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微生物腐蚀及腐蚀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不同的环境中,不同种类的微生物能在材料上附着繁殖,其生命活动会引起或加剧材料的腐蚀。根据种类及功能的不同,腐蚀微生物可以分为硫酸盐还原菌、硫氧化菌、产酸菌、铁氧化细菌、铁还原细菌、硝酸盐还原菌以及产粘液细菌等。微生物腐蚀几乎能使所有现用的材料受到严重影响,破坏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在建筑、运输管道、工业环境(石油化工等)以及海洋环境中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和财产损失。本文概述了目前发现的腐蚀相关微生物的类群和特性,以及相对应的微生物腐蚀机理,为防护和控制材料的微生物腐蚀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微生物腐蚀     
金属的腐蚀主要是由于金属外部介质的化学作用或电化学作用而引起的破坏。由于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也可以使金属遭到破坏,故称为微生物腐蚀。 最早指出微生物能够腐蚀金属的人是Gaines(1910年),他认为地下钢铁结构物腐蚀的部分原因是细菌活动引起的。他从腐蚀产物  相似文献   

3.
海洋环境的复杂多变性使海洋腐蚀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海洋腐蚀在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同时,还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及人员安全问题,使其成为海洋经济发展中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据统计海洋环境中20%的腐蚀由微生物引起,腐蚀微生物(microbiologically influenced corrosion,MIC)以生物膜的形式存在于金属表面,其主要包括细菌、古菌、真菌及藻类等。基于对以往研究的综述,本文总结了这4类海洋微生物的研究进展,阐述了海洋腐蚀环境中腐蚀微生物的种类、群落组成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等内容;同时,文中概述了微生物对金属材料促进腐蚀或抑制腐蚀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并归纳了当前海洋环境中微生物腐蚀的防治方法;最后,本研究对海洋环境下微生物腐蚀研究及防治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论述,以期为腐蚀机制的研究与防腐工作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航空器材及燃料系统的微生物腐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微生物对航空器材及燃油系统的腐蚀现象,列举了引起腐蚀的微生物主要种类及其腐蚀机制,最后提出了防范微生物腐蚀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自然界中有许多种腐蚀金属的微生物,损坏大量的金属。每年全世界生产的金属总量约有10亿吨,其中约有1亿吨因腐蚀而损失,而绝大部分的腐蚀损失是由微生物造成的。微生物腐蚀金属的手段是通过它们的生命活动实现的。现在已知腐蚀金属的微生物主要有三大类群。  相似文献   

6.
木材含有多种有机物质。当温度和湿度等外界条件适宜时,微生物就会在木材及其制品上生长繁殖,产生代谢产物及有害毒素,腐蚀和破坏木材。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报道包装木箱霉变菌的采样、分离与鉴定结果和抗菌药剂的筛选。  相似文献   

7.
参与金属腐蚀的微生物及其控制王公德(山东省潍坊市第一职业中专261021)微生物对金属的腐蚀,早在本世纪初就已被人们所发现。到了30年代,荷兰学者克尔提出硫酸盐还原菌参与金属腐蚀中阴极去极化理论后才开始受到重视。每年因微生物腐蚀造成的损失,占金属腐蚀...  相似文献   

8.
传统金属防腐方法成本较高或者容易产生次生环境问题。微生物防腐蚀是一项新的绿色防腐技术,随着越来越多抗腐蚀微生物的发现,以及有益菌膜研究的开展,研究者们发现了微生物抑制金属腐蚀的众多机理,本文对此进行了归纳总结。微生物可以通过生物驱除、分泌腐蚀抑制剂、生成胞外多聚物、降低溶解氧、形成生物膜屏障、分泌生物表面活性剂、噬菌体控制、非生物膜屏障等过程控制和减缓金属腐蚀。金属的微生物腐蚀抑制作用通常不是由单一机制引起的,而是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深入理解微生物抑制金属腐蚀的机理,有利于为减缓金属腐蚀行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土壤释放的 N_2O 的原位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N_2O 是大气成分之一,它由微生物的硝化-反硝化作用、燃烧和大气闪电等过程产生,其中土壤微生物反硝化作用是最主要的来源。土壤微生物反硝化作用产生N_2O,不仅导致土壤中肥料氮素的损失,而且由于其“温室效应”和对臭氧层的破坏,受到国内外研究者  相似文献   

10.
海洋生物污损主要由微生物腐蚀(MIC)与生物淤积(MBF)造成。细菌的附着及生物被膜的形成在微观尺度为微生物腐蚀提供了环境条件,而生物淤积则从宏观层面加速了污损的进程。近年来,海洋生物污损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各类抗污损的方法也相继开发。微生物行为在污损的形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包括细菌在基质上的定殖,微生物被膜的产生,微生物结构的组装以及氧化还原性质的改变等。本文中,笔者聚焦海洋污损的微生物学机制,对生物污损的发生条件、影响因素、形成机制、群体感应调节特征进行了总结,并对防控方法进行了归纳,以期从生态学层面深入认识海洋污损的动力学过程,并为开发新型环保型防污材料提供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11.
循环水中影响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杀菌作用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季胺盐在医学上作为清洁消毒剂早巳为人们所熟知,曾密切结合致病菌类做了影响其消毒杀菌效果因素的研究。然而关于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应用于控制腐蚀危害微生物有关影响因素,却很少见到报道。为了控制工业循环水中微生物造成的腐蚀危害,我们针对从循环水中分离的主要腐蚀危害菌——硫酸盐还原菌、铁细菌及形成粘液的异养菌,筛选到了高  相似文献   

