟413只。回收环志鸟提供了东亚地区候鸟迁徙的宝贵信息,证实了:1.候鸟迁徙可自喜马拉雅山脉飞越;2.中国候鸟迁徙路线和推论是正确的;3.中国东北繁殖的白枕鹤飞往日本九洲南部越冬,丹顶鹤等迁往东部沿海、长江中下游几处湿地越冬,与来自俄罗斯西伯利亚的部分鹤在相同地区越冬;4.某些鸟种迁徙路线在与日本同种候鸟迁徙路线比较后,表明在西太平洋地区,通过中国和日本存在着两条平行的自南向北迁徙的路线。其他信息也指出了更多的情况,同时也表明中国环志研究在西太平洋迁徙候鸟研究中处于关键性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环志是研究鸟类迁徙最简单有效的科学方法。中国从1982年开始建立全国鸟类环志中心以来,在林业部的领导下至 1990年先后建立了候鸟环志站、点 60处,共计环志了候鸟 186种 62 755只,同期回收 到国内外环志鸟413只。回收环志鸟提供了东亚地区候鸟迁徙的宝贵信息,证实了:1.候鸟迁徙可自喜马拉雅山脉飞越;2.中国候鸟迁徙路线和推论是正确的;3.中国东北繁殖的白枕鹤飞往日本九洲南部越冬,丹顶鹤等迁往东部沿海、长江中下游几处湿地越冬,与来自俄罗斯西伯利亚的部分鹤在相同地区越冬;4.某些鸟种迁徙路线在与日本同种候鸟迁徙路线比较后,表明在西太平洋地区,通过中国和日本存在着两条平行的自南向北迁徙的路线。其他信息也指出了更多的情况,同时也表明中国环志研究在西太平洋迁徙候鸟研究中处于关键性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青海省海北地区高寒草甸鸟类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本研究地区,高寒草甸鸟类群落由22种鸟组成,它们隶属于2目9科,其中留鸟11种,迁徙鸟8种。在当地繁殖的鸟19种,冬候鸟2种。各项鸟类群落指标呈现明显季节变化,一般从早春开始上升,到夏季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至隆冬的最低点。  相似文献   

9.
渤海湾两株H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 遗传进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鸟是禽流感病毒的自然储存库,病毒可以随着宿主的迁徙传播给其他野鸟与家禽。渤海湾是鸟类南北迁徙的重要停歇地,也是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有大量水鸟在渤海湾停歇,促进了禽流感病毒的传播。为了解渤海湾地区禽流感病毒的传播及进化与水鸟迁徙的相关性,2018年春季鸟类迁徙期间的4和5月份,在渤海湾采集鸻鹬类粪便样品2 120份,对样品进行检测,分离出2株H2亚型禽流感病毒。对这2株H2亚型禽流感病毒进行了分子特征及遗传进化分析,并结合渤海湾水鸟的环志回收数据,对H2亚型病毒的重组及遗传进化与水鸟迁徙的联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株分离株的HA蛋白裂解位点符合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分子特征,它们的8个基因片段同源性均不高,其中879-H2N7的8个基因片段分别与我国福建和澳大利亚的毒株同源性最高,遗传关系最近;854-H2N8的8个基因片段分别与我国湖南以及日本、韩国、孟加拉国和越南的毒株同源性最高,遗传关系最近。渤海湾水鸟的环志回收数据分析表明,879-H2N7随着野鸟的迁徙在渤海湾、福建沿海和澳大利亚之间进行传播与扩散;854-H2N8可能跨越东亚-澳大利西亚和中亚-印度两条通道之间进行基因重组和进化,并会随着鸟类迁徙进行传播和扩散。  相似文献   

10.
候鸟伴随着气候的变迁而迁徙,去完成它们新一轮的生命之旅,同样也影响了越冬地的文化。正因为有候鸟的迁徙,我们的历史、文学、哲学著作乃至民间传说中都留下了人与鸟的故事和典故。这些故事与典故又伴随着候鸟的迁徙,从南传到了北,又从北带到了南。候鸟这位信使就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分子,与我们人类的生存文化密不可分。假如没有雄鹰翻飞的天空,没有南来北往迁徙的大雁与天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就会黯然失色!那么,候鸟迁徙的文化意蕴究竟在哪里?  相似文献   

