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了解兰州地区成年女性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及其基因类型分布状况,为本地区HPV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PCR技术分别对100例妇科门诊就诊者进行HPV基因亚型检测。结果:100例样品中,HPV DNA检出率为19%(19/100),其中HPV16 DNA感染率15%(15/100),HPV58 DNA感染率3%(3/100),HPV18 DNA感染率2%(2/100),HPV 16与HPV18双重感染1例。结论:本地区成年女性HPV感染主要以HPV16多见,而HPV16与恶性肿瘤密切相关,因此对HPVDNA阳性者定期随访,有利于宫颈癌的防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常州地区普通妇女人群中HPV感染状况,为宫颈癌的预防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PCR与基因芯片技术,对常州地区参加妇科体检的744名妇女进行HPV分型检查,并对不同分型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44名妇女中共检出HPV阳性者157例,感染率为21.10%。在高危型HPV感染妇女中,共计83.64%的妇女感染了以下六种亚型,依次是16型46例,58型28例,33型24例,18型18例,31型11例以及52型11例。结论:鉴于高危型HPV与宫颈癌发生的密切关系,对普通妇女人群展开HPV检测具有预防与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3.
人腺病毒感染常导致急性呼吸道疾病、结膜炎、肠胃炎甚至重症肺炎。目前,临床上尚无特效抗腺病毒药物。建立可支持腺病毒感染/致病的动物模型对于腺病毒致病机制研究及制定抗腺病毒策略至关重要。目前某些腺病毒的感染受体尚未阐明,以及临床上常见的B种腺病毒无法感染啮齿类动物,影响了对此类腺病毒感染的研究。此外,人腺病毒具有宿主范围的种属特异性,在感染的其它种属的动物细胞中由于宿主范围限制因子的存在,而不能有效复制、增殖,严重阻碍了对腺病毒体内致病机制的研究。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人腺病毒感染受体、宿主范围限制因子以及感染模型等方面的进展,以期为新型腺病毒感染/致病动物模型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非HIV感染/艾滋病患者人肺孢子菌肺炎的临床和预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非HIV感染者发生人肺孢子菌肺炎(PCP)的临床特点,感染的危险因素,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结果在15个月内共诊断非HIV感染的PCP16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1.9±23)岁。16例患者中,13例有免疫缺陷的基础疾病,其中结缔组织病者11例、非何杰金淋巴瘤者(NHL)1例、Good综合征者1例。在合并结缔组织病的患者中,所有PCP都发生在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过程中。16例PCP在诊断时都存在呼吸衰竭,其中11例需要气管插管,其余5例接受了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平均急性生理和慢性病评分(APACHE II)为16±5。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平均(955±635)/μl。9例患者有CD4+淋巴细胞计数结果,其中6例在诊断时CD4+淋巴细胞<250/μl。LDH平均(551.9±292.6)U/L。16例患者中14例在诊断后接受了TMP-SMZ治疗,除了2例患者外,其他患者同时还接受了糖皮质激素(相当于强的松≥60mg/d)辅助治疗。单因素分析显示有4种因素(高APACHEII评分、合并ALI/ARDS、延迟诊断、合并院内感染)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在免疫缺陷患者中,PCP是一种不太常见,但往往是致命的疾病。临床上的及时诊断和治疗对改善预后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状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在新疆南部维族妇女人群中的型别分布情况.方法:以年龄在30-59岁的新疆伽师县夏普吐勒乡维吾尔族妇女人群为基础进行筛查,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采集受试者宫颈脱落细胞,利用PCR和基因芯片技术检测HPVDNA并分型.结果:共2473名妇女入选.HPV总的感染率为9.1%,高危型中HPV-16的感染率最高为6.9%,其他高危型的感染率从高到低依次为HPV-59、HPV-56、HPV-18、HPV-33、HPV-58、HPV-51、HPV-31、HPV-45、HPV-52、HPV-68、HPV-35和HPV-39.低危型中HPV11感染率最高,其他低危型的感染率从高到低依次为HPV-42、HPV-43、HPV-6、HPV-53、HPV-66和HPV-73.HPV-44、HPV-83、HPV-MM4没检测到.多重感染率为34.2%.结论:新疆维吾尔族妇女人群中以HPV16感染为主,其次为HPV59、56、18、33等.HPV59可能是新疆维吾尔族妇女较易感染的类型.体现了新疆维吾尔族妇女感染HPV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6.
