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第九届全国酶学学术讨论会暨邹承鲁诞辰85周年纪念会于2008年5月15日~17日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酶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共同主办.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酶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九届全国酶学学术讨论会暨邹承鲁诞辰85周年纪念会”定于2008年5月15日~17日在北京西郊宾馆举行.现将有关会议的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我是1992年10—11月份通过厦门大学生物化学教研室的主任颜思旭老师的大力推荐,有幸免试录取在邹承鲁先生研究室读研究生。颜老师是知名的酶学研究专家,和邹先生及生物物理研究所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其他老师有很密切的联系,经常参加也曾经组织举办全国酶学学术讨论会,申请国家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等。颜老师特别关注学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4.
《生命的化学》2006,26(5):475-475
2006年全国“跨学科蛋白质研究”学术讨论会暨首届全国蛋白质科学学术讨论会和第八届全国酶学学术讨论会,于2006年8月24—27日在厦门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蛋白质专业委员会和酶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分子生物物理学专业委员会、中国晶体学会生物大分子专业委员会联合协办,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教育部细胞生物学与肿瘤细胞工程重点实验室共同承办。  相似文献   

5.
贺天伟 《生命的化学》2008,28(4):125-127
利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邹承鲁先生近六十年学术生涯中发表的论文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邹承鲁先生不仅具有较高的科学生产率,而且其学术影响力显著,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是一个杰出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6.
贺天伟 《生命的化学》2008,28(2):125-127
利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邹承鲁先生近六十年学术生涯中发表的论文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邹承鲁先生不仅具有较高的科学生产率,而且其学术影响力显著,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是一个杰出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酶学专业委员会、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共同主办的第十届全国酶学学术讨论会定于2011年10月21-24日在杭州举行。本次学术会议将邀请在国内外  相似文献   

8.
会议名称全国弓形休病检测质t控制研讨会第一届中日国际病毒学研讨会第二届全国自养细菌学术讨论会第二届中日国际文菌学学术讨论会全国土坡微生物学术讨论会全国工业微生物新产品新技术成果交流会全国口岸检疫动物传染病病原学讨沦会第二届中日国际酶工程学术讨论会全国生物技术制品后处理工艺学术讨论会第五届全国杀电微生物学术讨论会第四届分析微生物学学术讨论会第三届生物标记技术学术讨论会全国环境微生物学科研成果及教学研讨会地点人南京北京济南北京兰州广州北京广州或武汉成都成西安武汉或沈阳 厦门 ‘01公0 50200120120100 8010…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酶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主办的第六届全国酶学学术讨论会于 2 0 0 2年 5月 15 - 17日在北京延庆举行 .本次会议是我国酶学领域在新世纪首次召开的全国性学术研讨会 ,该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与会议代表 130余人欢聚一堂 ,相互交流酶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及研究方法与技术 ,共同探讨新世纪我国酶学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与应用前景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理事长、上届酶学专业组长许根俊院士主持了 15日上午的开幕式并作了开场报告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志珍…  相似文献   

10.
《生命的化学》2015,(3):465-465
由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酶学专业委员会、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山东大学(威海)共同主办的第十二届全国酶学学术讨论会定于2015年10月16~18日在山东大学(威海)学术交流中心举行。本次学术会议将邀请在国内外酶学研究领域有重要影响的科学家做大会特邀报告,同时也为活跃在本领域的中青年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探讨我国酶学研究的发展方向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第六届全国酶学学术讨论会于2002年5月15~17日在北京延庆举行,本次会议是我国酶学领域在新世纪首次召开的全国性学术研讨会,该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与会议代表130余人欢聚一堂,共同探讨新世纪我国酶学发展方向。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理事长、上届酶学专业组长许根俊院士主持了15日上午的开幕式并作开场报告,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志珍院士、上海生化与细胞研究所王恩多教授、清华大学罗永章教授应邀作了精彩的大会专题报告。中国科技大学施蕴渝院士等30位与会代表结合各自研究工作进行了大会交流。  相似文献   

12.
邹承鲁先生出生于1923年5月17日,1951年于英国剑桥大学获博士学位。他长期从事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作为近代中国生物化学的奠基人之一,在酶学研究领域做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为了纪念邹承鲁先生诞辰100周年,特将邹先生60年前完成的两项重要的研究成果(蛋白质必需基团修饰程度和活性丧失的定量关系,酶活性不可逆抑制动力学)较详细地介绍给读者。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使读者看到老一辈科学家“是如何在资源匮乏的条件下,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取得成就”的范例。  相似文献   

