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蚜虱净对苜蓿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群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长仲  严林  张新瑞  陈应武  张方 《生态学报》2008,28(10):5188-5193
在甘肃省定西市九华沟系统研究了喷施蚜虱净对苜蓿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群数量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药田蚜虫和蓟马的季节平均数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田,而盲蝽和瓢虫、小花蝽、蜘蛛等大多数天敌的季节平均数量则极显著低于对照田,寄生蜂与对照田没有湿著差异。喷施蚜虱净对种群数量时序动态的影响在不同害虫和天敌种类中表现不同,5月底施药后7d对照田蚜虫和蓟马的种群数量分别为施药田的4.13倍和5.2倍,此后施药田害虫的种群数量开始迅速增加,到6月底2种害虫的种群数量均与对照田无显著差异,到7月中旬以后反而显著高于对照田。施药对盲蝽种群数量时序动态的影响与蚜虫和蓟马不同,5月底施药后盲蝽的种群数量一直显著低于对照田,直到7月下旬以后,种群数量才恢复到对照田的水平。喷施蚜虱净对天敌种群数量的时序动态有极显著的影响,大多数天敌的种群数量在5月底施药后到7月底都一直显著低于对照田,直到8月上旬才恢复到对照田的水平。施用杀虫剂在防治害虫的同时杀伤大量天敌,使害虫的种群数量迅速增加,甚至造成更严重的为害。因此在菖蓿上使用对天敌杀伤力小的杀虫剂对保持天敌的自然控制能力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豆田群落中,常见的天敌昆虫及有益生物为12科13种,它们对寄主均有很强的选择性.小花蝽是大豆蚜的主要天敌,系优势种,其次是龟纹瓢虫.大青叶蝉的主要天敌是蜘蛛类,三突花蛛和草间小黑蛛为优势种.在长期不施用农药的环境下,天敌自然种群对控制害虫发生危害的作用明显.经数学分析,建立了12个数学模型,进一步揭示了两种刺吸类害虫与其天敌之间的关系;天敌种群消长、害虫种群消长与时间变动的关系.尤其通过对豆田群落生物的多样性、稳定性动态分析,表明豆田群落在8月9日至8月29日多样性指数和稳定性指数最大;同时亦表明豆田群落的多样性指数愈高,群落的稳定性愈强.  相似文献   

3.
烟草害虫天敌及其自然控制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胡坚 《昆虫知识》2001,38(1):59-61
介绍了云南省烟草主要害虫天敌资源和天敌昆虫的自然控制作用。在云南省烟田内 ,控制烟草害虫发生的生物因子大致可归纳为寄生性和捕食性两大类。充分发挥自然因素的生态调控作用 ,对保护利用天敌、维护烟田生态平衡、提高害虫综合治理效果、保护生态环境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转Bt基因棉对非靶标害虫及害虫天敌种群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69,自引:16,他引:53  
2000~2001年,在湖北棉区系统研究了转Bt基因棉对棉田非靶标害虫及天敌种群动态的影响。试验设三个处理:转Bt化防田(使用化学农药控制害虫)、转Bt自控田(仅依靠田间自然天敌控制害虫)及常规对照棉田(利用综合防治措施控制害虫)。结果表明,在转Bt基因棉田中,除棉蓟马外,其它主要非靶标害虫(主要是刺吸性害虫)的种群发生数量呈明显的上升趋势。2000年棉蚜发生的总计值,化防田和自控田分别比常规对照田增加37.9%和71.4%,2001年则分别增加92.5%和134.9%;2000年朱砂叶螨发生的总计值,化防田和自控田分别比常规对照田增加181.1%和298.3%,2001年则分别增加69.9%和105.0%;转Bt基因棉对于斜纹夜蛾与烟粉虱这两种近几年来对棉花危害有加重趋势的害虫,在大田中没有表现出抗性。天敌的发生种类和数量也都远远高于常规对照棉田,几种主要天敌种群发生的总计值及高峰值都明显高于常规对照棉田。2000年蜘蛛类发生的总计值,化防田和自控田分别比常规对照田增加66.3%和112.1%,2001年则分别增加95.1%和111.7%;2000年龟纹瓢虫发生的总计值,化防田和自控田分别比常规对照田增加140.8%和135.4%,2001年则分别增加67.2%和109.5%;2000年在两块转Bt基因棉田中种群数量较大的大眼蝉长蝽在常规对照棉田的调查过程中没有发现,2001年在对照田中也仅记录到1头。试验表明,充分利用Bt棉田中天敌种类较丰富、种群数量较大的优势而加强生物防治,是湖北棉区转Bt基因棉田综防体系中的一个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分析常规稻作田、稻虾共作田和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诱集田3种农事操作技术对水稻害虫及其天敌种群动态的影响,为湖北地区新型绿色农事操作技术防控田间害虫、天敌保育和稻田有害生物可持续治理策略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在水稻抽穗期,采用目测法、扫网法、盆拍法、剥查法对3种农事操作稻田(常规稻作田、稻虾共作田和香根草)内害虫(稻飞虱、稻叶蝉、稻螟虫)和天敌进行搜集和统计。【结果】香根草诱集田内稻飞虱种群数量显著低于稻虾共作田(P0.05),常规稻作田间稻叶蝉、稻螟虫种群数量显著高于稻虾共作田和香根草诱集田数量(P0.05);3种农事操作技术下稻田间天敌种类主要以捕食性天敌蜘蛛类、草蛉类、黑肩绿盲蝽Crytorrhinuslividipennis和青翅隐翅虫Paederus fuscipes为主。其中,稻虾共作田和香根草诱集田拟环纹豹蛛Pardosa pseudoannulata、拟水狼蛛Piratasubpiraticus和黑肩绿盲蝽Cyrtorhinuslividipennis种群数量显著高于常规稻作田(P0.05)。【结论】香根草稻作田间稻叶蝉、稻螟虫种群数量显著低于常规稻作田,稻虾共作田间稻叶蝉、稻飞虱种群数量显著低于常规稻作田;3种农事操作技术下稻田间天敌种类主要以捕食性天敌蜘蛛类、草蛉类、黑肩绿盲蝽为主。  相似文献   