戊型肝炎(简称"戊肝")是发展中国家发病率最高的急性病毒性肝炎,疾病负担较重,近年来发达国家也出现越来越多散发的本土病例。我国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乙肝")人群基数大,慢乙肝患者重叠感染戊肝病毒之后,可加重患者病情,增加肝硬化、肝衰竭以及死亡的发生风险。本文拟对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戊肝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征及预防措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基于人5型腺病毒(Human adenovirus type 5,HAdV-5)的腺病毒载体对造血细胞的基因转导效率低,将病毒fiber基因替换为HAdV-11p的同源基因F11p后,载体对造血细胞的感染效率增强.本研究拟在F11p纤维顶球(knob)结构域添加RGD4C多肽或HIV包膜糖蛋白(gp120)的V3结构域,观察重组HAdV-5对造血细胞感染效率的变化.在前期构建的pKAd5f11p153R-EPG腺病毒质粒基础上,结合限制性酶切和DNA组装技术,在F11p 153 aa后(knob AB loop,153位)、228位(FG loop)以及300位(IJ loop)插入 RGD4C 肽或者 gp120的 V3肽,构建了共6种重组腺病毒载体(F153RGD-EG、F228RGD-EG、F300RGD-EG、F153CV-EG、F228CV-EG和 F300CV-EG),以fiber未改造的HAdV5-EG和改造为F11p的F11p-EG病毒作对照,观察了其对4种造血细胞系U937、K562、Jurkat和HL60以及人原代T细胞的感染效率.结果显示,对于U937细胞,当感染复数(MOI,vp/cell)为100时,HAdV5-EG感染效率最低,为2%;其次为F228CV-EG,感染率为45%;F300RGD-EG、F153CV-EG和F300CV-EG感染率为85%~90%;F153RGD-EG、F228RGD-EG高于阳性对照病毒F11p-EG,三者分别为99%、99%、95%.各病毒对于Jurkat细胞的感染率均较高,但HAdV5-EG明显低于F11p-EG、F153RGD-EG和F228RGD-EG,当MOI为100时分别为75%、93%、93%和96%.感染K562细胞的情况与U937细胞类似.各病毒对于HL60细胞感染效率最低,MOI为500时,F300RGD-EG和F300CV-EG的转导效率为28%和33%,是F11p-EG的10倍.对于人原代T细胞,F153RGD-EG和F228RGD-EG优于F11p-EG,当MOI为1000时,感染率分别为87%、90%和84%.研究结果表明,F11p knob插入RGD4C比单独F11p替换的HAdV-5对造血细胞的感染效率高,同时,本研究还发现HAdV-11p fiber knob的AB、FG或IJ loop可插入外源多肽,为腺病毒嗜向性改造增加了新靶点.  相似文献   

8.
王丽  邹月萍 《病毒学报》2021,37(4):831-837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宫颈癌的重要病因学因素.肿瘤标志物能评估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宫颈癌相关肿瘤标志物包括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相关抗原、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tigen,CEA)、糖类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CA)125和 CA19-9.为探索不同类型 HPV 对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肿瘤标志物的影响,为宫颈癌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提供理论参考,本研究收集2019年1月至6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科接受宫颈检查的受试者宫颈上皮细胞样本,提取不同种类HPV接种于HeLa细胞.根据所接种的HPV类型不同,将HeLa细胞分为高危型组、中危型组、低危型组以及阴性组.以Q-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CC及CEA基因与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以ELISA法检测CA125及CA19-9表达水平.Q-PCR结果显示:与阴性组相比,高危组、中危组和低危组三组SCC与CEA基因相对表达量明显增高(P<0.05);三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高危组表达量>中危组>低危组;Western Blot结果可见:与阴性组相比,高危组、中危组和低危组三组SCC与CEA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增高(P<0.05);三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高危组表达量>中危组>低危组;ELISA检测结果可见:与阴性组相比,高危组、中危组和低危组三组CA125与CA19-9其表达量明显增高(P<0.05);三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高危组表达量>中危组>低危组.本研究提示,不同致病类型HPV与肿瘤标志物表达呈相关性,HPV危险程度越高,其肿瘤标志物表达量越大.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人群血浆病毒群落组成,分析HIV感染人群血浆病毒群落的特点,研究病毒载量对HIV感染人群血浆病毒群落的影响,本研究通过Miseq高通量测序,对江苏泰州地区203份HIV感染人群的血浆样本进行了病毒宏基因组学分析。结果显示,高通量测序共得到243824条注释为病毒的序列,可注释到至少17个不同的病毒科(包括未分类病毒),包括12种哺乳动物类病毒(占99.87%),2种昆虫病毒(占0.05%),1种植物病毒(占不到0.01%),2种其他病毒(占0.02%)及未分类病毒;检出HIV病毒载量组的病毒群落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细小病毒科,其次是黄病毒科和指环病毒科,未检出病毒载量组中的主要病毒为黄病毒科,其次为指环病毒科和细小病毒科;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注释为细小病毒的序列与已知病毒的同源性较高,而注释为指环病毒和人佩吉病毒的序列中有部分序列与已知病毒同源性较高,另有部分序列与已知病毒的差异较大,疑似有新型病毒的存在;应用PCR扩增对部分病毒序列进行验证,将验证后的部分序列与原始序列进行比对,一致性达到近99%。  相似文献   

10.