11.
追踪候鸟的迁徙活动是全面认识其生活史年周期的重要途径。中杓鹬(Numeniusphaeopus)在全球广泛分布,但在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区的迁徙活动一直缺乏追踪研究。2018年2月,在澳大利亚西北部的布鲁姆为捕捉到的中杓鹬成鸟佩戴平台发射终端或全球定位系统-全球移动通讯系统追踪器,以确定其迁徙日程、迁徙路线以及迁徙停歇地和繁殖地的地理位置。我们从成功追踪的7只个体获取了6 378条精度高于1 km的位点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春季,中杓鹬的迁徙时长为(36±4)d,其间在1~3个迁徙停歇地的停留日期为(23±2)d,从越冬地到繁殖地的迁徙距离为(9 795±346)km(n=7)。追踪的中杓鹬在俄罗斯东部和中部区域繁殖,不同个体的繁殖地纬度相近而经度范围较广。在秋季,中杓鹬的迁徙时长为(90±27)d,相比春季迁徙时长更长;其间,在2~4个迁徙停歇地停留(79±29)d,从繁殖地到越冬地的迁徙距离为(10 101±520)km(n=5)。无论在春季还是秋季迁徙,迁徙停歇地广泛分布于东亚、东南亚沿海及内陆区域。大部分个体春季和秋季的迁徙路线相近,成功追踪的个体均在秋季返回了上一年的越冬地,这表明中杓鹬对越冬地具有很高的忠诚度。  相似文献   

12.
甘肃黑河内陆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候鸟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黑河为我国第二大内陆河,位于其中游的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为内陆河流湿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2008年分季节采用样线法和样点法调查该保护区湿地、农田村庄、人工林和荒漠4种生境的鸟类种类和数量。调查共记录保护区分布的鸟类17目35科116种,其中夏候鸟73种(占鸟类种类的62.93%),迁徙过路鸟20种(占17.24%),留鸟17种(占14.66%),冬候鸟6种(占5.17%)。其中,属于《湿地公约》的水禽56种。在湿地生境共记录鸟类70种,占保护区鸟类种数的60.34%,其中繁殖期在湿地生境栖息的鸟类有50种,绝大部分为夏候鸟(47种),留鸟只有3种;迁徙季节分布有44种鸟类,其中迁徙过路鸟(只在迁徙季节见到)有17种,占迁徙季节鸟类种类数的38.64%。村庄农田、人工林以及荒漠生境中,繁殖期和迁飞期共记录鸟类57种,夏候鸟有33种,留鸟有17种,迁徙过路鸟只有3种。甘肃张掖黑河湿地保护区是众多水禽在我国西北地区的重要繁殖地和迁徙停歇地,是我国候鸟迁徙西部路线上的关键区域。  相似文献   