6.
不同药剂对大豆苗期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群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大豆苗期的主要害虫是大豆蚜虫Aphisglycines Matsumura和豆秆黑潜蝇Melana-gromyza sojae(Zehntner),常年因两种害虫减产30%左右。本试验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筛选对大豆蚜虫有显著控制效果而对天敌无明显杀伤作用的新型农药,以期达到保护和利用害虫天敌维持豆田生态平衡的目的,免蹈北方棉田、南方稻田化学防治中产生恶果的覆辙。  相似文献   

7.
吡虫啉对烟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4  
利用群落参数分析了吡虫啉对烟田节肢动物群落及其各亚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药后对烟田节肢动物群落、害虫亚群落的物种数有一定的影响,对天敌昆虫和蜘蛛亚群落物种数的影响不明显。5月23日施药后至6月13日施药区(Ⅱ)和对照区节肢动物群落、害虫亚群落个体数均下降,下降程度施药区大于对照区。6月14日施药后施药区节肢动物群落、害虫亚群落个体数下降,对照区显著上升。两次施药对天敌昆虫和蜘蛛亚群落个体数的影响不明显,施药后一段时间内优势种烟蚜种群个体数量显著下降,使节肢动物群落和害虫亚群落优势集中性下降,多样性指数和稳定性增加。  相似文献   

8.
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优势种群时间生态位及营养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阐明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时间生态位及营养关系,为大豆害虫生态调控手段的实施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方法】以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两年的田间系统调查分析。【结果】统计得到种类220余种,物种可分为天敌、害虫和中性昆虫3个类群,以天敌物种丰富度最高;害虫中以烟蓟马Thrips tabaci(0.36902)和大豆蚜Aphis glycines(0.13122)优势度最高,且有着较高的生态位重叠指数(0.8163),蚜小蜂Aphytis sp.和大草蛉Chrysopa septempunctata对害虫的时间生态位重叠指数很高,其他天敌如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龟纹瓢虫Propylaea japonica、黑带食蚜蝇Zyistrophe balteata和黑食蚜盲蝽Deraeocoris punctulatus等对害虫的重叠指数居中;大豆田中各类群构成错综复杂的食物网结构。【结论】综合考虑天敌的种群数量,确定捕食性天敌是控制害虫种群数量的有效天敌。研究可知不能单纯从时间生态位的重叠指数的高低来判断天敌的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9.
转cry1Ab基因玉米对瓢虫科天敌种群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瓢虫科天敌昆虫是玉米田中重要的天敌类群,可捕食多种农业害虫,对害虫有很好的控制作用。为了明确转基因玉米对瓢虫科天敌的潜在效应。【方法】在田间条件下,采用系统调查结合吸虫器方法,研究了cry1Ab基因玉米对玉米田主要瓢虫科天敌种类丰富度和种群动态的影响。【结果】转cry1Ab基因玉米田与其对照田瓢虫类群和优势种群组成相同。春播时Bt玉米田与对照田以龟纹瓢虫为优势种,仅在玉米生长后期Bt玉米田中的龟纹瓢虫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田,其他时期2种田间龟纹瓢虫的种群动态没有显著差异。夏播玉米田以龟纹瓢虫和异色瓢虫为主,在8月17日Bt玉米田中异色瓢虫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田,在9月27日其异色瓢虫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田,而其他时期Bt玉米田和对照田中异色瓢虫优势度以及田间种群动态没有显著差异。【结论与意义】转cry1Ab基因玉米对玉米田重要的瓢虫科天敌丰富度、优势度和种群数量没有不良影响。因此,该转基因玉米可用于农田生态系统的有害生物管理。  相似文献   