自2007年Gaynor A M等人通过高通量测序在肺炎患儿呼吸道样本中发现了WU多瘤病毒(Washington University polyomavirus,WUPyV)以来,WUPyV在世界各地被广泛检出。为了解北京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中WUPyV感染情况及其临床特征,收集北京地区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共1 276份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鼻咽抽吸物样本,使用real time PCR方法对样本进行WUPyV检测,同时对WUPyV阳性样本进行1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筛查。共检出WUPyV阳性样本76份(5.96%,76/1 276),4岁以下儿童居多(92.11%,70/76);WUPyV感染全年可见,无显著季节性;多伴随其他呼吸道病毒混合感染(60.53%,46/76),最常见混合感染为鼻病毒和A型流感病毒;WUPyV单一感染者与混合感染者病毒载量无显著性差异,临床诊断和表现基本一致;WUPyV感染患儿的常见诊断为支气管炎(68.42%,52/76)和肺炎(30.26%,23/76);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咳痰。研究结果提示WUPyV是北京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呼吸道样本中常见病毒之一,多见于4岁以下儿童。  相似文献   

11.
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是一种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对犬科动物造成严重危害的烈性传染病。近年随着CDV在灵长类动物中暴发,研究者开始关注CDV是否具有潜在感染人的风险。目前虽然无直接证据证明CDV可在人体内定殖,但CDV在体外能感染人源细胞,且人体内CDV关键受体SLAM和Nectin-4与灵长类动物具有极高的同源性,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CDV对人类的潜在威胁。本文对CDV分子结构特征、CDV感染宿主靶细胞过程、CDV入侵宿主所需关键受体以及CDV野毒株体外感染人源细胞等方面进行综述,分析CDV对人是否具有潜在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艾滋病已成为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主要的疾病,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就是研制安全有效的疫苗。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以及疫苗组合的选择和免疫程序的策略,需要在合适的动物模型中进行分析。SIV/恒河猴模型曾被认为是最有效的研究模型。但是,SIV和HIV之间基因的差异,使得这个模型存在很大局限性。研究人员还曾经致力于HIV-1/黑猩猩模型,但伦理学等方面的问题导致该模型也不能被广泛利用[1]。嵌合猿猴/人免疫缺陷病毒(Chimeric simian/human immunodeficency virus,SHIV),是以猿猴免疫缺陷病毒(Simian immunode ficiency virus,SIV…  相似文献   

13.
SHIV及其在AIDS疫苗和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滋病已成为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主要的疾病,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就是研制安全有效的疫苗.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以及疫苗组合的选择和免疫程序的策略,需要在合适的动物模型中进行分析.SIV/恒河猴模型曾被认为是最有效的研究模型.但是,SIV和HIV之间基因的差异,使得这个模型存在很大局限性.研究人员还曾经致力于HIV-1/黑猩猩模型,但伦理学等方面的问题导致该模型也不能被广泛利用[1].  相似文献   

14.
人免疫球蛋白中肠道病毒71型中和抗体效价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经典微量细胞病变法,应用近两年分离自中国手足口病(HFMD)高发区的3株肠道病毒71型(EV71)病毒株,对中国不同血液制品厂家生产的35批人免疫球蛋白制品进行抗-EV71中和效价检测。结果显示,3株不同EV71病毒株间的抗-EV71中和效价差异均在4倍以内,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F=2.323,P0.05)。根据这3株毒株检测结果判定,35批人免疫球蛋白的抗-EV71均为阳性,肌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简称肌丙)的抗-EV71-GMTs(525.9)显著高于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简称静丙)的GMTs(252.3,F=66.518,P0.01)。30批静丙的抗-EV71-GMTs中和效价分布在128.0~384.0之间。应开展原料血浆中抗-EV71中和效价的筛选,研制高效价的EV71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制品,用于HFMD的治疗和预防。  相似文献   

15.
