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人类学风波在2010年以前,来到博物馆4楼,正对着楼梯口的便是"北美洲原住民"的展示。这一展示共有14个电视机屏幕大小的橱窗,包括6个密歇根州的原住民部落和8个北美其他地区的原住民部落。每一个展示橱窗中都有塑料制成的小人和房屋建筑等布景,以展示每一个部落的风俗文化。这一展示是动物学家罗伯特.巴策在20世纪50—60年代创建的,  相似文献   

2.
曾经的猎手     
白色柱.曾经是一个出色的鄂伦春族猎手。我认识他好几年了。白色柱的氏族属于鄂伦春人世居在大兴安岭托河流域的一个古老部落一一自依尔部落,“白”取自部落名称的第一个字,白色柱是他自取的汉名。色柱今年42岁.中等身材.一双不大的眼睛就像托河水一望到底的清澈.那张古铜色的脸上总挂着同龄人中少见的坦诚与率真的笑容.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鄂伦春人特有的韧劲和朝气。  相似文献   

3.
大熊猫趣考     
在卧龙的时候.我们听到这样一个传说:很久以前,这里住着先民——羌族的一个部落。有一年.天大旱.七七四十九天没下雨.田地开裂,庄稼似火。为了挽救整个部落的命运,四个美丽的羌族姑娘就去祈求上苍下雨。天神说,每一次劫难都是对一个民族的考验;如果你们能牺牲自己化为四座雪峰.就可为你们部落甚至万物苍生  相似文献   

4.
祁国琴 《化石》2011,(2):13-15
“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第三展区的主题是台湾地区的南岛民族。台湾地区的南岛民族是广布于太平洋诸岛和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的南岛民族的一支,是台湾地区史前文化的继承者,被称作台湾地区的原住民,其含义是指汉人来台湾岛前原来居住在岛上的居民。原住民的居住地区本来遍及全岛,但目前只有居住在中央山脉、花东地区和兰屿岛上的原住民保留了部分传统的语言和文化,  相似文献   

5.
何春萍 《人与生物圈》2015,(2):43-52,42
进入21世纪,沙捞越的一支原住民——本南人同样也站在了坚守本民族传统与开发雨林的十字路口。他们应该何去何从?老人像祖辈一样已经不可能离开丛林了,而年轻人的想法却与老人大相径庭。沙捞越的原住民族群就面临着这样的内部对立。沙捞越占地12万4千450平方千米,是马来西亚1 3个州中最大的州。地广人稀是沙捞越人民居住的特征,其中一个最神秘的民族——本南人由于祖先长期隐居沙捞越内陆雨林中,过着自供自给的游猎生活,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许多人还不知道这个神秘民族的存在,一  相似文献   

6.
孟松林 《人与生物圈》2006,(2):92-96,F0003
我早就听说蒙古国有一个与中国鄂伦春,鄂温克民族相似的养驯鹿的部落——查腾部落,每次赴蒙古国考察,我都渴望能有机会,去一次库苏古尔省原始森林,探访与我的民族有相近生活习俗的“查腾驯鹿部落”,  相似文献   

7.
伟大的民族学先驱——摩尔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易洛魁人的养子金色的秋天,是易洛魁人(美国东部纽约州的印第安部落)最令人神往的季节,他们要欢庆一年一度的玉米收获节了。在易洛魁人塞讷卡部落,几千名男女老幼都陶醉在劳动和丰收的喜悦之中。这是1846年10月的最后一天,三个白人青年来到塞讷卡部落托纳完达部居住的保留地。其实,对塞纳卡部落来说,他们并不是陌生人。易洛魁人知道他们和那些残暴的白人统治者不同,他们是友善的兄弟。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与整理海峡两岸汉民族与南岛民族的肤纹数据,来比较与探讨目前他们的肤纹形态上的异同。研究群体包含台湾的汉人与原住民族群,以及大陆的汉族与海南的回辉人。研究结果显示两岸非官话(亦作北方方言)区汉族虽然在肤纹参数上有些许不同,但皆属于北方群。而南岛民族的回辉人和台湾原住民则分属南方和北方群,并且在肤纹参数上有非常显著的不同。这是第一个两岸南岛民族的肤纹比较研究,也是第一个非官话区汉人群体的肤纹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9.
正在夏威夷第二大城市希洛,有一座集中展示夏威夷自然生态与原住民文化的莱曼博物馆。这座博物馆由奥兰多·莱曼创建于1931年,自2002年以来,它便是美国史密森学会的附属博物馆。在博物馆旁边还矗立着一栋白色的两层木结构小楼,那是奥兰多·莱曼的曾祖父——传教士大卫·莱曼于1838年修建的,如今它是整个夏威夷岛上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马  相似文献   

