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立常规G显带染色体标本的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用于分析患者复杂的染色体易位。原位杂交前,用甲醛固定G显带标本,是获得良好显带和荧光杂交效果的关键步骤。仅用常规细胞遗传学方法分析,显示一例习惯性流产患者的核型为46,XX,t(1;5;12)(1pter→1q25::12q24→12qter;5qter→5p11::1q25→1qter,12pter→12q24:.5p11→5pter),而采用本方法确定患者的核型实际为46,XX,t(1;5,12)(1pter→1q23::12q22→12qter,5qter→5p11::1q25→1qter;12pter→12q22::1q23→1q25:5p11→5pter)。结果表明,新建立的G显带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能更有效地检测患者复杂的染色体易位。  相似文献   

2.
9种新的人类染色体异常核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发现9种新的人类染色体异常核型,分别为:46,XX,t(2;10)(q33;q11);46,XY,t(10;12)(q26;q22);46,XY,t(6;15)(p23;q23);46,XY,t(1;6)(p36;q21);46,XY,t(1;19)(p32;p13);46,XY,t(16;18)(q22;q21);46,XY,inv(1)(p36q25);46,XY,t(13;17)(q12;q25);46,XY,t(15;21)(q26;q11)。异常核型是导致自然流产和不育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贻贝核型及染色体带型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王琼  童裳亮 《动物学报》1994,40(3):309-316
本文对贻贝染色体进行了核型分析,其结果为:2n=28,12m+10sm+6st,NF=50,TCL=103.90μm,CL:2.735-4.774μm。第1、2、4、8、11、12对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第3、5、7对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sm)。对贻贝染色体的G带,C带、银染色带进行了分析。银染结果表明,贻贝细胞中有四个银染核仁组织区,分布在第3、5对染色体长臂末端。  相似文献   

4.
李奎  余其兴 《遗传学报》1995,22(2):97-102
以地高辛标记重组质粒PTA71中所含的小麦rRNA基因作为探针,与EcoRI酶切的黄鳝核基因组点DNA经Southern杂交,呈现2条带,片段长度分别为12.8kb和4.6kb。再运用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及杂交一多重带显带技术,定位rRNA基因于黄鳝二价染色体3q12-q24和7q14-q26两个区间,其分布位点与硝酸银染法结果相符。此外,还讨论了在黄鳝二价体上开展基因定位研究的突出优点。  相似文献   

5.
贻贝(Mytilus edulis)核型及染色体带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贻贝染色体进行了核型分析,其结果为:2n=28,12m+10sm+6st,NF=50,TCL= 103.90μm,CL:2.735-4.774μm。第1、2、4、8、11、12对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第6、9、10、13、14对 为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第 3、5、7对为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st)。对贻贝染色体的G带、C带、银 染带进行了分析。银染结果表明,贻贝细胞中有四个银染核仁组织区(Ag-NORs),分布在第 3、5对染 色体长臂末端。  相似文献   

6.
以地高辛标记重组质粒PTA71中所含的小麦rRNA基因作为探针,与EcoRI酶切的黄鳝核基因组总DNA经Southern杂交,呈现2条带,片段长度分别为12.8kb和4.6kb。再运用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及杂交后多重带显带技术,定位rRNA基因于黄鳝二价染色体3q12-q24和7q14-q26两个区间,其分布位点与硝酸银染色法结果相符。此外,还讨论了在黄鳝二价体上开展基因定位研究的突出优点。  相似文献   

7.
应用低温同步法与秋水酰胺处理,对人体乳腺癌细胞系Bcap-37和MCF-7的中期及早中期细胞进行G-显带分析。研究表明,Bcap-37细胞染色体众数为63,可识别其结构的标记染色体17条;MCF-7细胞染色体众数为56,可识别其结构的标记染色体13条。结合文献报道以及本研究结果显示,乳腺癌中最常涉及到第1、3、5、7、11、13和17号染色体结构及数目的异常,染色体断裂点1p11(1q11)、1p13、3p21、3q11、5q11、6q13、6q23、7q22、11p13和11p15也经常涉及;它们可能与癌相关基因的激活和抗癌基因的丢失有关,从而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应用涂染技术研究人和猕猴染色体的同源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浩杰  余龙 《动物学报》1998,44(4):458-465
用24种人类染色体探针对人和猕猴G-显带染色体进行涂染。结果显示:人类所有染色体在猕猴的染色体组里都有其同源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  相似文献   