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引起急性肠胃炎的主要病原体,分析RV感染患者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有利于探讨人PBMC在清除RV中的作用。为此,本研究采集2019年2月-2019年6月长春儿童医院中RV感染患者和健康儿童血液,分离PBMC,通过转录组测序(RNA sequencing,RNA-seq)技术比较RV感染患者与健康儿童之间的RNA表达图谱,借助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数据库功能富集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Reactome通路富集分析DEGs,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技术进行验证。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RV感染轻症患者PBMC中有1619个DEGs;重症患者PBMC中有2816个DEGs,主要与干扰素(Interferon,IFN)反应、中性粒细胞、溶酶体、核小体、染色质等相关。qPCR验证轻症患者干扰素刺激基因(IFN-stimulated genes,ISGs)15表达上调,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表达下调;重症患者IL15、ISG15表达上调,IL1β表达下调,与转录组结果相一致。本研究提示,RV感染可能激活人I型和II型IFNs反应抵御病毒感染,但也会抑制溶酶体相关基因,对细胞自噬过程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
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是一种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对犬科动物造成严重危害的烈性传染病。近年随着CDV在灵长类动物中暴发,研究者开始关注CDV是否具有潜在感染人的风险。目前虽然无直接证据证明CDV可在人体内定殖,但CDV在体外能感染人源细胞,且人体内CDV关键受体SLAM和Nectin-4与灵长类动物具有极高的同源性,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CDV对人类的潜在威胁。本文对CDV分子结构特征、CDV感染宿主靶细胞过程、CDV入侵宿主所需关键受体以及CDV野毒株体外感染人源细胞等方面进行综述,分析CDV对人是否具有潜在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探讨流式细胞术检测人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检测方法的可行性及效果评价。分离人外周血白细胞,以商品化的小鼠抗人巨细胞病毒pp65抗原单克隆抗体为一抗,FITC标记的羊抗小鼠IgG抗体为二抗,采用流式细胞术对外周血人巨细胞病毒pp65抗原进行检测。同时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外周血人巨细胞病毒pp65抗原进行检测。采用配对χ2检验对两种方法的检测效果进行评价。临床送检的65份疑似为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病人外周血标本中,间接免疫荧光法检出阳性9份,流式细胞术检出阳性11份,两种方法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流式细胞术可定量检测外周血人巨细胞病毒pp65抗原,与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人红细胞生成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鉴定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rhEPo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x63Ag8.653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再碱性PAGE方法进一步分离并纯化的rhEpo,包被Pvc板,对杂交瘤用ELlSA方法进行筛选,获得两株稳定分泌抗hEPO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经鉴定分别属于IgG1、IgG2b,轻链均为k链,Kd分别为5.53×10-10mol/L和1.34×1O-10mol/L.用western blot方法证明两者对hEPO具有高度韵专一性.能特异地识别rhEPO和尿源hEPO。所制备单抗可作为亲和层析的配体,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尿中EPO及哺乳类工程细胞所表达的hEPO的分离、纯化,并可用于hEPO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9.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复杂的大脑功能紊乱疾病,表现为认知、情绪、感官的失调,有研究认为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对大脑发育成熟过程的影响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0.
纪伟  张勇  周吉坤  郑欢伟  高福  刘军 《病毒学报》2019,35(3):357-363
丙型肝炎是由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引起的,至今仍是世界公共卫生的严重威胁。为研究HCV感染者的T细胞免疫状态及其对疾病进展的影响,我们招募了62位研究对象,包括20位健康对照、42位HCV感染者。我们通过HCV主要的T细胞免疫原非结构蛋白3(NS3蛋白)多肽库体外刺激外周血淋巴细胞,利用流式细胞方法检测CD8~+T细胞和CD4~+T细胞的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分泌水平。同时,我们检测了研究对象血清中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0(IL-10)的水平。结果表明,HCV感染者外周血中仍持续存在针对NS3的特异性CD8~+T细胞和CD4~+T细胞。感染者血清中IL-6、IL-10显著高于对照人群。相关性分析显示,HCV感染者外周血中分泌IFN-γ和TNF-α的HCV特异性CD8~+T细胞水平及血清中IL-10水平与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呈现正相关。本研究表明,HCV感染者体内针对病毒的特异性细胞免疫持续保持一定的水平,并且可能与病人的肝损伤有关,该研究对于了解HCV感染的细胞免疫特征及研发相应的免疫干预策略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