10.
超级指令到美国佛罗里达人沼泽地深处寻找一个与世隔绝的印第安部落,并从部落酋长那里获得玛雅种子发芽所需的圣水。湿季的大沼泽地简直不是人呆的地方!此刻,一条宽阔无边的草河上,希格和波比正坐在印第安人亚当驾驶的独木舟上,忍受着高温和潮湿,向沼泽深处缓缓进发。为了防止在两分钟内  相似文献   

11.
生物多样性的快速流失 ,使传统分类工作在热带物种多样性评估中显出不足 ,而民间分类系统在区域性物种多样性快速评估中的作用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前人对西双版纳傣族民间植物命名和分类系统已做过研究 ,该文在此基础上 ,探讨能否将这种知识用于区域性物种多样性快速评估。利用生物多样性快速编目、样方调查及民族植物学中民间访谈的方法 ,考察了三个傣族村寨原住民的植物识别能力。结果表明 ,傣族原住民的植物识别程度与其年龄呈显著正相关 ,中年以后识别能力趋于稳定 ,识别率高达 91 %以上。通过与长期在西双版纳地区工作的野外植物分类学家相比较 ,我们发现傣族原住民的植物识别率不低于分类学家 ,且所需时间比分类学家少。作者认为 ,民间植物分类系统可以用于局部地区的物种多样性快速评估。  相似文献   

12.
葛学军 《植物研究》1996,16(4):455-458
中国新疆龙胆科5属18种种皮的扫描电镜观察展示了种皮微形态的高度多样性,这5个属可以分为二大类型,第一类包括龙胆属、扁蕾属和獐牙菜属,它们的种皮均具雕纹,此类型又可以分为3小类,每小类对应一个属,这3个属的雕纹类型互不相同;第二类包括假龙胆属和花锚属,它们的种皮均光滑。  相似文献   

13.
国家公园原住民对野生动物肇事的态度直接影响野生动物保护政策有效实施以及人与野生动物共存机制。迄今,学术界鲜有从原住民认知与意愿角度探讨野生动物肇事的成果,基于自然保护地国家公园的相关研究尚未见报道。根据449份有效调查问卷及深度访谈数据,论文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探讨武夷山国家公园原住民对野生动物肇事的认知、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多数原住民经历过野生动物肇事,其农作物及牲畜受到严重损害,野猪(Sus scrofa)为研究区域主要的肇事动物。(2)种群数量增加、食物短缺和生存空间受限是野生动物肇事的主要原因。(3)学历、经历及认可政府应对肇事的方式对原住民防范野生动物肇事意愿的影响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遵循生态规律、保护栖息地、提升认知与意愿、实行社区共管、建立野生动物致害补偿机制以及引入野生动物致害赔偿保险等对策,希望能够深化对野生动物肇事特征及机理的科学认识,为有效缓解人与野生动物冲突、推进国家公园人与野生动物和谐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过去我们知道,在非洲有个小人国,人的个子都很矮,身高没有超过一点三米的。现在看来,那并不是最小的小人国。近年来在南美洲发现的小人国,才是真正的小人国呢!在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交界处的莫迪洛涅斯山谷,有一个名叫耶瓦的小村落,那儿居住着一群至今还处于半开化状态的部落。当地农民管这些身材矮小的部落叫“尤卡斯”。在这片茂密的森林里,隐居着三百多个矮人组成的“小人国”。来到这里访问的人,都感到非常惊奇,好象到了“世外桃源”一样。  相似文献   