9.
一例罕见的复杂易位携带者的染色体绘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傅俊江  夏家辉 《遗传学报》1996,23(4):255-260
本文报道了一例罕见的复杂易位男性携带者,结婚8年,其妻连续7次流产、死胎和出生早夭的畸型儿。用染色体显微切割、PCR技术构建的人类7号和8号染色体特异性探针地对其进行了染色体绘画研究,分析确定其核型为:46,XY,-7,-8,-9,+der(7)、t(7;9)(q2200;p24),+der(8)invins(8;7)(q2100;q31.2q2200),+der(9)t(9;7)(p24;q31.2).ishder(7)t(7;9)(wcp7+),der(8)invins(8;7)(wcp7+,wcp8+),der(9)t(9;7)(wcp7+)。染色体绘画技术为研究染色体异常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子细胞遗传学技术,本文并对携带者复杂易位的发生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肿瘤染色体畸变分析方法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渊博  宋鑫 《遗传》2008,30(12):1529-1535
摘要: 肿瘤的发生多与染色体畸变有关, 确定染色体畸变与肿瘤的关系, 必然离不开染色体畸变的检测分析。文章简要综述几种常用染色体畸变的检测方法及其新进展, 包括G显带、荧光原位杂交(FISH )、光谱核型分析(SKY)、多色荧光原位杂交(M-FISH)、多色显带分析技术(Rx-FISH)、比较基因组杂交(CGH)和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rray CGH), 以及这些方法在肿瘤诊断和研究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绞股蓝属的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报道了葫芦科绞股蓝属(Gynostemma B1.)8种共20个居群的染色体数目,分别为2n=22,33,44,66,88多倍体现象极为普遍。两个亚属;绞股蓝亚属(Subgen.Gynostemma)和喙果藤亚属(Subgen.Triostellum)的染色体基数均为X=11,并结合该属植物形态特征、繁殖方式和地理分布,对普遍出现的多倍体现象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染色体的相互易位导致不良孕育原因及自发性流产已得到学者们的共识。作者发现一例t(9;13)(p24;q12)相互易位致产后婴儿死亡的女性,并对其家系进行了染色体检查。该核型经湖南医科大学医学细胞遗传学国家培训中心鉴定,为世界首报核型。1病例及家系分析...  相似文献   

13.
温室希蛛染色体的观察(蜘蛛目:珠蛛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温室希蛛的染色体数目,形态结构和性染色体组成,从目前的结果可见,温室希蛛的染色体数目是,雄性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22,雌性为2n=24其性决定机制属于X1X2O型,所有染色体似乎均为端或亚端着丝粒染色体,这个结论被其对C-带标本的分析所证实,两个(对)X-染色体是最短的和次最短的,温室希蛛染色体C-带标本的分析没有观察到染色体间有明显的结构差异,在染色体G-带标本中,获得了稳定的带纹。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我国云南南部的白须长臂猿(H.leucogenys)染色体的G带、C带、晚复制带及Ag-NORs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它的2n=52,核型公式为44(M或SM)+6(A),XY(M,A)。C带表明一些染色体着丝点C带弱化;有的染色体出现插入的和端位的C带;X染色体两臂有端位C带,Y染色体是C带阳性和晚复制的。Ag-NORs的数目,雌体有4个,雄体有5个,Y染色体上具NOR。本文对白颊长臂猿与其它长臂猿间的亲缘关系、核型进化的可能途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通过染色体配对分析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对八倍体小冰麦中2的染色体组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八倍体小冰麦中2含有的冰草染色体是来自天蓝冰草(Agropyron intermedium(Host)P.B.=Elytrigia intermedia(Host)Nevski=Thinopyrum intermedium (Host)Barkworth and Dewey)具同亲关系的染色体组,但冰草的这种同亲关系的染色体组不同于二倍体长穗偃麦草(Thinopyrum elougatum 2X)的E组染色体。中2含有12条冰草染色体,且有一对染色体为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染色体和冰草染色体之间易位所形成的。  相似文献   