13.
<正>由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酶学专业委员会、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山东大学(威海)共同主办的第十二届全国酶学学术讨论会定于2015年10月16~18日在山东大学(威海)学术交流中心举行。本次学术会议将邀请在国内外酶学研究领域有重要影响的科学家做大会特邀报告,同时也为活跃在本领域的中青年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探讨我国酶学研究的发展方向与应用前景。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4.
第六届全国酶学学术讨论会定于 2 0 0 2年 5月15~ 17日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是我国酶学领域在新世纪首次召开的全国性学术研讨会 ,该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将与会议代表欢聚一堂 ,共同交流酶在以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为标志的现代分子生物学中的最新研究成果及研究方法与技术 ,探讨新世纪我国酶学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与应用前景。届时将由两位著名专家做精彩的大会报告。一、组织委员会 :主任委员 :许根俊院士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理事长副主任委员 :王志新院士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副理事长周海梦教授 ,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  相似文献   

15.
会议名称千扰素学术讨论会肠道翻群正常位标准专翅讨论会钩哈姗旋休菌苗免痊专题讨论会醉母及啤酒生产工艺学术讨论会发醉调味品徽生物菌株选育技术讨论会第四届全国会员代衰大会盛建会份周年纪念会徽生物防治学术讨论会畜禽细翻学学术讨论会地点备注 上海 扬州福建邵武委托上海市微生物学会主办上海天津 时间 6月5、6月5、6月 6月 6月 10月 11月 12月与中国轻工学会联合召开由酸造学会主办中国微生物学会1982年学术会议计划$中国微生物学会~~  相似文献   

16.
第一轮通知 (FIRSTANNOUNCEMENT)  第六届全国酶学学术讨论会定于 2 0 0 2年 5月15~ 17日在北京举行 .本次会议是我国酶学领域在新世纪首次召开的全国性学术研讨会 .该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将与会议代表欢聚一堂 ,共同交流酶在以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为标志的现代分子生物学中的最新研究成果及研究方法与技术 ,探讨新世纪我国酶学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与应用前景 .届时将由 2位著名专家做精彩的大会报告 .组织委员会主任委员 :许根俊院士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理事长副主任委员 :王志新院士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  相似文献   

17.
中国动物学会寄生虫学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全国寄生虫学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5月9日至13日在成都召开。吴淑卿主任委员致开幕词。 代表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达357  相似文献   

18.
<正>2023年,又逢春风拂面的季节,也迎来了我的恩师、中国科学院院士邹承鲁先生百年诞辰。作为1978级文革后的第一批研究生,我有幸投到邹承鲁先生门下。先生的教诲使我受益终身。邹承鲁先生是国际著名的生物化学家,一生取得了丰厚的创新性科研成果。在剑桥大学师从著名生化学家凯林教授(Keilin)做博士研究生时,  相似文献   

19.
<正>能够在学术道路上得到邹承鲁先生的指导是人生中可遇不可求的事。1968年,我参加了“人工合成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研究工作。这个课题组由微生物所代管,简称824组,是中国科学院从多个研究所抽调二十多名科研人员组成的。1972年,中国科学院决定824组由生物物理研究所接管,我也随之调入生物物理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请邹承鲁先生做824组的业务指导,周翠林同志做行政领导。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 :“师父引进门”。回首近半个世记的科研生涯和起伏、艰辛 ,我的最大幸事在于从一开始便遇到了老师邹承鲁先生。四十五年前的夏天 ,作为一名学生到生化所酶室实习。我被琳琅满目的玻璃仪器、紧张有序的实验分析、畅所欲言的学术氛围和邹先生的严密思路和一语中的的谈吐所深深吸引。一年后 ,作为北大毕业生 ,我又被幸运地分配到心仪已久的生化所酶室。这时恰好遇上“向科学进军”高潮 ,就此深深卷入了“人工合成胰岛素”研究的全过程。真正是“三生有幸”。在这个“攀登科学高峰”的大进军里 ,正是在王应睐、邹承鲁等老一辈科学家严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