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5年12月29日,韩国首尔大学的调查小组发表声明指出:没有任何证据支持黄禹锡和他的研究小组在2005年发表在《科学》上的论文中声称的培育出了与患者遗传特征匹配的干细胞的结论。这一声明像一股灾难性的寒流袭击了全世界的干细胞研究人员,许多韩国人悲叹该事件的揭露粉碎了韩国要在科学上赢得世界尊重的希望。在韩国首尔大学调查委员会委员宣布黄禹锡不仅论文造假,而且胚胎干细胞也造假后,韩国股市上生物科技公司的股票也出现了下跌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李瑞全 《生命世界》2006,(1):106-107
2005年11月24日韩国著名的科学家黄禹锡在首尔(前译为汉城)召开记者会,公开承认他的团队在进行人类胚胎克隆研究时,所用的卵细胞是由其研究队中的两位年轻女性研究人员捐出的,也有卵细胞是买回来的。实际上,自2004年2月黄禹锡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他们成功地从人类克隆胚胎研发出干细胞株后,一直遭受国际学界的一些质疑,比如他的研究员捐出卵细胞、他所属的大学当时并没有设立伦理委员会来审查他的计划是否符合伦理规范、他没有办法提供捐赠者的自愿同意书等等。当时黄禹锡否认了这些指控,但近日与黄禹锡合作的美国科学家宣布解除合作,而原拟与黄禹锡合作成立世界干细胞  相似文献   

3.
董良 《生物技术通报》2006,(2):104-104,106
黄禹锡,一个曾经在韩国科学界被奉为近似神一样的人物,在去年末首尔大学调查结论出台后,其声誉轰然倒地,以他为象征的韩国股市生物概念股再次大幅走低。今年1月10日,首尔大学的最终调查报告彻底否定了黄的体细胞克隆的论文与成果,这项调查开始渐落下帏幕。首尔大学调查委员会指  相似文献   

4.
首例人类克隆胚胎2004年2月,韩国科学家黄禹锡(Hwang Woo-suk)领导的科研小组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克隆出人类胚胎,并从中提取出胚胎干细胞。这是科学家首次利用克隆技术获得人类胚胎干细胞,有助于进一步加快用干细胞治疗疾病的研究。克隆胚胎干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与病人的遗传物质完全一致,不会遭病人免疫系统排斥,因此这种干细胞优于从其他胚胎获得的干细胞。科学界认为,这是治疗性克隆研究中的重大突破,有助于研究人员找到治疗帕金森病、糖尿病等疾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体细胞诱导为多能干细胞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一叶  曾凡一 《生命科学》2008,20(3):425-430
2007年11-12月,Cell、Science和Nature发表一系列体外诱导人类体细胞转变为多能干细胞的论文。来自日本和美国的研究小组利用慢病毒载体分别将Oct-4、Sox2、C-Myc、Klf4和Oct-4、Sox2、Nanog、Lin28两套基因转入人成纤维细胞,均获得类似ES细胞的克隆。小鼠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已初步用于镰刀细胞性贫血的基因治疗。短短一年半,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的研究和关注度呈现了爆炸式成长;体细胞重编程、去分化、多能干细胞来源等一系列热点问题再次成为大众瞩目的中心。  相似文献   