16.
七种药用植物的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杨德奎  周俊英   《广西植物》1998,18(2):115-118
对山东7种药用植物的染色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田旋花(ConvolvulusarvensisL)的染色体数目为2n=78;蜜柑草(PhylanthusmatsumuraeHavata)的染色体数目为n=88;挂红灯(PhysalisalkekengiLvarfrancheti(Mast)Makino)的染色体数目为2n=24,核型公式为K(2n)=24=2m+18sm+2st+2st(sat),核型“2A”型;无剌曼陀罗(DaturastramoniumLvarinermis(Jacq)SchinzetThel)的染色体数目为2n=24,核型公式为K(2n)=24=20m+4sm,核型“1B”型;决明(CasiatoraL)的染色体数目为2n=26,核型公式为K(2n)=26=24m+2sm,核型“1A”型;荔枝草(SalviaplebeiaRBr)的染色体数目为2n=16,核型公式为K(2n)=16=6m+10sm,核型“2A”型;车前(PlantagoasiaticaL)的染色体数目为2n=36,核型公式为K(2n)=36=32m+4sm,核型“1A”型。  相似文献   

17.
中国四种龟的细胞遗传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研究了我国四种龟类动物的核型、C带和Ag-NOR_s。结果表明金头闭壳龟的核型2n=52(14M+2SM+4ST+6T+26m),NF=72,核型模式为8+5+13,一对次缢痕位于I组的No.1pinter;三线闭壳龟核型2n=52(12M+4SM+4ST+6T+26m),NF=72,8+5+3,黄缘盒龟的核型 2n=52(16M+4ST+6T+26m),NF=72,8+5+13,一对次缢痕位于I组No.1pinter;黄额盒龟2n=52(16M+2SM+4ST+6T+24m),NP=74,9+5+12,有4对次缢痕,分别位于I组的No.1pinter,No.3pper,No.7pper和No.6(X染色体)qper。黄额盒龟有1对异型(XY型)性染色体,其余3个种没有。这四种龟的全部染色体都出现着丝粒区C带正染。它们都仅出现1对AgNORs,其中黄额盒龟的Ag-NORs。位于II组的No.5qper,其余3个种的Ag-NOR_s位于I组的No.7qter。本文还阐述了近缘种间核型的演化机制和黄额盒龟性染色体分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染色体末端微小结构异常的分子细胞遗传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谭跃球  李麓芸  卢光琇 《遗传学报》2002,29(9):753-756,T001
为检出易于被忽略的染色体末端微小结构异常,为生育提供指导,选取特异性7号全染色体探针,X染色体长臂探针和7q亚端粒(7q36→qter)探针,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zation,FISH)结合G显带技术分析2个病例,其中病例1有不良妊娠史并疑有末端微小易位,病例2在G显带水平已发现为X和7号染色体易位的卵巢早衰患者,结果表明,FISH确诊病例1为染色体末端的隐匿易位,病例2的易位断点得到精确定位,它不在7q36而在7q末端。应用特异性染色体探针及亚端粒探针,通过FISH技术可以确诊染色体末端区域的微小结构异常,在临床遗传学中有广泛的应用,是遗传咨询和生育指导的有效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19.
王秀珍  王佑举 《蛛形学报》1996,5(2):137-140
报告迷宫漏斗蛛的染色体数目,形态结构和性染色体组成,结果表明,迷宫漏斗蛛体细胞染色体数目是:雄性2n=42,雌性2n=44,性别决定机制属X1X2O型,X染色体是全部染色体中最长的和最短的2个(对),染色体似乎均为端或亚端着丝粒染色体,这由C-显带标本分析所证实,没有亚中着丝粒染色体的证据,C-带标本分析表明,常染色体中,各条染色全的C-带纹,其大小和染色深浅无明显差异,但X2染色体上有明显宽的C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云南景东四川湍蛙的核型:2n=26(20M+6sM),NF=52,5+8模式,次缢痕以及Ag-NORs均位于6pinter,C-带阳性分布于全部染色体的着丝点区域和8qinter,但6pinter12pter和13qter等处间或也显示C-带正染。没有发现与性别相关的异形染色体。与采自四川宝兴地区的居群作了比较,并讨论了细胞地理学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