12.
在非水相生物转化和涉及有机溶剂的环境微生物技术中,有机溶剂对微生物细胞的毒性使相关的研究和应用受到制约,这些有机分子进入到细胞膜中,破坏膜的完整性、增加膜的通透性,使细胞死亡;但在一些情况下,某些微生物可以通过自身的抗性机制在有机溶剂中存活,而微生物对有机溶剂的耐受性主要取决于物理障碍、细胞膜水平、主动泵出系统3个层次上相应的生理生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有机溶剂对细胞的毒害及细胞的耐受性机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非水相生物转化和涉及有机溶剂的环境微生物技术中,有机溶剂对微生物细胞的毒性使相关的研究和应用受到制约,这些有机分子进入到细胞膜中,破坏膜的完整性,增加膜的通透性,使细胞死亡,但在一些情况下,某些微生物可以通过自身的抗性机制在有机溶剂中存活,而微生物对有机溶剂的耐受性主要取决于物理障碍,细胞膜水平,主动泵出系统3个层次上相应的生理生化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于淼  朱旭东  潘皎 《微生物学报》2011,51(11):1147-1453
本论文针对国内外最新的石质文物微生物的检测技术进行了论述,主要包括核酸分析鉴定方法、细胞膜分析法、次级代谢产物分析法和传统培养法等。并综合比较各种方法的优势和不足,对石质文物的生物保护提出展望。石质文物微生物的无损或微损快速检测技术的建立,对于进一步清理石质文物的微生物污染,有效防治微生物对石质文物的腐蚀,保护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臻琪  李耀平 《微生物学通报》2023,50(12):5548-5562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可以影响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例如,产肠毒素脆弱拟杆菌、具核梭杆菌等已被证实与晚期的大肠癌和患者生存率降低相关。肠道微生物变化可以导致肠道稳态破坏,菌群数量以及类别的变化会导致宿主产生复杂的病理生理反应过程,促进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因此需要研究肠道微生物如何破坏肠道屏障、介导物质代谢、产生炎症因子及激活信号转导通路以及如何造成肠道微生物生态失调从而加速疾病进程。通过研究肠道微生物与大肠癌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对大肠癌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有所帮助。本文就目前肠道微生物与大肠癌相关机制和前沿治疗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近年来土壤重金属污染微生物生态效应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主要从微生物群落特性和微生物生理、生化参数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重金属污染土壤后,尤其是高浓度的重金属污染对微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都有破坏作用,但由于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复杂性和研究方法的片面性,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开发更加简便、直接的方法将是对这方面研究的突破。同时,微生物的生理、生化参数是从另一侧面反映重金属污染对微生物的影响,它是对微生物群落特性研究的有利补充,所以不同方法的合理选择和搭配是实验取得预期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太原市集中供热管网循环水中有害微生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了山西太原市集中供热循环水系统中主要造成管网腐蚀的有害微生物,包括粘液异养菌,硫酸盐还原菌,铁细菌,真菌,测定了各菌群的数量分布,类型及与水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管网供热期间,循环水中有害菌菌数普遍低于管网腐蚀的菌数指标;停止供热期间,循环水中菌数超标,对管网赞成一定的腐蚀。  相似文献   

18.
利用生物法制作骨骼标本,操做简便,不耗药品,无需特殊设备,保证质量,对小动物(蛙类)和大动物(鲸类)都适用,但它受自然条件、气温的限制,在材料处理过程中有碍环境卫生,应注意隔离。生物法不适用制作透明骨骼标本。生物法制作骨骼标本的原理是:利用死亡动物组织自溶及微生物、昆虫的破坏作用,使软组织腐烂,脱离骨块。异养微生物的腐生菌类,靠分解死亡动物尸体或其他有机物维持自身生活。腐生菌类包括大多数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可利用的昆虫主要有三大类,(1)双翅目、丽蝇科的幼虫(蛆)参加腐蚀,如:亮绿蝇、伏蝇、  相似文献   

19.
探明生物入侵的影响因素能够有效防治生物入侵,减少其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但现有的入侵研究主要集中于动植物入侵,对微生物入侵关注较少。本文综述了外来微生物自身属性、入侵地生物和非生物状况以及外来种和土著种之间差异等对微生物入侵的影响,比较了微生物入侵与动植物入侵、微生物定殖之间的差别,提出了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强的研究内容。外来微生物入侵受其自身种系、形态、大小等特性,入侵地生物多样性、天敌、有效资源等生物或非生物因子,以及外来-本地种谱系距离、生态位差异、相对适应性差异等三方面因素共同影响,但不同因素之间的关联度、交互性及相对贡献仍不清楚。外来微生物入侵过程与动植物入侵过程、微生物定殖过程有诸多类似之处,但同时也存在不少差异。今后,需加强研究外来微生物独特性状(如:持留状态和群体感应等)对其入侵影响,关注微生物进入新环境的存活数量、扩散范围和影响程度,加强利用定殖研究中常用的微生物作为入侵物种验证经典入侵理论,以及注重观察全球变化下外来微生物的入侵趋势和区分微生物在不同入侵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蜜蜂肠道菌群定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肠道菌群在其宿主健康中发挥着各种各样的重要功能。蜜蜂是高度社会化的昆虫,其肠道菌群与大多数昆虫明显不同,由兼性厌氧和微好氧的细菌组成,具有高度保守性和专门的核心肠道微生物群。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蜜蜂肠道微生物群在代谢、免疫功能、生长发育以及保护机体免受病原体侵袭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并已证实肠道微生物在蜜蜂健康和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肠道微生物群的破坏对蜜蜂健康会产生不利影响。本文综述了蜜蜂肠道菌群的特征及菌群定殖研究进展,介绍了蜜蜂的日龄、群体、季节等对蜜蜂肠道菌群定殖的影响,探讨了宿主的功能和新陈代谢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