6.
从1981年人类第一次得到小鼠的胚胎干细胞到克隆羊"多莉"的诞生,再到2007年年底猴胚胎的获得,干细胞研究一直在曲折前进。其中伦理问题是胚胎干细胞研究面临的最大阻力。2007年11月20日,《细胞》和《科学》杂志分别发表文章宣布:日本与美国的科学家利用基因改造的手段,将人类体细胞改造成了类胚胎干细胞。这项进步的历史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本文作者采访了此项研究的有关人员,并撰写此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生物磁学》2009,(3):I0002-I0003
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细胞与发育生物学教授南希。斯佩克博士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在近日完成了大多数骨髓干细胞在小鼠胚胎中形成的位置和发育时间表。这项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科学发现揭示了造血干细胞起源的关键步骤。成年哺乳动物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能产生身体的所有血液细胞类型,因此解密其来源可能会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操纵胚胎干细胞,以产生新的血液细胞来进行疾病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前细胞和发育生物学上的研究成果为生物医学研究提供了广泛的前景.将完全分化的细胞重编程,不经过胚胎逆转为多能干细胞状态,这点燃了再生医学应用的新希望,这一成果从法律、道德、伦理等不同方面被人们所接受.通过体细胞克隆胚胎获得干细胞所面临的破坏胚胎的伦理限制,促使研究者去寻求将分化细胞重编程逆转为干细胞的新方法.主要论述了体细胞重编程的原理、过程及不经过胚胎逆转为多能干细胞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干细胞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从1981年小鼠胚胎干细胞(Embryonicstemcell,ES细胞)分离培养成功以来,人们又致力于羊、猪、牛等大型动物胚胎干细胞研究,因为ES细胞在培养细胞与个体发育和体细胞与生殖细胞之间架起了桥梁。ES细胞可以作为遗传物质的载体来改造动物和研究基因对胚胎发育的影响。人体胚胎干细胞培养成功是干细胞生物学技术又一重大突破,它与动物体细胞克隆技术相结合,给组织器官工程带来美好前景。1 人体胚胎干细胞Thomson和Gearhart2个研究小组分别采用不同教材成功培养人体ES细胞,如图1示:图1  根据鼠ES细胞研究结果,推测人体ES细胞基础和临床…  相似文献   

10.
胚胎干细胞研究是目前生命科学领域中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但是,胚胎干细胞的来源却非常有限,特别是人类的胚胎干细胞,绝大部分都源自体外人工授精后未使用的胚胎;少部分是应用克隆技术制造的胚胎干细胞。但是,无论哪种途径,都离不开卵细胞。因此,要想获得足够的胚胎干细胞,就要有足够的卵子。世界闻名的韩国科学家黄禹锡的科学弊案,就包括逼迫女下属提供卵子。 为了胚胎干细胞的研究,是否可以提倡人们捐献卵子,对此,社会各界争论很大。  相似文献   

11.
2006年Takahashi研究小组成功地将小鼠的胚胎成纤维细胞和鼠尾成纤维细胞重编成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开创了体细胞重编程的全新方法,所得iPSC具有和胚胎干细胞相似的生物学特性,不仅解决了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所面临的伦理学困境和免疫排斥问题,而且进一步深化了对细胞多能性和基因组重编程的认识,再次掀起了干细胞研究的热潮。iPSC结合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的成果已经应用到动物疾病模型上。iPSC能够自我更新并维持未分化状态,可分化为3个胚层来源的所有细胞,参与形成机体所有组织和器官,体外定向诱导能够分化出各种成体细胞,在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等方面都极具应用价值。但iPSC技术也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12.
治疗性克隆和体细胞重编程是制备患者特异性自体干细胞的两种不同策略,近期已取得了重大的研究进展.治疗性克隆是通过体细胞核移植后形成克隆囊胚进而获得胚胎干细胞,体细胞重编程则是将特异性转录因子导入到体细胞核中而建立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细胞).两者在方法学路径、技术难题、伦理争议等方面各不相同,但在应用研究层面上都涉及到干细胞的定向诱导分化、细胞移植治疗等相同的问题.本文总结了这两种生物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异同点.  相似文献   