10.
广东地区春季大豆节肢动物种类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广东地区大豆田节肢动物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广东地区春季大豆节肢动物物种十分丰富,共计3纲15目93科201种.其中植食性害虫分属于8目38科78种,捕食性天敌8目28科71种,寄生性天敌2目9科14种,中性昆虫4目19科38种.  相似文献   

11.
桃园害虫及天敌群落动态研究   总被引:43,自引:13,他引:30  
通过对桃园害虫天敌群落的系统调查,应用主分量分析法、最优分割法和模糊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群落具有明显的主导因素和时间格局;对桃园节肢动物群落55种节肢动物的数量变化进行模糊聚类分析,选置信水平λ=0.47,将其分为4个时期,利用最优分割法,将害虫天敌的发生量分为3段,利用主分量分析法,明确了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种类.  相似文献   

12.
中国蜘蛛生态学研究概况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尹长民 《蛛形学报》1999,8(2):122-127
简要综述我国蜘蛛生态学研究,包括生态因子的研究;蜘蛛种群研究:蜘蛛群落及其多样性研究;蜘蛛的捕食以及运用血清学方法研究以及蜘蛛的生物学特性及生活史研究。  相似文献   

13.
夏大豆田主要害虫及天敌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7—8月份夏大豆田主要食叶性害虫及其天敌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度。分析了各昆虫种间的竞争动态,害虫与其天敌在时间上的同步性和空间上的同域性均较强,为保护利用自然天敌控制夏大豆害虫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棉田生态系统中害虫、天敌群落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戈峰  丁岩钦 《生态学报》1996,16(5):535-540
为探讨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有效地开展棉田害虫、天敌的生态调控,作者在系统调查与测定华北棉区8种不同时空类型棉田害虫、天敌群落物种丰富度、总个体数、能流量多样性指数及群落生产力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类型棉田害虫、天敌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总结了如下的一般规律:1)上一营养层(棉株或害虫)的生产力越高,其所支持的下一营养层(害虫或天敌)群落的总个体数和生产力增加;2)害虫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与其群落生产  相似文献   

15.
刘雨芳  杨荷  阳菲  谢美琦 《昆虫学报》2019,62(7):857-867
【目的】探索生境高异质度对稻田捕食性天敌及水稻害虫的生态调节有效性,了解这种策略是否会引起其他植食性昆虫成为水稻重要害虫的风险。【方法】2017-2018年连续2年种植单季稻,在稻田边缘种植花生与大豆,构建高异质性边缘生境稻田(rice paddy with high heterogeneous marginal habitats, HHR),调查HHR稻田与简单低异质性边缘生境稻田(rice paddy with low heterogeneous marginal habitats, LHR)中捕食性天敌与水稻害虫功能团的发生规律与相关性,计算益害比。【结果】2017年在HHR稻田中采集到捕食性天敌40种,1 667头;在LHR稻田中采集到捕食性天敌30种,991头。2018年在HHR稻田中采集到捕食性天敌33种,1 384头;在LHR稻田中采集到捕食性天敌34种,1 031头。HHR与LHR两类稻田中获得的捕食性天敌群落重要值Pi≥0.01的物种相似度很高,优势种相似。2017年HHR稻田的捕食性天敌物种丰富度明显高于LHR稻田,这种差异主要由群落重要值Pi<0.01的种类引起。2018年两类稻田的捕食性天敌物种丰富度没有差异。单位样方面积内的捕食性天敌个体数量,HHR中明显高于LHR,这种差异在2017年的分蘖期与成熟期达显著水平(P<0.05),在2018年的开花期极显著(P<0.01)。2017年在HHR中采集到水稻害虫22种,637头;在LHR中采集到水稻害虫19种,743头;物种相似性系数0.88。2018年在HHR中采集到水稻害虫16种,1 011头;在LHR中采集到水稻害虫16种,2 014头;物种相似性系数0.75;主要害虫物种组成结构相同。水稻害虫数量发生的时间动态分析表明,在分蘖期,虽然HHR稻田中的水稻害虫数量明显高于LHR(P<0.05),但此期害虫的数量不多,发生较轻。在孕穗期、开花期与成熟期,HHR稻田中的水稻害虫数量明显低于LHR稻田,这种差异在2017年的成熟期与2018年的孕穗期极显著(P<0.01),在2018年的成熟期差异显著(P<0.05)。2017年HHR和LHR中个体数量益害比Npi值分别为2.62和1.33;2018年分别为1.37和0.51。【结论】具有高异质性边缘生境的稻田,能提高系统对捕食性天敌物种的涵养潜力,显著提高稻田捕食性天敌个体数量,提高益害比,具有更好的控制害虫的物质基础,促进捕食性天敌对水稻害虫的生态控制效能,不会引起其他植食性昆虫演变为水稻重要害虫风险,可为保护稻田生态系统天敌发挥生态效能提供可借鉴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化学杀虫剂对菜田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0  
分析了化学杀虫剂对菜田节肢动物结构组成、多样性变化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杀虫剂对菜田节肢动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物种组成、多样性指数及物种分布的均匀性等方面,尤其是对害虫类、捕食性天敌和蜘蛛类的影响尤为明显。停止化学杀虫剂使用后,菜田优势害虫种群趋势指数降低,天敌的控制作用明显增强,节肢动物多样性指数增大。因此,限制和停止化学杀虫剂的使用,恢复由于杀虫剂使用而破坏了的菜田环境,逐步增强天敌对优势害虫的控制能力,这在菜田害虫生态控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郝树广  罗跃进 《昆虫学报》1998,41(4):343-353
该项研究通过系统调查,把稻田节肢动物群落按营养和取食关系划分为三个营养层(基位物种,中位物种,顶位物种)和不同的功能集团,在物种、功能集团和营养层三个组织层次水平上探讨了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和多样性,较全面地考察了整个群落中物种和功能集团在时间上的结构动态、功能关系和数量消长规律。结果表明:功能集团多样性与种多样性的变化趋势较一致,在群落研究中似乎可以用对功能集团的研究代替对种的研究,从而简化物种间复杂的网络关系,认为这是研究群落物种间功能关系的途径之一。营养层多样性在时间序列过程中波动性较小,所以可用于群落相似性和稳定性的分析。研究分析了中性昆虫对害虫调控的意义,认为对于天敌作用的评价应以整个群落为基础,全面考虑天敌、害虫、以及中性昆虫的数量、丰盛度、空间时间生态位等信息。  相似文献   