15.
为分析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住民村落与周边保护地间鸟类多样性的差异,于2018年7月、2019年8月使用样点法对保护区7个苗族原住民村落及周边保护地(共设置208个样点:村落44个、周边保护地164个)进行鸟类调查。共记录到鸟类64种,隶属于7目30科。其中,东洋界物种67.2%,古北界物种21.9%,广布种10.9%;中国特有鸟类2种。在样点尺度上,村落内的鸟类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Chao1指数均显著高于周边保护地;但在景观尺度上,村落内鸟类物种累积值与周边保护地无显著差别。再者,村落和周边保护地的鸟类群落组成有一定差异。本研究认为,村落内种植的农作物、民族传统保护文化所营造出的特殊生境可能有助于一些鸟类的生存和繁殖,但单一生境或同质化的景观可能导致物种组成相似度较高,从而在景观尺度上未能促进鸟类多样性。建议合理考虑原住民村落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调整农业景观中植被的配置,以促进保护区的管理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相似文献   

16.
新疆龙胆科肿皮微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学军 《植物研究》1996,16(4):455-458
中国新疆龙胆科5属18种种皮的扫描电镜观察展示了种皮微形态的高度多样性,这5个属可以分为二大类型,第五类包括龙胆属,扁蕾属和獐牙菜属,它们的种皮均具雕纹,此类型又可以分为3小类,每小类对应一个属,这3个属的雕纹类型互不相同;第二类包括假龙胆 和花锚属,它们的种皮均光滑。  相似文献   

17.
一个微有胡须的男孩坐在帷幕之前,部落的男性成员散列在帷幕之后。帷幕前的围场中立有一根高杆,一个成年男人爬上这根高竿,代替这个男孩子接受部落成员投掷来的食物。随后,人们边舞边模仿猪的叫声。最后,他们将男孩子仰卧于地,将他的头安置于施手术者的膝上。后者先用骨器将男孩子的门牙松动后,再用石头伶俐地将门牙敲掉。这是多么奇特的仪式啊。原来这就是澳大利亚耶雷康那部落正在进行的成年仪式——“耶帕”。那个被敲掉门牙的男孩,通过这个仪式,就成为成年人了。1898年11月,英国都柏林皇家科学院教授海顿亲眼目睹并记下了这一生动的场面。  相似文献   

18.
非木材林产品的民族植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木材林产品(NTFPs)是指从森林植被中采集的药材、食物(如野菜、野果等)、树脂树胶、纤维或其他非木材类产品,它们不仅为当地群众提供了食物、药材等日常生活必需品,而且也是许多地区原住民的重要经济收入来源。在收集整理相关国内外研究资料的基础上,从非木材林产品的集市民族植物学、非木材林产品的经济价值和对原住民经济收入的贡献、影响非木材林产品采集和利用的因素、非木材林产品采集对当地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原住民对非木材林产品的传统管理与保护等方面对近年来有关非木材林产品的民族植物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评述,并对非木材林产品的民族植物学重点研究内容和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美洲,是人类古老文化——古印第安文化的发祥地。今天在南美洲的一隅,尚有少数印第安人部落处于石器时代;使有机会到那里去游历的人,得以管中窥豹,看到人类这一已逝去的时代的若干画面。这里要介绍的,是亚马逊河支流兴古河上游的巴西丛林中一个叫丘卡哈梅斯的部落。奇特的服饰  相似文献   

20.
<正>巴西一个部落里,有一位年轻的印第安姑娘,她听父亲提起过部落里流传的一个古老的传说:在月亮里,曾住着一位威严、英俊而又强大的月亮神战士。随着时间的流逝,她相信了这个传说,并且爱上了这位月亮神战士,从此以后,她认为部落里再没有年轻人值得她倾入感情。姑娘的家人试图让她嫁给一位受人尊重而又高贵的年轻人,结果却徒劳无功。这位印第安姑娘总是耐心地等待着月圆的夜晚。每当满月之时,她便久久地凝望着皎洁的明月,渴望能够见到幻想中爱人的面庞。人们常常看见这个姑娘伸展着双臂在丛林中奔跑,试图抓住月光,拥抱战士。可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