13.
《生物磁学》2009,(12):I0002-I0003
干细胞可用来治疗很多疾病。包括心脏问题、痴呆症和帕金森氏症。但是因为人类卵子捐赠者的缺乏,科学家提议用人兽混合胚胎作为合成大量人类克隆胚胎的方式来获得干细胞。但是最新研究显示。人兽胚胎很难成功。该研究报告发表于《克隆和干细胞》(CLONING AND STEM CELLS)杂志。人兽混合医用胚胎从一开始便引起很大争议,但一些科学家对这项研究寄予厚望,认为它可以帮助科学家找到某些疑难疾病的治疗方法。但科学家现在发现,有关创造人兽混合医用胚胎的研究可能注定会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14.
从干细胞(包括胚胎干细胞、成体干细胞)到体细胞克隆再到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s)的研究,这是生命科学领域近三十年研究发展的主线。当前,iPSCs的研究成为最大的热点。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干细胞研究会怎样发展?这是我们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细胞生物学是上世纪70年代通过分子生物学发展和推动、并深入到细胞范围内由经典细胞学研究演化而来的。到了本世纪初已代替分子生物学成  相似文献   

15.
《生物磁学》2009,(12):I0004-I0004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完成了大多数骨髓干细胞在小鼠胚胎中形成的位置和发育时间表。相关论文发表在1月7日的《自然》杂志。成年哺乳动物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能产生身体的所有血液细胞类型,因此解密其来源可能会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操纵胚胎干细胞.以产生新的血液细胞来进行疾病治疗。先前有研究指出,造血干细胞源自血管内一种数量很少的细胞-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16.
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具有自我复制和多潜能分化的特性。相对于体细胞,胚胎干细胞的细胞周期调控非常特别。比如,G1期较短;P53、RB等调控细胞周期“检验点”的蛋白分子功能“异常”等。胚胎干细胞细胞周期调控的研究对于研究胚胎干细胞的自我复制和多潜能性,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该文将重点比较体细胞和胚胎干细胞在细胞周期调控方面的差异,并对近年来有关小鼠和人胚胎干细胞的细胞周期调控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7.
小鼠胚胎干细胞是从胚泡未分化的内部细胞团中得到的干细胞,它在体外培养的环境中具有无限增殖、自我更新以及多向分化的特性。将小鼠胚胎干细胞在体外诱导分化为肌肉细胞,并且利用这些分化得来的肌肉细胞治疗肌肉退行性疾病,是干细胞研究领域的热点。该实验的目的在于筛选小鼠胚胎干细胞向骨骼肌细胞定向分化的实验条件,有效地将体外单层贴壁培养的小鼠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成骨骼肌细胞。最终发现,10-8mol/L维甲酸(retinoid acid,RA)+0.5%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组诱导小鼠胚胎干细胞在体外分化成骨骼肌前体细胞的效率最高,分化得到的骨骼肌前体细胞经进一步纯化,能分化为多核的肌管。该实验为治疗肌肉退行性疾病提供了细胞来源,也为研究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化为骨骼肌细胞的机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Nature2004年431卷7005期119页报道:新加坡最近宣布,禁止将克隆用于人类生殖,但允许利用克隆来培育干细胞。新加坡是在2004年9月2日通过此项法律的。此项法律禁止克隆人,包括将克隆的人类胚胎植入人或动物的子宫,以及不允许将克隆胚胎培育至2周以上。但不限制从克隆的人胚培育和回收干细胞。目前新加坡只有一个公司从事胚胎干细胞研究。但新加坡目前正在积极发展生物技术产业。  相似文献   

19.
日本京都大学一个研究小组在5日的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首次利用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细胞)成功培育出实验鼠的卵子,并使其受精从而诞出健康的小鼠。iPS细胞是具有较强分化潜力的干细胞,由皮肤细胞等体细胞经基因改造"诱导"发育而成。科学家利  相似文献   

20.
哺乳动物克隆不仅可以保护濒危动物 ,而且与干细胞工程技术相结合能应用于克隆性治疗 ,是目前生物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由于体细胞克隆猪在人类器官移植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已成为当今体细胞克隆研究的热点。从 2 0 0 0年开始 ,在不同国家相继诞生了体细胞克隆猪及转基因猪 ,但是其成功效率很低 ( 1 %~ 2 % )。主要综述了影响体细胞克隆猪的几个因素 ,涉及胞质受体、供核细胞、显微操作、激活以及重组胚移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