18.
稻螟赤眼蜂田间自然繁殖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年调查表明,稻螟赤眼蜂是我省多择性卵寄生天敌的优势种.同时发现.稻螟蛉卵可认为是水稻上几种主要害虫天敌的天然优良寄主.由于它的被寄生率高.天敌繁殖量大.控制后继害虫的功效显,所以在水稻生产上稻螟蛉实是益大于害的.在早稻害虫防治实践中.应该减少农药使用,或避开天敌活动期和早稻前期用药.以使世代短的天敌,在近期内迅速形成庞大的种群数量。控制相继发生的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苞虫的为害.可减少早稻用药1-2次.上述方案.无须人工生产天敌,即以田间自然繁殖保护天敌的新技术,所能达到稻田以虫治虫的功效.不亚于以往工业生产天敌的举措.实具有经济、生态和社会三方面的效益.  相似文献   

19.
间种牧草枣林刈草对树上昆虫群落结构及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有效地管理枣树害虫,2004年在太谷地区间种牧草枣林,运用物种丰富度、多样性与相对丰盛度指数作为多样性分析的综合指标,系统地研究不同刈草次数对树上昆虫群落结构及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刈草对害虫亚群落的物种数的影响较小,对天敌亚群落与中性昆虫的物种数影响较大,随着刈割次数的增加,昆虫群落各类群的多样性与相对丰盛度指数的时序变化凸现明显的差异与规律性,且受刈割次数的影响较大,当6月上旬进行第1次刈割后,对昆虫群落的结构动态影响明显,但很快即可得到恢复,当7月中旬实施第2次刈割后,对害虫亚群落物种数影响较小,但对天敌亚群落与中性昆虫的物种数影响较大,并且对昆虫群落的多样性与相对丰盛度的影响较为明显,这种影响待枣果采收后才逐渐得到恢复,因此刈割后应对枣树害虫及时给予管理。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The effect of chemical insecticides on the structure and diversity of arthropod communities in various vegetable fields and the restoration of their biodiversity after stopping application of chemical insecticide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ffect of chemical insecticides on the arthropods in vegetable fields could be characterized the species structure, the diversity index and the evenness of species distribution. Components of arthpod species depended closely on the species number of insect pests, predatory natural enemies and spiders. Investigations showed that the numbers of species in the vegetable fields managed with chemical insecticides were obviously reduced, and their diversity indices were lower comparing with that without chemical insecticides. When the applications of chemical insecticides were stopped in vegetable fields, the index of population trend ( I ) of dominant insect pests decreased greatly, the control effect of natural enemies on major insect pests increased, and the diversity index of arthropod increased at the same time. Thus, limiting the application of chemical insecticides, resuming the environment of vegetable fields destroyed by using chemical insecticides, escalating the control ability of natural enemies on main insect pests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cological control of insect pests in vegetable fiel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