13.
候鸟伴随着气候的变迁而迁徙,去完成它们新一轮的生命之旅.同样也影响了越冬地的文化。正因为有候鸟的迁徙,我们的历史、文学、哲学著作乃至民间传说中部留下了人与鸟的故事和典故。这些故事与典故又伴随着候鸟的迁徙,从南传到了北.又从北带到了南。候鸟这位信使就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分子.与我们人类的生存文化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4.
蔡益 《生物学通报》1998,33(3):37-38
环志是了解鸟类迁徙规律最有效的方法,通过环志活动可掌握鸟类迁徙时间、路线、范围及迁徙鸟的性比、种群数量、年龄等方面的情况,环志工作对保护珍稀鸟类,科学地利用鸟类资源,监测环境,降低鸟害等方面都有重要的科研意义。鸟类环志于本世纪20年代初始于丹麦,目前...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地理位置特殊,是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随着近些年来环志工作的普及和深入、观鸟拍鸟的人群扩大,越来越多的分布新纪录被报道.本次报道的3种鸟类,均为在大庆地区野外调查时记录得到,同时拍摄了照片.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兴凯湖位于中俄交界,该地区水鸟的迁徙路线及其保护状况受到我国及相邻国家政府和保护组织的高度关注。我们整理了兴凯湖水鸟的环志回收数据,对水鸟的迁徙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2010年至2019年兴凯湖共环志鹤鹳类和雁鸭类968只,回收记录共29只次,其中白枕鹤(Grus vipio)6只次、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8只次、斑嘴鸭(Anas poecilorhyncha)3只次、绿头鸭(A. platyrhynchos)3只次、琵嘴鸭(A. clypeata)7只次、凤头潜鸭(Aythya fuligula)1只次和豆雁(Anser fabalis)1只次。水鸟环志回收数据揭示了兴凯湖鹤鹳类和雁鸭类的主要迁徙规律,证实了兴凯湖作为东北亚水鸟迁徙廊道的重要性,为我国与相邻国家开展水鸟的联合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马鸣 《动物学杂志》2013,48(5):781-787
青格达湖位于新疆天山以北、乌鲁木齐市附近。采用样线调查法、定点取样法、瞬时扫描统计法等,同时借助鸟网捕捉,分析青格达湖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区域鸟类分布与数量状况。结合近10年(2002~2013年)上百次野外调查的资料,共记录鸟类225种,分属18目53科124属。这几乎占新疆鸟类资源的48%。全部18个目中,体型较小的雀形目种类数量最多(约83种),占37%。而非雀形目的种类,以隼形目(猛禽)、雁形目(游禽)、鸻形目(涉禽)等排在前列,种类都超过20种。然而,它们多属于候鸟,停留期短暂。居留型分析,留鸟为28种、夏候鸟52种、冬候鸟24种、旅鸟87种、漂泊鸟(迷鸟)约34种。同样可见青格达湖区是鸟类迁徙的一个重要驿站或停留地(水鸟104种,占46%),而不是主要繁殖地或越冬地,候鸟(包括旅鸟、迷鸟等)达197种,占总鸟种数的87%,多数属于季节性出没的种类。种群数量消长具有周期性(大小年)、季节性(双峰)、突变性、不确定性及难预测等特点。在天山北部地区,受高山和沙漠阻隔,鸟类迁徙的方向不都是"南来北往",而是沿着天山山脉北部湖群呈东西方向迁徙,多与气流方向一致。北疆漫长的冬季,有半年时间,鸟类数量和活动频率下降,是一个相对平静的"鸟荒"时期。夏季,因为农业灌溉,青格达湖几乎被排空,水鸟难以栖息。另外,有约43种鸟类(占19%)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物种,需要格外加强管理和种群保育。但由于兵团农六师军垦区单一化种植模式、机械化耕作制度及大量使用农药等,造成一些地区鸟类绝迹,种群数量和季节性活动受到了遏制,希望有关部门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8.
不同纬度的繁殖鸟与迁徙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栖于北方的鸟类,大多由于冰川而行南迁,俟冰川消退吋,又复北返,这可能是留鸟和候鸟分化的厉史原因。不同纬度的地区,光照时间的长短不一样,因而使气候、植被以及其他环境因素也都发生变化,这些外界环境的综合影响,显然是留鸟和候鸟之分化的生态成因。在高纬度地区,季节性变化差异巨大。夏季,由于日照吋间长,食物丰富;因此,许多鸟都到这地区来进行繁殖。但在冬季,日照很短,找吃也困难,有些种类由于适应这种情况,得留下来,而大部分却向南迁徙。所以,高纬度地区的留鸟数量极少,而夏候鸟数量较多。在低纬度地区,一年四季阳光辐射量均匀,季节性气候变化不大,因而繁殖鸟的种类比较恒定,留鸟数量较多,夏候鸟数量较少。现从北至南,就长白山、秦岭、峨嵋山、玉龙山和海南岛等鸟类的居留情况列示于下表。  相似文献   

19.
缘起人们认识候鸟迁徙规律的一个重要手段是鸟类环志,即把国际统一的特定标识物系在鸟的身体上,放飞,再次捕捉回收,分析它们迁徙的时间、地点和线路。自红嘴鸥1985年进入昆明城区以后,我们进行了大量环志工作。1986年3  相似文献   

20.
虎斑地鸫     
虎斑地鸫Zoothera dauma aurea(Holandre)比较少见。在苏南称为缃(春鸟)、花(春鸟)(上海),花鸡、虎鸡(太仓)。现将在上海及太仓两地的野外观察和饲养报道如下。 迁徙 据1964年在上海及1973—1979年在太仓观察。虎斑地鸫每年春季始见于4月上旬,至5月份即不见,历时短暂,数量亦少。秋季始见于9月下旬,直至次年1月下旬,历时较长,数量略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